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目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过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比例失调的状况得到很大改善。21世纪,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改变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目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工业化是中华民族百年的期待。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国际上时有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加上以苏联为师,中国选择了一条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发展道路,主要特征是高积累、高投入、追求数量扩张。这条道路尽管使中国在较短时间里基本建立起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长期以来偏重发展重工业的趋向,却不得不付出经济波动大、结构失衡和资源浪费等严重的代价。

改革开放一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针对的除了不切实际的高速度外,主要就是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积累和消费之间严重比例失调的问题。经过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比例失调的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在此基础上,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强大动力支持下,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改变了过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倾斜战略,采取了农轻重均衡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两个大局”区域梯度发展、利用外资和国内外两个市场发展的战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令世界赞叹的成就,中国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

但是,此时的工业化仍然是以外延发展为主,长期依靠的是高投入和高消耗,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速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必须总结和吸取中国以往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走一条具有时代发展特点、符合客观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20世纪90年以来,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这为中国选择一条新的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新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使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时代。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经济贸易发展和资金技术流动加快,各国经济和市场进一步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特别是信息化以世界为舞台,导致了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以往工业化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紧密结合,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务推到未来。第二,必须在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实现工业化。第三,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第四,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做法。第五,必须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强调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21世纪,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改变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年来,我国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目标,以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实行减扣税、贴息、增加财政补贴、提供优惠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优先、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动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变。同时,通过项目审批、信贷、土地、环保、电力供应和出口退税等措施,对能源、资源密集型重化工业进行了重点调控,采取“上大压小”措施,加大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有效促进了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仅“十一五”期间全国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亿吨,炼钢产能6800多万吨,水泥产能3.3亿吨,焦炭产能1亿吨,造纸产能1030万吨,玻璃产能3800万重量箱,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左右。在关闭造纸、化工、纺织、印染、酒精、味精、柠檬酸等重污染企业方面都取得积极进展。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兼并重组稳步推进,产业集中度明显上升。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9.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9%,比2005年提升0.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总量规模位居世界前列。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掌控能力显著增强。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等部分领域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1]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除了少数生活性服务业, 其他领域的服务业几乎是空白。1978 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当时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和工业领域,而对于服务业的改革发展,侧重点在饭店、旅店、旅游等行业上,其目的在于搞活经济、吸纳就业。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服务业属于“弱质产业”,规模很小、结构单一、功能很弱。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的服务业仅是指饮食业、旅店业、商业等服务性行业,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服务业”。随着改革开放之初人们走出国门,首先被引入国内的是“第三产业”的概念。1985年4月,“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统计指标正式出现。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参照国外做法,国家统计局在《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将三次产业划分为:农业、工业和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其中,第三产业具体包括:流通部门的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以及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性条件。1985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 把“加快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 逐步改变第三产业同第一、第二产业比例不相协调的状况”列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为促进经济更快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提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要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重,力争达到或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服务业不仅是指饮食业、旅店业、商业等传统服务业,还包括第三产业中很大一部分内容。“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000年,党的文件中出现了“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内容。2001年12月,国办转发国家计委《“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强调以市场为取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大力调整和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强化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公用事业、农业服务等行业的改组改造,积极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行业。《意见》的颁布实施,提高了各地对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认识。全国大部分省(区、市)都成立了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许多省市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地方服务业的发展。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和质量得到改善,服务领域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过于看重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对发展服务业重视不够。我国服务业总体上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为加快服务业发展,2007年3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首次提出要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国家陆续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节能服务业、家庭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不断深化、细化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重点从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等方面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服务业保持了较快发展态势。2003—2011年,服务业年均增长11.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41.5%提高到2011年的43.1%,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增势平稳,为增加就业、方便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实现高速增长,大大提高了服务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随着工业的调整壮大,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以及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三次产业趋向协同发展。2003—2011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1%,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明显下降,从2002年的13.7%下降到2011年的10.1%,下降了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02年的44.8%提高到2011年的46.8%,提高了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41.5%提高到2011年的43.1%,提高1.6个百分点。[2]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夯实了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