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市场和市场机制
一、市场、市场机制与市场经济的概念
市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产生的,其含义可以做宽窄不一的四种界定:市场是进行商品流通的机构和场所;市场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全部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是商品经济型社会再生产诸环节中处于媒介和中心地位的交换要素;市场是一种调节机制和运行方式。概括起来,市场就是一切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是市场机制运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各自利益的竞争、生产供求关系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市场机制也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发生调节作用的机制。从横向看,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这些机制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从总体上说,价格机制是中心,它是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价格的变动,必然引起供求的变动,同时引起竞争和风险;供求变化反过来又引起价格升降,从而引起竞争和风险。部门内竞争促使生产要素向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流动,实现资源在微观领域的合理配置;部门之间的竞争,促使生产要素向短缺的生产部门转移,实现资源在宏观领域的合理配置。从纵向看,市场机制包括一般市场机制和具体市场机制。一般市场机制是指在任何市场都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市场机制,如在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都起作用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具体市场机制是指各类市场上特有的并起独特作用的市场机制,如金融市场的利率机制、外汇市场的汇率机制、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机制等。
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和调节人们关系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调节手段。市场经济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以市场为中心环节构架经济流程;用价格信号调节社会生产的种类和数量,协调供求关系;通过优胜劣汰竞争机制,调节社会生产比例以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看,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都是以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者都是通过商品货币的形式交换劳动,都是以追求价值为目的的经济,属于同一类经济关系。从区别来看,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的概念,主要是指社会生产方式采取价值生产形式,它反映的是劳动的间接社会性质,即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经济较抽象更本质层次的规定;而市场经济是对应于计划经济的概念,主要体现生产商品的劳动社会性的实现或交换过程,其特征是通过市场来组织和分配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及收入,是社会经济运行的较具体、更接近现象形态的规定,是实现劳动社会性的手段。虽然市场经济的存在是以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为基础的,但只有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高度社会化的生产构成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内容,一切关系都融入市场经济活动中,社会资源的流动、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已成为该种经济的基本调节机制和运行方式时,才是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从经济运行的作用形式、运行机制及资源配置方式的角度,对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的一种概括,是发达的商品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市场、市场机制和计划、计划机制,只是现代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主要方式和手段,它们本身并不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因此,市场经济既可以与私有制相联系并为其服务,同样也可以与公有制相联系并为其服务。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看,从私有产权支配资源和市场自发调节资源的低级形式,向公有产权支配资源和国家主导型市场调节资源的高级形式过渡,是历史的必然和进步。
二、供求机制与市场均衡
市场作为商品交换的领域或场所,是由买方和卖方组成的,也就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组成的,市场价格和竞争也是在供求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经济学中所说的需求,通常是指消费者在特定时刻、一定市场、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因此,需求这一概念包含两重意思:第一,消费者有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愿望;第二,消费者还要有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能力。只有同时具备了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欲望和能力两个条件,才称得上需求。需求实际是有购买能力的需要。如果一个消费者只具有购买小汽车的欲望而没有能力购买小汽车时,只能将其看做是一种需要,而不是需求。市场需求又特指全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个别需求的总和构成市场需求。
需求涉及两个变量:一个变量是商品的价格,另一个变量是与该价格相对应的商品的数量。如果把价格作为自变量,而与之对应的商品的需求量为因变量,则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函数关系来表示,这种函数就是需求函数。用D表示需求,用P表示价格,则需求函数如下:
D=D(P)
一般说来,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变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当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就越少;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就越多。这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规律称做需求规律。
在这种函数形式下,我们假定只有价格是影响需求的因素,而其他因素假定不变。事实上除价格会影响商品的需求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商品的需求量。如果把其他因素考虑进来,用a,b,c,d,…,n代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则需求函数为:
D=D(a,b,c,d,…,n)
需求状况还可以需求曲线来表示。以纵坐标表示商品的价格,横坐标表示数量,价格的每一变动都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数量,这在坐标图上形成一系列的点。连接这些点就会形成一条连续的线,这就是需求曲线。需求曲线通常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如果价格的变化和需求数量的变化是成比例的,即是线性的关系,那么,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如图7-1所示。
图7-1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
影响商品需求涉及多种因素:一是该商品的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相反,如果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二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需求量;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商品的需求量。但也有例外,如劣等商品,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优等商品。三是相关商品的价格。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如牛肉的价格上升,人们就会增加对猪肉的需求量;如果胶卷的价格下降,人们就会增加对照相机的需求。四是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加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相反,如果偏好程度减弱,则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五是消费者的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反之,则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不过,在研究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时,因为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一般假定其他的条件不变,仅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化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
由于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求的变动是复杂的,表现在集合图形上就是需求曲线的移动。假定除某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之外,其他影响该商品需求量的因素保持不变,而只有该商品的价格影响需求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的变化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上述其他原假定不变的影响需求的诸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了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需求的变化。
商品需求由商品供给来满足。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各种数量。因此,作为供给同样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出售商品的愿望;二是要有供应商品的能力。二者缺一就不能构成供给。个别企业提供的商品是个别供给,从所有企业和产业来看的供给则是市场供给。
供给涉及了两个变量,即某商品的价格以及与该价格相对应的供给量。如果把该商品本身的价格作为自变量,把相应的供给量作为因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表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就是供给函数。如用S代表供给,用P代表价格,则供给函数为:
S=S(P)
一般说来,商品的价格和其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化的。商品的价格越高,表示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生产者的利润越大,因此,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越高,同时愿意进入这种商品生产领域的生产者就越多,结果就会使这种商品的供给量越多;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的积极性就越低,供给也就越少。这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供给量和其价格是同方向变化的规律被称为供给规律。
在这种供给函数形式下,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假定不变,只有价格影响供给。其实,影响供给的因素除价格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如用S代表供给,用a,b,c,d,…,n代表影响供给的因素,则供给函数为:
S= S(a,b,c,d,…,n)
如果用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数量,用图示法将供给量的变化与价格的变化的关系画成曲线,此曲线为供给曲线,如图7-2所示。供给曲线从左向右上方倾斜,表明价格越高,供应量越多;价格越低,供应量越少,供应量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化。供给曲线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数量与价格的函数关系。
图7-2 供给曲线
前面我们在分析供给时,就分析到除商品本身的价格影响供给量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商品的供给量,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商品自身的价格。一般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二是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如原材料和工资的上升会增大生产成本,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反之,如果生产要素价格下降会提高商品的供给量。三是生产的技术状况。生产的技术状况能够影响产量增加的速度和幅度,从而影响供给量。新的高效率的生产方法的使用,会使厂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增加商品的供给。四是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该商品的供给会发生变化。五是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生产者就会增加产量的供给。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就会减少产量的供给。
正如需求的变化不同于需求量的变化一样,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也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供给量的变化是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不变的条件下,某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价格的上升或下降引起供给量相应增加或减少。而供给的变化则是指,在上述其他影响供给诸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了变化,致使生产者在原来某种价格水平上的供给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即供给水平发生了变化。
市场均衡是指一定时期内提供市场销售的商品数量与消费者对市场需求量之间的相对平衡。市场均衡表现在均衡价格上。均衡价格就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处于均衡状态所形成的在没有外部力量影响时不会自行变动的价格。均衡数量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一致时的数量。当我们把前面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画在同一个坐标图上时,这两条曲线必定会有一个交点,由这个交点所决定的价格和数量就是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现在我们假定这一商品为白酒来分析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如图7-3所示。
图7-3 均衡价格的形成
从图7-3我们可以看出,当市场价格为d元/公斤时,白酒的需求量为18吨,而生产者在这个价格下愿意供给的数量仅为9吨,需求大大超过供给,这就会刺激市场价格上升,这一方面能减少社会上对白酒的需求数量,另一方面,又能刺激生产者增加供给量,使供求趋于一致。如果市场价格为10元/公斤,生产者在这个价格下愿意供给的数量就达到18吨,而此时由于价格较高,消费者需求的数量仅为9吨,供给量大于需求量,这表明生产过剩,有一部分产品卖不出去,这就会导致市场价格下跌,这一方面会减少生产者供给的数量,另一方面又会刺激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量,使供求趋于一致。这个调整过程一直会到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时为止。图中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E就是一个均衡点,它表示7元/公斤这个价格,正好使消费者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的供给量,都是13.5吨。
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反映着生产与消费的比例。当供求一致时,市场的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当供求失衡时,市场的价格与价值就会背离,这种背离反过来又促使市场供求重新趋于平衡。市场供求就是这样反复由平衡到失衡,再到新的平衡。因而整个经济活动就是一个均衡向另一个均衡的变化过程。
市场均衡表现为个量均衡,是某一商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平衡。个量平衡的总和就构成总量平衡,并同时构成结构平衡。总量平衡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实现个量供求平衡,更要保持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这就要求:一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是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的作用,使市场供求均衡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动实现。二是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功能,尤其是发挥财政和货币的调节作用。三是建立基本商品储备制度,从使用价值上来调节商品流通,以影响供求平衡。
三、市场机制的功能强点
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活动中,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据数百年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几十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调节本身具有五种良好的基本功效和能力,即功能强点。下面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阐释。
1.微观经济均衡功能。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它们的经济行为属于微观经济范畴。微观经济要求实现均衡的自动调节器,就是市场调节机制。例如,在钢材、水泥、玻璃等物质资料交易市场上,商品价格或高或低的自发涨跌,对供给与需求双方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效应或抑制效应,表现为生产和交换行为的自行扩张或自行收敛,从而引致供求关系的自动平衡。同样,利息率、汇率、地租(或地价)和工资的自发涨跌,则对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起着自动平衡作用。以近年在深圳、上海、福建、海南等许多地方逐渐推行的土地批租为例,现行采取的形式一般是“拍卖”价格,这些土地的拍卖价或市场价,一般直接取决于土地的供求关系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情况。这是由于,土地价格要进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只有在确认购置这块土地后仍能保持预期利润水平时,才会接受某一拍卖价,哪怕是极高的地价。这自然是那些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有可能以较高的市场拍卖价获得。所以,在土地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共同作用下,地价并不会无限上涨,相反,会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使处于某一时间和地点的土地市场的供求,达到相对均衡。
再以上海、武汉两地的家庭保姆市场为例。由于进入上海保姆市场的人,大多数来自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较高的江苏、安徽、浙江一带,保姆的“要价”即劳动收入也较高;同时,上海需要雇保姆的家庭较多,这又从需求方面抬高了保姆劳务价格。与上海不同,进入武汉保姆市场的人,大多数来自湖北等经济不发达的偏僻农村、山区,加上保姆需求量较小,因而武汉保姆市场的劳务价格较之上海要低得多。由此可见,上海、武汉两地的市场机制,自动地均衡了各自的保姆劳务市场,使该市场得到自由发展。
2.资源短期配置功能。不论是土地、矿藏、水域、机器、厂房等生产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存在一个稀缺性的问题。这种稀缺性并不是指某种资源可能被耗尽,也与这种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无关,而是指如下情况:在给定的时期内,资源供给量与需求量相比,显得相对不足。也就是说,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无限多样的,而生产和提供人们所需产品和劳务的资源却是相对稀缺的,因此产生了怎样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和有效地分配使用,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问题。
处理这个问题的方式,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一是分散决策,即由供需双方以市场价格和市场供求的变化为主要依据,自由地作出自己的抉择;二是集中决策,即由中央计划部门以指令性计划的形式来分配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果,货币和价格只起着经济核算以及便于交换的作用;三是双重决策,即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相结合。不同的决策存在不同的利弊,但实践证明,市场机制能根据近期消费者的偏好来分配无数件产品,通过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和市场供求的变化,直接约束社会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流向和流速,从而有利于缓解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对矛盾,对社会经济资源的短期有效配置起着较好的引导功用。
上述两类情况均表明,就普通资源的短期配置效应来看,还是市场调节较计划调节好。必须指出的是,市场调节的资源配置功能,不仅影响单个企业生产要素的组合(如新办一个什么样的乡镇企业,该企业需购买多少机器、原材料,招收多少职工等),具有微观意义;而且影响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比例(如哪些产业和行业需要撤出一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哪些产业和行业又急需投入人、财、物而去大力发展),具有宏观意义。不过,市场调节拙于重要资源的长期配置,而只擅长一般资源的短期配置,但正是这种擅长形成了市场调节的一个功能强点。
3.市场信号传递功能。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相比较,市场机制中的信号传递是迅速的、灵敏的。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企业,以及作为调控市场的主体——政府经济主管部门,要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及演进态势,作出扩张和收缩的决策,都离不开价格、利息率、汇率等市场信号传递这一功能。
因此,市场调节所具有的信号传递功能,既有利于促进企业之间的横向协调,也有利于促进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纵向协调,从而成为构筑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经济的传导器。
4.科学技术创新功能。只有在市场机制的良性刺激下,企业才有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这是因为,在比较市场交换的同种商品时,其个别劳动耗费要还原为社会平均劳动耗费,市场价格取决于市场价值,所以,凡是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便可以获得较多的盈利。各个经济组织出于这一目的,必然内在地萌发出改革生产技术的意念,并力争在外部竞争中谋求优势地位。改革的实践已经明白无误地显示出:无论是工业、商业或金融等经济部门,还是科技研究、教育等其他部门,只要引进适合该部门特点的市场机制,就会有力地推动这些部门专业技术的利用、更新和改造,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科技发展链的完善,进而促进全社会的科技进步。
目前,我国市场机制的科技创新功能在各行业发挥得不够理想,体现新技术或发明的专利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较差,中国企业还没有真正自觉地运用市场机制实现技术的不断创新。要想在国民经济中真正地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就必须首先创设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体制,让自身具有技术创新功能强点的市场机制,普遍进入各行各业。
5.局部利益驱动功能。当人们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组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时,利益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上人们一切活动的直接目的或最终目的。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它通过价格、竞争等方式来实现。一般说来,价格等机制往往导致生产经营者之间,以及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在经济利益格局上发生增损的变动,从而促使生产者注重“社会成本”,消费者注重“替代效应”等等。
在商品价格变动时,假定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保持不变,这种情况下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就是“替代效应”。譬如,牛皮鞋的价格上涨,而猪皮鞋的价格不变,消费者就会用猪皮鞋代替牛皮鞋,以便用最适宜的方式,维持原有的消费水平。这时,消费者对牛皮鞋的需求量会有所下降,而对猪皮鞋的需求量有所上升。其原因在于,各种鞋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现实生活中,人们不难发现,诸如化纤织品与棉纺织品、茶叶与咖啡、肉类与鱼类等许多消费品之间,均有程度不同的替代性。归根到底,消费者注重替代效应的动因,就是受价格等市场机制所固有的利益驱动功能的影响,尽量减少效用的损失。
总之,市场调节的重要功能,在于承认各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驱使它们为本位利益(企业本位追求利润极大化,劳动者个人本位追求收入和闲暇极大化,消费者本位追求效用极大化)而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四、市场机制的功能弱点
我们必须清醒地领悟到,市场调节的功能强点并不能掩饰其功能弱点或缺陷。这些功能弱点主要表现为:市场调节容易偏离宏观经济目标,某些领域调节作用有限,协调产业结构速度缓慢,现实交易成本昂贵。我们既不能把市场机制说成是“洪水猛兽”,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异己”力量,也不能把市场机制奉若神明,轻信“市场万能论”。对于“市场失灵”或“市场失败”的种种现象,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也是看到的。
1.市场调节目标偏差。在实现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目标时,诸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包括通货稳定、就业稳定、国际收支稳定等等)、促进经济适度增长、优化生态环境等,单受市场引导的企业极易在追求利润极大化过程中偏离这些目标,使国家宏观计划落空。正因为如此,美国比较经济学家埃冈·纽伯格在《比较经济体制》一书中坦率地承认:完全分权在某些情况下则可能使计划变成不过是有趣的智力练习。
有人可能会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依靠市场调节,经济不是搞上去了吗?要知道,尽管它们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但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生产潜力并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同时,它们经济的增长又是以牺牲财产和分配的经济公平为前提的,并伴随着较大的经济波动和失衡。之所以要付出如此高的代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市场调节机制的主宰下,缺乏有效的国家宏观调节,使微观经济运行无法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相吻合,形成“目标误差”。
2.市场调节程度有限。按市场调节的深度和成效来划分,有下列四种情况:
其一,在汽车、钢铁、电子、耐用消费品等一般产业部门,较充分竞争加上唯盈利经营目标,使市场机制的作用最为明显和有成效。这是“市场调节程度I”。其二,在稀缺资源的产品生产和盈利率低、投资周期长的基础产业部门,即使加大市场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度,刺激市场竞争,也无法在短期内使这些部门的产品和劳务迅速增长。这是“市场调节程度Ⅱ”。其三,在有外在因素倾向的部门,尤其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和供水、邮电、环卫等公用事业,在实现盈利目标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目标。这是“市场调节程度Ⅲ”。其四,在非营利性的教育、卫生、国防、基础研究等部门,其主要发展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以及国防等等,接受市场调节的可能性更微弱。这是“市场调节程度Ⅳ”。
可见,市场机制在各个产业部门和领域的作用,并非没有限制。在有的部门和领域调节力度很有限,甚至无能为力。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利克·诺夫就坚决反对把市场和商业标准引进保健和教育事业,认为美国高得令人震惊的医疗费是一个警告:信息完备的顾客即患者,显然是一个神话。他尖锐地指出,如果乱用市场机制,就连关闭邮政局和电话亭也成为合乎逻辑的事了。此话有一定的道理。
3.市场调节速度缓慢。市场信号传递是快速敏捷的,但市场调节天然存在事后调节的滞后性,在诱导产业结构演变及高级化进程中速度显得迟缓。这是因为:一方面,市场供求不平衡引起价格变动→企业调整经营决策→市场供求暂时平衡。这一连锁传导反应,客观上需要较长的时间。另一方面,市场信息并非完全透明。依据新兴的灰色系统方法对信息的分类,既有已知的“白色信息”,也有半知的“灰色信息”,还有未知的“黑色信息”,加上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也不可能尽善尽美,生产经营者往往只能在市场能见度较低的条件下,根据现期价格和市场供求的状况,规划下期行动。这样,企业的经营决策不免带有相当程度的近视性或盲目性。一旦市场信息或信号失真,就会使“信号→反应→信号→反应……”的过程,变形为“错误的信号→错误的反应→更错误的信号→更错误的反应……”,从而延误社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比利时学者欧内斯廷·曼德尔在综合了包括技术频繁转换困难等因素后,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在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大量的消费品和生产商品并不是按年度“市场信号”生产的;更不是对每月变化的市场信息作出什么积极的反映。他们的生产是按照业已确立的消费结构和生产技术来进行的,与市场基本没有关系,是长期的技术演变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主要消费方式及生产方式。这番话似乎说得有点绝对,但其精神尚可理解,从一个侧面说明市场调节产业结构的局限性。
4.市场调节成本昂贵。调节成本是描述现代经济运行费用的—个重要概念。有调节就必定存在调节费用,这种费用的高低是判定经济体制和调节方式优劣的标准之一。市场调节的目标偏差、时间延滞、摩擦损失等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得在收集市场信息、均衡经济波动、医治静态和动态的负外部效应、防止过度垄断、缓解高失业和高通胀、消除畸形分配和非理性消费选择等一系列问题上,社会必然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这就直接或间接地增大了市场调节的成本。以实证的眼光观察,即使在市场机制较为完善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调节费用的相当部分也纯属资源虚耗。例如,在经济危机或衰退时,通过人为地强制销毁部分劳动产品和生产能力以求调节供求平衡;过度的广告竞争(西方称为“广告轰炸”)及由此耗费的资源,等等。
五、市场经济的共性与制度特征
现代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为标志的。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只要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就具有以下共性:
第一,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尽管政府、居民户、企业都作为市场的角色而存在,但充当主体作用的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企业,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主要创造者。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就必须具有能够自主决策、自主开展经济活动等应有的全部权利,必须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能够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而走向市场,按照市场的价格信号自主地作出经营决策。而企业要对价格信号的变化作出灵敏的反应,就必须具有明确独立的产权关系,硬性预算约束,即以利润为导向调节投入和产出。硬性预算是指企业遵循以收抵支的预算原则制约企业的行为。与此相反,如果企业的行为不受预算的约束则企业的预算是软性的。在硬性的预算约束下,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对自己的行为必须承担完全的经济责任。因此,企业对市场中的供求、竞争和价格的变动具有灵敏的反应,市场因此成为有效的资源配置者。而在预算软约束的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并不承担经营的风险和责任。因此,企业对价格和市场信号的变化缺乏积极反应,市场调节的作用难以发挥。而硬性的预算约束必须以企业拥有独立的财产权为前提。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财产权,可以在其权利范围内,自由支配、使用和处分自己所属的财产,独立地承担财产经营的风险和责任。否则,自负盈亏便无法实现,预算约束必然会软化。因而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前提。
第二,完备的市场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因而必须要有一个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完备的市场体系必须具有众多的市场主体以及市场主体间的充分竞争。如果只有少量的市场主体就会形成垄断的市场结构,从而导致非充分的竞争,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率就难以发挥出来。其次,完备的市场体系不仅要求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商品市场,而且要求有一个包括技术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从而使供求、竞争和价格等机制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最后,完备的市场体系要求打破封建的诸侯经济,打破对市场的分割和垄断,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不仅如此,还必须让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进行有效的联结,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关起门来搞经济是不行的,必须在全球经济中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第三,价格基本由供求调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参与者获取各自所需要的商品、生产要素及各类信息的途径是市场。这就要求有一个完整的价格信号体系,能够迅速地反映市场供求的质、量、结构体系及变化趋势,反映地区、行业的比较利益差别和机会成本的差别。价格这一最重要的市场信号传递者,必须由市场供求调节,并较为充分地反映产品及资源的稀缺程度,从而社会资源的调整与变动基本上依照市场价格变动所给出的信息来进行。劳动者作为社会资源之一,即人力资源,也需要按“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通过市场协调,以达到用个人劳动的付出换取相应的个人收入。因此,任何对价格信号的人为的不适当干预,都会造成市场信号的扭曲,并损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
第四,健全的法规体系。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交换的经济形式。商品所有者在经济上是完全独立的,在法律上具有平等的地位。它们之间的交易是平等自由的交易,任何一方都不能利用行政和强制暴力来达到不平等交换的目的,因而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契约经济,契约自由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交易的平等和契约的自由均应有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加以保护,从而做到:首先,应使市场主体在法律和经济往来中处于平等地位;其次,使市场主体能够机会均等地进出市场;再次使各市场主体能平等地获得市场上的生产要素;最后,使市场主体平等地承担税负及其他义务。与此相适应,完备的市场法律体系应包括以下层次:一是确立各市场主体地位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公司登记条例》等;二是各种规范竞争的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专利法》等;三是获取各种生产要素的法律法规,如《证券法》、《会计法》等;四是制定各种各样的税法及确立企业负担的各种法规。
第五,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冲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限制,使不同地区、国家的经济日益联合在一起,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商品、资本、劳动力在国内和国际间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形成一个开放化的大市场。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和产品等归属不同的所有者和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经济运行的组织,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都受到市场的制约,都要同国内、国际市场相联系。因而一切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都必须根据国内、国际市场的价格信号作出适应性调整。生产者要不断调整投资方向、经营策略、产品结构等。消费者要不断地调整购买选择、购买预算等。封闭的、非开放的市场活动只会使市场价格受到扭曲,经济主体的活动受到压抑,经济效率得不到发挥。
第六,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管理。由于市场结构本身难以达到完全竞争和提供完全的信息,而市场调节又具有自发性和事后性的特征,市场经济仅靠自身的运转难以避免周期性经济危机,难以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难以防止两极分化,难以应付生态、环境保护等未来的重大挑战问题。所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弥补市场机制的这些缺陷,必须有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管理和计划调节,以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政府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具体事务,而是通过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调节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
市场经济本身无社会属性,但它可以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这种结合就形成市场经济的制度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如下:
其一,以公有制为主体。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一般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但是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模式。这就是说要将公有产权与市场经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一种以公有法人型联合劳动为基础的“市场社会主义”。这种市场经济制度鼓励个体、私营和外资等其他非公有制成分的适度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中应占大多数或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并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其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资本为主体的分配原则只有利于资本的所有者,不利于广大的劳动群众,因为大部分的劳动群众是不拥有资本的,他们拥有的只是劳动力。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创造者,如果劳动者不能分享他们自己所创造的财富,就不能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也就肯定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的现阶段,资本还是一种稀有的资源,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我们应当让各要素所有者都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但是,必须要让劳动作为分配的主要因素,否则,就不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至于国家调节和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特点,不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两种具有不同制度特征和类型的市场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