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一五”规划的完成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

“十一五”规划的完成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更好测算规划的执行情况,“十一五”规划共制定了22项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其中14项为预期性指标,8项为约束性指标。“十一五”规划的胜利完成,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置了24个主要指标,比“十一五”规划多出两个主要指标。

第四节 “十一五”规划的完成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

“十一五”时期的时间跨度是从2006年至2010年,这五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五年。其间,经历了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作为,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是经济增长指标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虽然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国家经济年均实际增长11.2%,大大超过规划纲要确定的7.5%的预期目标,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

二是人口资源环境指标,包括难度最大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部达标。“十一五”期间,全国节能总量达到6亿多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5亿吨以上,不仅大大减缓了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10]

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持续改善,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但检测经济结构类别的五项指标中,却有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三项预期性指标没有达标。这客观反映出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还十分严峻。

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规划纲要中涉及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的8项指标全部完成。特别是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两个约束性指标的完成,使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执行顺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价指数的变化,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人民币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人民币。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11]

“十一五”规划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包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为更好测算规划的执行情况,“十一五”规划共制定了22项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其中14项为预期性指标,8项为约束性指标。经过五年奋斗努力,2010年底,“十一五”规划中的8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14项预期性指标完成11项,指标完成率达86.4%,明显高于“十五”计划的64.3%和“九五”计划的75%。

“十一五”规划的胜利完成,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达到39798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9.9%。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2010年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3%。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9年突破2万亿美元,2010年达到28473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自2006年超过日本后,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位。[12]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最为鲜明的特点,贯穿到“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政策导向、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等各个方面。“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以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颁布。“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置了24个主要指标,比“十一五”规划多出两个主要指标。这两个指标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类的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指标。这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更加严格。

“十二五”规划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规划。按照“十二五”规划的部署,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勇前进。

【注释】

[1]刘树成:《五年来宏观调控的历程和经验》,《人民日报》2008年4月2日。

[2]谢伏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五年》,《人民日报》2008年3月28日。

[3]温家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44页;国家统计局:“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统计局网站。

[4]国家统计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06年3月1日。

[5]胡锦涛:2007年12月3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中国言实出版社2010年。

[7]胡锦涛、温家宝: 2008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8]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中国言实出版社2010年。

[9]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12年2月23日。

[10]《“十一五”规划成为中国完成情况最好的五年规划之一》,新华网 2011年2月20日。

[1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人民日报》2011年11月17日。

[12]国家统计局:《新发展新跨越新篇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统计局网站 2011年3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