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中期阶段,重化工业增长速度快,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资源浪费严重,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高。甘肃具有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共性,但同时也有其自身特点,所以要视甘肃自身特点来选择适合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甘肃在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以提高水的生产力为核心,构建水循环圈
甘肃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省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794.3m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3.7%,水的合理循环利用是甘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以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循环圈是甘肃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水的利用率相结合,加快建立节水型产业、节水型社会的步伐,大幅度降低万元产值水耗;二是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大幅度降低万元产值污水排放量;三是保护优先维护和恢复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良性循环系统,遏制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四是科学安排水在生活、生产、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的流动顺序和多次利用;五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二)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重点,维护和建立区域生态平衡圈
从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出发,统筹协调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在生态极为脆弱的地方应树立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基础的观念,在资源富饶的地方则要理智地确保经济增长,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做到在充分地利用自然生产潜力的同时防止环境污染与衰退。做到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与保护、实现经济和生态两个系统的协调和良性循环,按照土地生态功能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提高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三)以开发利用再生能源为突破口,构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循环圈
甘肃有发展循环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风能、太阳能是可再生可反复使用的清洁能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是风能、太阳能发电条件最优越的地区,特别适合建设大型的风电和光伏热电场,实现风光互补。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是甘肃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但能够成为甘肃的支柱产业,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可以与有色、冶金等高耗能产业实现对接,形成“新能源-高载能产业-下游产品”的区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循环圈。
(四)以提高农产品的环境附加值为目标,构建第一产业循环圈
建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提升食用农产品产值。目前有机农产品已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根据有机产业生产要求,围绕生产无公害产品建立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建成一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立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之间的生态循环体系。应用生态学原理,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农业生态系统,优化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农业内部各部门生产的循环。
(五)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建设生态工业循环圈
生态工业园是以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使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以追求更高的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效率,更少的废物排放甚至零排放为目标的企业地域分布形式。它通过园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借助废物交换、循环利用、集成管理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园区应运用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念,对园内企业的能量流、水流、物质流、废物流、信息流进行整体优化配置,根据不同企业的性质,使各企业相互衔接,组成多条生态工业链,把不同的经济组织联合起来,使甲企业的“三废”成为乙企业的原料和能源,企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闭合的生态工业网络。结合技术改造,通过原材料的梯度利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工业生产链网。
(六)以企业清洁生产为手段,建立企业资源闭路循环圈
清洁生产的本质在于“源头削减和污染预防”,是环境保护由被动反应变为主动控制的一种根本转变,是对产品整个生命过程的周期实行污染防治的一种生产方式,是污染控制的最佳模式,也是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工业生产清洁化主要是企业采用清洁的能源、完善清洁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清洁的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