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具有一致性吗

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具有一致性吗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强调人的心理和谐,实际上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对每个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心理向社会释放向心力,有利于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一致,在对立中求妥协,在冲突中求共存的和谐氛围的形成。他认为,社会发展应是“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的发展。“综合的”主要指结构内部稳定协调发展,突出组织在结构中的作用,尤其是国家对市场调节作用,不仅仅强调市场的作用。

培育和谐心理 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就是注重人的心理和谐,强调人的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高境界,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层次。和谐社会,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宽裕的社会。但是,即使处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如果人们的精神、思想不健康,那么,这样的社会还不能算是完全的和谐社会。所以说,如果没有人的心理和谐,和谐社会注定只是表面的或低层次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强调人的心理和谐,实际上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对每个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和谐心理的功能

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最后,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大度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和谐心理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一是教化功能。中华民族有理论化的和谐文化传统。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查德·尼比斯特说:“协调是东亚哲学的中心思想,于是东亚人更强调事物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西方人不是这样,西方人活着就是为了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和谐是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配合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把和谐文化培育为民族精神,使其进入到哲学、科学、道德、文学、艺术领域,通过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塑造和谐心理,用之指导人的行为使人更好地调整人际关系。

二是调和人际冲突的功能。市场经济中不同的人群共同体进行全方位的竞争,这种竞争强化了差异和优胜劣汰,但是人类的竞争特点并不是生物中的弱肉强食进化方式,竞争可以消灭一个社会组织结构,但并不消灭人的肉体,我们制定规则把竞争限制在一定领域和一定程度,达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和谐心理是激烈冲突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先生指出,儒家关于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正是要为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社会与社会和国家与国家之间谋求一条共生之道”,“这是创建和平共存的生命形态所不可缺少的中心价值”。

三是凝聚人心的功能。和谐心理向社会释放向心力,有利于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一致,在对立中求妥协,在冲突中求共存的和谐氛围的形成。

四是培育以人为本的社会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佩鲁提出“新发展观”,他认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他认为,社会发展应是“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的发展。他解释说,“整体”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内生的”是要促进共同体内每个个别成员个性全面发展,充分开发人才资源,把活力逐步灌输到整个有机体发展过程,激励每个人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综合的”主要指结构内部稳定协调发展,突出组织在结构中的作用,尤其是国家对市场调节作用,不仅仅强调市场的作用。

五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功能。和谐社会是以保持人的差异为前提,控制差异,建立社会成员利益流动机制,社会成员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各自发挥作用,促进公平正义社会的实现。

二、当前心理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市场经济自发竞争机制导致的社会矛盾映射在人的精神世界造成不健康心理因素增多、心态失衡、价值趋向单一、理想信念困惑、极端情绪化心理,这种精神状态不利和谐社会建设,也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归纳起来,目前人们的心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由于精神空虚而导致的自私、冷漠心理。物质的丰富不代表精神的提高。相反,沉迷于物质享受可以导致凡事从个人出发,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精神空虚。一些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道德感缺失,与社会疏离甚至对立。

二是与工作节奏、生活节奏加快相关的焦虑、浮躁心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市场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都明显加快。信息传递之快,更换之勤,使人目不暇接。而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新任务等等,层出不穷,又使人应接不暇。对此,有的人惊惶失措,处于焦灼不安的状态中;一些人缺乏耐心,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心存侥幸,失去了应有的踏实和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的从容心态,进而引发社会性焦虑。

三是由于不能正确分析收入差距问题而导致的怨恨、仇富心理。不能否认,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确实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应看到,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正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果;先富帮后富,缩小贫富差距,走向共同富裕,是我国改革的根本导向;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取缔非法收入,防止贫富分化,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之一。而一些人对社会上的富裕群体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并使仇富心理扩大化、极端化,不仅模糊了现阶段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的界限,而且看不到共同富裕的前景,有的还因此否定改革开放政策。

四是由于在竞争中暂时失利而导致的挫败感和抑郁心理。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变动,导致人们工作压力、竞争压力增大。一些人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一些人安于现状、易于满足、怕冒风险,在转型期间的就业竞争、岗位竞聘中暂时败下阵来,但他们不是承认竞争,积极准备在新一轮竞争中东山再起,而是意志消沉,感到无助、受挫,被抛弃又无可奈何,于是郁郁寡欢、自怨自艾。

五是封建残余影响下的特权、宗派心理。中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在今天,封建等级观念、特权观念的残余还渗透在一些人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中。有的不能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个人的私有财产,大搞特权;有的面对下属时趾高气扬,傲慢无礼,而面对上级时过分卑微,一副奴相,失去了作为人的尊严;还有一些人搞小圈子,拉帮结伙,结党营私,都是心态扭曲,影响人与人的和谐。

三、影响心理和谐的因素

影响心理和谐的因素很多,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大量“潜规则”的存在,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异等是其中的主因。

首先,是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影响。随着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成员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一部分人成为改革的受益者,先富起来;另一部分人却走向社会的“边缘”,成为弱势群体。

面对收入分配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尤其是在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的情况下,部分社会成员,特别是利益受损的那部分社会成员萌生一些诸如不平衡、浮躁、嫉妒甚至仇恨的心理也就比较“正常”了,加上平均主义思想的“惯性”作用,这种巨大的反差就更明显了,相对剥夺感等心理也就由此而生。

其次,是大量“潜规则”的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职业、收入等经济“指标”逐渐代替了阶级出身等政治性因素,成为确定、评价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准,在某些人看来这甚至成了唯一的标准。于是,产生了一些一味追逐经济利益的、丑恶的、违背道德、违犯法律的现象,形成了很多的所谓“潜规则”,增加了社会活动的成本,形成了不好的社会风气,加剧了人们对自我、外部世界的认知矛盾,影响了人们内心的和谐。

再次,是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异导致心理不和谐。现阶段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但是,社会不同部分的变迁速度是不一样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经济层面的变化。我国就在经历这样的阵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各种思想价值观念传入,对新中国成立后经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冲击。一些人原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完全瓦解,出现了很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崇洋媚外的心理和行为。

最后,是不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的影响。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各种社会心理的产生、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一些媒体或大众传播机构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素质,以提高收视率、点击率为唯一目标,迎合所谓时尚、前卫的观念,夸大或放大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思想观念,客观上对受众进行了错误的引导,特别是对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此外,个体因素也是影响心理和谐的重要原因。

四、培育和谐心理,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而且是十分迫切的现实任务。必须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促进人们心理和谐的方式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

从目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和人们的现实心理状态出发,培育和谐心理应特别着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导致人们心理不和谐的原因很多,许多情况下是由于社会上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因此,要促进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必须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各项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讼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道德建设,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规范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二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心理学家曾统计出一个惊人的数字:在人群中,有80%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格缺陷和习惯性不良行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心态,已经是现代人必须认真解决的人生课题。对青少年来说,处在“高心理负荷时代”,面对着复杂、多样的成长环境,尤其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培养人们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克服自卑心理和自傲心理,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象。使人们懂得,在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今天,只有发扬意志顽强、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才能战胜种种困难,冲破重重阻力,达到胜利的彼岸。让人们学会与他人相处。能够以尊重、信任、友爱、理解的态度与人交往,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与别人建立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要学会自我调节。人的一生总有失意与困惑的时候,所以要学会以正当的方式宣泄消极情绪,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过分压抑自己,对生活中出现的悲、愤、忧、哀等消极情绪进行及时调节。同时,建立健全心理教育系统,通过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解除心理困惑,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心理援助,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人们经常保持满意、愉快、开朗、乐观的积极心态。

三是加强美育,促进人格完善。美育是通过美的熏陶净化人的情感,使人对人生价值进行最高层次的挖掘和把握。美育的深层次目的是为了发现、追求和建立一种更好的生存方式,实现人的现代化即人格在最大限度上的完善。美育通过运用人类所创造的美的产品和所揭示出的美的规律,去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其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形成平衡和谐的心理结构,从而达到塑造其心灵、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的目的。因此,美育既是一种自我生成的教育过程,又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出发,美育是人类开发自我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要消除部分人中物质极其充裕和精神生活极度空虚的巨大反差,实现心态和谐、人格的完善,美育是极为重要、亟待实施的教育手段。美育侧重于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格调的培养,可以使人们在繁细的现代社会分工中感受到生命的整体性,在功利的环境下体验到非功利的愉悦感,在统一的模式下享受到个体的自由和独特,而这一切都有利于塑造人心理的和谐、人格的健全和完善。

200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