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建设项目工作推进经验

基本建设项目工作推进经验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战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推进金武一体化进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市经济在上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省上下达的考核任务。全市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12项,同比增加48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费标准由人均15元提高到25元。

武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战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推进金武一体化进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市经济在上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省上下达的考核任务。生产总值达到272.85亿元,增长13.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17亿元,增长58.1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5.78亿元,增长66.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8.42亿元,增长17.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261元和5193元,增长14.8%和14.1%。

(一)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共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526项,同比增加67项,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5.78亿元,增长66.1%。全市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12项,同比增加48项。2011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49项,其中,与中电投等10家央企签约15项,总投资844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08项,落实到位资金97.58亿元,增长127.57%。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0.54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0.03%,比上年提高26.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71亿元,增长98.27%。实现销售产值214.94亿元,增长51.8%,产品销售率达96.8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黄羊工业园区列入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太西煤民勤实业公司等7户企业新批准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三)重点治理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昌宁、黄羊、古浪、古丰4个灌区2011年节水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远期压减2.08万亩农田灌溉配水面积目标全面完成。《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调整实施方案》通过水利部审查。蔡旗断面过水总量达到2.7亿立方米,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0.89亿立方米以内。《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暨天龙百万亩生态林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实施。重点治理效果进一步显现,局部地方出现季节性水面,部分关闭机井形成自流涌泉。

(四)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启动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已由省政府批准实施,规划落实有序推进。金色大道路基全线拉通、铺油通车13公里;完成通道绿化98.94公里。积极建设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带,建成以西营灌区为重点的高效节水技术示范基地44.95万亩,以古浪黄灌区为重点的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基地5.65万亩。

(五)现代农业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加快建立“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新建设施农业8.89万亩、规模化养殖小区(场)450个,发展特色林果面积12万亩,推广高效节水大田102.4万亩、旱作农业50.7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有序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壮大。新认证绿色食品18个、无公害食品3个,培育国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97个。

(六)财政收支均衡增长,金融形势总体平稳。强化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增收额和均衡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优化支出结构,公共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支出大幅增长。扎实开展金融信用创建活动,金融信贷运行良好。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95.4亿元,增长22.22%;各项贷款余额202.9亿元,增长25.92%。

(七)现代物流加快发展,服务体系逐步健全。黄羊众远公铁联运物流中心、武威综合物流园区等重点物流项目开工建设,武威南煤炭集疏运中心项目总体规划已经省发改委批复。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我市经贸流通项目6项,落实投资1200万元,新建、改造各类市场36个,完成投资4.52亿元,其中11个市场已投入运营。“万村千乡”深入实施,建成200个农家店、35个乡镇直营店和5个商品配送中心。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争取社会事业建设项目41项,落实国家和省上投资1.2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3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5%。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220元/月,农村低保补助标准提高到1096元/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三项制度不断完善,参保率均超过95%。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费标准由人均15元提高到25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66亿元,支持建设保障性住房6193万套(户),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300户。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2年全市经济发展要按照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和转型跨越发展总体要求,以甘肃精神建使命功业,以投资拉动为主动力,紧扣转型跨越、赶超进位、富民强市,坚持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竭力实施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战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金武一体化进程,努力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奋力开创武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跨越的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5%,工业增加值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2%。重点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推进经济发展赶超进位。一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抓好228个续建项目和295个新建项目建设,确保今年实施5千万至1亿元和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到100个以上。二是突出抓好项目争取和谋划储备工作。争取国家、省上更多的倾斜和扶持,对总投资389.34亿元的26个重大预备项目,要促成尽早开工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抢抓东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机遇,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落实优惠政策,力争签约招商项目150项以上,落实到位资金130亿元以上。

(二)竭力实施城乡融合战略,构筑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一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科学编制相关产业规划和实施方案,年内实现金色大道全线基本建成通车。基本建成影剧院、博物馆、卫生综合服务大楼,完成农林牧、水务、公安、人社、能源和银行等公共服务楼主体工程。二是统筹推进天祝、民勤核心经济区建设。抓好天祝县金强川综合发展核心区和民勤县核心经济区规划编制和项目争取工作,加快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步伐。三是加强与金昌市新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等方面的经济协作,促进金武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促进经济转型跨越。一是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加快推进中节能四期100兆瓦、中水新能源二期50兆瓦、海润50兆瓦、华电新能源三期40兆瓦等934兆瓦光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建成中水集团50兆瓦、润峰30兆瓦、大唐新能源20兆瓦等175兆瓦光伏发电和中广核二期、大唐新能源等150兆瓦风电项目。加快武威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进度和中电投武威电厂2×1000兆瓦调峰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配套建设与新能源电力输出和调峰电厂匹配的电网工程。二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步伐。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上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加快能源、食品、化工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步伐,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争取建成园区道路120公里、给排水管网110公里、供电线路56公里,开工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园区污水处理厂,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1亿元以上。

(四)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推进生态持续好转。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推进落实《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调整实施细则》,确保蔡旗断面过水量达到2.8亿立方米,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0.88亿立方米。加快实施《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推进天龙百万亩生态林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批准《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二是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武威城区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和民勤红沙岗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成天祝县污水处理厂和古浪大靖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三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武威黄羊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关键补链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围绕节能、节水、废旧资源综合利用、降低污染排放等领域,加快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

(五)着力加大农业投入,确保农业提质增效。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新建设施农牧业8.7万亩,发展特色林果业20万亩,推广高效节水技术200万亩,发展旱作农业60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80个,新增规模养殖户1万户。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杂木河毛藏寺水库,实施红崖山水库清淤加高项目,建设古浪黄花滩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水利骨干工程、石门河调蓄引水等重点水利工程。三是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全力实施海拔2800米左右高深山区农牧民“下山入川”工程,年内力争完成移民1.7万人,提升“张哈”扶贫开发省级实验示范区建设水平。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扶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六)着力发展民生事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一是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成就业目标任务。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二是努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6002套,其中,廉租住房3902套、经济适用住房500套、公共租赁住房2万套、其他保障性住房1600套。三是加快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支持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甘肃威龙葡萄酒业专修学院、武威职业学院和古浪大靖等县区职教中心建设。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四是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文化服务网络,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推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七)着力落实调控措施,保持物价平稳运行。一是继续加强价格调控工作。紧紧围绕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以内的预期目标,保障供应和稳定价格的应急预案,健全粮油肉以及化肥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逐步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价格监测体系。二是继续强化价格调控监管。继续做好价格和收费清理整顿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价格监督检查。完善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网络,稳定公办学校的学费标准,做好新增和修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审核工作,进一步理顺农村合作医疗、城市社区基本药品价格。

(八)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新农合看病报销一卡通管理。二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深化水权水价改革,优化水资源配置。管好用活国土资源,完善土地资产收购、储备、开发和出让管理机制。

(胡卫东 陈剑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