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学派国际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学派国际政治经济学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国际化发展做了重要的理论铺垫后,尼古拉·伊瓦诺维奇·布哈林和列宁关于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的理论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学派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只有通过彻底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自立和发展。“新葛兰西学派”代表人物,加拿大国际政治经济学家罗伯特·考克斯也是极具影响力的当代新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家之一。

三、马克思学派国际政治经济学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国际化发展做了重要的理论铺垫后,尼古拉·伊瓦诺维奇·布哈林和列宁关于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的理论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学派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

在《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中,布哈林全面研究了国际范围内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世界经济的体系和结构、帝国主义等问题。他指出,国际政治经济的本质是建立在全世界范围基础上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及其所反映出来的阶级关系。生产力是推动世界政治经济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间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世界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经济组织——国际辛迪加、卡特尔和托拉斯——在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竞争中产生并得到极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上升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是通过资本输出和金融垄断来实现对整个世界统治的。

列宁在帝国主义理论中对“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国际相互关系上的总的情况”[14]作了充分论证。他指出,生产和资本集中的高度发展,推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通过资本输出,少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大多数殖民地和落后国家进行控制和剥削,输出资本的国家已经把世界瓜分了。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通过联盟方式分割世界,另一方面在他们内部也存在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当传统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在西欧国家兴起了一股称之为“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思潮。乔治·卢卡奇、安东尼奥·葛兰西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作了深刻的反思,而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则彻底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分道扬镳。

二战结束后,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和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围绕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自立和发展问题,许多西方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中汲取知识源泉,发展出“依附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理论体系,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依附理论”是由列宁关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分析发展形成的。它把世界划分为中心和外围地区,即发达的欧美国家和不发达的第三世界。保罗·巴兰和安德列·弗兰克是“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巴兰指出,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将从帝国主义政策,即从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中获益。资本扩张并不必然导致不发达地区的工业化,相反,其更可能的结果是阻碍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从而导致亚非拉地区的“不发达”。弗兰克则进一步指出,外围国家因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不平等交换”而始终处于不利地位。中心国家剥夺外围国家的财富,它们还在外围经济中制造和维持同国际秩序类似的贫富分化、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外围国家要改变这种状况,出路不在于发展自己的民族资本主义,而是要打破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剥削的链条”。只有通过彻底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自立和发展。

劳尔·普雷维什和萨米尔·阿明是“中心—外围理论”的倡导者。普雷维什认为,中心—外围结构的本质是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外围国家能够以何种方式加入和在多大程度上受惠于中心资本主义,取决于它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中心国家的利益需要。作为一种模仿型资本主义,外围国家永远不可能赶上中心国家,其出路只有通过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来打破这种不合理的世界结构。阿明认为,资本积累向世界范围的扩张导致中心—外围结构的形成。外围资本主义社会构成的特点在于前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结构并存,导致其对中心资本主义的依附。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建立自己的一体化工业体系,必须加强外围国家间的合作(即南南合作),实现集体自力更生;必须努力打破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并最终消灭资本主义“世界规模的积累”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是当代新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沃勒斯坦认为,现代世界体系是由中心国家、半边缘国家和边缘国家三部分组成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这是自16世纪和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确立和发展以来,经过周期性的霸权战争和经济中心地理位置的转移而逐步形成的。在这个体系中,中心国家之间关系集中表现为争夺霸权的斗争;半边缘国家和边缘国家则始终处于依附性发展的状态。沃勒斯坦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唯一一种整体有效的生产、分工和交换体系。现代世界体系建立在不同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竞争的基础上。通过市场交换与政治强制,中心国家与半边缘和边缘国家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均衡,即相互依赖中的中心与依附关系。要改变这样的均态,沃勒斯坦认为只有通过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世界政府”来改变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在半边缘和边缘国家的政治联合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在中心国家里争夺统治地位的斗争才能实现全球社会主义。

“新葛兰西学派”代表人物,加拿大国际政治经济学家罗伯特·考克斯也是极具影响力的当代新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家之一。他强调阶级关系和生产力在形成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主张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研究社会内部以及国家间的政治权力。考克斯认为,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生产力影响着社会的组织结构以及国家间政治经济秩序。通过对生产方式的起源和变化的研究,进而对国家政治权力与跨国层面的政治经济结构进行分析,考克斯指出,世界霸权体系不仅仅作为国家之间的一种关系或结构的表现,而且它是作为现代社会主导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其他次要的生产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形成的一种政治经济秩序。在国际机制方面,考克斯继承了葛兰西的观点,指出主导国家的普遍原则确保了主导国家和主导社会阶级的优势能够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主导国家必须向较弱国家提供某些方面的满足。考克斯补充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霸权问题,他指出,主导国家和依附国家之间存在的一种糅合了服从和一致的意识形态,由于主导国家凭借生产方式的支配地位而取得的权力被合理化了。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经济全球化加深了相互依赖程度,但是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国际化的过程,其特征是不平衡和等级化。由此,考克斯指出,要警惕全球化被用作剥夺世界上大多数劳动者正当权利的意识形态工具。

讨论题

1.简述国际政治经济学形成的时代背景。

2.促成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三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3.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4.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流派有哪些?

【注释】

[1]转引自吴于廑等编:《世界史:现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1947年6月5日)。转引自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

[3]转引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948—1949)》,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

[4]转引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953—1955)》,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

[5]参考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日同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谈话中所提出的对世界的划分。

[6]1955年12月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康拉德·阿登纳提出“哈尔斯坦主义”,宣布西德拒不承认战后欧洲边界,特别是东德(民主德国)与波兰之间的奥得—尼斯河边界线,拒不承认东德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坚持不同与东德建交的任何国家(不包括苏联)建立或者保持外交关系。

[7]摘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转引自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8]摘自乔治·华盛顿:《告别辞》(1796年9月19日)。转引自王福春、张学斌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转引自琼·斯佩罗著,储祥银等译:《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学》,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年。

[10]转引自吴于廑等编:《世界史:现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1]转引自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莱斯勒著,肖欢译:“世界政治研究50年:探索与争鸣”,《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3期。

[12]转引自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莱斯勒著,肖欢译:“世界政治研究50年:探索与争鸣”,《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3期。

[13]转引自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陈万煦译:《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1981年5月重印)。

[14]转引自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