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服务贸易的协议及相关内容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服务贸易的协议及相关内容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务贸易总协定》适用于各成员采取的影响服务贸易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中央政府、地区或地方政府和当局及其授权行使权力的非政府机构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协定考虑到各成员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允许各成员对服务贸易进行必要的管理,鼓励发展中国家成员通过提高其国内服务能力、效率和竞争力,更多地参与世界服务贸易。

学习任务四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服务贸易的协议及相关内容

《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GATS)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议。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协定条款本身,又称为框架协定,二是部门协议,三是各成员的市场准入承诺单。

其中条款本身由序言和6个部分29条组成。前28条为框架协议,规定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原则和规则,第29条为附件(共有8个附件)。其主要内容包括范围和定义、一般义务和纪律、具体承诺、逐步自由化、机构条款、最后条款等,其核心是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市场准入、透明度及支付的款项和转拨资金的自由流动。《服务贸易总协定》适用于各成员采取的影响服务贸易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中央政府、地区或地方政府和当局及其授权行使权力的非政府机构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扩大全球服务贸易,并促进各成员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成员服务业的发展。协定考虑到各成员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允许各成员对服务贸易进行必要的管理,鼓励发展中国家成员通过提高其国内服务能力、效率和竞争力,更多地参与世界服务贸易。

【知识与技能训练】

一、名词解释

1.跨境交付 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 4.自然人流动

二、专业词汇翻译

1.跨境交付   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

4.自然人流动5.服务贸易6.服务贸易总协定

三、简答题

1.世界贸易组织认为服务贸易具体有哪几种形式?请举例并加以说明。

2.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有哪些特点?

四、材料分析

材料: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新趋势与对策路径

一、国际服务外包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当前全球服务外包的基本现状

目前全球服务外包的市场分布按发包国(或地区)和接包国(或地区)来看,发包方主要集中在北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国家和日本。亚太地区的BPO外包支出不足全球份额的10%,但增长速度领先全球,根据IDC预测,从2005—201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5.6%,到2010年将达751亿美元,占全球总支出的12%以上。

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印度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以及中东欧地区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在发展最为成熟的外包市场中,印度最具竞争力,其份额占全球ITO与BPO市场的40%以上。在全球20大ITO/BPO供应商中,有7家是印度的公司。根据麦肯利和印度软件协会(Mckinley唱NASSCOM)联合发表的报告,到2010年,印度BPO总值将由目前的116亿美元增加到1500亿美元,ITO总值由184亿美元增加到1500亿美元。虽然印度将继续占有绝对优势,但其他地区(特别是中国)外包服务商正积极拓展业务,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二)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1)业务范围拓宽,技术含量提高。服务外包业务已经由20世纪90年代的IT服务拓展到现在的金融、财会、咨询分析、售后服务等各种业务流程。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服务外包所需的技术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全球知识性服务外包逐渐兴起。许多公司不仅将数据输入、文件管理等低端服务转移,而且还将风险管理、金融分析、研究开发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服务外包出去。

(2)离岸方式强化,服务外包承接国家增多。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教育水平高,而工资水平低,致使越来越多的服务外包以离岸的方式进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服务外包,印度在承接发达国家服务外包领域遥遥领先,目前已形成年销售收入300亿美元、出口230亿美元的服务外包产业,承接全球65%的软件外包市场业务和46%的其他服务外包市场业务,成为全球最大的提供服务外包的国家。其他一些国家,如中国、俄罗斯、韩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也纷纷解除或放松了对服务业的经济规制,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试图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分得一杯羹。

(3)业务流程和IT技术相结合的外包是全球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从市场结构来看,目前,全球服务外包业务正逐渐从最基础的技术层面的外包业务转向高层次的服务流程外包业务,BPO将继续保持高于ITO的增长速度。随着业务范围逐渐扩展,发包商逐渐倾向于将ITO和BPO业务捆绑,以满足企业自身技术和业务的需求。也就是说,发包商不仅仅提供单纯的技术性外包服务,也提供一些服务性外包,因为在某些服务领域,企业的服务流程与技术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技术平台,企业就无法完成高效率的业务流程。

(4)中国和印度成为全球吸引“离岸外包”的最大市场。虽然中国发展服务外包起步较晚,规模相对较小,但凭借良好的投资环境、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巨大的服务外包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可以与印度竞争的强劲对手。有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接受调查的外包服务购买方中没有一家企业向中国外包信息工业领域发包业务,到2006年已经有6%的公司向中国发放外包业务。同时,2004年只有8%的受访者表示,有计划在今后3~5年里向中国外包信息工业的业务,到2006年这一比例已经增加到40%。

二、我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路径

(一)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服务外包,加快部署发展我国知识型服务产业

继上一轮全球制造业向具有劳动力规模和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后,又出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知识型服务产业向具有智力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新浪潮。在这一轮浪潮中,印度、中国和俄罗斯这3个具有智力人才资源优势的国家处于最有利的位置,印度已经把握了这次产业机遇,在软件外包服务及其他技术服务领域走在中国和俄罗斯的前面,成了全球服务外包中心。在全球制造业转移过程中,中国继日本、韩国之后,通过改革开放,基本抓住了这次机会,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世界工厂)之一。但在把握和利用新一轮的服务产业转移上,中国还缺乏战略上的重视和部署,整体发展上与制造业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应该从战略高度研究分析国际服务产业转移的浪潮,从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对策,加快部署发展我国知识型服务产业。

(二)以承接日韩服务外包为突破口,逐步开拓欧美服务外包市场

日本和韩国都是国际上服务发包较多的国家,在中国的制造业投资也较多,无论在文化渊源、地理位置,还是人脉关系方面,中国都具有承接这两个国家服务外包的先天优势。尽管日韩市场在中国服务外包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日韩市场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小,只有10%左右,更大的市场在美国和欧洲。随着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千百十工程”的实施,中国对外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必将不断扩大,在稳步发展日韩服务外包市场的同时,还要积极开拓欧美服务外包市场,以分散风险,不断扩展市场空间。

(三)研究制定促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保障

欧美企业在选择软件外包地点时主要考虑高素质的服务人才、具有战略高度的方案集成、核心外包的服务能力以及语言、文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目前,中国在这些方面与竞争对手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而且,外包国际市场上呈现出的竞争态势是国家层面竞争与企业级别竞争的交叉并行,因此,对于我国还处于自发状态的外包出口产业来说,更需要国家政府的推动和大力支持。目前我国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西安、大连等中心城市进行了重点产业布局,但还应继续加大力度,扶持发展软件、芯片设计、技术服务等知识型服务产业;应结合服务贸易的特点,在财政税收、投融资、进出口、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设立境外研发和营销机构、人才培训、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服务业的“三来一补”,拓展国际服务外包市场。

(四)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贸易人员素质

我国在软件人才的供给和需求方面还有很大缺口。由于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符合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政府应当出面引导,建立大规模、多形式、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体系。目前中国已经在推广软件学院、软件职业教育制度,今后软件技术学院要坚持联系外包业务,特别是关注服务外包的市场需求。同时,政府要鼓励作为发包商的、有培训能力的跨国公司与国内培训机构和大企业进行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并在培训后吸收人员就业,还要鼓励中介机构与培训机构合作建立人才资源库,建立中国外包服务的供应链。(资料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分析:

应如何看待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