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书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不同视角研究了中国产业集群的演化与发展。其他许多学者和机构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产业集群的不同定义,但是这些定义在本质上是类似的。本书统一使用“产业集群”这一提法,并且不在概念的细节上进行详细区分。
2.2.5 本书对文献的贡献
本书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不同视角研究了中国产业集群的演化与发展。总体而言,相比于已有研究,本书的文献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本书利用翔实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在工业化早期阶段,产业集群是如何通过分工克服工业化进入壁垒的;其次,本书利用全国的企业普查数据研究了产业集群的融资与绩效;最后,本书还利用浙江省100多个产业集群以及县级统计数据检验了危机与产业集群质量升级之间的关系,这将Sonobe和Otsuka的模型向前推进了一步。
【注释】
[1]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结构,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结的现象。王缉慈(2001)将产业集群定义为:某一特定的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其他许多学者和机构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产业集群的不同定义,但是这些定义在本质上是类似的。本书统一使用“产业集群”这一提法,并且不在概念的细节上进行详细区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下面的文献:朱希伟(2005)详细罗列了中国学者对“Industrial Cluster”的不同翻译;吴结兵(2006)、刘世锦等(2008)详细总结了不同学者和机构对产业集群的定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