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浙江省粮食产业科技发展研究
确保粮食安全是浙江省农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本研究针对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减少的4个突出问题,组织与实施《粮食超高产科技示范工程》,主攻水稻和旱粮(大小麦、薯类、豆类、玉米、油菜等),以推进四大板块粮食生产为核心,突出单项技术创新,重点突破关键技术,以技术集成带动技术创新,以示范转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以高新技术提升粮食产业现代化,显著增强粮食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能力。
一、形势与背景
(一)粮食安全是浙江省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粮食生产始终是我国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尽管粮食及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显著变化而变得日益丰富,但人口持续增长和资源不断减少的矛盾将日趋严重,全球粮食危机将长期存在。因此,粮食安全在我国政治和经济安全中的作用与地位与时俱进,确保粮食安全业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粮食安全是浙江省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民以食为天,无粮则乱。粮食是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粮食生产却经历了增长、减少和徘徊的起伏阶段。目前,浙江省户籍人口已近5200万,而粮食生产总量仅800万吨左右,人均占有量不足160千克,自给率不到40%。粮食安全系数已低于警戒线,对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2.粮食安全是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基本保证。我国加入W TO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已逐渐对外开放,即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竞争,这无疑会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一定范围内发生的特大天灾或人祸(包括局部战争等)都会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巨大扰动,形成共振性连锁反应,进而导致经济衰退乃至经济危机,同时经济问题会演变为政治问题。粮食必将成为继石油禁运之后的又一战略性物资,从而对国家政治和经济造成深刻影响。目前,浙江省的粮食从国外进口较少,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进行调运和补充,人口众多、耕地稀少、经济发展迅速的基本省情决定了浙江省的用粮问题难以实现完全自给。但是,确保300亿斤粮食的生产能力,基本解决口粮问题则是必须的,也是现实可行的,从而在全球粮食危机或外来粮食禁运发生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基本不受影响。因此,在政治经济格局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条件下,应充分认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
3.粮食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前提和可靠保障。粮食产业作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一方面要继续发挥粮食生产的基本功能,为全体居民的小康生活提供日益丰富的优质安全的食物;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加快现代化步伐,为浙江省农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粮食安全的内涵必须向优质、高产、安全、营养方向发展;二是粮食生产必须向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方向发展;三是粮食经营流通必须以农民自主经营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因此,浙江省粮食产业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确保浙江省粮食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二)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处于“四低状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的粮食产销状况经历了1955年由缺粮省变为余粮省,1984年创历史最高,1986年后又由余粮变为缺粮省。1986—1992年全省粮食总产变动在1550万~1600万吨,总体缺口不大,处于基本自给水平。1993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进粮食市场化改革,放开粮食购销价格,调整农业结构,在优化种植结构和提高农民收入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粮食生产带来了重大冲击。当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480万亩,减幅达10.1%;总产下降117.3万吨,减少7.6%。此后,粮食产销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自给率持续下降,至2002年粮食自给率已降至50%以下,而近年已降至40%左右,成为我国粮食净调入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概言之,目前浙江省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已处于“四低”水平。
1.人均占有量低。1984年,浙江省人均粮食占有量曾达404.2千克(总产达1817.15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但这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2,美国的1/3,按国际标准,尚处于基本解决粮食温饱的低保障能力水平。从2002年开始,浙江省人均粮食占有量降至200千克以下。2008年又进一步降至不到160千克,跌至历史最低谷。
2.总产增长率低。浙江省粮食总产,1984年突破1817.15万吨,但2002年跌破1000万吨,2008年进一步降至775.55万吨,仅为1984年总产的42.7%。1985年至今,全省粮食总产趋于负增长,且降幅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平均年增长率:1985—1990年为-0.44%,1991—1995年为-2.55%,1996—2000年为-4.22%,2001—2008年达-3.79%。
3.种粮效益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粮食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特别是劳动力等生产性成本增幅较大,粮食提价难以补偿成本增加;二是由于国内粮食市场持续低迷,高产难以获得高收益;三是种粮规模小,农户仍以原有的承包田零散经营为主,种植效益难以体现。
4.粮食质量低。浙江省的水稻品种结构,早稻基本上以籼稻为主,主要用于加工、饲料和储备粮,晚籼稻和晚粳稻则主要用于农村人口消费。城镇居民的口粮主要依靠外省调入。总体上,目前浙江省种植生产的粳米,米质不及东北以及苏、皖等省生产的稻米。晚籼稻近年来引进和选育了部分新品种,米质有所改善,但大部分品种品质不佳,专用性差,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
(三)浙江省粮食需求将持续增长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浙江省人口仍将刚性增长,这就决定了粮食总需求量将持续增长。据预测,2010年全省粮食总需求量约为190.5亿千克,201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97亿千克左右,按目前的粮食生产能力,缺口达115亿千克以上,产需矛盾十分突出。
据有关专家研究,我国的粮食安全可粗略地分为4个阶梯。第1级是最低安全线:人均249千克,系每个公民每年至少应该拥有的粮食占有量,是生存性粮食安全标准;第2级是根据食品营养成分计算表推算的营养性粮食安全标准,即如果人体每日必需热量1.008×107 J全部由口粮提供,则年人均口粮消费量为300千克;第3级是经济性粮食安全标准,年人均消费量在360千克左右,这是粮食安全的经济警戒点;第4级是400千克,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关于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可以保障大多数公民的营养性粮食安全。据预测,到2015年浙江省人口总数达5300万,以农村居民每年人均口粮需求为165千克,城市居民每年人均口粮需求为135千克,若保持现有粮食总产量780万吨计,则2015年浙江省粮食产需缺口情况可概括为表1。
表1 浙江省2015年粮食产需缺口情况预测标准
(四)粮食安全面临多重压力
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耕地资源逐步减少是必然趋势。浙江省耕地面积在1978—2007年平均每年减少12.03万亩,2007年人均耕地已降至0. 51亩,大大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5亩的警戒线。因此,一方面应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建设并保护1500万亩标准农田,同时应大力提高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2.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稻等大田作物生产化肥用量过多,利用率低,流失严重,造成农田和环境污染。同时,每年800万吨以上的作物秸秆仅有30%左右还田利用,其余大多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大量偏施化肥,恶化土壤结构与性状,造成土壤耕作层变浅,潜育化现象加剧,保肥供肥能力下降。长期以来,有机肥用量大幅度减少甚至不施,造成农田特别是稻田地力下降、缺素和毒素等问题突出,不仅阻碍作物高产潜力的发挥,而且严重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3.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也对本省气候条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灾害波动加重,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程度越来越重。据统计,2008年全省受灾面积达1747.13万亩,其中水灾面积为251.58万亩。
4.全球粮食危机加剧。浙江省粮食自给水平低,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任何变化将对浙江省粮食供应产生深刻影响。总体上看,全球粮食生产的增幅和增量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低于粮食消费的增幅和增量,需求矛盾日益激化。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计划实施与推进,将会导致世界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粮食贮存进一步减少,粮食安全风险加重。
(五)发展水稻和旱粮生产是保证浙江省粮食安全的战略重点
1.水稻是浙江省粮食的主体。分析浙江省不同时期的粮食产量构成,水稻一直是粮食的主体,约占总产量的85%。近20年来,粮食播种总面积锐减,但水稻的比重相对保持稳定,大小麦的比重明显下降,而薯类、豆类和玉米的比重有所提高。
2.旱粮发展潜力巨大。平原稻区适合稻麦(油菜)复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大小麦和油菜年种植面积在1500万亩左右,在开发冬季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和光温等自然资源以及提高粮食(油料)产量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大小麦、油菜优良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浙西南地区缓坡土地面积较大,但水资源匮乏,适合种植玉米、大豆和甘薯等旱粮作物。近年来,特色专用型玉米、大豆和甘薯等作物新品种的推广种植,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促进了旱地的有效利用。
(六)实现作物超高产潜力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人多地少、资源缺乏和区域经济相对活跃是浙江省的基本省情,决定了实现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只能走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生产能力、走作物超高产栽培的路子。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作物单产和稳定与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是促进浙江省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主攻方向。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复种指数提高和作物单产增加使浙江省的粮食生产实现了飞跃式增长,此后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和复种指数下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锐减,且单产增加相对缓慢,导致粮食生产持续滑坡。另一方面,以超级稻为代表的“超级”作物品种(组合)的培育与推广以及单季亩产水稻超800千克、大小麦超500千克和全年粮食亩产超1200千克的高产纪录,显示出实现作物超高产潜力的现实可能性及其在解决耕地减少与粮食需求增加矛盾上的作用。应该看到,尽管近年来作物单季产量和农田全年产量在一些田块上创造了新的高产纪录,但由于高产的形成规律和配套技术尚缺乏研究,尚未总结和形成具有克服高产障碍因子且具普遍指导意义的栽培技术体系,实现超高产受生态区域的限制性大,重演性差,影响超高产品总产量潜力的实现及其大面推广与应用。
据研究,技术进步对量单产提高的总贡献中,品种、栽培耕作、防灾减灾和突然改良分别占33.8%、34.1%、14.2%和17.9%,可见栽培技术在增加粮食产量中起着最关键性作用。通过多年努力,浙江省培育或引进了一批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作物品种,育种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实施粮食超高产工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总体部署
(一)总体思路
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浙江省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任务,以加强作物科技自主创新为中心,整合多学科研发、推广力量,集成与示范作物超高产栽培技术,以科技进步推动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为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粮食超高产科技示范工程”的发展思路是“注重创新、强化集成、突出示范、加速转化”。进一步加强农业及粮食生产科技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条件建设,促进粮食超高产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强化作物新品种应用、土壤培肥、植物保护、抗灾防灾、种植制度等领域新技术和高产、优质、低耗栽培技术的有机组装与集成,全面提升粮食超高产科技水平;加强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农业科技园区等工程建设对接,建立一批具有重大显示度和带动作用的粮食超高产示范区;大力加快粮食超高产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显著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二)总体目标
以保障浙江省粮食安全为根本目标,结合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的建设,建成一批粮食超高产示范基地,形成一批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栽培技术与体系,从技术创新、集成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三个系统推进,全面提升浙江省粮食生产的技术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浙江省农业提升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1—2012年:以技术集成组装为主,加快重大成果转化,促进水稻大面积高产稳产;扩大旱粮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
2013—2015年:围绕四大板块科技示范,单项技术突出创新,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显著提高粮食产业科技水平,配合粮食功能区建设,实现500万亩亩产吨粮,为确保浙江省年3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三)布局重点
1.水稻。选择嘉善县、秀洲区、吴兴区、余杭区、萧山区为单季粳稻高产示范区;桐乡市、绍兴县、上虞市为单季杂交粳稻高产示范区;建德市、永康市、临海市、温岭市、乐清市为单季杂交籼稻高产示范区;衢江区、江山市、龙游县、婺城区、余姚市、嵊州市、瑞安市、苍南县为双季稻高产示范区。
2.小麦。选择长兴市、海盐县、萧山区、鄞州区、安吉县为高产示范区。
3.大麦。选择嘉善县、秀洲区、平湖市、海宁市、上虞市为高产示范区。
4.油菜。选择海宁市、南浔区、萧山区、衢江区、兰溪市为高产示范区。
5.薯类。选择义乌市、遂昌县、衢江区、三门县为高产示范区。
6.豆类。选择嘉善县、萧山区、慈溪市、温岭市、常山县为高产示范区。
7.玉米。选择婺城区、淳安县、缙云县为高产示范区。
三、重大任务与主要内容
(一)浙北麦(油)—稻超高产科技示范区
1.项目概况。杭嘉湖是浙江省最大的水稻平原区,粮食播种面积780万亩左右,占全省耕地的32.8%,总产量约330万吨,约占全省总产量的35.4%,土壤肥沃,适宜大、小麦(油菜)—单季粳稻两熟制粮油生产。
本项目针对该区麦(大、小麦)、油菜单产低,质量欠佳,生产成本高,水稻单产徘徊不前等技术问题,以嘉善县、秀洲区、平湖区、海宁市、海盐县、长兴市、吴兴区、南浔区、安吉县、余杭区、萧山区为核心示范区,通过筛选适合该生态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研究集成和示范“麦(油)—稻”超高产生产技术体系,在杭、嘉、湖同类地区推广和辐射。
2.实施范围与布局。在上述县(市、区)开展核心试验示范,分别建立大麦—单季稻、小麦—单季稻、油菜—单季稻核心试验示范区各1000亩(要求500亩以上连片),开发示范区10万亩,在杭、嘉、湖地区辐射带动150万亩。
3.阶段任务与内容。2011—2012年:在现有审定推广品种基础上,筛选品种优、抗性好、增产潜力大的麦、油、稻新品种各2~3个,作为示范品种,集成麦(油)—稻周年免耕直播技术和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2013—2015年:开展麦(油)—稻超高产模式、群体质量调控、肥水精确高效利用等技术研究;构建麦(油)—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4.近期启动项目。①麦(油)—稻超高产模式及品种筛选与示范。②麦(油)—稻周年免耕直播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③麦(油)—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④麦(油)—稻肥水精确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5.预期成果与效益。至2015年,核心示范区水稻单产750千克,大、小麦单产500千克,油菜单产220千克。开发示范区水稻单产700千克,大小麦单产400千克,油菜单产180千克。辐射推广200万亩,平均亩增50千克,年增产粮食10万吨,年创效益1.8亿元。
(二)浙中双季稻及旱粮超高产科技示范区
1.项目概况。金、衢、丽地处浙江省中部,耕地以丘陵水田和缓坡旱地为主,粮油播种面积600万亩,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25%,总产量220万吨,约占全省总产量的23.5%。该区域光温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充足,适合发展双季稻生产,缓坡旱地发展旱粮生产潜力大。
本项目针对该区早、晚稻产量低,土壤保水蓄肥功能差,水稻生育后期易早衰等技术问题,以衢江区、江山市、龙游县、婺城区为重点示范区,通过筛选合适的高产品种,研究基础集成和示范双季稻超高产技术体系,在金华、衢州等同类地区推广应用。针对该区旱粮生产耕作粗放、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分别选择义乌市、缙云县、遂昌县、常山县为番薯(马铃薯)、玉米、大豆高产示范区,通过调整品种,优化结构,创新模式,集成示范旱粮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在全省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2.实施范围与布局。在江山市、衢江区、龙游县、婺城区建立双季稻1000亩核心试验示范区各1个;在金、衢地区建立双季稻开发示范区6万亩,辐射带动70万亩。在义乌市建立马铃薯核心试验示范区300亩,缙云县玉米核心试验示范区300亩,常山县大豆核心试验示范区30亩;在金、衢、丽地区建立开发示范区3万亩,辐射带动30万亩。
3.阶段任务与内容。2011—2012年:筛选早、晚稻及番薯(马铃薯)、玉米、大豆超高产品种各2~3个;集成双季稻超高产旱育秧技术、机插栽培技术、早稻直播技术以及双季稻超高产群体质量栽培与肥水调控技术,开展双季稻1200千克和旱粮超高产示范。
2013—2015年:开展双季稻超高产组合模式与肥水精确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旱粮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粮食为主的稻田及旱地周年高产高效可持续农作制创新研究。
4.近期启动项目。①双季稻亩产1200千克技术模式及品种筛选与示范。②双季稻超高产技术途径及肥水精确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③鲜食豆、薯、玉米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④旱地粮作复合型节水高效农作物制度创新研究。
5.预期成果与效益。①核心示范区双季稻亩产1200千克,开发示范区双季稻亩产1100千克,辐射带动面积70万亩,比项目实施前双季稻亩增产80千克以上,增产幅度10%以上,年增产量5.6万吨,年增加效益1亿元。②鲜食大豆亩产600千克,大豆干籽粒亩产220千克,马铃薯亩产2200千克,鲜番薯亩产3000千克,鲜食玉米亩产1000千克;辐射带动面积30万亩,增产8%~10%。年增产量1.5万吨,年增加效益6000万元。③形成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主推旱粮高效农作制度2~3项。
(三)浙东粮经结合型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区
1.项目概况。宁绍平原粮食播种面积约500万亩,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20.7%,产量水平仅次于杭嘉湖地区,年总产量约200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21.3%。土壤肥沃,以鲜食大豆(玉米)—稻、菜(瓜)—稻轮作为主。该区域农村经济发达,劳动力紧张,但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适宜发展粮型结合的农作制度。多年水旱轮作,生产上存在化肥农药等用量过多、农田生态环境污染、作物连作障碍等技术难点。通过筛选优质抗病品种,集成示范粮经复合型农作制度,达到亩产粮食750千克,亩收益4000元高效种植模式。
2.实施范围与布局。分别在萧山区、慈溪市、余姚市、绍兴县、嵊州市、上虞市开展鲜食大豆(玉米)—单季稻和蔬菜—单季稻高产示范,核心试验示范区面积500亩以上;在宁、绍地区建立开发示范区5万亩,辐射带动100万亩。
3.阶段任务与内容。2011—2012年:筛选优质高产水稻、鲜食大豆新品种。集成应用水稻、鲜食大豆(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肥水精确管理技术及水稻好气灌溉技术等。
2013—2015:开展稻田水旱轮作氮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粮经结合型周年高产、高效、可持续农作制度创新研究。
4.近期启动项目。①以水稻为主体的粮经结合型种植模式及配套品种筛选与示范。②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③水旱轮作和异作轮种的土壤肥力效应与作物产量品质效应研究。④减轻农田环境污染的精确施肥、灌溉技术研究。
5.预期成果与效益。鲜食大豆(玉米)—单季稻模式,核心示范区面积500亩以上,鲜食大豆亩产600千克以上,玉米1000千克以上,单季稻产量750千克以上,亩效益4000元以上;蔬菜—单季稻模式,核心示范区面积500亩以上,单季稻产量750千克,亩效益10000元以上。在宁绍平原区建立开发示范区5万亩,水稻亩产700千克;辐射带动100万亩,水稻亩增产50千克,亩经济效益提高20%,氮肥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年增产粮食5万吨、增粮增效0.9亿元。
(四)浙南粮食作物避灾减害稳产高产科技示范区
1.项目概况。温台地处浙东南沿海,粮食播种面积约500万亩,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20.8%;年总产粮食约180万吨,约占全省总产量的19.3%;65%以上的水稻面积易受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本项目通过水稻及旱作生育期的合理调整,建立水稻及旱粮防台避灾模式;通过水稻不同类型品种的搭配模式研究,提出灾后补救的有效措施。
2.实施范围和布局。分别在临海市、温岭市、乐清市、苍南县设置双季稻避灾减害高产示范核心区,实施面积各1000亩(连片500亩以上),早稻以常规稻为主,晚稻以杂交稻为主。在温台地区建立开发示范区6万亩,辐射带动60万亩;在温岭市、三门市、天台县建立旱粮避灾减害高产示范核心区,实施面积各1000亩。建立开发示范区4万亩,辐射带动40万亩。
3.阶段任务与内容。2011—2012年:筛选和示范水稻品种搭配模式、栽培模式及相应的优质高产抗倒品种;集成示范早稻促早发、晚稻强化栽培以及双季稻机插栽培等技术。筛选和示范适合当地种植的旱粮品种。
2013—2015年:开展以早稻夺高产、晚稻避灾减害为重点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早稻直播、晚稻机插为模式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浙南双季稻避灾减害稳产高产技术体系。研究示范稻田灾后旱粮补种的栽培模式。
4.近期启动项目。①双季稻避灾减灾稳产高产栽培模式及品种搭配模式筛选与示范。②早稻直播、晚稻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③双季双杂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④再生稻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⑤稻田灾后旱粮补种的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
5.预期成果与效益。核心试验示范区双季稻亩产1100千克以上,再生稻(头季+再生)亩产1000千克以上;开发示范区双季稻亩产1000千克以上,再生稻亩产900千克以上;辐射区面积60万亩,亩增产(含减灾)100千克,年增粮食6万吨,增收效益1.08亿元。旱粮高产稳产核心示范区鲜食大豆亩产600千克,大豆干籽粒亩产220千克,马铃薯亩产2200千克,鲜番薯亩产3000千克,鲜食玉米亩产1000千克;辐射带动面积40万亩,增产8%~10%。年增产量2万吨,年增加效益8000万元。合计年增产粮食8万吨,增效1.88亿元。
四、构建浙江省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以建立科学、实用的浙江省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为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重点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流通、加工转化等环节的信息采集网络体系建设,建立相应数据库,构建浙江省粮食安全信息网络平台并建立国内外粮食生产、消费、市场动态预测预警系统,加强浙江省粮食主产县(市)综合生产能力的动态监测,提升我国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能力,为浙江省粮食生产的宏观调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粮食生产、流通、加工转化等环节的信息采集网络体系建设。建立相应数据库,实现实时监测,构建浙江省粮食安全信息网络平台。
2.建立浙江省粮食生产、消费、市场动态预测预警系统。对各县(市、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定期评估,为浙江省粮食的宏观调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粮食安全的保障,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3.加强与国家粮食生产、消费、市场动态监测预测系统的对接。及时掌握主要产粮省粮食生产情况、主要粮食进口省粮食需求情况以及国际粮食供需和价格变动情况,为浙江省粮食贸易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4.建立浙江省粮食供需中长期预测系统。针对自然资源变动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对浙江省粮食供需进行中长期预测,为省委省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粮食安全政策提供前瞻性战略性的决策建议。
五、保障措施
1.多渠道筹措经费。项目建设坚持以省和地方(市、县)投资为主,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带动企业和农户多渠道投资的原则。省政府投资和地方投资应按1∶1配套。省财政投资用于科技攻关、技术组装、集成和转化,地方投资主要用于大面积示范推广,企业和农户投资则要重点保证科技转化和示范推广的生产资金。各级金融部门也要对粮食科技的转化和推广提供优惠贷款支持。
2.加强粮食科技能力建设。浙江省农作物育种尤其水稻育种相继在“9406”、“8812”等项目的依托下,人才队伍培育和学科建设得以稳定和发展,与之相应的栽培学科主要由于缺乏稳定的项目经费扶持,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相对薄弱。借助“粮食超高产科技示范工程”带动粮食科技能力建设,良种良法配套,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同步推进,进一步完善作物栽培学重点实验室和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高研发装备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不断增强浙江省粮食科技创新能力。
3.加强多部门联合和科技计划之间的衔接。坚持多部门联合的原则,协调作战,形成合力。攻关重点和示范推广区域要与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各地区粮食功能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紧密结合,要与浙江省主要产量县、商品粮基地县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同时,要建立科技项目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持的有效工作机制。粮食超高产科技示范工程的设计要与浙江省其他已有科技重大专项相衔接。项目技术组装和集成一定要广泛收集、采用所有科技计划的有效成果,专项攻关成果也要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尽快提供给其他项目组织转化推广。
4.创新项目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要积极探索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研究、转化和示范推广相结合新机制。组建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省市县农技推广部门、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为主的多元化的科技转化、推广应用和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和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横向的联合与协作,承担有关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加强对农民和各类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项目组定期组织召开粮食超高产示范现场观摩会、年度总结会。
5.建立科研院校科技专家为骨干,地方科技团队为主体的科技攻关和转化机制。以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中国水稻所为主,组织各地市农科院和重点产粮县农技推广站成立项目协作组,开展项目的实施,建立“核心示范区+种粮大户+普通农户”的示范、推广和辐射模式。在主要实施区域,科学选择核心示范区,示范区以1个县域为基础,根据实施区域的面积大小,确立若干个示范县,以此带动整个项目区和辐射区的科技示范工作。
6.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和协作的科研运行机制。围绕项目的主体任务,统筹科技资源,强化攻关和成果转化的管理,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积极调动地方政府和地方科技人员积极性,确保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坚持项目专家评议、择优支持的原则,确定主持和承担项目的单位和科技人员,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确定项目区域、科技示范承担单位、示范大户。
六、组织管理
1.建立项目领导小组会议制度。成立“浙江省粮食超高产科技示范”领导小组,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农科院、浙江大学、中国水稻所等部门主管领导组成,建立部门会商制度,负责项目组织与实施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
2.建立专项集中管理制度。设立“浙江省粮食超高产科技示范工程”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本项目执行实施等有关具体工作。办公室原则上挂靠在主持单位,主要成员由省农科院、浙江大学、中国水稻所等在杭单位项目组负责人组成。
3.建立专项的专家咨询会议制度。成立由高层专家组成的“粮食超高产科技示范工程专家委员会”,负责项目的技术咨询、论证和评估等工作,提出浙江省粮食超高产科技示范研究建议等。
4.建立专项实施区域领导责任制度。在四大区域的实施县(区),根据项目具体任务和要求,确立县(市、区)分管领导为实施责任保证人,具体负责粮食超高产科技示范工程的落实工作。
执笔人:骆荣挺、张国平、张秀福、朱丹华、洪晓富
审改:张咸益 打印:戴丹丽 校对:郑荣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