首页 理论教育 党的八大至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八大至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7年10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关于农业生产建设的大辩论随后展开,农田水利建设兴起高潮。1961年3月,周恩来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要求有步骤地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经过20 至25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

1956年9月,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作出判断,要求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农业现代化的初步实践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明确的目标。1957年10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关于农业生产建设的大辩论随后展开,农田水利建设兴起高潮。1958年3月,党中央在成都会议上专门研究了农业机械化问题,《中央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意见》正式出台,农业机械部于1959年9月成立,农业机械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对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调整,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961年3月,周恩来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要求有步骤地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经过20 至25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全国人大三届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建设的内容之一,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在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大跃进”和农业学大寨期间,通过开展群众运动动员了大量劳动力,以机械化和水利化为重点的大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改造,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一度中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