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 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最新最美的图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本身发展不平衡两大难题,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尚有部分农民未解决温饱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能建立在贫穷的基础上。因此,对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更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做好新阶段的扶贫工作,扎实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3个阶段的扶贫努力,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绝对贫困人口数从1978年2.5亿人减少到2005年的2365万,贫困发生率从高达33%下降到3%以下。但作为我国主要贫困地区的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公报》显示,截至2004年末,西部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305万人,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50%;西部地区的低收入人口为2396万,占该地区农村人口的10.5%。按照我国的贫困标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列的592个国定贫困县中,西部12省区总共有375个,占全国的63.3%。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由于国家实施开发式扶贫政策后,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一部分人从贫困中解脱出来,但是,这又刺激了西部人口的增长,加重了西部生态环境的负担,农民返贫现象也十分严重。
二、西部地区农村贫困成因
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包涵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之间还交错作用,直接造成了目前剩下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以及这些地区脱贫解困的艰巨性。
1.自然环境恶劣。西部地区集中了全国主要的大山、高原、沙漠、戈壁、裸岩、冰川以及永久性积雪地域,恶劣的自然环境又导致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灾害频繁,抗灾能力又十分低下,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丰年温饱,灾年返贫。
2.人力资源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数量的增长超过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承载能力。2000~2005年,全国人口净增4173万人,仅西部地区人口净增1784万人,占全国净增人口的42.8%。人口增长部分主要在农村,“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成为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障碍。二是文化素质低。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2005年西部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比例为12.84%,超过全国10.32%的平均水平,其中西藏高达44.05%。低素质的农民工很难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劳动条件好、报酬高的工作,往往从事收入低、风险高、缺乏劳动保护的工作。很多农民工通过不正规途径进入一些非法小煤窑等从事劳动,致伤、致残、致亡事件不断出现,大量农民家庭因此陷入更贫困状态。
3.产业结构单一。西部农村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并且第一产业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基本上处于农耕社会。农产品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都很低,由于收入弹性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对增加农产品的需求的刺激作用不大,而且个别农户的增产固然可以增加该农户的收入,多数农户的同时增产,在农产品价格弹性低的特性下,农民经常遭遇到增产不增收的困境,贫困的问题继续存在。
4.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2005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3%,而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仅为34%,与全国城镇化速度的差距超过了20%。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下,西部地区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相对滞后,第二、第三产业就业门路少,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三、解决西部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思路
西部农村贫困的最直接的原因实际上是农民就业不足引起的。对于农村贫困人口来说,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他们几乎没有其他可以用来创造收入的资产。除非能使他们拥有的劳动力在农村变得相对稀缺,并具有相对高的价值,否则就不可能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和地位。因此,笔者认为,要根本解决西部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必须把重点放在减少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上。
(一)提高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
要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根本在于提高农民,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源源不断地转向第二、第三产业才有基础,农民以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经营农业才有可能。
一是要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当前贫困人口所在地有学校的比重已经很高,关键是解决贫困儿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西部地区农民素质的重点应放在全面开展对失学儿童的直接救助工作上,通过免费甚至补贴的形式提高贫困儿童的入学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使所有农民子女都能受到较好的文化素质教育。
二是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调查表明,经过岗前培训、有技能、有上岗证的农民工,相对没有培训的农民工找工作容易,且每月收入要高出未培训农民工200~500元。所以,要把加强农民成人教育特别是技能培训作为“教育富民工程”来抓。首先,积极开展创业培训。通过创业培训,教给他们创业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本领,扶持创业并给予不断的指导,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其次,抓好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教育和劳动部门要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就业前的培训,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坚持先培训后就业,保证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再次,加强新行业、新工种的培训。要紧跟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最后,深入开展劳务订单培训。农民对劳动技术培训最关注的是能否在较短时间实现就业,实现培训技术的价值。西部地区政府应通过劳动培训与用工单位的劳务订单相结合,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二)加快西部农村工业化发展步伐,推进城镇化进程。
近年来,中国城市产业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为此,需要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尤其是小城镇建设。但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差,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资金匮乏,要实现农村城镇化,必须先构建小城镇的产业基础。
一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合理配置地区工业资源。农村工业化的根本目的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使广大农民都能走上致富的道路。这就需要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从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工业布局问题。在西部地区,各县级地方政府要根据农村地区的资源条件,实施优惠政策,推动企业适当向重点小城镇集中;要考虑县域内城镇体系的发展,而不仅是县城这个中心点的发展。
二是发挥地区比较优势,选准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方向。目前,沿海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例如粮食、肉类的供给对外部地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为西部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一个机遇。西部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着突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农产品数量多、品种多,原料供应丰富;农产品价格低;劳动力成本低;产品差异性优势明显等。利用上述优势,西部地区可以建立起沿海地区无法与之竞争的农产品加工业,既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也符合产业布局中的地区分工原则。
三是充分利用乡镇企业现有的基础。乡镇企业对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巨大的潜力,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应当充分利用乡镇企业现有的这个平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受目前西部地区的区位条件、技术基础、投资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工业不可能脱离现在的产业体系而大规模地发展新兴产业。因此,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最现实的选择是在乡镇企业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上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农村工业受资金、技术、资源、人才等因素制约,其比较适合生产力水平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以民营为主的中小企业。应鼓励乡镇企业进行改制和重组,建成一大批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经营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这样就可以在充分利用乡镇企业原有资产的基础上培育起新兴的市场主体,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农村工业实现第二次起飞。
(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现在、今后西部贫困地区应该倡导与鼓励的产业方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通过工业化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得到真正转移,才能逐渐改善贫苦状况。
一是要有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倾斜政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进入了产业升级换代时期,大量资金雄厚、技术成熟、带有现成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西移已势在必行。西部贫困地区应抓住机遇,明确自己的产业导向,抓紧制定和出台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倾斜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东部产业转移,刺激本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是要形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效应。目前西部贫困地区现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一、布局分散,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差,大多数企业是按照地缘性和血缘性产生和发展的,因而决定了“村村有点火,户户有点烟”的格局。它不仅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与污染,还造成了人们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认识的偏见。因此,西部贫困地区基层政府在吸引外部投资,鼓励内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要有统一规划和引导,企业要适当集中,布局应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支撑点,重点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其辐射影响,逐渐形成中小企业产业群,产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效应,消化本地规模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是政府要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吸引投资,争取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除了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它体现在政府工作的高效率与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的能力上。西部贫困地区应借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东风,精简人员,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改善投资软环境,正确处理好“蓄水”与“放水”的现实矛盾,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200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