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极格局的演变和终结

两极格局的演变和终结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战后世界两极政治经济格局的基本确立,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冲突和斗争不断地改变着国际局势。这种新型的团结协调行动标志着第三世界以一种新的面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成为一支有着自己独特政治经济主张,并对国际事务具有影响的新兴国际力量。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持续发展以及第三世界的出现和不断壮大,对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造成强烈的震撼和冲击。二战后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与苏联方面紧密相关。

三、两极格局的演变和终结

随着战后世界两极政治经济格局的基本确立,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冲突和斗争不断地改变着国际局势。20世纪60—70年代,国际形势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政治经济力量急剧地分化和改组,使两极格局不断受到冲击。

1.战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掀起高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主义同盟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果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亚非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冲破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沉重地打击了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的面貌。中国革命的胜利、印度的独立、埃及的共和革命及收回运河主权都是震撼世界的大事。一个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高潮汹涌而起。

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亚洲地区的一些殖民地原先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大战期间多为日本法西斯所侵占。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日本的战败为这些国家争取独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非洲为代表的第二次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高潮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末,加纳和几内亚率先独立。20世纪60年代非洲大陆更是涌现出了30个新兴独立国家。仅1960年一年里,就有18个非洲国家宣布独立,1960年由此获得了“非洲年”的称号。20世纪末,非洲大陆上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宣布独立,非洲的独立与解放使法、英、比、意、葡等组成的殖民体系轰然倒塌,殖民主义最终被人类历史的发展所抛弃。

2.第三世界登上世界政治舞台

广大亚非拉民族国家赢得独立和解放后,为巩固民族独立和发展本国经济,改变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在国际舞台上联合起来进行斗争,并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不容忽视、日益壮大的国际力量,从而形成有别于第一世界(美国和苏联)和第二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等国家)[5]的一支发挥独特的作用的新兴力量——第三世界。

第一,召开亚非会议

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市举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会议强烈地表达了新独立的亚非国家要掌握自己命运的愿望。在“求同存异”的精神指导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亚非会议提出了指导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树立起独立、和平、平等、互利的旗帜。与历来盛行的恃强凌弱、以大欺小的强权政治相对立,亚非会议为当时的国际社会送来一股新风。

第二,成立不结盟运动

1961年,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等领导人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并于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声称自己属于既非东方集团又非西方集团的“第三世界”。他们强烈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大国政治,奉行在两大阵营之间“不偏不倚”的、独立自主的中立立场。这种新型的团结协调行动标志着第三世界以一种新的面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成为一支有着自己独特政治经济主张,并对国际事务具有影响的新兴国际力量。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文化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呼吁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三,形成77国集团

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新独立国家为了巩固民族独立,必然朝着发展民族经济的方向继续前进。但由于他们深受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经济体系的困扰,因此,这些新兴独立国家纷纷走上联合斗争的道路。1964年,联合国召开第一次贸易和发展会议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产生尖锐分歧。于是,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并以此组成一个集团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谈判,该集团史称“77国集团”。尽管其后成员国数量不断增加,但该集团名称至今仍保持不变。“77国集团”在国际经济领域为维护自身利益,争取平等地位而联合斗争,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持续发展以及第三世界的出现和不断壮大,对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造成强烈的震撼和冲击。原有的东西方阵营由于种种原因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3.社会主义阵营严重分裂

在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问题上,苏联长期以“老大哥”自居。在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必须服从于苏共为中心的统一领导。这种关系发展到后来,就变成苏联要求中国、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无条件接受苏联领导,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推行大国霸权主义政策的局面。苏联无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主权,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严重分裂和对立。

第一,苏联与东欧国家冲突不断

二战后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与苏联方面紧密相关。东欧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基本上或者完全是照搬苏联模式的。在对外关系上,这些国家的立场和观点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咄咄逼人的态势下,东欧国家的发展及安全高度依赖于苏联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政治上也受到克里姆林宫的控制。不过,在苏联集团中,东欧国家与苏联的关系中始终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矛盾和纠葛。

南斯拉夫是最早一个与苏联决裂,抛弃苏联模式,走上独立探索建设道路,在外交上奉行不结盟政策的社会主义国家。1948年,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仅一年时间,便发生了把南斯拉夫共产党开除出局的事件,震惊了东欧和全世界。该事件清楚地表明了各国共产党之间、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有矛盾和斗争的。1960年阿尔巴尼亚又从苏联集团中决裂出去,寻求独立发展道路。其他一些东欧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矛盾与摩擦往往通过国内政治动乱的方式表现出来。1956年波兰的“波兹南事件”和同时期的“匈牙利事件”,都体现了东欧国家对苏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照搬苏联模式所产生的问题则进一步激化了东欧国家与苏联的矛盾。1968年8月,发生了苏联军队和华约组织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严重事件,该国政府被苏联用坦克颠覆。东欧自主独立发展的进程因此而又一次严重受挫,苏东集团内部裂痕进一步加深。

第二,中苏关系破裂和敌对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曾经作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成员活动于国际舞台上。1956年起,中苏两党在一系列政治问题和对世界局势的看法上产生严重分歧,苏联方面把意识形态的争论扩大到国家间关系中,这很快导致了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政府于1964年片面撕毁中苏之间签订的257个合同和协议,一个半月内突然撤走全部千余名苏联在华专家,从此两国政治经济关系全面恶化。1964年后,苏联又在中苏边境不断增兵直至陈兵百万,中国方面感到极大的压力。1969年3月,更发生了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伴随着两国关系恶化,在珍宝岛的隆隆炮声中名存实亡。

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关系的全面恶化乃至兵戎相见,对社会主义阵营、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世界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社会主义阵营由于中苏关系的破裂而不复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此而发生了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以致大多数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思想和组织上发生了严重分裂。苏联作为社会主义运动领导者的权威地位一落千丈。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建设国家,推行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拓展了国际活动的舞台。到80年代,经过一系列内外政策的大调整,中国已经成长为一股独立的国际力量,奉行独立自主的内政和对外政策,在国际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资本主义阵营貌合神离

在冷战初期,西欧和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国,服从美国盟主的“战略利益”和本集团的整体利益,在内政外交上没有表现出更多的独特色彩。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西方国家阵营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第一,西欧国家独立意识增强

西欧虽然依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美国的核保护,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开始有了新的动向。西欧六国从最初的煤钢联营开始走上了经济联合的道路,1957年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即《罗马条约》),决定成立西欧共同市场。西欧国家不仅要求废除关税壁垒和贸易限额,而且还要求协调经济、财政、金融和社会政策,协调对外贸易和对外政策,欧洲联合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欧洲统一。欧洲经济共同体从最初的6个国家发展到后来的12国。由于走上联合发展的道路,西欧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实力迅速增强。到1970年,欧共体在出口贸易额和黄金外汇储备方面已经超过美国。经济力量的壮大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西欧要求政治独立的倾向不断增强。从自身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出发,西欧国家在许多问题上开始奉行与美国并不完全一致的政策。在经济、贸易、东西方关系、对第三世界政策、美欧联盟的防务政策等方面西欧国家越来越多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和观点。西欧国家甚至发出建设“欧洲人的欧洲”的声音。不少欧洲国家的政治首脑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独立自主、联合自强的新欧洲发展观。

第二,法国戴高乐主义

1958年夏尔·戴高乐再次执掌法国政权,对外推行“戴高乐主义”。他强烈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与美国相抗衡,促使法美矛盾尖锐化,这是西方阵营分化的重要标志。戴高乐主义在本质上是法兰西民族主义的集中表现。它包括民族主义、集权主义和独立自主三方面内容。1960年,法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表明了法国打破美国的核垄断,独立发展核力量的决心和能力。1966年,为了改变法国在西方联盟中对美国的从属地位,维护民族独立,法国决定退出北约,此举震惊西方和世界。戴高乐还积极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合作”的关系。在欧洲事务上,法国极力推动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大欧洲联合”。从实践上看,戴高乐主义对于维护法国的主权和独立,提高法国的国际声望和地位,推动欧洲联合与一体化运动发挥了积极作用。戴高乐谋求法国对美国独立性的意识和行为的“戴高乐主义”使美国在大西洋联盟中的一统天下出现了一道深深的裂痕。

第三,德国新东方政策

1969年9月,维利·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并宣布实行“新东方政策”,以取代往届政府以哈尔斯坦主义[6]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包括三重目标: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新东方政策承认了两个德国并存的局面,但强调“民主德国不是外国”,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特殊关系。新东方政策强调改善同苏联的关系,联邦德国政府于1970年8月和12月,分别与苏联和波兰签订了《莫斯科条约》和《华沙条约》,明确了战后欧洲的边界。1972年,两个德国签订了《基础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此后,联邦德国又分别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东方政策表明,自1960年代起,联邦德国正在改变原来的“一边倒(亲美)”政策。在突破美国对西欧战略限制的情况下,联邦德国开始独立自主地寻求与苏东国家的缓和与对话。

第四,日本提出自主外交的口号

20世纪5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开始迅速腾飞。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经济发展速度和部分经济业绩方面已经赶上或超过了美国。此后日本又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对外贸易等方面不断威胁美国的霸主地位。在经济上,日本开始与美国、西欧国家平起平坐,并成为世界三大经济中心之一。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20世纪60年代,佐藤内阁提出“过渡到政治大国”的口号。在对“美国一边倒”原则不变的前提下,日本开始推行“亚洲自主外交”政策,收回被美国占领的冲绳群岛。70年代田中角荣内阁上台后,提出以“对美协调为主轴”,以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外交政策”。抢先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建立中日大使级关系。成为经济大国的日本始终不忘“政治大国”的发展目标。

总之,二战后初期由于西欧和日本的衰弱而导致对美国的某种依附状态和唯美国马首是瞻的状况,随着经济复兴和联合发展已经有了本质的变化,不愿完全听命于美国指挥的倾向在西方国家阵营中生根发芽。1971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演讲中,清醒而又无奈地承认,“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的非常有力的竞争者;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盟国,但是它们在全世界争夺经济领导地位方面同我们进行着竞争,而且竞争得很厉害”[7]

5.两极格局的终结

世界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的规律,使某种力量均势迟早要被打破,新的平衡终究将取代旧的不平衡。二战后形成的两极世界格局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后最终瓦解。

20世纪80年代,背上军备竞赛沉重包袱的苏联,同时面临着国内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的局面。1985年新一届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着手改革。在“新思维”的指导下,苏联对外实行战略收缩,宣布结束对抗;对内放宽政治控制,改革经济体制。但是,由于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干扰和主观因素的失误,苏联的改革最终归于失败,东欧、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先后被推翻,苏东集团随即解散,多民族国家联盟的苏联也宣告解体,戈尔巴乔夫总统本人黯然下台。

两极格局的终结是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的。1989年东欧剧变改变了东欧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柏林墙倒塌,两个德国重新统一;“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相继解散;雅尔塔体制在欧洲逐渐崩溃。1991年苏联解体,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本身不复存在,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两极格局的终结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第一,从总体上来看,美苏对抗是一场实力不对称的较量。苏联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唯一有力量与美国抗衡的国家,故成为两极格局构成中的一极。但是,从一开始起这两极的实力就是不对称的。苏联经济实力最强时,也仅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二,而东欧国家历史上就远比西欧国家落后。因此,苏联一极在实力上难以撑住这场竞争,失败是早晚之事。

第二,苏联的内部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苏联长期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没有敏感地抓住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为了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而走上国民经济军事化道路,造成产业结构的严重畸形。20世纪80年代,苏联在内外交困之中被迫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又从根本上放弃苏共的领导,导致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严重混乱,最后归于失败。

第三,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化冲击着两极格局。20世纪60—70年代第三世界力量的迅速崛起,西欧共同体的不断壮大,日本的发展以及中国独立自主活跃于国际舞台上,这些因素都不断地冲击着两极结构。不过,两极世界格局的彻底终结,归根到底在于苏联的急剧衰落及其变革中内外政策的根本转向。

苏联社会主义集团的崩溃对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雅尔塔体制由此瓦解,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两极格局终结。在两极框架上筑起的苏东国家集团消散,冷战结束。世界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失衡,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第三世界国家失去了利用美苏矛盾的可能空间,发展中国家遇到新霸权主义的挑战。不过,美苏对抗导致的世界紧张局势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国际主线却因此而得以改变,国际政治经济重新回到和平与发展的全球议题上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