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外经济环境倒逼浙江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生产性服务业是重要的突破口和转手。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分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因此,制造业的核心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制造业,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关键。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保障。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加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服务业产业的投入,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促进新型服务业领域的拓展,不断培育服务业的新增长点,加快构建服务业市场体系,以顺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

1.生产性服务业是浙江经济步入工业化后期的润滑剂和助推器,是当前的“关键抓手”

服务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是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的催化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即工业化后期的内在要求,是通过信息化和科技进步来持续推进经济发展趋势所在。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以高质量的研发设计和技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以及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为支撑。

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经济偏重,尤其是浙江以区域块状经济为依托的制造业的外向度不断提高,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风险尽显。而相对来说,受影响较小的服务业发展滞后,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左右,发展潜力还很大。而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特征的现代服务业既能获得较高利润,也能提升传统制造业的层次,促进其实现转型和升级,有助于提升当前浙江整体经济在全球化环境下的减震抗险能力。特别是面对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后的严峻形势,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增加现代服务业比重,对实现浙江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尤为重要和迫切。

2.生产性服务业是浙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促转型”的重要转手

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有利于降耗减排,实现资源消耗低和减少环境污染。与制造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特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从源头上降低能耗、降低污染、实现绿色GDP的根本出路。同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还有利于提升知识和技术含量,克服资源要素制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分工和产业链的延伸,导致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所创造价值的差异性日益扩大,企业所创造的价值更多的来自于研发、营销等价值链两端的生产性服务活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而且生产性服务业中研发、设计等部门的发展,能够加快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和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浙江传统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从而提升工业的整体质量。

国内外经济环境倒逼浙江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生产性服务业是重要的突破口和转手。与发达国家相比,浙江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不快,成为制约制造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出薄弱环节。要想加快制造业的发展,必须尽快填补浙江现代制造服务业这一薄弱环节。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部分行业和企业开始在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汽车行业在引进先进营销方式的同时,加强了品牌营销和维修网络系统的建设;陕西鼓风机厂从原来只生产设备,发展到承担总体设计,承包高炉能量回收成套装置,不仅受到国内用户的欢迎,还走出国门,承接国外工程。实践证明,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有利于浙江装备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拓展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现代制造服务业有着较强的聚集效应和乘数效益。日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早开始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资源匮乏、市场有限的情况下,日本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在技术和产品创新、节能降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3.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与技术投入的重要体现,是浙江“创新强省”的有力保障

生产性服务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融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部分生产性服务是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因而其产出中体现有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投入。伴随着这种投入,技术得以进入生产过程并物化到最终产业和服务中。正是通过这些生产性服务业,社会中日益专业化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本才得以释放出来,并源源不断地导入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营运效率、经营规模及其他投入要素的生产率。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分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此外,企业从外部获得服务可以节省大量用于与生产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体系的投资,减少由于资产专用性而引致的企业沉淀成本,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企业的资产风险,促进了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分工的深化。

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的生产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因素,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边界越来越不明显,出现了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生长、相互渗透的趋势,形成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一体化的生产体系。新的生产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在传统生产方式中,企业只把技术、管理和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作为价值增值过程中的支持因素,而没有将其看作价值增值的核心和源泉,企业活动的战略着眼点是力图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成本以获取最大赢利,因此技术创新的重点围绕资源和投入要素而展开,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节约型”技术创新和“资本节约型”的技术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为现代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内容,如研究开发、产品设计、物流管理、品牌营销和金融服务等,使得企业竞争优势对加工制造环节的依赖性在减少,技术、管理和信息等生产性服务活动越来越具有战略环节的性质,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生产性服务业是工业制造业的核心与关键,是附加值的重要源泉,是实现浙江“制造业升级”的利器

制造业“核心”不在“制造”环节,而是集中在前端的研发和设计环节以及后端的营销和服务环节。目前,制造业正在经历着“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服务业正加速向现代制造业的研发、设计、融资和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正在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因此,制造业的核心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制造业,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关键。因此,制造业附加值来源于生产性服务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的加深,制造业成本逐步降低,而交易成本逐步升高。在制造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交易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交易成本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生产服务特别是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管理咨询、广告服务、技术中介服务的发展。据预测,未来制造业生产的产品价值将有70%~80%来自于服务业。大力发展国际产业链上的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提升制造业产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保障。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对于身陷转型困境中的浙江制造业来说,是推动其升级和转型的重要保障。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联性来看,制造业与服务业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服务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是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的催化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内在要求。根据产业链利润的变化曲线,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利润必然会向研发、设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生产性服务业就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也不是凭空一蹴而就的,它要建立在一定的现代工业基础之上。在服务业发展起步阶段,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是其发展的依托、基础和动力源泉。没有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对于没有发展基础的经济,只有随着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竞争力不断增强,信息技术不断完善,所能控制的空间地域不断扩大,服务业才可能和制造业在空间上、地域上渐渐分离。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起步阶段要有和现代制造业发展相互配合的过程,即现代制造业要发展到一定程度。

5.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就业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主要载体,是浙江“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口,“下一轮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现代服务业是指其需求主要受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入影响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新型服务方式及新型经营形态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涉及面广,千头万绪,不可能齐头并进,在一定时期内要有所侧重,要抓住突破口。浙江正处在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并逐步提升就业能力的阶段。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能激发社会活力,从而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安居乐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另外,生产性服务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主要来源于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性别的天然影响大为减少,促进了就业的男女平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协调统一起来,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工业化的成果和利益,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密不可分,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而浙江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对滞后。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对于提升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关注下一代企业,重点是扶持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下一轮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