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竞争优势理论是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概念,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热点之一。是竞争优势理论本身就包含在国际新贸易理论之中,还是它尚未被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学派所接受?本节将讨论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探讨。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同时也是对现代国际贸易现实的逼近。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集中体现在其三本代表性著作中。

第五节 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是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概念,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尽管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了他的著作,但是在我们所见到的、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的国际经济学著作及教科书中尚未包含此类观点,至少没有正面提及。是竞争优势理论本身就包含在国际新贸易理论之中,还是它尚未被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学派所接受?本节将讨论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探讨。

一、竞争优势理论概述

竞争优势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最早提出的。迈克尔·波特在其相继发表的著名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和《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中提出了著名的竞争优势理论。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理论前提,从动态的、全面的观点考察分析一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回答了如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同时也是对现代国际贸易现实的逼近。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自诞生以来接受了近三十年的实践检验,其理论的正确性得到证明,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得到发挥,并显示出无穷的魅力。竞争优势理论不但在理论界引起各方学者的激烈讨论和深入研究,而且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作为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参考依据。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集中体现在其三本代表性著作中。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中,波特充分运用传统产业经济学所累积的知识,将其转换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思考准则,提出了著名的“五因素分析体系”。他认为,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五项:现有厂商的对抗强度、新加入者的威胁、供应商的谈判实力、购买者的谈判实力及替代性产品或劳务的威胁。一般情况下,通过对这五项因素的分析,可以测知该产业的竞争强度与获利潜力。在传统的产业经济学中,经济学者曾深入探讨过市场结构对厂商行为和厂商绩效的影响,形成了垄断可以带来超额利润的共识。波特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企业竞争的基本原则应是维持垄断地位,即占据有利位置,他称之为“卡位”。波特据此逻辑演绎出降低同行业竞争力、提高进入壁垒、提高对上游供应商的谈判实力及提高对下游顾客的谈判实力等原则,再根据这几个基本原则,细化出若干项竞争战略措施。

在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又提出了企业价值链的概念。波特认为,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找出企业的核心能力,并帮助企业有效地进行资源分配。竞争优势来自厂商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包括设计、生产、行销、配销与支持等活动。每个活动都有利于提升相对的成本地位,并可作为制造差异化的基础,而差异化正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按照波特的逻辑,企业的价值链会同时和供应商、顾客的价值链相连,构成一个产业的价值链。任何一个企业都能以价值链为分析框架,思考如何在每一个企业价值活动上寻找降低成本或创造差异的战略作为,同时进一步分析供应商、厂商与顾客三个价值链之间的联系,寻找可能的发展机会。

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将企业竞争优势的概念应用到国家层次,进一步探讨了一个国家怎样建立起它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是该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由于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波特据此提出了“钻石(菱形)体系”(national diamond)的分析架构。他认为,可能会增强本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因素包括四个主要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四个主要因素包括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两个辅助因素包括政府的作用和机遇。本书将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菱形)体系”作为竞争优势理论分析的框架,如图4-13所示。

img63

图4-13 波特的国际竞争力“钻石(菱形)体系”

(一)生产要素(factor conditions)

根据波特的观点,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资本资源和知识资源。这些要素可以进一步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前者是指不需要花费过多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如非熟练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后者是指需花费很大代价才能得到的要素,如高科技、熟练劳动力等。比较起来,高级要素更有价值。如果一个国家基本要素不足,但高级要素在世界上具备优势,这个国家仍有可能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例如,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可通过生产自动化来缓解,或者通过引进外国劳工来解决,但是,如果在高科技上处于劣势,就无法通过其他方法予以弥补了。而且,基本要素处于劣势有可能对企业形成压力,使企业更富有创新能力,使该国在高级要素上的优势更加突出。在这方面日本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日本企业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通过向世界提供大量优质、价廉的制造产品和高科技产品,使资源贫乏的日本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了非常有利的地位。

因此,波特认为产业竞争力的构成在生产要素方面主要依赖高级要素。

(二)国内需求(demand conditions)

波特认为,国内需求对于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某种产品的国内需求较大,就会促进国内竞争,产生规模经济。如果国内消费者善于挑剔,品味较高,就会有利于企业不断努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服务水平,使之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母国市场的客户形态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一般说来,本国市场要能产生国家竞争优势,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细分市场结构。一国的产业如果能够从它所服务的市场的需求条件中获得国际竞争力,首先要满足的条件就是本国市场的需求呈多样细分性。一国市场的需求呈现多样性,细分程度完善,是促使该国产业加快开发和生产出更多的富有特色并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当一个国家的内需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主要需求相同,而其他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条件时,这个国家的厂商就比较容易获得竞争优势。

(2)存在内行而挑剔的客户。本国客户的整体素质对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更为重要。假如本国客户对产品、服务具有较高的要求或挑剔程度,就会促进该国企业间的竞争,从而激发该国产业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只要能满足这些难缠的国内客户,该国的产业就可能满足其他国家的客户需求。而产业与这类客户在地理和文化上的相近,使得其更容易察觉新的需求,使其不断发展创新。

(3)市场需求呈现预期型需求。预期型需求是指能反映未来市场客户偏好的市场需求。如果本国市场呈现预期型需求,即客户的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在未来可能带动其他各国的需求,这也可以算是本国企业的优势。如果本国需求先反映出市场上客户的偏好,就是一种敏锐的预告指标。本国需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协助厂商掌握新产品的信息与走向,而且这个持续的过程可以刺激厂商的产品不断升级,同时增长其面对新形态产业环节的竞争能力。有时候,预期型需求也可以算是挑剔型客户带来的好处之一。由于挑剔型客户通常也是首先尝试新产品、新形态服务的人,因此会带动其他地区的相同需求。

(三)相关和支撑产业(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相关和支撑产业是指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企业。是否具有发达的、完善的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关系到主导产业能否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品质、交流产品信息,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优势。

相关和支撑产业的作用在这里体现为上游供应商的支持作用和相关产业的提升效应。

(1)上游供应商的支持作用。本国供应商是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本国产业要想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必须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一方面,供应商会协助产业认知新方法、新机会和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产业则提供给其上游供应商新点子、新信息和市场视野,带动供应商自我创新,努力发展新技术,并培养新产品研发的环境。产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集与共同解决问题的关系,也会使它们更快、更有效地克服困难。当供应商成为下游产业各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时,整个产业的创新步伐也会更加迅速。当供应商和该产业同属一国时,这种正向效益更大。

(2)相关产业的提升效应。有竞争力的本国产业通常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因为它们之间的产业价值相近,可以合作、分享信息,甚至在电脑、设备和应用软件等方面互补。因此,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由其本国的相关优势产业所激生。在世界各国,相关产业同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丹麦的奶酪制品、酿酒产业和与其相关的工业用酵素产业都具有国际竞争力,德国的化学制品产业和印刷油墨产业,意大利的照明设备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日本的照相机制造业和影印机制造业,韩国的录影机制造业,新加坡的港口服务业和修船业等。

(四)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firm strategy,structure and rivalry)

波特认为,外部环境与企业的竞争能力密切相关。政府不应该只为少数企业提供保护,而应该为社会创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激烈的国内竞争会迫使企业不断更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一种持久的、独特的优势地位。

除了上述四个主要因素之外,波特认为,一国的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对形成该国的国际竞争地位也起着辅助作用。

第一,政府的作用,政府在增强国家竞争力中起着个别企业起不到的作用,能为企业创造有利环境。为增强国家竞争优势,政府应当:①关注特殊要素创造,加强教育、科研、文化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②实施严格的产品、安全和环境标准,迫使企业改善质量、升级技术;③鼓励持续投资于提高人力技能、创新和物质资本的目标;④鼓励竞争,实施反垄断法;⑤开放市场,鼓励内外竞争,促进企业创新。

第二,机遇,机遇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和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这些突发事件造成调整产业结构和在变化竞争优势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的不连续性。一些国家很可能把这些突发事件转变成竞争优势。

波特指出,上述六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从而产生具有一流的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或产业。

二、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

目前在我国,无论是经济学界的学者还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都已经认识到了竞争优势理论的重要性,但同时,一些竞争优势理论的追随者往往容易将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看做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范畴,或者认为提出竞争优势理论的目的就是取代比较优势理论。本书认为,这种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完全割裂、相互对立的观点是不对的。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相关概念:竞争优势理论是新贸易理论的发展

要分析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概念,即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如何?本书认为,竞争优势理论属于广义的新贸易理论。

首先,竞争优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存在着密切关系。霍建国认为,竞争优势理论是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为基础的垄断竞争国际贸易理论,是众多的新贸易理论流派之一。林毅夫也认为竞争优势主要用来解释要素禀赋结构相似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和行业内贸易现象,因而属于新贸易理论的范畴。林念认为新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都吸收和综合了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理论;都对规模经济予以足够重视;都强调国内需求的作用并重新界定了政府角色。

其次,新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新现象出现后产生的专门解决纯国际贸易问题的理论;而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范围更广,并不仅仅局限于国际贸易领域。在研究方法上,前者通过传统经济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具有较完备的形式逻辑;而后者是一种经验归纳分析。

最后,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而言,竞争优势理论也是一种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贸易理论:其一,竞争优势理论也是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为基础的;其二,新贸易理论中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正是竞争优势理论战略的题中之义;其三,竞争优势理论的第二个条件也蕴含了新贸易理论中的林德需求理论。因此,竞争优势理论属于广义的新贸易理论。

(二)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

在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中,比较利益或者说是比较优势理论是被经济学家最广泛使用的理论假说。比较优势也常常被用来解释国家间的某些经济竞争关系。竞争优势理论的运用没有比较优势理论那样广泛。有时,国家间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被混淆了。其实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发挥比较优势意味着强调各国的产业发展应“扬长避短,优胜劣汰”,发挥竞争优势意味着强调政府应通过施行产业政策,在经济中积极扮演塑造产业结构的角色,政府应通过利率、汇率、税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缩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从而抢占对外贸易的制高点;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相对于本国其他产品而言的,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未必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两种优势理论建立的前提条件不同。比较优势是建立在完全竞争、不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的,李嘉图是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得出比较利益的结论。而且H-O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也假设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这种理想的市场状况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在当代国际市场上,除了少数初级产品市场似乎还可以被认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外,大多数的产品市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垄断。竞争优势理论在假设条件方面与现实市场比较接近,它充分考虑了需求条件、竞争状况和相关产业的影响。

(2)两种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发生范围的解释不同。比较优势理论能够解释产业间的贸易,不能解释产业内的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这段时间也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以来,新的贸易现象层出不穷,比较优势理论遇到的一大难题是无法解释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大量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加国际贸易的各方应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就不同的产业分工进行生产,获得贸易利益,因此一国应该与其贸易国交换不同类型的产品。但是贸易实证分析表明,近年来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呈上升趋势,对此无法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进行解释,而竞争优势理论却可以用来解释产业内贸易。

竞争优势理论是建立在承认规模经济和承认产品的非同质性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这一观点还意味着国际贸易的结构是不确定的,因为建立在规模经济效果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暗含着这样两个重要的假定条件:一是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异;二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一定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在参加贸易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然可以存在。此时的贸易结构与以往国际贸易的根本差异是比较优势理论所揭示的国际贸易是产业间或部门间的贸易,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在产业内贸易中,出口方的利益就是不完全竞争厂商获得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的总和;进口方的利益则是从消费差异产品中获得消费上的满足,进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

(3)两种优势理论所支持的贸易政策不同。主张自由贸易的人们总是引用比较优势来驳斥反对者,他们认为,通过自由贸易,贸易各方都得到了贸易利益,世界的福利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因此世界各国都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该尽可能地为企业创造有利于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环境。竞争优势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自然生成的,自然的禀赋仅仅是影响一国竞争优势的要素条件中的低级要素,更重要的是培养高级要素。因此,国家的职责就是利用国家机器来干预贸易,使本国企业拥有或保持其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经济学家推崇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就是现代最明显的为增强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采取的保护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主张国家要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创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4)两种优势理论所支持的产业政策不同。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后进的发展中国家先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资本和技术的积累,会自动地由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梯进入较高阶梯,实现产品的升级替换。因此,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只需要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产业顺利升级似乎为该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但是,根据竞争优势理论,一国的产业政策应该注重提高该国的国际竞争力,重点扶持具有潜在竞争优势并且对该国其他产业有显著带动作用的产业。这样的产业也许目前并不具有比较优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扶持之后,该产业会成为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在国际上具有真正竞争实力的产业。

(5)两种优势理论对一国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解释不同。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贸易各国应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而能够出口到国际市场的产品一定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一般都是用本国充裕要素生产的成本低的产品,具有价格的竞争优势。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不但要有价格优势,还要有其他的优势,比如品牌、质量、垄断力等,这所有的优势被称为竞争优势。所以,比较优势只是竞争优势的一种——价格优势,竞争优势才是一国出口商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充分必要条件。

(三)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在统一性

尽管在理论分析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可以区分的两个概念,但在实践中,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常常是不可分割的。

1.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存在

在一国的产业发展中,一旦发生对外经济关系,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就会同时发生作用。任何国家,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或替代比较优势。

2.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可以相互转换

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换句话说,比较优势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促进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也可以说,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3.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互依存

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即使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缺乏国际竞争力,也无法实现其比较优势;相反,非常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较难形成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一些国家原先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由于国际比较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失去国际竞争优势的案例,以及一些产业在国际转移的情况,都证明了这一点。换句话说,在各国的产业发展中,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常常是相互依存的。

4.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各国产业间生产率优势的不同表现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本质是生产率的国际比较,所不同的是,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间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各国相同产业间生产率的比较。比较优势体现的是一国特定产业与本国其他产业之间生产率差异与他国各产业的生产率差异比较所具有的相对优势,而国际竞争优势的实质则是各国产业的生产率的绝对优势。也可以说,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各国产业间生产率优势的不同表现。

5.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与经济发展的基础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通过比较优势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在比较优势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比较优势各产业群体不断扩张的前提下,有利于获取比较利益。②比较优势产业的质量型增长,有助于突破规模经济贸易的投入约束。跳出比较利益陷阱的前提是替代产业的不断扩展,但这种扩展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国内有足够的要素投入和相应的市场需求规模。当代经济具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特性,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和大量的研发活动,而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知识人才较为稀缺,从而构成了规模经济贸易发展的投入约束。特别是竞争优势的创造有赖于人力资本、企业家特性、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这为突破产业发展约束打下了基础。③比较优势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动态调节,从长远来看,可以保证竞争优势的维持和发展。比较优势作用发挥的关键是由市场来决定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并依靠市场价格信号来引导整个经济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某个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后,市场机制就会促使资源向该产业转移,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资源转移和优化的结果反过来会促使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动态地优化产业和技术结构。

总之,不论是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每一种贸易理论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客观必然性,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相辅相成的。

本章小结

无论是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古典贸易理论,都无法解释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一些新的贸易现象,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便应运而生。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三大新的现象: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发达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以及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规模经济理论能解释产业内贸易,偏好相似理论能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产业领先地位为什么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然而,国际贸易领域一个新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波特的“钻石体系”给出了答案。竞争优势理论属于广义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和发展,竞争优势理论也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和发展。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它们之间却是同时存在而相互依存的。

复习思考题

1.现代国际贸易出现了哪些用过去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现象?这些现象分别可以用什么样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

2.某国某些行业的进出口数据如表4-3所示,请计算该国各行业的行业内贸易指数IIT。

表4-3 某国某些行业的进出口数据单位:万美元

img64

3.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如何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产业领先地位在各国之间的不断转移这一新现象?

4.简述林德假说的三个命题。如何用林德假说来说明产业内贸易的产生?

5.波特的“钻石体系”中的六大要素分别是什么?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6.改革开放前中国推行赶超战略,改革开放后中国推行比较优势战略,都取得了相对良好的经济发展效果。在科技发展、信息变化日新月异的21世纪,中国是继续推行比较优势战略还是推行竞争优势战略,抑或是把两者融为一体?试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