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希望和平静的光荣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就是青春的欢乐,
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也消亡;
但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愿望,
在残暴的政权的重压之下,
我们正怀着焦急的心情
在倾听祖国的召唤。
我们忍受着期望的折磨
等候着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正像一个年轻的恋人
在等待那真诚的约会一样。
现在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自由之火,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献身的心还没有死亡,
我的朋友,我们要把我们心灵的
美好的激情,都呈现给我们的祖国!
同志,相信吧:迷人的幸福星辰
就要上升,射出光芒,
俄罗斯要从睡梦中苏醒,
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
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
这首诗也是普希金的名篇,名字叫做《致恰达耶夫》。上篇说到,俄国人禁锢的思想被革命激活了,作家显然只是一个方面,这段时间最醒目最活跃出现也最多的应该是各种思想家,这些思想家将逐渐构造出属于俄国人自己的哲学体系。这一篇我们要向俄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现代思想家敬礼,他就是恰达耶夫。
稍有阅读的地主都认识恰达耶夫和他的《哲学书简》。跟这一时期的所有精英一样,恰达耶夫也是贵族出身,参加沙皇的近卫军,并参与了对拿破仑的战争。战后离开了军队,跟十二月党人非常接近。1823—1826年,他游历了西欧各国,西欧和俄国的差距让他很受刺激。回到俄国,他开始幽居思考,想得最多的就是:俄国到底应该按西方的模式发展,还是继续维持东方国家的格局。
恰达耶夫很快就想清楚了,他觉得俄国应该彻底跟东方切割,沿着西方的发展道路前进。他开始出入各大沙龙,发表各种演说,传播自己的想法。跟东方切割,有一条是基本的,肯定要放弃专制的统治,所以,对沙皇来说,这家伙显然是在传播“歪理邪说”。
1828—1830年,以书信的形式,恰达耶夫写了八篇阐述自己论点和思想的文章,这八封信结集成册后,就是著名的《哲学书简》。恰达耶夫生前,只有第一封信得以公开发表,一面世就像冷水滴进滚油,顿时炸了锅,沙皇尼古拉一世直接斥之为疯子的胡言乱语,恰达耶夫被送进精神病院,政府非常友爱地每天派专门的医生去给“疯子”检查身体。
到底恰达耶夫有什么“类疯子”的言论呢?有一句最著名的,经常会被微博转用:“对祖国的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是,还有一种比这更美好的感情,这就是对真理的爱……我比你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更热爱自己的国家,我希望她获得光荣……我没有学会蒙着眼、低着头、封着嘴地爱自己的祖国。”恰达耶夫的意思是说,爱自己的祖国,并不需要天天唱赞歌,真正的爱国应该是发现祖国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达到让国家越来越美好的目的。
其实,恰达耶夫所想的问题,就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惑俄国思想家的问题。俄国,这样一个夹在东西方之间的大国,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地域和文化归属都让人纠结,她到底应该是一个东方国家,还是一个西方国家呢?
恰达耶夫的思想,让这种纠结更明显了,于是俄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两个派别,一派同意恰达耶夫紧跟西方的想法,被称为西方派。在西方派的眼中,俄国的历史和文化对整个世界一点进步意义都没有,也没从其他国家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一无是处,俄国的前途就是要放弃传统及固守的东西,全盘复制西方文明;另一派当然是觉得西方派有失偏颇,斯拉夫文化的传统和历史是有价值的,斯拉夫人也并不比其他的民族更差劲、更低劣,而且完全可以从斯拉夫特有的文明和传统中探索出俄国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一派,被称为斯拉夫派。
其实这两派也不是泾渭分明的,两边存在许多共同点,比如,都想废除农奴制,都反对专制,两派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反对革命,没事最好不要起义不要骚乱,国家的改良应该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这种温和派的改良方式,这两派内部也有很多人不同意,两派争来争去的,最后终于衍生出了第三派,也就是支持用革命实现民主那一派,这个派系有两位该时段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们是别林斯基和赫尔岑。
上篇多次提到别林斯基,貌似普希金等几位大家的江湖地位都是由别林斯基的评论得到确立的。对,别林斯基就是俄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家和批评家,不管评论家这个职业在其后的岁月多么不讨好,多么让人质疑,别林斯基做评论家的时候,他是很客观很有风骨的。
作为一个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是幸运的,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俄国文学最闪耀的时期,放眼望去,全是巨星。也可以说,就是这么一个全明星的阵容,成就了别林斯基。别林斯基是史上最伟大的文学评论家之一,其根本原因就是,他的文学评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而是将文学置于社会和文化大的范畴内评级和考量,大约也就是从他开始,某些政治、意识形态或者社会学的标准成为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尺度。
大部分西方派的知识分子或者异见分子都是出身于贵族,而别林斯基仅仅是个贫困的医生家庭的子弟,所以,在对俄国未来的思考上,他有机会沉入底层并不被所谓的贵族思维所束缚。随着对俄国的专制制度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别林斯基看到,不论是斯拉夫派还是西方派,他们想象中那些温和的自上而下的,指望统治高层良心发现的改良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想达到目的,恐怕是需要一场斗争,一场革命,推翻旧秩序,重建新秩序。
别林斯基死于37岁,他的作品中已经开始出现了民主革命的思路,但是,很多问题他自己想得也不是太明白,所以,需要其他人更强化这个想法。
跟别林斯基一样想到要革命的,是赫尔岑。这是位出身于富裕贵族家庭的革命家。大家都知道,有钱有势的富二代一旦决定成为革命党,玩忤逆,其信念是非常执着的。赫尔岑这位贵族子弟,年青时代就被十二月党人影响,长大后成为西方派的异见分子,22岁大学一毕业就被捕并遭到流放,也算是少年有为。
年纪轻轻就成了政治犯,更容易在“忤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且沙皇的流放制度,就是给所有的异见分子继续深造的机会,在流放的过程中,赫尔岑大量阅读哲学著作和“反动书籍”,终于理顺了自己的思想,让一个愤青升华为革命家,并清晰地看到,俄国的前途,就在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赫尔岑为后来的俄国开创了一种异见分子的生存模式,那就是流亡。在西方派和斯拉夫派的争论中,赫尔岑和别林斯基是比较受瞩目的两位,包括被沙皇瞩目,所以,经常被当作出头鸟遭冷枪,加上俄国国内对思想和言论的禁锢,为了让自己说得痛快,赫尔岑跑去了欧洲,来到了法国,那是1847年,席卷全欧洲的革命之火正在酝酿。
赫尔岑比别林斯基思维更清晰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经历了1848年的欧洲革命,随着这轰轰烈烈的一年以各种悲壮降下帷幕,赫尔岑想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资本主义革命不靠谱,尤其是在俄国,资本主义还没完全确立的地方,想倚靠这些资本家成事,更难。
因为游历欧洲,赫尔岑免不了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老师,跟他们一交流,赫尔岑对俄国的前途想明白了,那就是社会主义,俄国式的社会主义,一定可以在俄国得以实现。
赫尔岑一直被认为是革命家、思想家,其实,他的文学造诣一样很高,只不过因为他在俄国思想界这种大拿的地位,经常让大家忽视了他极高的文学才华。赫尔岑有一部世界名著,书名叫《谁之罪》,讲述了来自三个不同阶层的俄国青年的爱情故事。这个简单的三角恋故事中,赫尔岑也顺应潮流塑造了一位“多余人”的男主角,反映了农奴制的悲哀、知识分子的无能、多余人的多余等。
根据老杨的习惯,写任何国家的历史,该时段一定会让这个国家的书籍伴随左右,对苏俄的文学作品,老杨是不太感冒的,写作俄国史的这段,老杨阅读的是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这是赫尔岑晚年侨居伦敦时写下的回忆录,详细地记载了自己的一生和所处的这个大时代。赫尔岑的出身和经历让他有机会接触社会各方面、各层次,1848年,又让他见证了波澜壮阔的各种运动,这本回忆录,说它是“19世纪的百科全书”并不过分,难得的是文笔还非常抒情,颇有感染力。书比较厚,推荐地主们在实在清闲时阅读。
一有人说要革命,就肯定会有非常激进冲动的一群人。19世纪40年代,有位叫彼得拉舍夫斯基的外交部翻译,成立了一个秘密团体,叫做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这个小组的思想就是我们熟悉的空想社会主义,想在俄国建立一个乌托邦的社会,受别林斯基和赫尔岑的启发,这个小组也认为,这个乌托邦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才能实现。
小组网罗了当时俄国社会各阶层很多人,但是以社会低级阶层的人员较多,好像往往是这个阶层,对乌托邦容易产生些遐想。很多知名人物都曾是小组成员或者跟小组走得比较密切。但是,地下组织和异见派别是不一样的,思想派系最多就是打打嘴仗,而既然秘密成立了小组,还周期活动,如果思想行为过激,就肯定会引发当局惶恐了。
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活动了近四年,欧洲革命之后,被政府严厉镇压,有63人被捕,21人就地枪决,组织发起人彼得拉舍夫斯基本来被判死刑,在即将行刑前几分钟,被改为苦役。
也就是这个秘密小组被镇压,沙皇政府加强了对异见分子的惩罚和教育,俄国国内开始了一场“恐怖检查”,有七年时间。政府禁止上述这几个刺头的文章和名字在报纸杂志上出现,很多文艺作品被禁,赫尔岑等一批人被迫流亡海外,俄国人的精神世界再次陷入一片黑暗,历史上,这七年被称为“昏暗七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