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精英教育的界定

对精英教育的界定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此,“精英教育”的概念就具备了双重含义:或指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精英教育阶段,或指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节所指的“精英教育”的界定是后者,即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经济学专业精英教育是以培养应用经济学精英人才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施教的对象是所有应用经济学专业学生中的一部分优秀学生,本节将其界定为重点研究型大学的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一、对精英教育的界定

精英教育最初是指一种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精英人才就是指在各自的专业、职业领域有突出建树、有创新、有发明的杰出人才。

1973年,马丁·特罗教授根据对美国高等教育历史的研究,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即按照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人数占全部适龄人口的比例(毛入学率),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划分为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和普及教育三个发展阶段,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小于15%的阶段定名为精英教育阶段。自此,“精英教育”的概念就具备了双重含义:或指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精英教育阶段,或指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节所指的“精英教育”的界定是后者,即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目前的精英教育是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高等教育曾经长期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因为入学人数极其有限,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均被视为精英教育。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规模也迅速扩张。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1999年160万人,2000年220万人,2001年250万人。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15%,按特罗的标准,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背景下接受精英教育的对象,不再是全体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而是其中的处于顶端的优秀学生。

同样,我国应用经济学专业的教育也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据统计,目前全国普通高校的600余所本科院校中,开设财经类专业的大约有500所,财经类本科专业数从1998年的14种扩展至2004年的28种,专业点从1 276个增加到2 866个。2003年,全国财经类本科在校生92万人,而1998年仅为38万人[8]。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年均增长不到26%,而经济类毕业生增幅则高达101.7%。

应用经济学专业精英教育是以培养应用经济学精英人才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施教的对象是所有应用经济学专业学生中的一部分优秀学生,本节将其界定为重点研究型大学的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