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用企业信息化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大力发展
清洁能源是世界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前景广阔,对世界经济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等影响源远,就我省的清洁能源产业而言,2008年5月8日甘肃日报记者宋振锋、实习生杨阳在“工业强省”系列报道可再生能源篇以题为“追风逐日”向天歌在本报报道了清洁能源产业:
案例之一:经国家发展和改革会批准,目前国内规划最大的风电基地—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及配套电网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启动。这一项目使我省有望成为我国最大的风电产业带之一。甘肃日报记者卢吉平、张革文报道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情况。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工程,这标志着我国规划建设的第一处、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规模的风电工程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风电建设进入了规模化发展和发展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阶段。
被誉为“绿色能源”的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只是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我省积极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并通过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新能源相关产业,丰富循环经济内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此带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前景广阔。
过去,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主要依赖矿产资源开发。但是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造成了许多突出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必须要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打破以前主要依赖矿产资源开发的增长与发展方式。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好节能、降耗之路,大力发展高效、环保的新能源产业,提升循环经济发展层次。我省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发展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有用武之地。建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是影响甘肃全局的大事。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为此,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等产业,着力打造可再生能源等基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耗,风能具有永久性、就地可取的特点,不仅清洁无污染,而且不会产生辐射、二氧化碳公害或空气污染。在当前我国煤炭和石油等矿物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风力发电成为除水能外,技术最为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当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大踏步地向我省走来时,风能资源丰富、又具有多方面优势的河西走廊成了风电开发的热土。气象数据表明,我省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丰富的省区之一,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7亿千瓦,占全国总储量的7.3%,技术可开发量2700万千瓦,占全国的10.6%。
案例之二:我省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绵延上千公里的河西走廊。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古道的一部分,特殊的地形赋予河西走廊丰富的风能资源。其中走廊西段的酒泉市风能资源尤为丰富,这里有号称“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和被称为“风口”的玉门市,全市风能资源可利用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可开发量在4000万千瓦左右。
河西走廊不仅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开发条件也非常优越。河西地区没有台风,全年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29摄氏度,适用风电机组的建设和全年运行;有大面积的荒漠可利用,广布风电厂,可以减少同一地区季风变化带来的限制,形成“此起彼伏”的优势,降低运行成本;兰新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分布有合理的大电网,交通便利,风电并网条件优越。
案例之三:为了让风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清洁能源优势,我省对风电产业产业高起点规划布局,先后出台了《甘肃省风能资源评价工作大纲》、《甘肃省风场选址大纲》等文件,为当地风电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并在全省设立了60多座测风塔进行连续测风等前期工作,规划了18个大中型风电场,总装机2000万千瓦。省发改委还结合国家风电发展规划的调整,编制完成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报告。国电龙源、大唐电力等国内电力巨头也把目光投向了河西走廊。
案例之四:截至2007年年底,我省建成和在建的风电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开展前期风电项目装机100万千瓦。在酒泉市,年风力发电量已达8亿千瓦时,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的1/5,成为全国五大风力发电场之一。到2010年,我省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万千瓦;到2015年达到1000万千瓦,形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到2020年,将发展到2000万千瓦。
案例之五:大规模的风电开发,还有效带动了我省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仅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就将形成近千亿元的风电设备市场。而我省机械制造、发电设备等研发能力,在国内都具有较强实力。像风机的塔架、电机及部分电气元件,我省一些企业现在就有能力生产。在兰州电机厂生产的电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兆瓦级电机已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
目前,我国风电技术虽然基本成熟,但是风机制造业关键技术仍依赖国外,资金成本较高,这就要求我省必须加快风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步伐,提高风机制造水平。2008年1月30日,甘肃省风力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兰州理工大学隆重举行。省委书记陆浩、中科院院士胡文瑞为中心揭牌。省长徐守盛在揭牌仪式上说,中心要切实为我省风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争取把甘肃建成全国风机重大装备制造生产基地。
案例之六:加快太阳能利用和沼气、垃圾参与发电的步伐。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以前人们的生活不仅被重重大山“锁”住了,而且多少年都通不上电。现在,马鬃山镇变了。街道上商铺、饭馆数量增加,居民们用起了电视机、冰柜、洗衣机,冬天也能烧电暖气了。改变这一切的正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镇上曾试着用柴油机发电,烧很多油,一晚上才能发5个多小时的电,太不方便。现在,有了太阳能发电,一天基本上都有电。像风能一样,我省太阳能资源在全国也有着独特的比较优势,是全国第二个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区。全省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达4800-6400兆焦耳/平方米。我省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非常大,年太阳能总储量为72万亿千瓦。
案例之七:有关数据表明,如果利用甘肃省荒漠面积的1%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折算装机达1.2亿千瓦,每年发电1000小时的发电量,相当于1.5座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
案例之八:我省是我国最早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省份之一,我国第一个专门的太阳能研究机构、第一栋太阳房、第一个太阳灶都建在兰州。2007年11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项目,也在兰州开工建设。
种种资源技术优势,以及太阳能电源本身作为一种方便的移动式电源,使近20年来,太阳能发电在解决我省山大沟深、居民居住分散的山区和牧区无电村和无电户的供电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还大面积应用于邮电通信移动设备基站、电视微波信号塔站,造福陇原。2002年至2003年,我省专门实施了“送电到乡”工程,在11个乡镇政府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使农村、牧区近1万户居民享受上了光明。
案例之九:目前,甘肃省已成为我国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示范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年底,我省安装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约3.8兆瓦。太阳能不仅仅被用来发电,全省还在永登等大部分县市的农村中大力推广、安装和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据统计,一年可节省能源折合标准煤约10万吨。我省还在甘南合作师专、武威市凉州区建成了太阳能建筑。
案例之十:除了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沼气、垃圾发电项目开发也正在陇原兴起。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奶年繁育示范中心的用电问题,也基本靠的是沼气。2006年8月,在国家和省上的支持下,该示范中心实施的中荷沼气电项目正式运转。以前,对周边环境污染的牛粪,现在成了宝贝,既能满足奶牛基地的用电需求,沼气发酵产为生的沼渣、沼液还可用于生产优质无公害牧草。经测算,这一工程日产沼气1200立方米左右,年发电产值约为45万元。
案例之十一:2007年12月,我省还引进先进技术,在兰州动工建设了首座餐厨垃圾处理厂。这一项目使臭不可闻的垃圾变废为宝,整个项目完工后,可实现年发电量1500万千瓦时,相当于一年节约标准煤5500吨。虽然太阳能、沼气等生物质能在陇原不断兴起,但是,它们仍然规模小,生产没有形成规模优势,要让它们真正形成产业,任重而道远。有关专家呼吁,囿于这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高成本,在现行市场规则下缺乏竞争力,亟须政策扶持和激励。同时,还应建立起强制性的市场保障政策,提升相应技术开发能力。唯有这样,我省才能迎来绿色能源时代,可再生能源才会走进千家万户。
案例之十二:为解决风电发展面临的电网接入相对滞后等制约问题,国家提出了“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发展方针,建设千万千瓦级世界级规模的风电基地,打造“风电三峡”、“空中三峡”,通过风电的规模化建设和集中送出的措施,提高风电建设的规模效益,促进我国风电更快发展。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是我国规划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已核准建设规模500万千瓦,正在开展第二期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酒泉风电基地的建设步伐,对于积累大型风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大型风电基地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国际影响。甘肃省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场的建设,不仅可以提供清洁的能源,也将锁住风魔,改善甘肃恶劣的气候状况,变害为宝,并培育起甘肃的一个新兴产业。
案例之十三:加快开发酒泉丰富的风能资源,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发展新能源,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规划,到2010年,酒泉风电装机将达到516万千瓦,到2015年将达到1271万千瓦以上,形成大规模风电基地。届时,不仅我省的能源结构将会得到大的调整,大量的清洁能源还将输送出省外,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国家继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之后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拉动投资、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工程的建设,对于推动我省风电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振兴装备制造业,打造能源大省,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必将为我省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我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对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暖高度重视的机遇,充分认识到发展清洁能源在国际交往与解决争端中的重要性,把加快新能源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致力于发挥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扩大开放,创新机制,加强与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和国际社会的合作,加快新能源开发、研究与示范,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