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物流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作用

绿色物流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作用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承载商品流通的主要形式,物流活动同样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发展绿色物流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对于具有特殊区位优势的广西来说其作用更不一般。发展绿色物流可将废弃物吃干榨尽化害为利,优化广西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广西发展绿色物流可以大量吸纳国内外投资,从而形成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广西经济总量。

(二)绿色物流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作用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一系列的物流活动过程。它的目标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动。除了以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外,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既具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作为承载商品流通的主要形式,物流活动同样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发展绿色物流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对于具有特殊区位优势的广西来说其作用更不一般。

1.实施绿色物流,减少流通污染,优化广西生存环境

当资源问题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时候,只有扩大开发和获取更多外来资源、调整自身的资源配置方式,才能保证我们的持续发展与生态平衡。发展绿色物流,对已用过物品中的有用物进行回收,可以大大节省新资源消耗,同时对废旧物品回收加工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这些可回收物资重新进入生产领域作为原材料能够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废钢铁、废塑料、废纸等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原材料成本,从而降低资源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全国总体情况一样,广西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型,资源消耗较高、浪费大等问题有待于从根本上改变。

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引起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就是废弃物质,而对有用物质回收与废物的处理,可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在物流流通加工作业中,不合理的加工方式会造成废弃物污染;在运输活动中,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会导致货物迂回运输、过远运输和倒流运输,从而形成更多的废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在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在仓储活动中,有些商品的特殊护养会污染环境;在包装过程中,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不当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污染环境。如困扰人们已久的“白色污染”就是由于采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而形成的。

近年来,广西全区污染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酸雨污染有所加重,近岸海域水质有所下降,化工、造纸,冶金等工业结构性污染没有解决,生物多样性正在遭受严重的威胁,石漠化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广西的环境治理任务繁重,全国3 000家重点污染源广西占197家,废水中COD排放量广西列第一,全区有一大批糖厂、纸厂、淀粉厂、酒精厂的废水治理问题急需解决。分布于全区南部的金花茶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被视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然而,许多人前往金花茶产地乱挖乱采,造成严重破坏。石漠化导致全区水土流失加剧,水资源减少,水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许多地方人畜饮水都无法保障,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存。发展绿色物流可将废弃物吃干榨尽化害为利,优化广西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提高广西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绿色物流战略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进入WTO后,我国于2005年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分销限制,绿色壁垒逐渐取代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兴起。而在物流服务方面则要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广西企业要参与国际物流市场竞争,必须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一旦国外和区外在物流业的绿色化上设置准入壁垒,全区稚嫩的物流业就将遭受巨大打击。而外国或区外物流企业在进入全区市场后,势必给全区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全区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

企业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对运输和仓储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将大大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物流过程的环境风险成本,从而为企业拓展了利润空间。物流绿色化政策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有利于物流系统目标、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活动组织等进行改进与调整,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和对环境的最低损害。

这几年,广西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沿海沿边是广西的明显优势,钦州、防城港、北海三大海港是我国西南地区出海的主通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10+2)和《泛珠三角广西合作框架协议》(简称9+2)的签订,使广西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区之后经济及物流的第四极。广西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大西南、西部唯一有出海通道的地区,是连接“10+2”和“9+2”的枢纽。这些区位优势加上广西独到的自然环境,广西的劳动力成本、水电价等资源都较便宜,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很大的便利。这些使外来广西投资的企业有“看头”;广西的几大优势产业如制糖、有色金属、汽车、医药等使外来广西投资的企业有“想头”;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投资回报率,从而使到广西投资的外来企业有“甜头”。在广西发展绿色物流可以大量吸纳国内外投资,从而形成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广西经济总量。

3.发展绿色物流,带动广西其他产业的全面发展

广西的亚热带资源很丰富。野生植物的物种及珍稀种类居中国前列,已发现野生植物8 354种,居全国第三位。广西有“土特产品仓库”之称,八角产量占全国的85%,桂皮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珍贵药品田七的产量占全国第二位。沙田柚占全国首位,香蕉、菠萝占全国第二位,柑橘、荔枝、龙眼占全国第三位。如果发展绿色物流,就能把全区价廉物美的农产品运送到全国各地甚至东盟国家,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在工业方面,如果能使广西成为跨区、跨国物流供应链的关键一环,那么广西工业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光明。在商品流通方面,东盟的农产品可以直接进入广西进行加工,然后发送到中国内地及世界各地;在供应链的运作中,作为供应链中心的广西尽力接受珠三角和跨国企业的产业转移。泛珠三角随着经济合作的紧密,它们需要寻找新资源、新市场。从泛珠三角产业成长的特性来看,其庞大的外向型加工业为了保持外销产品的竞争力,需要有大量的原材料、人力资源和能源,广西正好可以供给这些经济资源,尤其是矿产、人力和电力资源。广西应充分利用泛珠三角雄厚的资本、强大的融资能力,同时通过发展绿色物流来大力发展广西的加工业和外向型工业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工业,从而提高广西工业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激活和拉动广西的工业经济,并带动广西其他产业的发展。

4.构建绿色物流通道,加快广西经济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绿色物流管理活动贯穿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包括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内部物流,产成品的分销、包装、运输,直至报废、回收的整个过程。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物流活动早已突破地域限制,呈现出跨地区、跨国界的发展趋势。世贸组织的加入及东盟大物流环境的形成,给广西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广西必须加速构建高效畅通快捷的绿色物流通道体系,大力发展连接东盟市场、西南市场、华南市场、中南市场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成东西互动、南北互通、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沿海大市场。

发展绿色物流可以加快软、硬环境的建设,为我区广西经济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是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中下游交通不畅的现象,其中包括:一是南宁、北海机场的扩建,争取能停特大型飞机,增加沟通相邻各国的航线;二是加速防城、北海、钦州港口的建设,争取能进20万吨以上的大轮船;三是连通广东、湖南、云南、贵州和越南的高速公路,建立畅通的公路铁路交通网。其次是抓好软环境的建设。切实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绿色物流观念问题,以增强外商投资广西的信心。广西通过发展绿色物流业,积极融入泛珠三角广西经济潮流,加强粤港澳的经济联系,发展西南、中南广西的经济合作,触及与长三角广西合作,为东盟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和中国企业走向东盟架起桥梁。

5.加速广西物流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满足现代物流的需要

物流作为现代新兴行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紧密衔接,人类的经济活动绝不能因为物流而过分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造成再次重复污染。可见,绿色物流是广西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

广西物流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落后的物流设施,导致物流效率低下。我区发展绿色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迫在眉睫。广西物流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配套基础设施落后。问题最突出的是交通运输业:交通工具的增长与运输线路的增长不协调,堵车现象严重,城市尾气污染严重;传统的交通运输业经营规模太小,设备落后,不能满足现代物流的要求。据调查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广西境内仅拥有各类公路货运站场76个,而且都是普通货运站场,主要经营普通零担货物运输,少数站场经营集装箱拆厢及货物仓储业务,没有专业化汽车零担货运站和集装箱中转站。此外广西边境口岸及相配套的基础设施缺乏规划和管理,通关能力低。绿色物流离不开绿色技术。广西的物流技术离绿色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水运、民航运输相对落后;占一半以上的传统仓储设施落后,国际标准化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缓慢;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物流效率低下,比如搬运工具中,人工化的普通起重设备占到70%以上,而智能现代化的搬运工具却很少;绿色物流是循环型物流,必须有先进的技术和高水平的信息化水平,广西一些物流企业开发的软件性能比较低,许多新兴的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计算机条形码管理技术(BC)、射频技术(RF)、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管理信息系(MIS)、销售时点信息管理系统(POS)、电子订货系统(EO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在物流运输服务方面的运用基本上处于空白,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先进的设备能够节约人力资本,提高效率,使绿色物流在更广泛的领域获得发展能为一种可能。发展绿色物流要善于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也是实行绿色物流的必要手段,建设绿色物流发展的网络平台,信息技术不仅能改造传统物流的运行方式,而且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绿色物流,能促使我区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物流环境更加良好。

6.科学的物流管理,有利于促进广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了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绿色,代表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本色,意味着和谐的生态环境。绿色物流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社会经济要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和谐发展,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各方面的良性循环。广西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风景十分优美,但可持续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人口、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广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任务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控制污染和改善生态,企业要走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经济发展道路。绿色物流首先表现为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实施绿色物流是一项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对于广西来说,实施物流绿色化战略,将更好地保护广西的自然环境,带来更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广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