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兰州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提升兰州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兰州辖区内共有各类文物古迹6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博物馆5座,馆藏文物45万件。兰州的文化资源底蕴丰厚,特色鲜明。这些都是兰州文化圈特有的软性文化资源。至2007年10月,兰州市登记注册的文化企业共3568户,资产总额6.7亿元,从业人员2.4万余人。省、市高度重视发展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兰州”建设。

提升兰州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兰州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兰州”建设,提高兰州文化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提升兰州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机遇

(一)文化资源积淀丰厚

兰州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主要文化资源包括:(1)丰富的古文化资源。兰州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有位于七里河区的花寨子遗址、青岗岔遗址,城关区的白道坪遗址,红古区土谷台遗址,永登县乐山坪遗址等。这些遗址出土的彩陶以纹饰绚丽、器形优美蜚声全国。(2)优美的人文景观。市内的五泉山、白塔山等园林历史悠久,景色宜人,周边还有兴隆山等多处国家森林公园,为兰州增添了不少魅力。(3)瑰丽的建筑古迹。府城隍庙、金天观、白云观、卧佛寺、嘛呢寺、白衣塔寺、鲁土司衙门、妙音寺、皋兰文庙、至公堂等古建筑飞檐斗拱、古香古色;大小清真寺建筑,特别是西关清真大寺以阿拉伯建筑风格而闻名西北;此外邓宝珊故居、青城民居也以其独有的建筑特色享誉省内外。(4)众多的文物古迹。兰州辖区内共有各类文物古迹6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博物馆5座,馆藏文物45万件。(5)珍贵的图书典籍。在兰州现藏图书文献中,有文溯阁《四库全书》、有宋刻本《汉隽》、元刻本《事类赋》、明刻本《艺术类聚》、青铜活字印本《古今图书集成》等为历代书目中极为罕见的珍本;有以《甘肃通志稿》为代表的地方志和有关研究少数民族的大量文献;有敦煌学、丝绸之路、西域研究类图书藏本;有近年编印的《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及续编、《兰州历史文化丛书》等。(6)浓郁的民俗风情。以牛肉面为代表的兰州特色饮食名闻中外;岁时节会、民间演唱艺术、民间工艺制品魅力无穷。

兰州的文化资源底蕴丰厚,特色鲜明。主要表现为:(1)黄河文化底蕴。黄河由西向东贯穿市区105公里,形成我国绝无仅有的城市景观。兰州的历史变迁、文明进程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无不洋溢着黄河文化的风采,兰州旅游形象品牌百里黄河风情线是当代兰州黄河文化的杰出代表,风情线沿岸的寺院、道观、水车、羊皮筏客等都是黄河深厚历史文化的缩影。(2)丝路文化底蕴。兰州是丝绸古道重镇,黄河上的重要渡口。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玄奘法师、文成公主、高适、岑参、马克·波罗、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著名人物都曾在兰州留下足迹。丝绸之路上不断传播的中外文化,推动了兰州丝路文化多样化的形成,使其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从而积淀出兰州独特的丝路文化资源。(3)多民族文化底蕴。兰州历史上就是多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目前居住在兰州的少数民族有37个,总人口有13万余人,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10个,人口11万余人。兰州在历史上就是伊斯兰教的传播中心,伊斯兰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同时,兰州周边还具有丰富的裕固、东乡、保安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这些都是兰州文化圈特有的软性文化资源。

(二)文化事业基础较好

1.文化设施比较齐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兰州的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新闻、出版、舞台艺术、体育设施、教育、卫生、博展、旅游、娱乐休闲、群众文化活动等文化事业的各项设施齐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集镇文化活动室、城镇电影院、社区文化中心、乡村文化中心、文化大院等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广播电视形成有线、无线、卫星互为补充的交叉、梯度传输覆盖网络,为群众就近、便利、有选择地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

2.文化人才有质有量。兰州市文化人才主要分布在新闻出版、广电、报业、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领域。各类文化行业按人才类别主要有:文艺类人才、新闻类人才、社科类人才、网络类人才、出版类人才、图书情报类人才、文博类人才等,中青年文化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全市文化人才的主要力量。

3.文化产业初具规模。(1)文化企业数量和文化产业增加值有一定增长。2007年,文化产业年收入超过10亿元,约占全市GDP的1.8%左右,一批文化企业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广电系统整合资源,成立了兰州广电信息网络公司,报社系统成立了兰州报业集团公司,兰州市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与兰州电影放映发行公司以资产和资本为纽带,跨行业强强联合,成为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至2007年10月,兰州市登记注册的文化企业共3568户,资产总额6.7亿元,从业人员2.4万余人。(2)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品牌。长期以来,兰州以“做西部文章,创全国一流”为目标,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推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品牌,《读者》、《丝路花雨》是最杰出的代表。近年来创作的大型舞蹈诗《西出阳关》、大型舞剧《大梦敦煌》等一批艺术品牌,也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成为著名的演艺精品。(3)新兴文化产业初露端倪。文化创意产业、特色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会展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正成为兰州文化产业的新军,一批文化创意企业已崭露头角,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4.区位优势特征明显。良好的区位优势增强了文化发展的承接力和辐射力。兰州地处祖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重要的枢纽和结点城市,它北连宁、蒙,南接川、渝,西出新、青,东穿陕、豫,自古以来就是连接祖国内地与西北以及塞外、西域的重要门户。目前,全市境内已形成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更加密切了兰州与全国各地的联系,便于传播兰州深厚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民族文化,提高兰州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挥兰州文化产业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

5.政策措施日趋完善。省、市高度重视发展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兰州”建设。先后出台了《中共兰州市委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兰州”的意见》《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文化兰州”建设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文化兰州”建设规划(2003—2015年)》等文件,对“文化兰州”建设作出具体安排部署。2006年6月,兰州市被确定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先后制定了《兰州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关问题和支持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利的体制、机制保证,对文化产业近期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作了规定,明确了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八个方面的32条政策。近年来,兰州的文化事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实力有效提升。

二、提升兰州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挑战

(一)体制、机制创新亟待取得突破

2006年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基本结束了多年来的“双轨制”,大多数文化企事业机构已开始向独立的市场主体转变。但是,长期形成的体制矛盾不是短期内就能彻底解决的,而且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市场开放的步骤不协调也影响了改革的效果。文化市场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准入和退出体制,也没有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公益性文化事业在管理、投入、发展等方面,也还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矛盾。

(二)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能力不强

1.文化资源保护不力。近年来兰州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城建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规避文物保护法规,造成文物资源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未列入《文物保护法》保护范围的文化资源,问题就更多了。究其原因,除利益驱动外,还有现行文物法规对于基本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关系规定过于笼统,执法主体不明确,惩罚措施规定不严,文化资源管理保护体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等。

2.综合开发能力较弱。近年来,借助本地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开发,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对于弘扬兰州文化,推进全市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整体开发能力还不强,缺乏全市一盘棋的缜密谋划。《中共兰州市委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兰州”的意见》和《“文化兰州”建设规划(2003—2015年)》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大政方针和目标措施,但仍需要中观层面的配套落实,特别是迫切需要制定打破条块分割、按照集聚相关资源和拉长产业链条的立体开发、集成开发规划。

(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发展滞后

近年来,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强化服务等方式,不断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作为省会城市,缺乏既能开展国家级或世界级高水平展演、又具有城市标志性意义的文化场所。城区的许多公共影剧院、艺术院团驻地、公益文化事业单位设备老化,有的破旧不堪。演出场馆质量差、数量少、布局不合理;群众文化场所比较缺乏、文化设施欠账多。从县区看,目前文化馆、博物馆还没有完全达到应有的标准,部分乡镇、村的宣传文化阵地面积狭小、设施简陋,缺乏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必要条件;还有一些近年来投资新建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由于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缺乏活动经费,或闲置,或挪作他用,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逐渐弱化;个别乡镇和行政村甚至没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场所。据2007年的调查,除了榆中县,其他县区大概有1/3的乡镇没有建文化站;已有的文化站,又有近1/3的挪作他用,1/3的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只有1/3的还在发挥作用。

(四)文化产业规模档次较低

从总体上看,兰州文化产业规模较小,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始终在2%以下。而全国部分文化产业发达市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北京、上海、南京的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9%,5.6%,9.46%。当前,兰州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之所以不够强,主要是娱乐市场、音像市场、网络市场、文物市场、美术品市场以及演出培训市场等都处于低水平运作,不能形成优势产品品牌和服务产品品牌,特别是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这直接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文化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我市的文艺院团、影剧院、博物馆、群艺馆等大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资源配置和运作格局,几十年一贯制。一些文化单位业务单一,形不成规模优势,缺乏竞争力;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公益事业单位,机制不活,功能不全,生存空间狭小;艺术院团的剧目生产与市场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基本的创作、排练、办公和演出条件。

三、提升兰州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一)保护、开发地域文化资源,塑造兰州文化形象品牌

在兰州丰厚的文化资源中,以反映农耕文明为特色的黄河文化、标志中西文化交流的丝路文化、展示西北各民族风情的民族文化是兰州文化资源的精髓。保护和开发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是提升兰州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1.黄河文化是塑造兰州城市形象美丽色彩与风格的文化品牌。当前,要通过对黄河自然景观的强化、创新,突出人与自然亲和的现代特色。要深入发掘黄河两岸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资料,整理、加工、提炼、复制,形成文化艺术精品。首先,建立展示兰州早期文化的彩陶馆。兰州有着丰富的彩陶遗产,这些彩陶生动地体现了兰州原始人类杰出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实践。金城关风情区建成后,可建立兰州彩陶馆,仿制彩陶工艺品进行展销,同时可兼顾生产兰州泥塑等工艺品。其次,营造开发具有浓郁田园风光的水车文化。兰州水车是农业文明的标志性产物,兰州水车大观园是兰州水车文化最集中的展示,其观光、休闲、度假、娱乐、教育等文化和经济价值十分珍贵。但兰州作为“水车之都”的地位和影响还远远不够,应进一步深度开发水车的文化价值。第三,发掘抢救濒临灭绝的地方民间艺术。兰州的民间艺术以民歌、小曲舞蹈、曲艺、器乐为主,如兰州鼓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其他如民间歌舞、地方小曲与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相结合,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但现在大部分民间艺术正在自然消亡,很多曲种随最后传承的老艺人去世而失传,需积极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利用录音、摄像、文字、图像、记谱等各种手段进行整理、研究和推陈出新,让兰州多彩的黄河文化积淀得到新生。

2.丝路文化是提升兰州城市形象灿烂色彩与风格的文化品牌。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的历史遗存主要是佛寺、书院、民居和其他历史遗迹等。本着保护、开发、利用相统一的原则,在对这些文化历史遗迹实施抢救和有效维护的前提下,按照原来的历史风貌格局进行还原、修复,力求做到修旧如旧,同时结合文化旅游进行开发利用。首先,修复庄严寺、普照寺、木塔寺等佛寺。庄严寺最早为西秦霸王薛举古宅,为唐所灭后改建为佛寺。因出自宋元丹青高手的画绝、塑绝与写绝又名“三绝寺”。现在仅剩迁建于五泉公园内的空殿三座,写、塑、画三绝只留部分壁画,应根据史料记载复现原貌及神工绝技,让后人一睹其风采。建于唐初的普照寺(兰园),经宋、元、明、清几代重修,规模跃居兰州佛寺之冠,1939年毁于日机轰炸。唯一幸存之物泰和铁钟,是日本战机侵入兰州的铁证,现安装在五泉山公园内。应将它移入“八办”纪念馆,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木塔寺建于贞观四年(公元630元),正值隋唐佛教兴起,中西文化交流进入鼎盛之际,在西关什字原址还建、修复,具有昭示兰州久远历史及标志古丝绸之路重镇的意义。其次,开发天齐庙、五泉书院、互助巷2号及金城关等遗址。天齐庙为明肃庄王所建,现已从张掖路迁建于徐家山森林公园,应辟为寺庙文化博物馆,除展出有关寺庙文化藏品外,还应建专室陈列肃王世系表、传略、诗文以及有关肃府的文物和资料。清代五泉书院已从通渭路迁到雁滩公园,修旧如旧,濒湖面山,正符合古代书院建于湖光山色之间的传统。五泉书院可展示从唐代至清末一千多年来的书院文化要略,突出兰州四大书院的文化,陈列山长、学生的传略、著述、书画作品、课卷等,还可展出兰州近代教育史料史迹。互助巷2号属就地保护成功的四合院,闹中取静,幽雅可亲,可展示兰州民族文化,布置盆花、鱼缸、鸟笼、秋蝉笼等,同时可在此开展赋诗撰联书画,演唱兰州鼓子,猜灯谜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金城关是西北著名的关城,是因防守黄河渡口而修建的,自隋朝至今的1400多年中,金城关非常繁忙,到中原的西域客商,去印度取经的高僧,为中央政府传递信息的使臣都从这里经过。玄奘、林则徐、左宗棠等许多历史人物从此经过,留下了一段段感人佳话。新建成的金城关楼内可绘刻《历史名人图》《军事雄关图》《金城关揽胜图》等系列壁画。《历史名人图》可绘制张充国、张骞、玄奘、文成公主、高适、岑参、马可·波罗、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人的画像及其事迹。《军事雄关图》可绘制史载兰州历史上发生的较大规模战争以及在境内留下的许多关隘、城堡。《金城关揽胜图》出自清末民间画师之手,复制该图可清晰地标示出兰州古城的格局及景点。上述系列壁画将使中外游客领略兰州独特历史所昭示的沿革变迁和民俗风情史。第三,研究丝路文化遗产。丝路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分布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有形的文化艺术资源。二是文字记述等文化遗产。这方面主要指以敦煌为主的经典史籍及历代学者的研究著述。敦煌学的研究基地在兰州。今后,以丝路遗产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创作就是要开发丝路文化资源,打造丝路文化精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民族文化是塑造兰州城市形象浓郁色彩与风格的文化品牌。以反映各民族的宗教、饮食、服饰、工艺制品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代表。当前,要营造具有浓郁色彩的兰州民族文化氛围,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中心、两个园区来实现。首先,建立兰州伊斯兰文化中心。兰州伊斯兰文化中心的建设要依托西关清真寺进行规划,以金城关文化风情区伊斯兰文化艺术博物馆为载体,以实物、文献的形式全面反映兰州乃至西北穆斯林同胞创造的文化艺术成果,使之成为集收藏、展示、研究为一体的伊斯兰文化交流中心。其次,建设西北风味饮食园区。兰州民族风味小吃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穆斯林的风味饮食名闻全国,再加上西北各民族品种繁多的风味小吃,兰州完全有条件建成一个具有西北地域特色、花样众多的饮食文化园区。该园区已规划拟建在金城关以西600多米长的区域内,应加快实施。第三,建设金城关文化风情园区。集中展示凝结着西北各民族智慧的民俗工艺品,通过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发展,使民族文化保持旺盛而不息的生命力。

(二)设计、规划特色文化建筑,建设兰州文化形象设施

作为文化兰州的外在形象,文化设施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城市的生产力格局、生态环境布局相适应,建设一批标志性的、高档次的建筑设施;同时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大众,发展建设一批基层文化设施。

1.继续打造和完善百里黄河风情线。百里黄河风情线是兰州新兴的城市形象设施和品牌,是兰州文化设施建设的光彩手笔,今后,要进一步深入挖掘黄河两岸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资料,做好百里黄河风情线的精雕细刻工作。

2.努力规划和建成一批大型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目前,已列入城市建设规划或建成完工的大型标志性建筑有兰州大剧院、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科技馆、金城关文化风情区、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等,作为远景规划的艺术中心大厦,要加紧规划论证、建设或利用。在规划设计上要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品味和文化内涵,要与山水城市的布局和谐统一,彰显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文化个性。

3.不断探索和建设系列特色博物馆和雕塑园。要根据兰州三大文化资源的特点,规划建造兰州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博物馆、书院博物馆和黄河奇石博物馆,为兰州争创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亮点;在雕塑园建造方面,要结合城市规划和黄河风情线作文章,除在重要景区、广场创作一些单体雕塑外,近、中期力争建成“丝路花雨雕塑园”、“体育健美主题雕塑园”。此外,可根据大禹治水和九洲台故事传说,在九洲台建一尊巨型大禹塑像。

4.精心设计和开展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要根据甘肃省关于要把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研究制订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用地、资金投入、设计施工、管理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地方法规,力争2010年末有90%的城市社区建成设施较为完善的公益性社区文化中心。全市各县区要采取政府投资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法,新建、改建和扩建社区文化设施,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相匹配,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服务一流的文化设施建设格局,树立起具有兰州特色的社区文化新形象。

5.持续加强和扶持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的建设。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的建设,要力争达到“五室两队一园地”的基本标准。“五室”是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培训室、展览室、娱乐室;“两队”是电影放映队和业余文艺演出队;“一园地”是宣传园地。有条件的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还要逐步建立“农村电子信息馆”,使广大农民在信息馆了解农业市场信息,掌握农业科技知识,把文化科教兴农真正落到实处。

(三)创作、推出特色文化精品,树立兰州文化形象产品

文化艺术精品是衡量城市文化水平、反映文化发展态势、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标志。要继续以“做西部文章,创全国一流”为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艺术创新和市场运作机制,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提炼精品力作,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1.在戏剧、舞蹈创作生产方面,要挖掘利用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力量,积极组织和支持戏剧、舞蹈界开展艺术创新,争取年年有新剧,年年出精品。在一度创作上,要搞好戏剧,舞蹈创作题材的规划和论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在二度创作上,要以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为基调,以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为前提,立足兰州,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推出戏剧舞蹈产品,打造兰州舞台精品工程。

2.在音乐、美术创作生产方面,要挖掘利用地域、民族、宗教、民间等音乐、美术资源,吸收利用中国和世界的音乐、美术成果,创作、打磨兰州本土的民乐、交响乐、古典音乐、戏剧音乐、美术作品。力争在几年内造就一批在音乐、美术方面有前途的领军人物,在不断创新中营造兰州音乐、美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3.在文学创作方面,要挖掘民族特色和区域文化特色资源,弘扬雄浑大度、豪放粗犷、神奇浪漫、细腻淳朴的力量和气蕴,努力建构既有西部特色,又能体现时代风貌的艺术风格。要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深入生活,深入历史,面向未来,真实地再现兰州人文环境中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为兰州戏剧、舞蹈、影视、音像产品创作奠定生产基础,为打造兰州文学流派,提高兰州文学在全国的知名度不断努力。

(四)培育、繁荣市场主体,促进兰州文化产业发展

建设文化兰州,培育繁荣文化市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落实兰州“十一五”规划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兰州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环节。当前,要利用兰州文化资源丰富,区域优势明显,文化产业基础较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挖掘文化发展潜力,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1.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不断提升文化市场的扩张力。兰州座中四联的区位优势、初具规模的文化市场、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文化消费的不断提高是提升扩张文化市场的有利条件。当前,要把兰州建成区域特色浓厚、时代特征鲜明、充满和谐与魅力的西部文化大都市和高品位、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交易服务中心,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改善宏观管理,加大政策扶持,不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首先,要建立比较发达的文化市场体系。改革开放30年来,兰州的文化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但规模小、层次低、种类少,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借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进一步加以规范和完善,使其与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相接轨。一是要构建较为发达的文化产品市场。文化产品市场是文化产品制作、流通、消费的载体,目前我市已形成了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艺术品等文化产品专业市场,农村文化市场也已初步建立,以网络等新兴传媒为主体的文化市场亦得到有效拓展,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出版发行、电影放映、网络服务等领域投资兴业,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同时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市场,逐步建立起比较发达的城乡文化市场一体化格局。二是要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兰州的文化要素市场已初步建立,但需要进一步发展、规范和完善。兰州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要形成文化人才市场,构建并不断完善文化人才评价体系,实现文化专业人才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同时要通过执业培训、资格认证等制度,培育并完善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努力实现文化市场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三是要形成一批以跨地区连锁经营、信息化管理和现代物流为特征的大型现代化文化流通企业。要按照市场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实现文化产品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建成覆盖全市的文化流通网络,实行新型代理配送制度。

其次,要形成规范有效的文化市场管理。文化市场管理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措施之一。近年来,我市已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并在文化市场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的要求还有差距。必须不断深化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一是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形成市场执法规范有力,管理规则完善的市场秩序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要不断完善文化市场标准体系,建立文化产品安全、工艺、功能、检测技术的标准和演出场所、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市场、社会艺术教育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二是积极促进基层文化环境的健康纯净。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净化现有的市场环境,积极促进歌舞娱乐、出版物、网络文化、演艺、经营性体育、美术等各类文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斗争,扫除文化垃圾,纯净文化环境。三是逐步建立科技含量较高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水平,是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建成文化市场管理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市场监管信息化、数字化。

再次,要不断提高人民的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和流通效益。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兰州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还是很大的,如果能将这些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消费,必将强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群众收入。当前要着力增加广大农村群众的收入,重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消费水平。二是开发消费潜力,促进文化消费。要通过舆论引导、兴趣培养和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居民文化素质,改变文化消费观念,培养文化消费意识,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造文化消费环境,催生文化消费群体,拉动文化消费需求,促进文化消费稳步增长,努力使城市居民文化消费在消费性支出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全球文化产业以年均30%的幅度迅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美国的GDP增速不到2%,但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5%,占GDP的23%左右,而我国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2.45%。我市的文化产业近年来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产业规模总量小,竞争能力弱,要实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5%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努力做大做强我市的文化产业。

首先,要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培育特色文化产业。要按照“特、精、专”的发展思路,重点培育九大产业:以动漫、影视、游戏、工业设计、会展等业态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以影视业和书报业为主的出版印刷业;以《大梦敦煌》等舞台艺术精品为主的演艺业;以太平鼓等民间文化资源为主的特色文化产业;以黄河风情线、水车博览园等本市文物旅游景点和周边文物旅游景点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以室内娱乐活动、游乐园、休闲建身、网吧服务为主的文化娱乐业;以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及节会为主的会展业;以雕刻绘画和民间艺术为主的工艺美术品业;以文化用品、设备为主的文化服务业。同时,还要结合这些产业实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给文化产业发展建立一个平台,以此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其次,要大力发展总量较大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规模。文化产业只有具备相应规模,才能成为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市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发展了一批有一定实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但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还需要积极建构总量较大、产值较高、文化整合力较强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一是要借助文化产业政策和区域合作、区域互动的手段,努力形成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势头强劲、潜力巨大的文化产业集群。二是要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使我市文化产业的总量指标达到国内较高水平,力争使文化事业的总产值、总就业量、总收入和总固定资产存量处在国内省会城市较前的方阵行列内,文化产业年增长速度达到5%—10%左右,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5%以上。三是要利用文化产业规模和产值迅猛发展的契机,坚持文化的两重属性,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第三,要努力优化文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具有兰州特色的文化产业格局。文化作为产业,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规模后也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问题。兰州的文化产业结构必须实现优化升级:一是要确立优势文化产业。根据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当前要集中力量发展现代传媒业、出版发行业、文化演艺业、文化旅游业四大重点核心文化产业,要在整合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这四大产业的吸引力、影响力、扩张力,较好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的转化。二是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要运用高科技手段,在网络服务、广告会展、动漫、网络游戏、创意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要形成社会文化产业发展规模。社会文化产业涉及面广,发展潜力大,要充分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健康文明、时尚高雅的文化娱乐项目,深入挖掘传统优秀的文化娱乐资源,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娱乐项目,不断满足大众休闲和娱乐需求,力争使社会文化产业形成规模。四是要鼓励和引导民营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要建立健全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鼓励各种所有制成分、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资金直接进入文化领域,逐步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第四,要逐步建立一批创新型文化企业和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式,以资产和资本为纽带,跨行业强强联合,已基本形成了文化产业集团架构。但要进一步形成产业优势,还需要努力实现文化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文化产业的集群化、专业化。一是要基本实现文化企业从单纯依赖数量、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大力提高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区域产业集聚和规模化经营。二是要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区和电子音像、影视、动漫制作等产业基地,演艺、会展、文化产品分销实现专业化、网络化经营,各种资源实现有效配置,骨干文化企业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实现跨地区、跨行业投资和经营。三是要积极培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产业,要以重点产业集团为纽带,倾力发展传媒出版、文博会展、文化旅游、影视动漫、戏曲演艺、网络创意等产业,力争在国内有行业优势,在国际有一定影响。

“文化兰州”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提升兰州文化软实力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当今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全面发挥文化的社会功能,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兰州特色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路,就一定能把兰州建成区域特色浓厚、时代特征鲜明、充满和谐与魅力的西部文化大都市和高品位、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交易中心。

(执笔人:贺永泉 王 望 郭 洪 刘俊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