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充分就业是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一种经济状态。自然失业率是失业率围绕其波动的正常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主要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依次反映了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和扩张阶段。高于6%的失业率偏离会产生前面所描述的失业的经济和非经济成本,显著低于6%的失业率偏离会造成加速通货膨胀的威胁,我们将在第14章讨论这一问题。充分就业时的产出,即当失业率是6%时的产出水平将明显少于产出的上限。
13.4 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是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一种经济状态。自然失业率是失业率围绕其波动的正常失业率。自1960年以来失业率围绕其波动的正常失业率大约为6%。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复制图13.1并为数据配上一条线性趋势线(见图13.3)。趋势线基本上是6%的水平线。
自然失业率主要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围绕自然失业率一年一年的波动反映了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依次反映了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此时失业率高于趋势线)和扩张阶段(此时失业率低于趋势线)。
1960—2004年的45年中,只有5年即1961年、1971年、1978年、1979年和2002年,经济达到了6%的失业率。在45年中只有10年的失业率处在6%的目标失业率或±5%的范围内,即5.7%~6.3%,占大约五分之一的时间。在45年中有16年的失业率在6.3%以上,占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在45年中有19年的失业率在5.7%以下,占大约40%的时间。
为失业率数据配上的线性趋势线表明6%是自然失业率。
图13.3 年平均失业率和线性趋势线:1960—2004年
经济学家关心失业率显著高于和低于6%的偏离情况。高于6%的失业率偏离会产生前面所描述的失业的经济和非经济成本,显著低于6%的失业率偏离会造成加速通货膨胀的威胁,我们将在第14章讨论这一问题。充分就业时的产出,即当失业率是6%时的产出水平将明显少于产出的上限。当失业率处在3.5%~4%时,才能达到产出上限或者产出最高限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