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世界贸易发展进程
(一)古代世界贸易(公元100年至15世纪)
公元100年前后,古典时代进入鼎盛时期,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中东的帕提亚帝国、印度的贵霜帝国以及中国的汉王朝分别发展成为各地区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国际贸易也由此产生。当时各地区之间交换的物品主要有罗马的亚麻布、金银铜锡、玻璃,印度的香料、宝石和中国的丝绸。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势力扩张,尤其是11世纪到13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不仅打通了地中海通道,而且将西欧融入了世界,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西欧人通过一次次的远征,看到了东方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物资,增强了其寻找黄金和获取资源的强烈动机,大大推动了欧洲以及欧亚大陆之间贸易的发展。直到14世纪,整个欧洲已经形成了几个主要的贸易区,如以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等城市为中心的地中海贸易区,以布鲁日等城市为中心的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以基辅、诺甫哥罗得、车尔尼哥夫、彼列雅斯拉夫尔等城市为中心的俄罗斯贸易区,以德意志北部和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为中心的汉萨贸易区,以及不列颠贸易区。与此同时,亚洲也形成了几个比较重要的贸易区,如以中国、朝鲜和日本为主的东亚贸易区,以占婆(今越南南部)和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为主的东南亚贸易区,以及以印度为主的南亚贸易区。
在15世纪前,整个国际贸易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按自愿交换的原则进行的。贸易在自然经济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只是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补充。因此,当时各国之间、各洲之间的贸易还处在不连续不稳定的状态。
(二)前近代世界贸易(公元15世纪至18世纪中叶)
近代世界贸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前近代贸易阶段,即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世界贸易(15世纪至18世纪中叶);二是后近代贸易阶段,即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贸易(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这段时间里,欧洲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分工和商品市场的发展,刺激了大规模贸易的需求。但是,由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其对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及埃及的占领,从欧洲通往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商路几乎中断了,使欧洲有强烈的开辟新航道的需要。加上传播上帝福音的宗教动力、通过贸易牟利的强烈欲望、新的航海设备与技术,欧洲人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便有了著名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人的远洋探险最早起源于1431年的葡萄牙航海家维尔和,他成功地到达了大西洋东北部的亚速尔群岛并返回了葡萄牙。然后在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率领葡萄牙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南亚西海岸,1519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船队经过大西洋和南美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随后,欧洲国家又陆续开辟了一系列通往四方的新航道,发现了大片欧洲人从未到过的新土地。
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首先是从葡萄牙开始,它在15世纪先由南向西非沿海扩张,然后又东进印度、锡兰、马六甲海峡及中国澳门,垄断了东方贸易。继葡萄牙之后是西班牙,它从15世纪开始到16世纪用武力占领了除巴西和圭亚那之外的整个中南美洲,对美洲土著居民进行杀戮,又大量从非洲将黑人奴隶贩运到美洲。荷兰人也不甘示弱,它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基本上占领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势力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成立了著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之后成为殖民大国的是英国和法国,英国和法国分别于1600年和1664年建立了东印度公司,从事在亚洲的殖民贸易,法国还同时建立了西印度公司,从事北美殖民掠夺。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战胜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以及法国,占领了北美、西印度群岛、亚洲和非洲的大片土地,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地理大发现以及由此带来的西欧殖民扩张,虽然残酷,但在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当时的贸易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欧洲向美洲出口制成品,如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家庭用具、酒和其他消费品等;二是从非洲往美洲输送奴隶,奴隶贸易不仅为欧洲人获得巨额利润用以购买美洲和亚洲的商品,也为美洲生产商品和原料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三是从美洲往欧洲出口原材料及农产品,如黄金、白银、烟草、棉花、粮食、海洋产品及糖等;四是欧洲从亚洲及东方国家进口一些特产品,如香料、纺织品、茶、咖啡等。
尽管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贸易已从单纯的互通有无变成了以谋利为主的商业行为,但决定贸易流向的仍然是各国的自然资源和各自固有的生产技能差异。各国主要出口本国特有的产品,进口本国不生产的产品。这段时期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贸易。
(三)后近代世界贸易(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世界主要西方国家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770年开始至1870年,主要发生在英国。英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与殖民地贸易的惊人增长推动了其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纺织机、蒸汽机和冶金等新技术方面,其中机器的出现是这一次革命的根本性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870年至20世纪初,主要发生在德国和美国,也包括欧洲的其他国家。这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指导下的技术革命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批量生产的技术得到了改善和运用,其中电力、石油和汽车的出现是这一次工业革命的根本性标志。
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人们在满足了本国本地区的消费需求外,可以有大量的剩余产品用来与别国进行交换。工业化了的欧洲为他们的剩余制造品获得了市场,也最终改变了在与亚洲的贸易中长期所处的逆差地位。第二,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交通的发展,铁路、轮船、汽车及电报电话的应用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体,国际贸易变得更加迅速方便。第三,工业革命使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社会。工业产品的种类千千万万、变化无穷、日新月异,任何一国都不能自己生产全部的工业品,必须通过交换得到满足,这就使得国际贸易成为现代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工业革命还改变了世界贸易中的产品结构。在地理大发现和西欧殖民扩张之前,世界贸易主要产品是各洲各国的特产和手工业产品,如香料、丝绸等;殖民开发以后,增加了许多殖民地奴隶种植园中生产的大宗消费品,如蔗糖、咖啡、可可、荷叶等,但工业原料和制成品还不是主要的贸易商品。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流向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第一,机器纺织品特别是棉纺织品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大宗出口产品,并以低廉的价格和标准稳定的质量取代了印度、中国等国的手工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造品;第二,大宗工业原料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棉花、黄麻、生丝、烟草以及矿产原料逐渐取代香料、茶叶等成为19世纪初级产品贸易中的主要产品;第三,机器设备和金属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铁轨、机车、蒸汽机、矿山机械等机器设备成为重要的贸易商品;第四,农产品特别是谷物贸易大大增加,工业革命使欧洲各国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大大提高,而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大规模生产又大大降低了农业成本,农产品贸易便迅速发展起来。
经过工业革命,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并形成了一个由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并进口欧美制成品的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世界贸易的基础已不仅仅是各国的天然资源,各国生产技术不同而产生的成本差异成为决定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
(四)现代世界贸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
在20世纪上半叶,即从1914年至1945年,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世界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大大衰退,国际贸易也一直处于萎缩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重新起飞,世界贸易也飞速增长,其速度和规模甚至远远超过了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贸易增长。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到21世纪初期,世界贸易均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其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战后较长的和平时期。经过两次大战,西方各主要工业国家都不再愿意卷入大规模战争之中,仅有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存在。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进一步得到改善,有利于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为主的一些国家发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合成材料、航天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产生,导致了一系列新产业的出现,使国际贸易的产品更加丰富,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但创造了一个新的产业,而且提供了新的信息交流和贸易方式。第三,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从战后到20世纪末,大多数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人均收入成倍增长,使人们对制成品包括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欲望和购买能力大大提高,对新产品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第四,战后国际新秩序的改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重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了以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体系,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公正和自由的发展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末的国际贸易发展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发展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主要体现在:国际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比重大大增加;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区域性自由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贸易发展随着世界经济整体走势的变化而波动,世界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极大地改善了国际贸易环境,为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而同时贸易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和源泉。世界贸易的发展呈现出以下新的发展趋势。第一,价格因素对世界贸易额的扩大影响显著。近年来,以美元计价的世界货物贸易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与资源有关的贸易扩大,世界名义贸易额的提升受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第二,世界贸易的地区发展不平衡依然突出。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特别是国际油价、矿产品和有色金属价格的普遍上涨,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贸易增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引发了全球贸易格局新的调整。以燃料和其他矿产资源出口为主的地区再度成为贸易增长最强劲的地区,在市场需求强劲和价格不断上涨的带动下,能源和矿产资源出口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出口额猛增,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而因油价的持续上涨,导致美国等石油进口国的贸易状况进一步恶化。第三,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创历史新高。近年来,世界贸易的扩张对发展中国家总体而言较为有利,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也在加深。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比较突出,进出口增速明显加快,且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即便是最不发达国家也有喜人表现。同时,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增速均高于世界贸易的平均扩张速度,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继续提高。第四,“金砖五国”(即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在世界贸易发展中的表现令人瞩目。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现较快且稳步的增长,“金砖五国”的贸易大幅增长,其所带动的生产链条和对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出口市场。
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汉、唐、宋、元)
相对于世界贸易来说,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比较繁荣昌盛的,这与整个中国在古代的经济发达水平是相一致的,主要体现在汉、唐、宋、元等几个朝代。
中国的贸易史堪称源远流长,早在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漂洋过海进入殖民地开拓之前的一千多年即西汉时期,中国就已有了与中东、欧洲进行贸易往来的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究竟始于何年,历史上已经很难考证,但正式得到官方支持与保护,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陆上通道的,是在汉朝。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结交友邦,平定匈奴,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控制和管理,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外贸易。
唐朝除了有陆路贸易之外,还发展了海路贸易。陆路贸易基本上是沿原有的丝绸之路进行的,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强了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军政机构,设置驿馆,实行“过所制度”,在主要城镇驻有军队等。长安不仅是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因“丝绸之路”而成为连接东西方的商业都会,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中心。唐朝的海路贸易主要通过两条航线,一条是东向朝鲜、日本,另一条是南下西向,经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印度半岛,最终与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沿岸连接。当时主要的港口有广州、明州、扬州、交州等,其中广州是最主要的集散地。唐朝对外贸易的繁荣主要是因为当时经济技术的发达,也与唐朝政府推行的开放政策密切相关,唐太宗李世民实行了一系列的自由开放政策,如减免商税、放松管制、严禁滥征外商赋税、保护外商遗产等。
宋朝继续推行唐朝开始的鼓励对外贸易政策,贸易通道从以陆路为主变成了以海路为主。宋朝采取了两大措施来促进海路贸易:一是积极主动地吸引外商招徕贸易,实行“招诱奖进”的外贸政策,派遣官方使团前往南海各国进行招商,同时通过外国使节、僧人等鼓励外国商人来华从事贸易;二是敢于聘用外籍人员管理海外贸易,曾聘任阿拉伯人管理泉州贸易事务,同时允许外商居住中国,甚至可以通过考试进入中国官僚机构。由于战争使当时的陆路贸易受阻,宋朝的海上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到了南宋,通过海路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个。
元朝的对外贸易在宋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其陆路贸易和海路贸易均很发达。元朝的陆路贸易得到恢复,主要是因为元帝国政治和军事上实力强大,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征服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领土,欧亚一些国家之间一度出现了无疆界的状况,畅通了东西方贸易道路。由于蒙古族游牧经济习惯与西方进行通商,因此元朝政府更重视商业,不受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理念的限制,改变了宋代禁官下海经商的政策,允许权贵官吏从事海路贸易,还组织了大规模的官方贸易。元朝的陆路贸易中心是元大都(今北京),海路贸易港口主要是泉州、广州和庆元(今宁波)。与元朝进行贸易的国家大大增加,仅同元朝进行海路贸易的就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古代贸易主要以互通有无为主,出口的主要是丝绸、陶瓷、金属和金属器皿、文化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等,进口的主要是香料、象牙、药材、布匹、珊瑚、珍珠、皮货和木材等。
(二)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明、清、民国时期)
直至明、清之前,中国与当时的世界各国相比,是一个较为发达和开放的经济社会,对外贸易虽然有波折,但一直伴随着中国的农业经济和儒家社会的演进而稳步发展。但进入明、清以后,中国就开始由开放转向闭关自守,到了清朝后期及民国时期,在列强的炮火下,中国又由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转向被迫开放。
明朝初期,国家实行“海禁”和“朝贡贸易”。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削弱海外反明势力,下令全面海禁,禁止任何私人出海贸易。在实行“海禁”的同时,明朝还积极推行“朝贡贸易”,各国贡使朝贡带来本国特产作为贡品,朝廷则回赠礼物,相当于一种贸易,但礼物价值远大于贡品价格,实际上这不是一种等价交换,而是一种对臣国的恩赐行为,这样不仅不会促进中国生产和消费,反而对明朝经济和政府财政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明朝另一著名事件是“郑和七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满载宝物,遍访亚非36国,但这些远航的性质仍不以经济为目的,而是宣威异域的“朝贡贸易”,对中国的开放拓展和对外贸易没有实质推动。明朝后期由于“朝贡贸易”的衰落和海上走私的发展,政府被迫放弃闭关自守的政策而开放了“海禁”,恢复了对外贸易,但这种发展并非是中国主动去进行的,而是被欧洲人推动的。这时西欧已经开始了地理大发现,那些殖民帝国已经深入到中国,葡萄牙人占领中国澳门,荷兰人占领中国台湾,英国和法国也来到中国广州,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不再是中国人自己的行为,开始成为欧洲国家通过贸易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组成部分。
整个清朝的对外贸易发生了很大的波折,由顺差到逆差,由闭关自守到被迫开放,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684年康熙开海贸易后至18世纪中叶。基本上延续了中国自汉代以来的基本模式,但在规模、商品种类、贸易国家数量上都大大扩张了,中国仍然保持大量的出超。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爆发前。这一时期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并向中国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和走私鸦片,中国开始由贸易顺差变成贸易逆差,中国与外国的贸易从互通有无为主变成了由成本优势决定的利益行为和现代贸易模式,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也由以亚洲和阿拉伯国家为主变成以欧美国家为主。第三阶段,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到清朝灭亡。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从闭关自守到被迫打开大门,基本上失去了对贸易的控制权,中国的对外贸易基本上由欧美商品垄断,中国的通商口岸、海关等也都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甚至在中国海关从总税务司到各海关的税务司及其他高级职员都清一色的由外国人担任。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民国政府经过多年努力,于1930年前后收回了关税自主权,并将进口关税从4%左右逐渐提高到27%。但从民国建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仍然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对外贸易基本保持了开放的状况。随着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崛起,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逐渐由英国和法国变成了美国、日本和德国。
(三)中国现代对外贸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一个由闭关锁国向对外开放转变的过程,不过与之前贸易政策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闭关锁国是被迫的闭关锁国,而这一时期的对外开放是主动的对外开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摆脱了列强的控制,但又被迫关上了大门,而且一关就是30年,主要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很长时期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1951年联合国通过了美国关于对中国和朝鲜实行禁运的提案,1952年美国控制下的西方15国巴黎统筹委员会专门成立了一个中国委员会来制定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清单,至1953年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的国家达到45个。整个50年代,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苏联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但雪上加霜的是,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对外贸易更加封闭,直至改革开放前,中国走了与世隔绝的30年,这一段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封闭的时期。在这一段时间里,极“左派”把开放和利用外资上升到是否“崇洋媚外”和“西方化”的政治高度来讨论,把进口技术看成是“爬行主义”,把出口资源说成是“卖国行为”。
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迅速增长的阶段。从1978年到2010年这短短的32年中,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加到29734.8亿美元,增加了143倍。其中出口总额由97.5亿美元增加到15777.8亿美元,增加了161倍。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位列世界第29位,1990年上升到第15位,2000年提高到第八位,从2005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进入前五名,位列第三位,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世界地位再上一个台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国。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沉默了一千多年后,终于在20世纪末开始有了真正的发展,在21世纪成为真正的贸易大国。
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5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在经历了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包括严峻的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政府适时调整了发展战略,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以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实现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为目标,最终确保了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总的看来,中国近些年的对外贸易表现出如下特征。第一,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大国地位确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贸易大国地位俨然确立。第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加大了对“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的限制,此类产品出口持续下降,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世界第一位,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优化。第三,进口快速增长,贸易顺差有所回落。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进口,包括降低进口关税、进一步实施进口便利化等,这些举措促进了进口的稳定增长,贸易顺差有所回落,贸易均衡发展趋势初步显现。第四,与新兴经济体贸易上升,贸易伙伴趋向多元化。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强,已成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经济体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第二大、美国和印度第三大、东盟第四大出口市场。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快速增长,使中国对发达国家贸易高依存度的格局逐渐改变,也使中国的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化。第五,加工贸易比重回落,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加工贸易占中国进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一般贸易比重则明显上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