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业跨国公司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服务业跨国公司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服务业跨国公司涉及门类广泛,本书分别选取保险业跨国公司和酒店业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对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说明。根据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在保险业跨国公司的成本函数中,产出对于总成本是有显著而且是正的影响,这与一般企业的生产状况相符。从下面各样本直方图可以看出,RSA、RIS、RSO的值在保险行业的不同跨国公司中进行波动。

第二节 服务业跨国公司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由于服务业跨国公司涉及门类广泛,本书分别选取保险业跨国公司和酒店业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对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说明。

一、保险业跨国公司实证分析

1.数据选择

本书研究所获取的样本是一个截面数据,为2002年度世界保险业跨国公司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各公司年报(公司名单和数据详见附录五)。由于保险业国际化发展时期较长,发展程度较高,其中许多都经历了合并以及分离等变故,而且许多公司都以跨国集团形式存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该集团母国性质的评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进而影响到W值(国内市场生产的产品所占企业生产的总产品的份额)的获取。因此,本书均以该公司注册地为其母国,而某些注册地为避税地(如百慕大)的公司,则以其主营业务国为其母国。

另外,由于抽样来源于全球各地区,数据来源国家的不同,统计的货币单位也有所不同,本书货币统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来进行计算。汇率则以各公司年报中所提供的2002年平均外汇比价来确认换算。

由于各保险业的多样化经营,服务的业务也非常广泛,本书研究中将主要服务产品与次要服务产品定义划分为主要保险业务收入与所有其他服务项目,以便于计算主要服务产品所占企业总产品的份额P。

本书研究总计获得67个样本数据,数据来源基本分散于世界各地(北美、欧洲、亚洲、澳洲等),无任何地理位置集中趋势,并且范围涉及几乎所有险种的保险公司(寿险、财险、灾险、海险、再保险、综合险等)。另外,各保险业跨国公司的规模差异也非常大,其中多数是盈利企业,但也有一些企业存在亏损。而初步以W指标来看,各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也是很不相同,特别是国际化程度与本企业的规模也不存在一致性,也就是说,规模大的企业国际化程度并不一定高;就P而言,更是说明了各保险业跨国公司多样化经营各有千秋。这说明本书研究中的保险业跨国公司样本是具有总体代表性的。

2.统计分析

在建立成本函数时提到,各种影响因素究竟在企业的成本函数中是否起作用,需要进行实证检验。因此,原假设为各因素对成本变化均不起作用,也即各因素的系数为0。

根据成本公式,研究将所获得的样本数据,通过EViews程序,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截面回归分析,得到方程如下(括号中为t统计值):

img57

R-squared=0.992879 Ad.R-squared=0.992420 F=2 161.145

表4-2 67个样本数据回归分析结果

img58

资料来源:本研究统计整理。

根据所做的截面数据分析,回归系数均通过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因此可以拒绝系数为零的原假设,接受该回归模型。根据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在保险业跨国公司的成本函数中,产出对于总成本是有显著而且是正的影响,这与一般企业的生产状况相符。又由于R2=0.992879,F=2 161.145,说明回归拟合很好。

据此,研究认为估计参数值非常接近真实值,在真实值无法获得的情况下,用估计值代替。将所获得参数代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公式中,便可以得到各公司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有关指标RSA、RIS和RSO的值(参见附录六)。根据各公司RSA、RIS、RSO的数据,可以获得样本描述统计量(表4-3)。

表4-3 保险业样本数据描述统计相关指标汇总

img59

资料来源:本研究统计整理。

3.数据检验

现就所得各企业RSA、RIS、RSO的值进行检验分析。

从下面各样本直方图可以看出,RSA、RIS、RSO的值在保险行业的不同跨国公司中进行波动。由于这里所取得数据是根据该行业各公司在2002年的经营情况来获得的,其中不仅仅有外部经济环境对行业整体状况的影响,还有各跨国公司自身经营运作活动所处的状态对于研究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就整体保险行业而言,各公司的综合研究状况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解释力的。

根据三类值的描述统计结果显示的均值和中位数的情况看,RSA的均值和中位数为0.981442和0.977675,均小于1;RIS的均值和中位数为0.213772和0.139700,均小于1;RSO的均值和中位数为1.003028和1.001568,均大于1。因此,我们可以初步推断总体RSA的值小于1;RIS的值小于1;而RSO的值大于1。当然,对于总体性质的推断,这需要采取一定的统计检验才能得出结论。

由于所获取样本大大超过30个,用样本方差来替代总体方差,符合估计无偏性的优良原则。根据直方图,这三类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用样本均值与均值真值的差除以样本标准差,便得到适当的检验统计量:

img60

(1)检验RSA。

img61

图4-1 保险业RSA直方图

资料来源:本研究统计整理。

要检验的原假设为μx1≥1。

H0:μx1≥1。

我们要以显著性水平5%检验原假设,如果t1<-1.671,则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μx1<1。

根据式(20),可得t1为:

img62

可见,t1<-1.671,因此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μx1<1。即:我们以95%的置信水平认为本书研究中保险业跨国公司总体RSA<1。

(2)检验RIS。

img63

图4-2 保险业RIS直方图

资料来源:本研究统计整理。

要检验的原假设为μx2≥1。

H0:μx2≥1。

我们要以显著性水平5%检验原假设,如果t2<-1.671,则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μx2<1。

根据式(20),可得t2为:

img64

显然,t2<-1.671,因此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μx2<1。即:在本书研究中,我们以95%的置信水平认为本书研究中保险业跨国公司总体RIS<1。

(3)检验RSO。

img65

图4-3 保险业RSO直方图

资料来源:本研究统计整理。

要检验的原假设为μx3≤1。

H0:μx3≤1。

我们要以显著性水平5%检验原假设,如果t3>1.671,则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μx3>1。

根据式(20),可得t3为:

img66

可见,t3>1.671,因此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μx3>1。即:我们以95%的置信水平认为本书研究中保险业跨国公司总体RSO>1。

4.数据分析结果

(1)成本函数。

前文已提到,根据回归分析,对各系数的检验指标:|t|>2,P<0.05,即所有系数的估计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因此获得了一个保险业跨国公司的成本函数。

lnTCn=5.081457+0.477069lnYn+0.026275(lnYn2

+0.00833WlnYn-0.008691PlnYn

通过假设检验,我们证明了,保险业跨国公司的成本是受到产出的显著的正的影响的。而且,涉及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两个变量在成本函数中作为产出的系数同样会对成本产生影响,同时这两个变量与产出的共同作用对成本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据此,可以获得企业平均成本函数(lnACn):

lnACn=5.081457-0.522931lnYn+0.026275(lnYn2

+0.00833WlnYn-0.008691PlnYn

该平均成本函数显示了企业平均成本与产出的二次关系,其中二次项系数(0.026275)大于0,表现了平均成本曲线的凸性,这表明本书中研究对象的成本性质以及各要素变量的性质都是通常企业均具备的,并没有异常之处,符合企业一般性假设,也就是说,企业的平均成本与产出之间可以形成正U形关系,即随着产出的增加,企业的平均成本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这样就使企业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存在成为可能,而且,由于R2=0.992879,F=2 161.145,表明回归拟合较好,可以接受该回归模型,这说明该成本函数是能够较好地对保险业跨国公司的成本进行描述的。这为我们后续研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研究验证提供了立论基础。

(2)规模经济。

根据数据统计检验结果,本书研究中保险业跨国公司总体RSA与RIS均小于1。而且就标准差来看,两者都较小,分别为0.041438和0.228429,这也表明各样本企业所表现的特性还是较一致的,相差不大。下面分别就RSA和RIS进行分析。

虽然图4-1中各保险业跨国公司的RSA值在1的上下波动,并不完全符合小于1的假设。但根据统计假设检验,就整体保险行业而言,保险业企业并没有显示出规模经济效应,也即随着投入要素的一定比例增长,产出的增长并不高于该比例。而从成本角度来看,就是产出提高的比例要小于成本增长的比例。

RSA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981442和0.977675,均小于1,但是均值比中位数要大,说明虽然RSA的均值较接近于1这个位置,但是较多企业的RSA还是分布在稍远离于1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保险业跨国公司并没有具备规模经济,也就是说保险业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化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时,没有表现出规模经济效应。但由于整体数值还是比较接近于1,因此,保险业也并没有表现出十分强烈的规模不经济。

RIS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213772和0.1397,均大大小于1。而且图4-2中各保险业跨国公司的RIS值并没有在1的上下波动,而是均处于小于1的状态(最大值0.898208,最小值0.013236)。这说明,就整体而言,保险业跨国企业没有显示出增量规模经济效应,而且规模不经济效应表现比较显著。这表明当保险业跨国公司进行多产品服务的运营时,并没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投入产出比例没有得到改善,也没有表现出更大的规模优势。

RSA和RIS就标准差相比较而言,虽然两者都较小,但RSA的标准差为0.041438,各企业RSA的分布还是非常集中的,而RIS的标准差0.228429,表明不同企业RIS的分布就显得较RSA波动较大,这里并不排除许多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但该结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保险业企业在面对多国市场、多种服务产品经营的时候,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也更大。

(3)范围经济。

RSO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003028和1.001568,均大于1。表明保险业跨国公司具有范围经济,即保险业跨国公司在同时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服务产品时,由此所产生的成本比分开提供服务所花费的成本更小。这也对一直以来保险业多元化经营比较活跃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解释。在本次抽样调查中,也发现许多保险业跨国公司都有同时经营多种业务的现象。

但是,无论均值还是中位数,都是略大于1,也即范围经济在保险业跨国公司中表现也不是十分显著。这说明虽然保险业跨国公司开展多业务经营时,会产生一定的范围经济,比分开经营多种业务要合算,但是如果不进行多元化,也不会对企业的整体收益造成过大的影响。单一服务业务的保险业跨国公司也未必会比多元化经营的保险业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优势减少了多少。

RSO的均值比中位数要大,但是两者的差距并不大。而且通过RSO极大值与极小值的范围(0.972037—1.033973)和方差(0.01395),也不难看出RSO的分布比RSA和RIS更加集中,表明行业整体性的范围经济表现较一致。

5.假设检验

我们获得了根据保险业具体样本数据所得出的一个实证结果。参照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对最初提出的服务业跨国公司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假设在保险业跨国公司中的实际情况进行验证。

(1)规模经济。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就整体保险业跨国公司而言,既没有显示出全球范围规模经济效应,也不具有产品增量规模经济效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保险业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化发展、规模逐步扩大,并不是出于规模经济效应的考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保险业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发展时,就应当充分考虑到规模不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前文提到由于RSA整体数值还是比较接近于1,因此,保险业也并没有表现出十分强烈的规模不经济。然而,保险业跨国企业不仅没有显示出增量规模经济效应,而且不经济效应表现比较显著。这表明当保险业跨国公司进行多产品服务的运营时,并没有规模经济效应,投入产出比例没有得到改善,也没有表现出更大的规模优势。因此,对于多产品运作的保险业跨国公司来讲,规模扩张更要重视并克服规模不经济的影响。

本书中对规模不经济的判断,与最初假设不符,也似乎与保险业跨国公司多年的国际化发展及规模不断扩大相矛盾。据此,笔者给出以下解释:

首先,规模经济与企业国际化发展及规模扩大,两者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因果关系。即规模经济可能会促使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及规模扩大,但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及规模扩大并不一定是由于规模经济引起的。

反过来讲,规模不经济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但不会完全阻止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和规模的扩大。由于该部分研究是针对保险业跨国公司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展开的,因此虽然本部分研究不涉及但并不排除许多其他因素对研究对象行为的影响。

由于保险业跨国公司在全球经营中并没有表现出规模经济效应,因此我们不得不转而考虑保险业跨国公司进行国际化发展、扩大市场所可能具有的某些服务管理协同效应。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是没有可能的。

而且,为克服规模不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的、灵活的生产服务组织形式往往可以在许多保险业跨国公司中找到踪影。

其次,规模不经济的表现更加接近保险业国际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前面的假设提到,如果说在保险业跨国公司中的确存在规模经济,而且规模经济效应比较明显的话,那么保险业跨国公司将有继续发展不断增大规模的趋势,有可能会使市场变得高度集中,形成少数保险业跨国企业全球垄断的局面,而垄断企业将不再满足于边际成本价格转而抬高价格追逐垄断利润。而且这也将导致消费者福利的减少,可能会引起政府干预。

然而,我们看到事实并非如假设所描述的那样,市场并没有高度集中,众多中小型保险公司依然活跃在保险业市场上,保险业国际市场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祝向军与王金铎在《论国际保险市场发展模式》中也指出:曾有一个时期,保险业兴起并购风潮,但是,并购之后组成的规模巨大的保险集团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也就是说,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实证分析表明,国际保险企业的规模经济并不存在于大公司中。因此,未来国际保险市场结构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国际保险市场中大小公司并存的竞争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业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不像许多新兴行业发展初期往往会存在某些异常现象。因此,基于成熟保险业进行调研分析得出的结果,符合目前保险业跨国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具有说服力的,对于我们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范围经济。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本书认为范围经济是可以在没有规模经济的情况下而独立存在的。保险业跨国公司在进行多种业务经营中表现出了范围经济效应。这符合我们前面提出的假设。

保险业跨国公司进行多种服务产品的提供,可以通过共享某些相同的投入要素、无形资产、网络渠道等,减少分别提供多种服务所带来的重复劳动和交叉成本,以获取更大的收益,从而实现范围经济效应。从本次研究调查中也发现,在“9·11”事件发生后,世界许多保险业公司在保险业务上都受到了重创,由于多元化业务的开展,很多保险公司都是靠其他业务的收益,才保证了企业在经营上的持续发展。

然而,分析结果也提到,保险业跨国公司范围经济效应表现并不十分明显,即开展多业务的保险业跨国公司在多元经营时所具有的优势也并非特别显著。因此,这对于业务单一的保险业跨国公司的存在及发展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解释。

本书的实证分析结果与Berger、Cummins、Weiss和Zi《多元化还是战略集聚》的研究不谋而合,该研究也是将收入和成本纳入考虑范围,对美国保险业公司进行了研究,研究单一化生产与多元化生产各自的优势所在,对长期以来单一化与多元化保险企业同时存在,并激烈竞争的状况进行了解释。

二、酒店业跨国公司实证分析

1.数据选择

本书所获取的样本是一个截面数据,为2002年度世界酒店业跨国公司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各公司年报(公司名单和数据详见附录五)。与保险业相似,酒店业国际化发展时期也较长,发展程度较高,其中许多都经历了合并以及分离等变故,而且许多公司都以跨国集团形式存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一些集团母国性质的评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进而影响到W值(国内市场生产的产品所占企业生产的总产品的份额)的获取。因此,本书研究均以该公司注册地为其母国,而某些注册地为避税地(如百慕大)的公司,则以其主营业务国为其母国。

另外,由于抽样来源于全球各地区,数据来源国家的不同,统计的货币单位也有所不同,本书货币统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来进行计算。汇率则以各公司年报中所提供的2002年平均外汇比价来确认换算。

由于各酒店业的多样化经营,服务的业务也非常广泛,本书研究中将主要服务产品与次要服务产品定义划分为主要酒店服务收入与所有其他服务项目,以便于计算主要服务产品所占企业总产品的份额P。

本书总计获得31个样本数据,数据来源基本分散于世界各地(北美、欧洲、亚洲、澳洲等),无任何地理位置集中趋势,并且酒店公司服务范围也迥然各异。另外,各酒店业跨国公司的规模差异也非常大,其中多数是盈利企业,但也有一些企业存在亏损。这说明本书研究中的酒店业跨国公司样本是具有总体代表性的。

2.统计分析

在建立成本函数时提到,各种影响因素究竟在企业的成本函数中是否起作用,需要进行实证检验。因此,原假设仍为各因素对成本变化均不起作用,也即各因素的系数为0。

根据成本公式,研究将所获得的样本数据,通过EViews程序,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截面回归分析,得到方程如下(括号中为t统计值):

img67

表4-4 31个样本数据回归分析结果

img68

资料来源:本研究统计整理。

根据所做的截面数据分析,回归系数均通过水平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因此可以拒绝系数为零的原假设,接受该回归模型。根据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在酒店业跨国公司的成本函数中,产出对于总成本是有显著而且是正的影响,这与一般企业的生产状况相符。又由于R2=0.997686,F=2 802.387,说明回归拟合很好。

据此,研究认为估计参数值非常接近真实值,在真实值无法获得的情况下,用估计值代替。将所获得参数代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公式中,便可以得到各公司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有关指标RSA、RIS和RSO的值(参见附录六)。根据各公司RSA、RIS、RSO的数据,可以获得样本描述统计量(表4-5)。

表4-5 酒店业样本数据描述统计相关指标汇总

资料来源:本研究统计整理。

3.数据检验

现就所得各企业RSA、RIS、RSO的值进行检验分析。

img69

根据三个图表统计结果栏显示的均值和中位数的情况看,RSA的均值和中位数为1.035917和1.044229,均大于1;RIS的均值和中位数为0.508786和0.471191,均小于1;RSO的均值和中位数为1.030524和1.035856,均大于1。因此,我们可以初步推断总体RSA的值大于1;RIS的值小于1;而RSO大于1。当然,对于总体性质的推断,这需要采取一定的统计检验才能得出结论。

由于所获取样本超过30个,用样本方差来替代总体方差,符合估计无偏性的优良原则。根据直方图,这三类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用样本均值与均值真值的差除以样本标准差,便得到适当的检验统计量:

img70

(1)检验RSA。

img71

图4-4 酒店业RSA直方图

资料来源:本研究统计整理。

要检验的原假设为μx1≤1。

H0:μx1≤1。

我们要以显著性水平0.5%检验原假设,如果t1>2.750,则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μx1>1。

根据式(20),可得t1为:

img72

可见,t1>2.750,因此在0.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μx1>1。即:我们以99.5%的置信水平认为本书研究中酒店业跨国公司总体RSA>1。

(2)检验RIS。

图4-5 酒店业RIS直方图

资料来源:本研究统计整理。

要检验的原假设为μx2≥1。

H0:μx2≥1。

我们要以显著性水平0.5%检验原假设,如果t2<-2.750,则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μx2<1。

根据式(20),可得t2为:

img73

显然,t2<-2.750,因此在0.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μx2<1。即:在本书研究中,我们以99.5%的置信水平认为本书研究中酒店业跨国公司总体RIS<1。

(3)检验RSO。

要检验的原假设为μx3≤1。

H0:μx3≤1。

我们要以显著性水平0.5%检验原假设,如果t3>2.750,则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μx3>1。

根据式(20),可得t3为:

img74

img75

图4-6 酒店业RSO直方图

资料来源:本研究统计整理。

可见,t3>2.750,因此在0.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μx3>1。即:我们以99.5%的置信水平认为本书研究中酒店业跨国公司总体RSO>1。

4.数据分析结果

(1)成本函数。

前文已提到,根据回归分析,对于各系数的检验指标:|t|>2,P<0.05,即所有系数的估计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因此获得了一个酒店业跨国公司的成本函数,如下:

lnTCn=5.213823+0.499882lnYn+0.023989(lnYn2-0.008197WlnYn-0.010821PlnYn

通过假设检验,我们证明了,酒店业跨国公司的成本是受到产出的显著影响的。而且,涉及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两个变量在成本函数中作为产出的系数同样会对成本也产生影响,同时这两个变量与产出的共同作用对成本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与保险业成本函数相比,不难发现酒店业跨国公司成本函数中的常数项的值比较大,这表明相对来讲,酒店业的固定成本较高,这是符合酒店业实际情况的。

据此,可以获得企业平均成本函数(lnACn)如下:

lnACn=5.213823-0.500118lnYn+0.023989(lnYn2-0.008197WlnYn-0.010821PlnYn

该平均成本函数显示了企业平均成本与产出的二次关系,其中二次项系数(0.023989)大于0,表现了平均成本曲线的凸性,这表明本书中研究对象的成本性质以及各要素变量的性质都是通常企业均具备的,并没有异常之处,符合企业一般性假设,也就是说企业的平均成本与产出之间可以形成正U形关系,即随着产出的增加,企业的平均成本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这样就使企业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存在成为可能,而且,由于R2=0.997686,F=2 802.387,表明回归拟合较好,可以接受该回归模型,这说明该成本函数是能够较好地对酒店业跨国公司的成本进行描述的。这为我们后续研究酒店业跨国公司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研究验证提供了立论基础。

(2)规模经济。

根据数据统计检验结果,与保险业跨国公司结果略有不同的是,本书研究中酒店业跨国公司总体RSA大于1,而RIS小于1。就标准差来看,两者都较小,分别为0.043077和0.267433,这表明各样本企业所表现的特性还是较一致的,相差不大。下面分别就RSA和RIS进行分析。

虽然图4-4中各酒店业跨国公司的RSA值在1的上下波动,并不完全符合大于1的假设。但根据统计假设检验,就整体酒店行业而言,酒店业企业显示出了规模经济效应,也即随着投入要素的一定比例增长,产出的增长高于该比例。而从成本角度来看,就是产出提高的比例要大于成本增长的比例。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酒店业跨国公司具备规模经济,这是保险业跨国公司所不具备的。也就是说,酒店业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化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时,表现出了规模经济效应。但由于整体数值还是比较接近于1,RSA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035917和1.044229,均略大于1,因此,酒店业跨国公司在规模扩张时,并没有表现出十分强烈的规模经济效应。

虽然图4-5中各酒店业跨国公司的RIS值并没有在1的上下波动,但是RIS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508786和0.471191,均小于1,而且检验结果也表明,就整体而言,酒店业跨国企业并没有显示出增量规模经济效应,而且规模不经济效应表现比较显著。这表明当酒店业跨国公司进行多产品服务的运营时,并没有具有增量规模经济,也没有表现出更大的规模优势。

RSA和RIS就标准差相比较而言,虽然两者都较小,但RSA的标准差为0.043077,说明各企业RSA的分布还是非常集中的,而RIS的标准差为0.267433,表明不同企业RIS的分布较RSA而言,就显得波动较大,这里并不排除许多外部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但该结果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表明,酒店业企业在面对多国市场、多种服务产品经营的时候,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也更大。这是与保险业跨国公司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的。

(3)范围经济。

总的说来,在范围经济的表现特征上,酒店业与保险业跨国公司还是非常相似的。酒店业跨国公司RSO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030524和1.035856,均大于1。表明酒店业跨国公司具有范围经济,即酒店业跨国公司在同时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服务产品时,由此所产生的成本比分开提供服务所花费的成本更小。这也对一直以来酒店业多元化经营比较活跃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但是,无论均值还是中位数,都是略大于1,也即范围经济在酒店业跨国公司中表现也不是十分显著。这说明虽然酒店业跨国公司开展多业务经营时,会产生一定的范围经济,比分开经营多种业务要合算,但是如果不进行多元化,也不会对企业的整体收益造成过大的影响。单一服务业务的酒店业跨国公司也未必会比多元化经营的酒店业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优势减少多少。

通过RSO极大值与极小值的范围(0.989103—1.078124)和标准差(0.024865),不难看出RSO的分布比RSA和RIS更加集中,表明该行业整体性的范围经济表现很一致。

5.假设检验

我们获得了根据酒店业样本数据所得出的一个实证结果。参照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对最初提出的服务业跨国公司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假设在酒店业跨国公司中的实际情况进行验证。

(1)规模经济。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就整体酒店业跨国公司而言,显示出了全球规模经济效应,但不具有产品增量规模经济效应。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酒店业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随着规模逐步扩大,可以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来获得更大收益。这与服务业跨国公司原假设是相符的。这也对一直以来一些巨大规模的酒店业跨国公司的仍然不断地国际化发展进行了解释。

前文提到由于RSA整体数值还是略大于1的,所以,酒店业也并没有表现出十分强烈的规模经济。那么,酒店业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在与规模经济相关的同时,还有可能与其他的管理协同效应相结合。也就是说,全球规模经济可能不是促使酒店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及规模扩大的唯一原因。

然而,酒店业跨国企业不仅没有显示出增量规模经济效应,而且这种规模不经济效应表现比较显著。这表明当酒店业跨国公司进行其他更多产品服务的规模扩张时,并没有规模经济效应,投入产出比例没有得到改善,也没有表现出更大的规模优势。因此,对于多产品运作的酒店业跨国公司来讲,附加产品规模扩张更要重视并克服规模不经济的影响。

这可以说明,多元化服务扩大的规模对于酒店业跨国公司来讲,并没有多大好处。然而在之前的范围经济分析结果中,我们发现,酒店业跨国公司具有范围经济,但是这里却提出它不具有增量规模经济。似乎两者有些矛盾,而且增量规模不经济的结果也与最初原假设不符。据此,笔者给出以下解释:

首先,酒店业的增量规模不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之间并没有矛盾之处,而是各自所指向的研究目的不同。从增量规模经济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增量规模经济是针对所增加的其他产品的生产而言的,其产出的增长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是附加产品增加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体现的,所关注的是主要产品以外的其他产品的生产规模的扩大是否对企业有益。而范围经济所体现的是企业对于产品种类的扩大所获得的更大的收益,其关注的是是否应当扩大产品种类,进行多元化生产。

其次,增量规模的不经济也是符合酒店业跨国公司长期运作的实际情况的。

根据范围经济效应的解释以及实证的支持,酒店业跨国公司是可以进行多元化的,并且从中获得更好的收益;但在提供多种服务的同时,酒店业在其他业务上的规模扩大却是无益的,这也正是许多酒店业不像某些其他行业,在进行多种副业开发的同时,极少有业主会抛弃或萎缩主业,都始终以主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的主要原因。

(2)范围经济。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本书认为酒店业跨国公司在进行多种业务经营中表现出了范围经济效应。这符合我们前面提出的假设。

由于酒店业固定成本、初期投入较高,酒店业跨国公司进行多种服务产品的提供,可以通过共享某些相同的投入要素、无形资产、网络渠道等,减少分别提供多种服务所带来的重复劳动和交叉成本,以获取更大的收益,从而实现范围经济效应。在本次抽样调查中,也发现许多酒店业跨国公司都有同时经营多种业务的现象,如餐饮服务、旅游服务、娱乐服务、会议服务以及售票服务等等。

然而,分析结果也提到,酒店业跨国公司范围经济效应表现并不十分明显,即开展多业务的酒店业跨国公司在多元经营时所具有的优势也并非特别显著,因此这对于业务单一的酒店业跨国公司的存在及发展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解释。

最后,还是需要提出的是,酒店业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不像许多新兴行业发展初期往往会存在某些异常现象。因此,基于成熟酒店业进行调研分析得出的结果,对于我们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对符合目前酒店业跨国公司发展实际情况的解释,是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