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布局
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又称农业配置,包括农林牧副渔各部门、各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和地域内各部门的相互关系两个方面。合理的农业布局要求农业各部门和作物尽可能分布在条件最优越的地区,每个地区内部的农业各部门保持着合理的比例,能够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以取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农业布局受自然、技术、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要依靠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资料,受到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自然因素的制约。光、热、水、土是生物生长过程的重要条件,它们综合地影响着作物和牲畜的生长繁育、产量质量以及它们的分布。在中国,农作物、林木和家畜的种类和分布,自南而北,普遍地同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相适应,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地形起伏、海拔高低、山脉走向、土壤肥力、水域分布等也对农业生产分布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中国西部高山地带自然条件的垂直递变,反映着不同的林带、作物生长和放牧条件。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受到人的经济行为的干预、促进和控制。一个地区的农业布局总是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深刻影响。发展什么农业,怎样安排农业各部门和各种作物,达到什么生产水平、规模和布局,往往要取决于国民经济需要和生产技术水平。人类知识越发达,耕作技术越进步,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越强,会不断改变农业生产布局的面貌。
农业布局有一定的历史演变过程。在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农业布局表现为分散庞杂和自给自足性,不可能在大范围内做到主要农业部门和作物的合理分布。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高度发展,出现了大规模的农业地域分工,并发展为农业地域专业化。在自然经济条件对各部门农业和作物最有利的不同地区,分别集中发展该部门农业和作物,较好地发挥了各地区的优势,促进了农业各部门以较高速度发展。但是,也出现了某些地区专业化程度过高,甚至变成单一经济,各部门之间缺乏合理的比例,导致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农副产品浪费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原有农业布局也有显著改善,如粮食、棉花、油料、烤烟、茶叶等原有生产基地的扩大,甜菜、黄麻、橡胶等新生产基地的建立等。但是,由于人口多,粮食生产任务十分巨大,粮食播种面积在各种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之中,仍然占较大的比重,只能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原则,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农业地域结构
以地域(或农业区)为范围并和地域条件紧密联系的农业生产系统。主要表现为一定地域内农业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协调状况和空间布局。
农业地域结构的实质,是一定地域内农业自然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每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从自然方面看,是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通过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成长、繁殖而实现的能量和物质转换的农业自然系统;从经济方面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投入劳动而获得农产品的农业经济系统。这两个系统是错综交织、紧密结合的,形成为一个地区特有的农业地域结构,综合表现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特征。
合理的农业地域结构,在利用自然方面,既要求有较高的能量和物质转换效率(如农作物和牲畜的高产优质),又要能保持各种自然因素间的协调和平衡,保证自然资源的不断更新(如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森林、草原生产能力的不断增长等),以实现能量和物质转换的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在农业经济方面,要求每个地区的农业都成为主导部门与辅助部门密切结合、多部门经济综合发展并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的综合发展要求每个地区除了发展具有地域分工意义的商品性生产部门外,还要采取多种方式合理地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使各部门互相支援,各种农副产品得到充分利用,实行农林牧合理结合,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合理的农业地域结构既不同于片面的农业地域专业化或单一经济,也不同于"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它应使得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尽其力,物(各种农副产品)尽其用,人(劳动力)尽其才,经济效益高。
在中国,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结构,将农业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在各地区建立起合理的农业地域结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速农业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农业地理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农业地域分工
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而进行各有侧重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产品的交换,从而表现为农业生产在地域间分工的关系。
由于农业生产与地域条件紧密联系,有必要进行农业地域分工。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可能有利于某些部门和作物,不利于另一些部门和作物。实现地域分工便可以在一定地区尽可能多地安排最有利的部门和作物,投放最少的人力和财力,收到最大的经济效果。农业地域分工的前提,在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便利。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每个地区出现大量的农业商品性生产。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畅通的产供销渠道,使不同地区间易于进行区际交换。农业地域分工是随农业中商品性生产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在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农业生产主要是自给性生产。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逐渐地在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间出现了农业地域分工的雏型。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各地区农业中商品性生产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出现了大规模的农业地域分工和大规模的区际农产品交换。然而以往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形成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不能充分合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按照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有可能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实行合理的农业地域分工。但如何保证农业地域分工合理,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农业区位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布局的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部或绝大部分农产品都要以商品形式投入市场,因而利润(纯收益)的大小成了农业布局的决定性指标,任何无利生产在经济上都是不可行的。
古典农业区位论
指以单因子孤立化方法研究农业区位的理论。农业区位论最早并具代表性的学说是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J.H.von屠能首创。他根据在德国北部罗斯托克附近平原长期经营农场的经验,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第1卷中,提出了一个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他假定:有一个与外界无联系的孤立国,在孤立国内,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市场),环绕它的是一个广阔的、自然条件到处一样的可耕平原,由各地向中心城市只有一种运输方式(马车),农民是自行运送农产品的,各种农产品单位距离的运费到处一样;大平原上均匀分布着具有相同的技术素养的农民,他们适应任何新出现的经济条件,随时调整其生产方向(土地利用类型)没有任何经济技术上的困难。这样,不同地方对中心城市距离远近所带来的运费差,就决定着不同地方农产品纯收益(屠能称之为"经济地租")的大小,纯收益成为市场距离的函数。一定地方生产的农产品,应当是获得纯收益最高的那种农产品。随市场距离增大,运费增高,该种农产品的纯收益下降,到达一定距离后它将让位于纯收益比它高的另一种农产品,也就是说一种土地利用类型被另一种类型所取代。按照这样的方式,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6个农业地带:第一圈称"自由农业带",紧接城市,生产易腐食品,即蔬菜和鲜奶;第二圈是林业带,是体积大而不宜远运的城市烧柴及木料来源;第三至第五圈是生产谷物为主但集约程度逐渐降低的3个农耕地带,即无休闲的轮作谷物带、带有长期休闲的多区轮作带和三田制农耕带;第六圈(最外圈)是粗放畜牧业带。再外则为未开垦的荒野。屠能也讨论了可航河流或卫星城市的出现使同心圆带局部变形的情况。
屠能学说的意义不仅在于阐明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类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首次确立了对于农业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都很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此外,屠能的理论模式对于区位论的建立起到奠基作用。屠能以后百余年来,有一批学者如F.艾列波、T.布林克曼、E.劳尔、A.廖什、E.M.胡佛、E.S.邓恩、L.H.魏贝尔等,论证、应用和修订了屠能的农业区位学说。如劳尔应用屠能原则,把全世界农业经营类型按集约程度排列为七大农业经营地带,而以西北欧工业区域为世界农业集约化中心。
现代农业区位论
屠能所采用的方法是农学试验中惯用的单因子孤立化方法。他把引起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类型的地域差异的许多自然因素(土壤、地形、气候、水文等)和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度、居民劳动素养、经济文化水平等)都假定为到处一样的常数,而后单独考虑市场距离一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出经济地租与市场距离的函数关系。在这个假定里,所谓空间或区域是不包括任何物质内涵而只有相对距离的纯粹几何空间,这也是屠能以来许多经济学家的区位论以及直到今天美国的区域科学学派关于“区域”的共同概念。实际上,正是那些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多样性引起了极为复杂的农业生产地域分异,永远不可能有“到处一样”的情况,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必要性就根源于此。由于现代交通运输、罐头制造和冷藏技术的迅速发展,运费大幅度下降,市场距离在决定土地利用方式中日益成为次要因素,而土壤、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的地区差别对农业的影响,往往比市场距离更加显著。这就是说,由于近代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屠能学说的直接适用范围已大大缩小,只在交通不发达的一些城市郊区,尚能见到市场距离对土地利用方式或集约程度的显著影响。
和屠能试图解释大范围地区宏观的农业区位不同,现代的农业区位论者更多地注意研究具体农场的“农业决策”。在一些农业经济学者看来,一个农场的生产类型即它的生产专业化方向不过是代表一个农场主决策过程的最终结果,由若干个具有类似生产类型的农场所组成的土地利用区域,不过是各个农场主按照他们自己的条件所作出的若干种决策的混合物;解释和论证一定的农场生产类型的区位,必须研究农业决策。这类研究广泛运用了各种数学方法,如运用线性规划确定总生产费用最小而纯收益最大的农作物最优组合;运用博弈论研究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如天气变化、市场变化等)的农场主如何作出生产上的最优决策,以争取最坏情况下的最好可能性;运用马尔可夫链研究生产革新的空间扩散等。影响农业决策过程的因素,不仅有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而且有农场主的行为因素,如个人业务知识、经验、偏好以及冒险精神,等等。通过农业决策论的研究,不仅可以论证解释已有的农业区位,而且还可能预测它的变化。
郊区农业
城市周围以生产直接供应城市居民及加工工业所需的副食品为主的农业类型。它是一种特殊的农业地域类型。1826年德国学者J.H.von屠能首次研究了城市和郊区农村的关系,提出了郊区农业环状布局的特点。郊区农业是伴随城市的出现和发展而形成的。郊区农业地域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城市人口规模。一般来说,大、中城市才有一定规模的郊区农业。郊区农业受到自然、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生产力水平和交通运输比较落后、食物保鲜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郊区农业的结构和特点显著,通常以城市为依托,主要生产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数量大而又不易贮藏和运输的蔬菜、瓜果、牛奶、禽蛋、花卉等农副产品。郊区农业的布局原则一般为:就近安排蔬菜生产地;易损易腐需要保鲜保活的副食品生产的安排优先于粮食;外贸出口农产品生产择优安排;粮食生产以内涵发展为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运输高度发达、农副产品贮运保鲜技术水平较高的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由于城郊非农业工作机会增多、土地费用高昂、控制污染的要求和费用的提高,促使城市需要的蔬菜等副食品生产脱离郊区,选择在生产条件最适宜、单位产量成本最低的地区进行高度专门化生产。从而使郊区农业地域范围逐渐缩小、作用逐渐减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