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三农”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三农”问题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不断发展、繁荣和提高的过程。以种植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是下降的。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三农”问题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农民利益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我国,“三农”的核心是农民,解决“三农”问题,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提高执政能力,赢得人民群众的持久拥护,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城乡经济工农业经济共同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突破了以往把发展单纯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出发来思考和认识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表明,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社会进步为经济的发展营造更加有力的环境和保障。科学发展观把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作为发展的总目标,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总体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不断发展、繁荣和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通过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有效进行。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平衡与和谐。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把着眼点放在实现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的平衡与和谐上来,放在实现农村自身经济和社会的平衡与和谐上来。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入手,消除影响城乡交流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的途径,进一步遏制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当前,我国农村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比较突出。一是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2004年,东部地区约有38%的农业人口,消费额占全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总额的48%强,中部地区农业人口与东部地区基本相当,其消费额占33%,西部地区超过25%的农业人口,其消费额只占19%。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接近中西部地区之和。因此,目前东部地区农村消费市场是整个农村消费市场的主要区域,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与消费比例极不平衡。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看,东部地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地区间呈东高西低的梯度差异较为明显。随着东中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扩大,农民消费支付能力、消费水平差距会不断扩大。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3408.97元、2276.9元、2022.88元,东中西部消费比为1.69:1.20:1,比2000年的1.66:1.19:1有所扩大。东中西部农村居民在消费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东部用于吃穿等生存型消费的比重低于中西部,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重高于中西部,消费结构明显优于中西部。东部地区食品、衣着两方面消费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消费支出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农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多在50%以上,大部分省区农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衣着等基本消费上,其他消费支出比较少。2005年底从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耐用消费品的数量看,东部地区均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农业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近年来,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局面,种植业比较利益下降。以种植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是下降的。

针对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正通过宏观政策倾斜支持欠发达地区,各个地区正根据本地区优势积极寻求跨越式发展之路。从统筹区域发展角度,力图走出一条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针对种植业比较利益低下问题,中央制定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和措施,同时,正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真正提高农民从事种植业的比较利益。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效果逐渐显现,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逐渐得到缓解。

(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并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下大力气进行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如防止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取得了巨大成效,促进了农业的长足发展。

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是生态环境方面,水土流失加剧,沙漠面积扩大,湖泊水面缩小,土地污染严重。二是经济系统制约因素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多和人均农业资源的减少,尖锐的人地矛盾直接制约着我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低下和大量剩余,耕地和口粮的重压,使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受到严重制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不足,以及农业的粗放式经营,使得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成本偏高,抗灾能力弱,生产波动性大;双重经营体制中“小而全”的农户经营和松散的集体经营使农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步履艰难。因此,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我国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在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方面,一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二是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重点突出;三是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四是坚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经济运行系统方面,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二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三是发展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四是发展农业科技,发挥科学技术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五是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