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连锁超市配送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连锁超市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十五”期间,我国的连锁超市平均每年增加500家,平均年增长速度35%,网点平均每年增加1 520个,平均年增长速度为58.5%。中国连锁业取得的突破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配送中心的运作上取得了突破。但总体说来,配送中心发展滞后,严重地制约了连锁超市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低
很多连锁经营企业缺乏现代化的物流配送观念,基于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建设还较滞后,没有充分地挖掘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处理功能,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日常事务的管理。配送中心内部的数据采集、配送中心与外部接口系统如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等在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
其次,机械化水平较低,无论是作业技术还是物流设备都比较陈旧,主要靠人力进行业务操作,配送对象少,货源不稳定,缺乏作业标准,供货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受到影响,配送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甚至亏损,同国外以机电一体化、无纸化为特征的配送的自动化、现代化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配送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越低,配送的效率就越低,而配送过程中的物耗就越大,物流成本就越高,整体规范化水平越低。所以配送手段落后、配送现代化程度低,就成了严重制约着连锁超市的配送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商品配送未形成规模,统一配送率低
我国连锁业发展之初没有把物流配送中心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导致了物流规模较小,平均一个物流配送中心只能配送20家店铺,而日本的一个物流配送中心可以负责70个店铺,沃尔玛的一个配送中心要管100个店铺。现代物流配送的优越性只有当它达到一定规模和一定水平,形成规模经济以后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般来讲,连锁分店发展到14家以上时,连锁超市才开始赢利,才能产生规模优势。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连锁超市规模较小,绝大多数配送中心没有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并且物流网点没有统一布局,小、散、差的状态普遍存在,以此为基础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分布零散,布局不合理,无法实现大批量采购带来的低价格规模效益。特别是一些在原有储运企业基础上改建的配送中心和一些小型连锁超市自建的配送中心,基本上仍采用传统的仓库管理方法,配送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甚至亏损。美国的“沃尔玛”连锁集团拥有2 600多家分店,泰国“易初莲花”拥有1 500多家大型超市,新加坡的连锁超市拥有店铺数平均在200家以上,规模经济水平都相当可观。而我国现有的连锁超市平均拥有店铺仅18家,刚达到国际上通行的连锁超市分店14家以上的最小保本规模,因此无法形成规模优势,同时阻碍了物流配送中心的社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3.观念落后,人员素质低
许多人将配送中心理解为连锁超市的批发中心、集货中心或连锁超市的综合仓库,对配送中心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静态仓库”上。其实,配送中心发展至今,已不是普通仓库,它是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零售,把商流、物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综合流通机构,具有销售代理、集散转运、订货处理、商品配送、信息传递等基本功能。快捷高质地完成以上工作,必须具有先进的硬件设施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其次,有人认为在我国建立现代化的配送中心没有必要,只要一部电话、几部车子、几间房子就行了。此外还有人担心建立现代化配送中心投资太多,成本难以收回。其实,配送中心在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形成规模经济运动后才能充分发挥优势。一般认为,一个连锁超市拥有10个分店,总面积达5 000平方米时,就有建立配送中心的必要。所以,在一个连锁超市开店的同时,就应考虑配送中心的建立。目前,有的连锁超市总面积虽已超过了1万平方米,但其规模效益及价格优势均未体现出来,各分店经营惨淡,其根本原因是缺少与之配套的配送中心。同时,在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普遍存在物流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物流工作人员过剩,使得配送中心约60%左右的人员出现闲置和重复配置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些具有经济、管理、技术等知识,并通晓现代物流配送高效运作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又很缺乏,这是影响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系统和现代物流设施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影响到配送中心的货位规划、物流信息加工处理和系统的完善、商品的科学拣选以及自身库存控制水平等,从而影响整个配送中心的经营管理水平。
4.物流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现代化程度低
物流配送中心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流通中心,而且尤其强调功能的协调和一体化。其基本功能不仅仅是仓储和运输,而且具有采购、运输、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与信息反馈等服务功能的服务中心,是物流集散地。目前,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在功能上主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流通加工功能,流通加工在很多配送中心内还没有开展起来;二是信息处理与信息反馈功能,物流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起到对流通加工的导向作用。由于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物流信息系统薄弱,使高效率的信息采集、传递和信息处理成为空谈。物流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就不能完全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使配送中心达不到经济配送规模而造成资源浪费。当前,我国的配送中心的管理没有形成规范化,配送中心的集、配、送等功能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作业程序。或者,有的配送中心已实现了作业程序的规范化,但只停留在对商品的单纯处理上。
5.规划不合理,配送效率低
在配送中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宏观管理职责不明、规划不当,在区域布局方面存在重复和冲突的不合理现象。到2005年底,我国的配送中心已近2 500家,其中连锁超市自建的就达1 500多家。配送中心面积与其服务的营业面积之比仅为1∶4,而美国沃尔玛的该项比例为1∶10。中国连锁超市多数规模偏小,在1999年,每个连锁超市平均只有14个店铺,而国外配送中心平均下辖50~70家分店。由于未形成规模,许多连锁超市难以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这就导致我国多数连锁超市的商品统一配送率低,只有30%~60%,远低于发达国家连锁超市不低于80%的统一配送率标准。由于企业规模小,常出现物流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物流成本偏高等问题。同时配送方式还是单店经营时的配送作业流程,造成整车装载率低,回车空驶率高,没有发挥出配送中心在组织、协调、平衡、管理等方面应有的作用,影响连锁超市的正常经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