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所创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伟大的创新事业,邓小平同志的重大贡献,就是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思想。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使世界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新希望和前景。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个科学体系,纵向包括了基本原理及其所体现的路线、纲领、方针、原则、政策、策略、方法、作风等各个层面,横向涵盖和辐射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社会、统一战线、军事、外交、祖国统一、党建等各个领域。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所创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实现了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到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跨越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伟大的创新事业,邓小平同志的重大贡献,就是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思想。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贡献,则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在进行理论体系创新的同时,进行了实践上的体制创新。经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这十三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经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这是稳定大局的阶段,克服了“六·四”政治风波的冲击,渡过了政治危机,打破了西方的经济制裁,坚守了社会主义阵地,坚持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第二阶段,是从党的“十四大”到“十五大”。这是全面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在改革的内容上,从以往的“放权”、“让利”,转向了宏观管理体制和企业制度的再造、创新;在改革的范围上,从以往的单项突进,转向了全面推进配套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管理体制,全方位地推进改革,扫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障碍;在改革与发展、稳定关系的处理上,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速度、稳定的程度统一加以考虑,使社会改革在稳定的环境中向前推进。第三阶段,是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大”,这是在以“三个代表”为旗帜和号召的推动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行创新的阶段。我们党的这个创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没有前例的,它初步解决了如何从本国国情出发,把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给社会主义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的问题,回答了如何真正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个世界性的历史大课题。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使世界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新希望和前景。

2.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设想,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要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人均GDP达到800多美元,实现小康。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在政治上战胜了来自内外的政治压力,抵住了美国的敌视和阴谋活动,打击了台独势力和法轮功的活动;在经济上克服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及继之而来的经济紧缩,挡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同时又克服了1991年和1998年两次大的自然灾害,实现了总体上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应该说,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三十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速9.3%,经济总量实现了由“万亿元”级到“十万亿元”级的增长,跃居世界第4位,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从总体上进入“小康”水平,这也是对全人类的一大贡献。

3.实现了对外开放的新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为我国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相衔接创造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新形势下,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及时推进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经济进一步和世界经济相融合,成为整个世界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适应经济全球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阔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改革促开放、促发展,以开放发展促改革。

新的开放的局面,从三个层面上谱写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新篇章,使中国更加主动地融入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更加充分地吸取世界文明发展的成果。一是经济上主动参予经济全球化,大量吸取各国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改革的深化,并大量吸收国外科学技术的成果,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二是充分接纳世界先进文化的成果,融入世界信息网络化的潮流之中,积极地赶超世界文明的发展;三是从政治上进步借鉴世界制度文明发展的成果,包括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及时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互动的机制,初步奠定了国内国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并轨利用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