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相关概念说明
(1)转型
转型,对应英文为“transformation”或“transition”,其本义是“转变”、“变换”、“转轨”,直接含义是指对某事物进行一种较为彻底的革命性变革,即通过改变某事物的形态或性质使其更好地满足新的或更高要求的需要。这一概念最先出现在工程领域,于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经济管理领域,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宏观层面:如前苏联、前民主德国和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或转轨(大部分用的是转轨,对应英文为“transition”);在中观层面:区域经济转型、产业转型;在微观层面:企业转型、企业组织转型、企业战略转型、企业业务转型、企业文化转型等。对于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影响力度和拓展速度类似于“战略”(strategy)一词于60年代引入企业管理领域一样。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经济浪潮的崛起和快速蔓延,“转型”一词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各种层面的转型运动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但是就“转型”一词引入经济管理领域以来,对其具体含义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和统一的解释,目前相对比较认同的解释是1993年在INSEAD的corporate renewing center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所做的解释,即:“转型”对于某一具体的组织来讲,转型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理解,即通过组织运行逻辑的根本性变化实现组织行为的根本性变革或反之。依据这一解释,可以看出转型是为了对变革对象实现一种根本性的转变,是变革的一种最高模式。本书所指的转型(transformation)主要是指某一事物经过转型,其内容、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企业业务转型
本书从以下两个视角对企业业务转型的含义进行界定:从过程和内容看,业务转型是指企业通过对自身业务组合进行根本性变革,其过程也即是企业资源的转移和再配置过程,以促进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即企业实施业务转型的转型也就是企业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从结果来看,企业业务转型体现为企业核心业务的内容和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核心业务既是企业为实现宗旨和目标的基础载体,也是企业得以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性质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特征。因此,企业实施业务转型必然会引起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在内的多层面变革和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3)企业转型
本书所指的企业转型是囿于以业务转型为核心和先导,进而诱发包括企业文化转型、组织结构转型等在内的企业多维转型,结果表现为企业的复兴或新生。从企业变革理论发展和企业变革实践视角来看,企业转型是继企业重组、企业再造之后企业变革的深化,与企业重构和企业再造相比,更具有彻底性、系统性、高风险性,其驱动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是企业变革的最高形式,也是难度最大的一种变革。
(4)动态环境
所谓动态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经营环境的要素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甚至剧变(剧变指的是一种结构性变化或不可逆性变化,而不是周期性变化),具体包括企业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产业环境、制度环境等的不断变化甚至剧变。因此,随着以上这些环境构成要素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环境日益呈现出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5)企业持续成长
企业成长更多的是体现为企业作为生命体的一种状态:从结果来看,包含量的逐渐扩大、质的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企业职能日益高级化、企业与环境更加和谐)两个方面;从过程来看,是一个不断积蓄实力和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过程。而企业持续成长则是企业长期追求的目标,因此,从长期来看,持续成长并不一定意味企业在每个时期都处于量的扩大和质的提高状态,而是总的成长态势展现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曲线特征(见图1.4),即企业持续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时间的量的减少或质的降低特点。如图1.4,邢建国(2003)把图中波动曲线对应的阶段称为企业的“代际成长”阶段(往往是通过某种变革促进企业实现质的成长),另外的阶段称为企业的“代内成长”,因此,企业成长过程同时包含着代内成长和代际成长两种状态,并随着两者的相互交替推动企业实现持续成长。
图1.4 企业成长曲线
(6)企业核心业务
企业核心业务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大卫·李嘉图(1817)。大卫·李嘉图指出:对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应该把资源集中投入到自己具有相对优势一些“核心产业”中去。19世纪末期,马歇尔(1890)在关于按比例提高收入的著作中,进一步发展了大卫·李嘉图的思想并认为企业应该从正在发展的核心业务中取得竞争优势。加里·哈默尔和C.K.普拉哈拉德(1990)在《核心竞争力》一文中,对企业核心业务内涵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企业核心业务也正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载体和直接体现,企业一旦建立起核心业务就应当保持。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克里斯·祖克和詹姆斯·艾伦(2002)通过对美国一些实现持续成长的公司进行追踪研究发现,这些企业不仅建立了核心业务,更关键的是这些企业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拓展核心业务甚至重新定义核心业务,进而修正了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关于核心业务的“静态观点”,认为企业核心业务是动态的甚至是可以完全更新的,同时克里斯·祖克和詹姆斯·艾伦对企业核心业务进行了更全面的界定,认为核心业务应该是企业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并为企业带来主要利润和收入的业务,是特定产品、顾客和技术的集合体,克里斯·祖克(2004)进一步发展了上述观点。
本书比较认同克里斯·祖克和詹姆斯·艾伦的观点。对于核心业务与主营业务的关系,本书认为,核心业务是企业主营业务的重要构成部分,若某企业主营业务只有一项业务,则该业务也即是企业的核心业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