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植被资源(1987年5月25日)
地表植物界的规律性组合,就是植被。植被是对整个地球表面或某一地区的植物群落的概称。植被反映了地表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替,其规律则是内在于植物群落中有机物质的积累和转化中的能量与水分循环,同外界各自然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和运动的具体表现。
植被是活的有机界的群集,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资源,尤其是聚积能量上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别富有的作用。它是人们解决能源问题的最经济实惠和最富有战略意义的所在。
一、植被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特征
陕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偏东,黄河流域中游兼长江流域汉水上游。其植被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环境条件具有以下特征。
狭长居间的地理位置——陕西省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约120—500公里。东连长江、淮、河、海大平原,西通蒙、新、青、藏大高原,又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的黄土高原的腹地。分异我国南北的秦岭山地主体占据很大面积。东越平原与海洋相望,西跨高原可直通中亚、欧陆。地居温带、暖温带的植物能够沿山巅进入,西北草原成分来之极易,东北,甚至于朝鲜、日本成分也可以架山桥而来。地理位置的狭长居间,决定了陕西植被的植物组成成分上的广收兼容。
向东南季风区开敞,地貌及水热状况南北殊异——陕西地貌从北向南,自东至西均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地理分异现象。从北向南依次为:风沙草滩地、黄土梁峁丘陵、黄土高原沟壑、石质黄土梁地、渭北山地、黄土台塬、渭河平原、秦岭山地、盆谷相间的汉江河谷及巴山山地。其物质构成、地表形态、含水蓄热状况各不相同。东西差异则表现为:陕北,黄河贯穿陕晋,水系篦梳状,子午岭分界陕甘,南北纵贯,因而东低西高,东燥热而西湿冷;陕南,秦岭兀立,主峰太白山高达3767米,位于西部,汉江源出秦岭,水系格网状和树枝状,夹于秦巴山地之间,东低西高;关中,由于秦岭和陕北的牵动,呈三角形喇叭状,因河谷和两岸的黄土塬结构,西高狭而东低平,这种三角形喇叭状的冲积平原,使水热状况发生了东西向逆向变异。
气候上从大陆性的温带、半湿润的暖温带到水热较丰饶的北亚热带等均有反映。年均温由北向南递增(由榆林的低于8℃到安康的高达16℃),10℃以上活动积温从2000℃到4900℃之间,无霜期由榆林151天、紫阳270天,年降水量也由北向南递增,即从500毫米以下(定边343.6毫米)到1200毫米以上(镇巴1237.7毫米),且一般西部多于东部。由于大陆性影响,年降水量的50%—65%集中在7—9月份。这种雨热同期的现象,正好适于植物生长和作物的发育。
陕西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10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积的河系达383条、5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河13条,外流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径流总量约420亿立米,耕地亩均729立方米,分布规律是北少南多,平川少山地多,由北向南递增。
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河流阶地及盆地之中,埋深50—100米,承压水一般10—15米,有的高出地面3—5米,甚至于17米,且均为淡水。可供养殖的水面共约40万亩。
地表物质成组各异,土壤类型多样——由于基岩性质和成土过程的差异,陕西省自然土类从北向南地带性土壤依次分别为:长城沿线两侧为风沙土和栗钙土地带;黄土高原为致密的沉积岩系及黄土性物质在干旱气候和充分热量下形成的黑垆土及淡栗钙土地带;渭北高原为黑垆土带;关中平原为褐色土及冲积性土壤;秦巴山地为黄褐土及棕褐土地带;汉江谷地及两侧为黄褐土地带。由于长期农耕,自然土类多已变成农业土壤,栗钙土和大部黑垆土的腐殖层被剥蚀成为目前瘠贫的风沙土和黄绵土。此外陕西还有一定面积的盐渍土、草甸土、沼泽土和水稻土等非地带性土类。
南北两大古陆块相接,北部相对稳定,南部比较活跃的地质演化过程——陕西省在构造上为鄂尔多斯地台与陕南秦岭褶皱带及四川地台的大巴山过渡带所构成。鄂尔多斯地台为一内陆盆地,四周是古陆地区,盆地内既无褶皱,又无侵入体,为华北陆台中最稳定的部分。其生成过程是:震旦纪出露;古生代初期海侵、沉积和上升,末期又下降;中生代以后第三纪以来则气候干湿交替,末期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发生,形成渭河地堑,由于气候变干而大面积沉积了黄土(一般厚约数米到数十米,最厚者可达150—200米,质疏松富矿物质),由于流水侵蚀及侵蚀过程中微弱的上升和下沉交替,形成今天的多级阶地及少数裸露的石质山地(子午岭、黄龙山等)和土丘(崂山、白于山等)。秦岭褶皱带及四川台地以北的大巴山过渡带则为太古代结晶片岩所组成的复北斜,是震旦纪以来长期被侵蚀的地区,主要的褶皱运动发生于燕山期和吕梁期以后,形成隆起的条带山脉。其生成过程是:震旦纪海水侵入南缘,中生代同华北陆台一起上升,海西运动时部分发生沉降,燕山运动中秦岭成山,喜马拉雅运动中再度上升,并发生断层,形成今日的高山。正是由于这些“动”、“静”不同的地质演化历史造成陕北现代植物种类较少和被复不佳而又多植物化石、煤藏的状况和陕南秦巴山地又多古老区系成分的现实,升降夷平,形成若干山间平台,成为今天山地作物植被分布的主要地区。
关中盆地为一断块式复式渭河地堑,秦岭北坡有断层崖保存,有线形分布的温泉带,其陷落开始于新生代(蓝田、渭南、临潼为第四纪地层),两旁山地至今仍在升降陷落过程中,沉积成今日的关中平原。
陕西省植被就是发生、演化在这个历史舞台和历史过程中的。古生代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的开里东运动时仅在本省南缘出现原始蕨类;石炭纪与二叠纪之间的海西运动前后,蕨类全胜,银杏等裸子植物出现;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时蕨类与裸子植物昌盛,被子植物发生;新生代第三纪时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全盛,蕨类退化,第三纪被子植物昌盛,裸子植物弱化,草本植物发生,逐步出现草原植被;第四纪时植物和植被与现今相似,被子植物大昌盛,草本发展,草原景观显著。
以上就是今天陕西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群相当多样的历史和地理渊源所在。
悠久的人类社会垦殖历史,对植被及其所在环境条件的深刻影响——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摇篮,陕西关中更是我国农业的发祥地之一,远在6800年前的半坡先民已开始收获谷子、利用栎林,远古已开始农事活动和农耕研究。周民已开始大量栽种人工植被,普遍利用自然植被。秦汉以前陕北游牧,林茂草丰,开始在河谷地带发展农业,汉时已成为农牧交错区。秦汉时期利用和改造农业植被有了更大的发展,兴修水利、发明“带田法”、“区田法”等轮作制度,引进西域多种作物、果树。北周隋唐长安及关中农业自然条件得到改善,引进作物种类更多。北宋至明朝在陕北屯兵御外,林牧资源受到一定破坏;南宋抗金,屯兵汉中、安康,新垦农田数十万亩,农业植被面积空前扩大;元代“木棉种于陕西”;明、清为实践与总结陕西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由于干旱日益严重,总结旱农经验及与干旱作斗争的种植措施,农业植被得到新的发展,农业科学进步显著。从明代中叶起,由于战乱关中及川、鄂、湘等地灾民流入陕南秦巴山地森林之中,称为“棚民”,砍伐森林,开荒种玉米、洋芋,密林后退,农业区不断扩大。近代鸦片战争以后,封建及半殖民地双重政治压榨和经济剥削,陕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受到严重摧残,陕北流沙继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关中土地盐碱化,陕南森林破坏,汉江两岸垦殖严重。民主革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陕北“丰衣足食,耕三余一”,引水拉沙、水土保持、兴修水利等大大改善了农业自然条件,然而也有无限制的垦荒,加剧了水土流失,影响自然植被的发育等教训。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生产的条件大大改善,当然在所有制的几次大小变革中,由于某些指挥失误,程度不等的均对农业生产条件及自然植被产生过不利影响。解放以后的人口猛增,也加重了土地的负担,造成对自然环境及自然植被的严重摧残。
总之,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人们的生产实践和多方面的社会实践,在陕西既创造着人工植被,使其内容结构日渐复杂,分布更加普遍,产值日趋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大量破坏和摧残了自然植被,使其面积日渐缩小,结构简化,生态失调,灾害加剧,造成日益严重的危害。这就提出两个富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保留自然植被在什么情况下和到什么程度?如何利用自然植被研究和理论来建造人工植被,使后者的光能利用率基本上可以代替前者。
二、植被的区系特征
植被是由植物种及其个体(种群)按规律组合而成,研究植被必先了解组成该地植被的植物组成。某地植被的组成成分,即某地的植物种类,叫做某地的植物区系。
陕西省植物的科、属、种组成现状。已知约有种子植物150科、883属、3700多种。这些植物中,菊科、蔷薇科均在300种以上;禾本科近300种;毛茛科、莎草科、豆科、唇形科、虎耳草科、忍冬科等均含100种以上,以上9科总计占本省种子植物种数的46%。含10种以下的72科,占总种数的48%(其中仅有1种的24科,占总种数的16%),其余6%为百种以下、10种以上的科。
在上述植物中裸子植物含9科、24属、98种,最主要的是松属、冷杉属、落叶松属、侧柏属、柏属、刺柏属和云杉属等。此外,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地里有臭柏和麻黄等属分布。被子植物则相当丰富,计141科、859属、3600多种,以栎属、桦属和杨属为主要的落叶阔叶建群树种。此外被子植物中还有一些旱生草本、半灌木植物种,如几种针茅、几种蒿等。
我省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是:
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前已述及陕西省已知有种子植物150科、883属、3700多种,它们分别占全国科(150/291)的52%、属(883/2940)的30%、种(3700/24300)的15%,而陕西省的总面积仅占全国的2%(20万/960万)。若以太白山为代表,则丰富程度更为突出,太白山面积(542平方公里)在全世界微不足道(0.56/万),但有种子植物120科、627属、1770多种,分别占全国种子植物科数的39.7%、属的21.1%、种的7.2%。因此,无论从区系分析、生态类型、资源植物考察等方面和与同纬度邻近地区比较,陕西植物种类都是较为丰富多样的。
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秦岭古陆早在寒武纪时已成为陆地,只在中泥盆纪时曾受南秦岭海槽海侵,以后一直为陆地,尽管第四纪时曾受山地冰川的作用,在冰期间冰期、寒暖气候的交替影响下,迫使植物进退往复迁徙,但从所含世界性单种属、少种属以及我国特有属之多来看,仍可以显示出植物区系的古老渊源。以太白山为例,含侧柏属、五福花属等世界性单种属22属,占太白山总属数的3.5%;含三白草属、木通属、黄栌属等世界性少种属60属,占总属数的9.5%;含山白树属、青檩属、虎榛子属等木本属和独叶草属、盾果草属等草本属的我国特有属22属,占总属数的3.5%。此外杜仲等古老的孑遗植物均可栽培适应,五味子属、猕猴桃属、鹅耳枥属、白腊树属、胡桃属及葡萄属等的一些种均为落叶阔叶林的古老属成分。还有一些与其他古老发生区的植物具有间断分布现象,也可以证明其古老性。至于陕西省的古老成分银杏、文冠果及七叶树等,陕南秦岭也有分布。
特有种较多。据傅坤俊教授对秦岭光头山的研究,仅秦岭北坡就有21个世界性单种属,即华山的猬实、刺楸、水青树,仅见栽培的杜仲、侧柏、枳,秦岭西段的文冠果、刺榆、银杏、长果升麻,太白山的马兜铃、桔梗、款冬、狗筋蔓等;由于受地体和天体的影响,植物成分中出现了110多个特有种(变种、变型不在内)和准特有种;其中仅有陕西地名命名的就有63种之多,如太白红杉、眉柳、陕西鹅耳枥、太白蓼、秦岭无心药、陕西铁线连、崂峪小蘖、华山黄芪、陕西槭、户县白腊树及光头山苔草等。
区系成分的过渡性。由于各种自然地理及历史条件的鲜明特征,陕西植物区系的过渡性特征也较显著:地处华北夏绿林区,有华北区系的标志种如油松及各种栎类等混交或呈纯林;有些是起源于南方古热带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如构树、栾树等;太白山的高山针叶林、太白红杉代替了华北落叶松,形成了森林植被的上界,在其下缘又和巴山冷杉混成大片林地,秦岭冷杉、铁杉以及华中、华东分布的铁橡树、岩栎等常绿栎类及其他榛、桦、槭等形成太白山植物群落中的建群种和森林下木,又构成华中区系的面貌;秦岭太白山的植被垂直分带,不仅为秦岭代表,甚至于在我国东部都有典型性。在各垂直带中具有相当数量的云贵高原、横断山地及青藏成分,标志着各地成分的嵌入现象;我省仅有的太白山高山灌丛草甸带主要由杜鹃、报春、龙胆和苔草等属种类组成,其中许多种类与唐古特地区种类相同;中亚东部荒漠成分如乌拉绣线菊、锦鸡儿、黄芩等在陕西也有分布,甚至于可达太白山;此外欧洲、西伯利亚成分可以东来至陕西太白,热带成分也有以此间为北缘的,至于我国的蒙新草原和荒漠成分其进入陕西的数量就更多了。从科来说,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豆科、藜科、柽柳科等陕北较多,尤其针茅属、蒿属、锦鸡儿属等更是多在陕北出现。
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尚无全面统计分析资料,仅根据各方面的记录资料也足以反映出陕西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的复杂性。按吴征镒教授对我国植物地理成分的分析,划分我国2980属植物为15个分布区类型(即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热带美洲和热带非洲间断分布、东半球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热带亚洲〈印度—马来亚〉分布、北温带分布、东亚——北美间断分布、东半球温带分布、温带亚洲分布、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中亚分布、东亚〈喜马拉雅—日本〉分布及中国特有成分等),几乎所有类型陕西均有分布。当然种属及数量是有差别的,根据陕西区系状况,可以概括为三主三次的成分组成特征。三主即蒙新成分(陕北北部为主)、华北成分(陕北南部、关中及秦岭山地为主)、华中成分(陕南、大巴山南北坡及汉水两岸为主);三次即世界共有成分、陕西特有成分、中日及青藏(印度、马来亚为主)成分影响等。
栽培成分丰富。我国起源的栽培植物不少于136种,其中陕西有分布的就有98种以上。粮食作物(麦、稻、黍、粟)、油料作物(油菜、棉花、花生、蓖麻)、经济作物(棉花、花生)、纤维作物(麻、棉)、药用植物(红花、当归、黄芩)、化工植物(单宁、盐肤木、五加)、观赏植物(菊花、牡丹)、材用植物(松、柏、杨、柳、椿、榆、楸、槐、桦、椴、桐等)、绿化植物(刺槐、杨、柳、五角枫、法桐等)、香料植物(花椒)、指示植物(香薷、柏、迎春)、果树(干果、浆果两大类许多种)及数十种蔬菜植物(葱、韭、蒜、菜豆、刀豆、梅豆、豇豆、白菜、油菜、芥茉子、大头菜、白萝卜、菠菜、雪里红、芹菜、芜荽、甘兰、茄子、大辣子、线辣子、羊角辣椒、红薯、洋芋)等均广泛种植。
三、植被的基本特征
由于陕西省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地质历史及人类社会影响的不同,陕西植被具以下基本特征。
植物和植被资源比较丰富。陕西共有种子植物3700多种,与同纬度及北方邻近各省比较,均居于优势。这些植物中不仅有许多亚热带植物,如柑橘、油桐、棕榈、桂花、茶、乌桕、枇杷等,而且数量相当多的亚热带针叶和常绿阔叶树种,如马尾松、柏木、杉木、桢楠、樟、鹰爪枫、中华黄杨、枫香、阔叶十大功劳等,此外还有不少常绿草本。陕南山地还有许多名贵药材和果树种类。秦岭主体及关中,甚至于陕北南部为夏绿阔叶林的分布地区,除少数常绿成分外,落叶阔叶的乔、灌、草、藤植物均极丰富,而且生长健壮,种群密集,加上长期垦殖,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几乎囊括了我国南北方均居优势的粮食、油料、饮饲料、纤维、蔬菜、药材、化工等主要作物种类和树木杨、柳、椿、榆、槐、刺槐、泡桐、梧桐、桑、构、枫、等,针叶树油松、马尾松、白皮松、华山松、落叶松、侧柏、圆柏、龙柏、刺柏等。关中地区还集中了北方落叶果树的大全。陕北除为落叶阔叶林区的北翼,因而具有许多夏绿成分外,由于水分条件较差,大陆性加剧,材用和水土保持植物油松、山杨、白桦、辽东栎、鹅草枥、文冠果、柠条、荆条、狼牙刺、沙棘、酸枣、扁核木、胡枝子、蒿属多种、鹅冠草、冰草等较多,大黄、黄花、秦艽、远志、酸枣仁、芦根等药材也很多。此外长城沿线还有不少的固沙保土植物,如两种沙蒿、沙柳、沙芥、沙米、沙竹、臭柏等及沙地药材枸杞、甘草、麻黄等。据《安康地区经济植物》所载其资源成分共分10大类即橡胶类2种,漆液类2种,单宁类14种,染料类7种,油料类64种,淀粉和酿造类29种,饮料类1种,纤维类40种,药用类111种。铜川市郊不足600平方公里常年收购植物性药材208种,其中最主要的有26种。
植被类型复杂多样。陕西省自然环境条件复杂优异,植物区系多样,历史演变曲折,人为影响深远,因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自然植被、人工植被、次生植被三大分类体系几乎均衡发展,在陕西植被类型系统中都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生态条件兼我国东西南北各地的许多特点,因而各种生态类型的植被分类相当齐全,既适于各类型的存在和发育,又便于变化条件下的各类型的迂回和保存,地带性植被与非地带性植被都能各得其所,共同繁荣。森林植被的体系较为完整,除热带森林和典型的亚热带森林外,其他各种森林类别,陕西几乎都有分布。山地森林植被的类型和垂直分布在我国东部均具有典型意义。
水平和垂直结构明显而典型。陕西由于南北狭长,从北亚热带、暖温带到温带,分别具有各地带的各类植被类型,从陕南巴山到长城沿线,俨然经历了一个从亚洲东南部到亚洲内陆的植被分布过程。
由于海拔从170—3767米,相对调程几达3600米,因此植被的垂直分异已被公认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代表,尤其秦岭主峰太白山最为典型:780米以下为农耕带和侧柏带:780—2200米为低中山落叶阔叶的栎林带;2200—2700米为中山落叶阔叶的桦林带;2700—35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带;3500—3767米为高山灌丛草原带。其他陕南、陕北诸山大都服从这一规律,唯其上、下限因地理纬度位置而有异,成分也有别,陕南大巴山各带中常绿成分有所增加。
应当指出,陕西东西最宽约500公里,东西经向变异虽不重要,但主要由于水分状况的变化也有所表现。陕北北部、东部稍优于西部,因而盐沙荒西部较甚于东部;陕北中部子午岭向东倾斜,西湿东干,西多森林、东多草灌;关中西高东低,西山东平,西湿东干,西部森林茂密,东部农田广阔;陕南秦巴山地由于降水充沛,水分差异不多,但因山势西突,因而热量东高于西,森林东部优于西部,常绿成分也是东部多于西部。
人工植被源远流长,类型比较齐全。人工植被在陕西起源得很早,有据可查的能够追溯到距今6800年前的半坡时期,现今已发展到全省面积的20%—35%。陕西人工植被主要是栽培(种植)农业植被,同时包括林(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和水保林)、果园、牧草(苜蓿及草木樨),也包括花卉、绿化植物及环保植物。陕西人工植被分布以河谷为中心向四周或两侧扩展,以种植业为中心向林牧业扩展,以单种单层为中心向多种多层发展,以农业为主向多种经营发展;发展的趋势是:种类及品种增多、熟制增多、间作套种形式增多。各地发展极不平衡,总的潜力仍然较大。
次生植被占据很大面积。由于历史原因,陕西省原始植被几乎荡然无存,只在极少数地方保存着,而大面积分布为次生植被,这些有的是正在遭受破坏的结果,有些是正在恢复过程中,有些还是破坏又恢复,有些还是恢复中又遭破坏所致。它的存在,对于研究自然植被的演替和恢复及研究栽培植被的培育均有重要意义。
四、植被的类型系统
植被分类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尚未充分解决好的问题。陕西省植被分类,从发生学原则出发,按照其形成分为三大类,即自然植被、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暂并入自然植被)。
陕西植被类型的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分类系统如下:
甲、自然植被
一、森 林
(一)针叶林
1.高山落叶针叶林
(1)红杉(Larix potaninii)、太白红杉(L.chinensis)林
2.高山常绿针叶林
(2)云杉(陕西云杉或大果青杆Picea neoveitchii)、麦豆杉(垂枝云杉P.brachytyla)、冷杉(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太白冷杉(A.sutchuen ensis)及铁杉(Tsuga chinensis)林
3.山地常绿针叶林
(3)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
(4)华山松(P.armandii)、油松林
(5)华山松、马尾松(P.massoniana)林
(6)白皮松(P.bungeana)林
(7)白皮松、油松林
(8)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疏林
(二)混交林
4.常绿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9)油松、华山松、桦木(Betula spp.)林
(10)油松、华山松、栎树(Quercus spp.)林
5.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11)全苞石栎(Llithocarpus cleistocarpus)、水青冈(长柄山毛榉Fagus longipetiolata)林
(12)蔓青冈(Quercus oxyodon)、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小叶朴(Celtis bungeana)林
(13)落叶阔叶(栎Quercus、桦Betula)为主,混有常绿阔叶成分的混交林
(三)落叶阔叶林
6.桦林
(14)红桦(红皮桦Betula albo-sinensis)林
(15)毛红桦(牛皮桦B.albo-sinensis var.septentrionalis)林
(16)光皮桦(亮叶桦B.luminifera)林
(17)白桦(B.platyphylla)林
7.栎林
(18)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
(19)锐齿栎(Q.aliena ver.acuteserraea)林
(20)栓皮栎(Q.variabilis)林
(21)麻栎(Q.acutissima)林
(22)槲树(Q.dentata)林
(23)檀子树(Q.baronii)林
(24)槲栎(Q.aliena)林
8.杨树林
(25)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
(26)青杨(P.cathayana)林
9.桤树林
(27)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林
10.山毛榉林
(28)亮叶山毛榉(Fagus-lucida)、长柄山毛榉(F.longipetiolata)林
11.杂木林
(29)中暖温带落叶阔叶杂木林:主要成分为胡桃楸(Juglans manshurica)、漆树、小叶杨、茶条槭、五角枫、山丁子(Malus bacata)、椋子木、丁香、辽东栎、白桦、椴树等;
(30)暖温带落叶阔叶杂木林:成分主要为胡桃、几种槭、几种栎、几种椴、白腊树、漆树、椋子木及陕北花楸、刺楸等;
(31)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杂木林:主要乔木为桦木科、壳斗科、四照花科、蔷薇科、漆树科、椴树科、槭科、木兰科、杨柳科、七叶树科、大风子科、苦木科、芸香科、连香树科、豆科、榆科等20多个科的某些属种,其中若干为常绿树种。
(四)常绿阔叶林
12.低山常绿阔叶林
(32)桢楠(Phoebe bournei)林
(33)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或Quercus glauca)林
(34)全苞石栎林
(35)樟楠林
(五)竹林
13.山地竹林
(36)华桔(拐棍竹Fargosia spathacea)竹林
(37)箭竹(松花竹Sinarundinaria nitida)林
(38)巴山木竹(Arundinaria fargesii)林
(39)巴山赤竹(Sasa bacharensis)林
(40)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林
(41)石竹(净竹Phyllostachys nuda)林
14.盆地(陕南)竹林
(42)桂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林
(43)金竹(Ph.sulphurea)林
(44)石绿竹(Ph.arcana)林
(45)水竹(Ph.heteroclatda)林
(46)毛竹(Ph.pubescens)林
(47)慈竹(Sinocalamus offinis)林
15.平原(关中)竹林
(48)青竹(Phyllostachys mannii)林
(49)筠竹(Ph.glauca var.yuozhu)林
(50)甜竹(Ph.tlexuosa)林
(51)刚竹(Ph.viridis)林
二、灌丛与灌草丛
(六)灌丛
16.山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次生灌丛
(52)马桑(Coriaria sinica)、黄刺(Vites negundo)、黄栌(Cotinus coggygria)灌丛
(53)马桑、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黄檀(Dalbergia hupeana)、胡枝子(Lespedeza spp.)、冬青(Ile purpurea)灌丛
(54)狼牙刺(Sophora viciifolia)灌丛
17.山地落叶阔叶次生灌丛
(55)沙棘(酸刺Hippophae rhamnoides)灌丛
(56)绣线菊(Spiarea spp.)灌丛
(57)黄刺玫(Rosa xanthina)灌丛
(58)子稍(Campylotropis macrocarpa)灌丛
(59)胡枝子(Lespedeza spp.)灌丛
(60)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灌丛
(61)黄栌(Cotinus coggygria)灌丛
(62)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灌丛
(63)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灌丛
(64)扁核木(Prinsepia uniflora)灌丛
(65)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
(66)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s)灌丛
(67)胡颓子(Elacagnus umbellata)灌丛
(68)木兰(Magnolia liliflora)灌丛
(69)皂柳(Salix wallichiana瓦氏柳)灌丛
此外,常见的还有上述多类的不同种的复合群落
18.高山常绿杜鹃灌丛
(70)密枝杜鹃(Rhododendron fastiiatum)灌丛
(71)爬枇杷(Rh.purdomii var.nanum)灌丛
(72)金背杜鹃(Rh.przewalskii)灌丛
(73)太白杜鹃(Rh.pusdomii)灌丛
(74)冷杉(Abies fabri)、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灌丛
19.高山落叶阔叶柳树灌丛
(75)高山柳(杯腺柳Salix cupularis)灌丛
(76)黄花柳(S.caprea)灌丛
(七)灌草丛
20.常绿与落叶灌草丛
(77)马桑、火棘、山胡椒(Lindera glauca)、黄檀、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 var.japonica)、龙须草(拟金茅Eulaliopsis brinata)、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var.major)灌草丛
21.落叶灌草丛
(78)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s)、荆条、狼牙刺、黄白草(菅草Themeda japonica)、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n)、蒿类(Artemisia spp.)灌草丛(阳坡)
(79)绣线菊、胡枝子、虎榛子、野枯草(Arundinella hirta)、大油芒(Spodiopogon sibiricus)灌草丛(阴坡)
(80)黄蔷薇(Rose hungonis)、蒿类、大油芒、杂类草灌草丛
三、草 原
(八)典型草原
22.丛生禾草草原
(81)长芒草(Stipa bungeana)草原
(82)大针茅(S.grandis)草原
(83)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草原
(84)冰草(Agropyron crastatum)草原
(85)多杆鹅冠草(Roegneria ciliaris)、野青茅(Calamagrostis arundinacea)草原
(86)假苇佛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草原
(87)冰草、沙芦草(Agrophyron mongolilum)草原
23.杂类草、小半灌木草原
(88)草木樨状黄芪(Amblyrtopls melilotoldes)草原
(89)百里香(Thymus vulgaris)草原
(90)兴安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草原
(91)冷蒿(Artemisia frigida)草原
(92)艾蒿(Ar.argyi)草原
(93)铁杆蒿(Ar.sacrorum)草原
(94)茭蒿(Ar.giraldii)草原
(95)蒙古蒿(Ar.mongolica)草原
(96)茵陈蒿(Ar.capillaris)草原
(97)兴安胡枝子、沙生棘豆(Oxytropis psammcharis)、三芒草(Aristida adscensionis)草原
(98)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冷蒿、沙生针茅草原
(99)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草原
(100)杨柴(Astragalus mongolilum)、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黑沙蒿(Ar.ordosica)呈低矮举状草原
(九)草甸草原
24.丛生禾草草甸草原
(101)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草原
(102)硬质早熟禾(蓿根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草原
(103)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草原
25.根茎禾草草甸草原
(104)赖草(Aneurolepidium dasystachys)草原
(105)白茅草(Imperata cylindrica var.Major.)
(106)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草原
(107)香茅草(Cymbopogon citratus)草原
26.杂类草、小半灌木草甸草原
(108)甘草(Glycyrriza uralensis)草原
(109)铁杆蒿、白羊草(草甸型铁杆蒿)草原
(110)茭蒿、白羊草(草甸型茭蒿)草原
(111)兴安胡枝子、硬质早熟禾(草甸型兴安胡枝子)草原
(112)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芨芨草草原
(十)灌木草原
27.旱生灌木草原
(113)矮锦鸡儿(Caragana pygmaea母猪刺)、冷蒿、长芒草草原
(114)小叫锦鸡儿(Car.microphylla)、冷蒿、长芒草草原
(115)柠条锦鸡儿(Car.korshinskii)、兴安胡枝子、长芒草草原
(116)甘蒙锦鸡儿(Car.opulens)、铁杆蒿、长芒草草原
28.旱中生灌木草原
(117)紫丁香(Syringa oblata)、茭蒿、硬质早熟禾灌木草原
(118)黄蔷薇(Rosa hugonis)、茭蒿灌木草原
(119)河朔荛花、兴安胡枝子灌木草原
(120)酸枣、茭蒿灌木草原
(121)沙棘、杂类草灌木草原
(122)杠柳(Periploca sepium)、杂类草灌木草原
四、沙生植被
(十一)温带沙生植被
29.沙生灌丛(旱中生落叶灌丛)
(123)黑圪兰(Romnus globosa)灌丛
(124)麻黄(Ephedra sinica)灌丛
(125)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ca)灌丛
(126)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灌丛
(127)臭柏(爬柏、沙地柏Sabina vulgaris)灌丛
(128)义枝臭柏(绵羊臭柏、榆林臭柏Sa.vulgaris var.yulinensis)灌丛
(129)杠柳(Periploca sepium)灌丛
(130)黑沙蒿(油蒿Artemisia ordoica)灌丛
(131)白沙蒿(Are.sphaerocephla)灌丛
(132)“柳湾”(Salix cheilophylla杞柳及sa.spp.)灌丛
(133)沙苑含杨(Populue spp.)、柳(Salix spp.)的蒿类(Artemisia spp.)沙地灌丛
30.沙生禾草及杂类草草原
(134)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草原
(135)流动沙丘、局部散生沙米(Agtiopllyllum squarrosum)、分枝棘豆(Oxytropis ramosissium)、沙竹(Psammochola villose)、“鸡爪”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沙生针茅草原
(136)流动半流动沙丘具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群系组合的白沙蒿沙地草原
(137)流动沙丘和“沙苑”组合的复合草原
(138)半固定沙地沙生灌丛半灌丛草原,即稀疏黑沙蒿杂以极稀疏的沙生植物草原
(139)固定沙地黑沙蒿稀疏群系
(140)沙地沙蒿(Artemisia spp.)、寸草(Carex stenophylla)群系复合植被(沙区滩地分布)。
31.沙生灌木草原
(141)柠条锦鸡儿、黑沙蒿灌木草原
(142)小叶锦鸡儿、牛心朴(Cynanchum hancockianum)灌木草原
(143)小叶锦鸡儿、黑沙蒿灌木草原
(144)河朔荛花、黑沙蒿灌木草原
五、草 甸
(十二)禾草及杂类草草甸
32.河漫滩草甸
(145)杂有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旱柳(Salix matsudana)与果树山杏(Prunus armeniaca var.ansu)、枣树(Zizyphus jujuba var.inermis)或白榆(Ulmus pumila树苗)等的禾草、杂类草草甸
(146)以莎草科为主的河漫滩草甸
33.湖盆滩地草甸
(147)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寸草(Carex rigescens)草甸
(148)伴有芨芨草的寸草、杂类草草甸
(十三)内陆盐生草甸
34.盐湖草甸
(149)伴有甘草(Glycyrriza uralensis)、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等的芨芨草、赖草(Aneurol epidum dasystachys)草甸
(150)伴有寸草、盐蒿(Artemisia halodendron)的铺茅(Puccinellia distans)草甸
六、沼 泽
(十四)草本沼泽
35.高山沼泽
(151)太白山高山沼泽
36.山地沼泽
(152)与香蒲(Typha orientalis)结合的芦苇(Phragrnites communis)沼泽
37.大陆沼泽
(153)淡水沼泽
(154)盐化沼泽
七、盐生植被
(十五)内陆盐生植被
38.盐生草本植被
(155)局部地方杂有盐爪爪(Kalidium spp.)“鸡爪”芦苇的盐蒿草原
(156)盐爪爪盐生草甸
39.盐爪丛草沙堆
(157)与盐蒿复合的白茨(Nitraria schoberi)丛草沙堆
八、水生植被
(十六)陆地水生植被
40.水生藻类植被
(158)河渠水生植物群(流水水生植被)
(159)塘库水生植物群(静水水生植被)
乙、人工植被
九、林园型(木本型)
(十七)温性林园(含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园林)
41.用材林
(160)山地用材林(人工油松、刺槐林)
(161)河谷用材林(杨、柳、椿、榆、楸、槐树行)
42.防护林
(162)土石山地水土保持林
(163)平原、河谷综合保护防护林(护田、护屋、护渠、护路、护村)
(164)方田林网
(165)原面行道树及渠岸防护林
(166)防风固沙林带
(167)黄土地区水土保持防护林(半自然刺槐林)
43.果树林
(168)汉江两岸柑橘丛林
(169)汉江沿岸油橄榄林及散生树丛
(170)秦巴山麓浅山果树林带(含少量棕榈丛林)
(171)秦岭北麓果树(苹果、石榴、猕猴桃、葡萄等)林带
(172)秦岭、北山山地果树(桃、杏、柿、核桃等)丛林
(173)渭河川原固原村屋星散果树或果树丛林
(174)黄河西岸枣树丛林
(175)黄土丘陵沟谷果树丛
(176)陕北河谷散生果树及果树丛
(177)核桃林及散生核桃树区
(178)柿树林及散生柿树区
(179)梨园及梨树分布区
(180)苹果园及苹果集中分布区
44.经济林及特种经济林
(181)漆树林及漆树集中分布区
(182)经济用桑园及柞树林
(183)油桐林分布区
(184)散生油茶树密集区
(185)茶园集中分布区
(186)经济用材林
(187)特种经济树(花椒、猕猴桃等)密集分布区
45.特种用途林
(188)国防林
(189)实验林(教学实习及科学试验林)
(190)母树林
(191)环境保护林
(192)风景林
(193)名胜古迹林
(194)革命纪念地林
(195)自然保护区的人工林
十、作物型(草本型)
(十八)北亚热带作物
46.河谷平原作物
(196)汉江河谷、巴山南北稻麦为主一年二至三熟作物
(197)汉江河谷、巴山南北麦稻杂粮一年二熟作物
47.低山丘陵作物
(198)巴山南北低山丘陵夏粮为主夏秋兼有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作物
(十九)暖温带作物
48.山地作物
(199)秦岭山地南北麦稻一年二熟作物
(200)秦岭山地南北秋杂一年一熟作物
49.渭河平原作物
(201)渭河谷地麦棉为主一年二熟或二年五熟作物
(202)渭河谷地麦杂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作物
(203)渭河谷地南北黄土塬麦棉为主(水浇地)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作物
(204)渭河谷地南北黄土塬麦杂(旱地)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作物
50.黄土低山作物
(205)渭北黄土低山以麦为主或麦杂轮歇一年一熟作物
51.石质山地作物
(206)渭北石质山地瘠薄土层杂粮薯类或间歇轮耕一年一熟作物
(二十)温带作物
52.黄土地区作物
(207)黄土塬面冬麦为主一年一熟作物
(208)黄土塬边秋杂为主一年一熟作物
(209)黄土沟坡谷地秋杂薯一年一熟作物
(210)黄土区河谷麦、稻、经济植物(棉、油料)一年一熟作物
(211)黄土梁峁坡地秋杂一年一熟作物
(212)黄土梁峁区河谷坝地麦杂一年一熟作物
53.风沙区作物
(213)风沙区河谷麦稻一年一熟作物
(214)风沙区拉沙地秋杂(靖、榆)一年一熟作物
(215)风沙区黄土梁峁坡地秋杂轮歇或一年一熟作物
(216)风沙区黄土低山或石质薄土台地秋杂及薯类一年一熟作物
(限于资料不足,次生植被及其他有待补充)
五、植被的垂直分布
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是三相(经间、纬间、垂直)分布规律性之一。植被垂直带的性质,是根据一定的生活型复合体所代表的山区植被的地带,地带谱就是这种地带随高度变异而出现的分异现象,其关键在于恒雪线(进退有生态意义,主要影响森林的上限位置)、森林上限(极重要的生物线、线内具最优越的生物生长生存界限,具有最高的生物生产力)和森林下限(特别在温带地区,向上则湿度增加,向下则是干旱开始)的确定,这三条线是组合山地植被垂直带结构的基础,反映了植被带结构的性质。植被垂直带谱的宽窄,又因坡度、坡向、地理位置(经纬度、距海远近)和岩性而表现出垂直高程不同的变化。植被垂直带的建群树种和主要植物因地而异,植被垂直带的完整性与水平地带属性有关。完整的地带谱从下向上依次为(热带、亚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及寒带)针叶林→高山灌木带→高山草原带(含草甸带)→高山冻原带→高山冰雪带。针叶林及其以下为森林带,以上为无林带,高山冰雪带在雪线以上。
无论陕南、陕北,植被研究中都有一个基带植被的地带性属性问题。陕南为山地植被性质问题,陕北为地带界限问题。
植被地带交错区垂直带的基带植被性质问题,是当前普遍关注而又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这类交错区是一个生态张力地区,在这块地区上一个植被类型逐渐被另一个植被类型所替代,在地带群落交错区中,两种植被类型并排出现在同一总体气候条件下,并出于激烈竞争之中,这两种植被类型中,哪一个获得立足地,取决于局部地形造成的小气候条件或土壤质地,结果就出现了两种植被的散乱混杂或镶嵌状的组合,这个两种植被组合的分界限的确定,就应当视广大地区内何类居于统治地位而定(即具体的小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主要适于何者的反映)。陕西省秦岭地区正是处于这个交错区,弄清其植被地带性属性既具山地植被垂直带性质研究的理论意义,又对秦岭山地的开发利用方向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陕西省被垂直分布的基带概况:陕北大部位于海拔在500—1100米间,其上具有几个高突部分,如子午岭、黄龙山、崂山、白于山等,其海拔均在1600—2000米间。植被类型属夏绿阔叶林或草原:其南部基带为栎林,即夏绿阔叶林的栎类林类型;而北部基带为草原和灌木草原(山上有稀疏的灌木丛)。关中则居于海拔320—700米间(山峰可至1734—3767米),其基带尚未超过栎林带,早已大部垦为优良的农耕区。其热量变异不大,水分状况决定着农业植被的性质:低山丘陵及黄土台塬多为旱地或灌溉农业;河谷川地为灌溉农业;高河漫滩、低阶地为水田或河谷草甸。陕南秦巴山地,海拔800以下(最低处海拔170米)为暖温带南缘和北亚热带北缘的过渡带,约70%右左的山地海拔在1000—2500米间,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最南部有常绿成分(极少建群和优势种,且整个3000种左右高等植物中仅有145种常绿植物),几乎没有居于建群和优势地位者;秦岭山地主体南北均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为基带,仅在大巴山北麓常绿成分较多,大巴山南麓常绿为优势成分者,其基带乃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区。
陕西省植被垂直分布的主要特征。首先,基带大多都是农耕带,平原、河谷及低山缓坡人工植被代替了自然植被;第二,秦岭主峰太白山垂直带谱较完整而具典型性,在我国东部平原的温带具代表性,成分丰富,类型较全,系列较完整,外貌显明,保存也较好;第三,地处温带近内陆为中纬腹地,是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带,干湿气候的交错区,南方与北方的中间区,因此既与邻近省区植物和植被广泛联系,又具有显明的地方特色;第四,秦岭巴山主脉的南北坡和东西段在水平地带性上具明显的地带分异性,即两个地带的交错区,其基带学说和岭脊学说均有局限性,因而必须依靠水热状况孕育下的山地本身的土壤和气候所产生的土地类型为依据,以找寻新的水平带观念;第五,陕北山地低平,加上人为影响,处于干湿交替、森林和草原过渡的地区,因而基带性质不定,带谱不明显,垂直现象不清,对基带性质认识分歧;第六,关中地区几已全部垦殖且久经耕耘,虽夏绿林性质认识一致,但很难找到典型原始夏绿林,只在北、西、南三面有极少的次生天然林;此外,不论南北,整个垂直带谱开发利用人为影响均较深刻。
陕西省植被垂直地带谱特征:从大巴山南北坡、秦岭南北坡(分西段、中段和东段)到关中、陕北各主要代表性山地的植被垂直带谱可以看出如下规律性的特征:第一,秦巴山地只在大巴山南坡其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秦岭山地南坡以北基带为暖温带和温带夏绿阔叶林性质;第二,秦巴山地南北坡差异明显,同一带谱,南坡高于北坡;第三,太白山带谱系列较为完整,整个秦岭山地的同带的位置因近远海的不同而中段低于东段又高于西段;第四,达仁河谷有常绿成分,洛南盆地则缺如(洛南盆地偏北);第五,关中和陕北诸山海拔在2000米以下,尚未出现第二带(针叶林云杉、冷杉带)均在栎林带以内;第六,关中、陕北垦殖过烈,基带均为农耕带,唯有时杂以侧柏片林;第七,全省从南向北,无论带谱与各带内的种属组成和植被结构愈来愈简化,这也是生态环境水平差异在重直带上的反映。
六、植被区划
植被区划反映某一地区植被分异规律,揭示其空间结构和地理特征,是对某一地区植被研究成果的总结。植被区划是自然区划的一个部门区划,是综合农业区划的基础之一。利用植被区划可以指导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制定防治自然病害(水土流失、生态失调、环境污染、气候旱化等)和进行国土资源整治的依据。
植被区划的原则有三:三相地带性原则(即水平的经相、纬相地带性原则,垂直地带性原则);依据植被类型而又不同于植被类型的原则(类型是突出差异性,区划是集中同一性);与邻省和全国协调一致的原则。
植被区划的三个依据:以植被为主要依据(即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季相、生活型、类型、动态、生境、分布等的一致性特征)。而植被中又以天然植被为主要依据;要慎重地应用人工植被,注意其数量优势(正常地生长、发育)的基本情况,避免偶然性和局部暂时现象的干扰;以生态条件、区系成分和开发利用经验等为参考依据,用生态条件及区系组成作为寻找界限的具体标志,开发利用经验可当作气候条件一致的依据。
陕西植被区划的等级系统,暂拟四级:最高级区划单位为区域——植被型一致,大气候带一致的联合;第二级为地带——植被型一致,大气候与大地形一致的联合;第三级为区——植被型以下群系组或复合群系组中地形一致的联合;第四级为植被小区——优势植物群系及群系组合。
陕西省植被的区划系统。根据以上的区划原则、依据及等级系统,结合各地具体情况,把陕西省植被区划成3个区域,4个地带,8个区及30个小区。具体区划系统如下(图见另文):
Ⅰ草原区域
ⅠA温带草原地带
ⅠA1长城沿线风沙草原区
ⅠA1(1)窟野河西沙生草甸草原小区
ⅠA1(2)榆林靖边沙生草原小区
ⅠA1(3)定边盐生草原小区
ⅠA2陕北北部黄土梁峁丘陵灌木草原区
ⅠA2(4)白于山北部小半灌木草原小区
ⅠA2(5)吴旗、横山黄土梁峁丘陵长芒草、兴安胡枝子草原小区
ⅠA2(6)子洲、佳县黄土梁峁丘陵长芒草、河朔荛花、蒿类草原小区
ⅠA2(7)神木、府谷河谷含针叶树的百里香、蒿类草原小区
ⅠA2(8)子长、吴堡黄土丘陵含冷蒿或河朔荛花的禾草草原小区
ⅠB温带森林草原地带
ⅠB3延河流域黄土丘陵沟壑灌木草原植被区
ⅠB3(9)安塞、志丹黄土丘陵沟壑草原灌丛小区
ⅠB3(10)黄河沿岸黄土丘陵灌丛小区
ⅠB4洛河中游森林、灌丛、农作植被区
ⅠB4(11)崂山稀疏“梢林”灌丛小区
ⅠB4(12)子午岭“梢林”小区
ⅠB4(13)黄土原(洛川原、黄陵原、交道原、宜群原、职田原、长武原等)农作植被小区
Ⅱ夏绿落叶阔叶林区域
ⅡC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ⅡC5关中盆地人工植被区
ⅡC5(14)麟游北山稀疏“梢林”冬麦秋杂植被小区
ⅡC5(15)宝鸡、武功渭河平原含果树的水旱田栽培植被小区
ⅡC5(16)黄龙山次生落叶阔叶林小区
ⅡC5(17)耀县、韩城黄土台塬星散杂木栽培植被小区
ⅡC5(18)泾、灞、渭冲积平原水浇地栽培植被小区
ⅡC5(19)渭南、大荔次生盐渍化沙化栽培植被小区
ⅠC6秦岭山地含油松的落叶阔叶林区
ⅡC6秦岭山地含油松的落叶阔叶林区
ⅡC6(20)凤县西部秦岭、关山山地含油松的落叶阔叶林小区
ⅡC6(21)太白山山地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小区
ⅡC6(22)留坝、宁陕秦岭西段含油松的栎、桦林小区
ⅡC6(23)柞水、洛南秦岭东段含油松、白皮松的栎、桦林小区
ⅡC6(24)商县、丹凤间山盆地含油松、白皮松、马尾松类的栎林小区
Ⅲ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林区域
ⅢD北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
ⅢD7汉江河谷松栎及多种经济植被区
ⅢD7(25)汉中盆地常绿果树稻麦栽培植被小区
ⅢD7(26)安康盆地低山丘陵次生林农耕植被小区
ⅢD7(27)新开岭、南羊山含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小区
ⅢD8大巴山含落叶阔叶林的常绿阔叶杂木林小区
ⅢD8(28)宁强灰岩山地松、杉、栎林次生植被小区
ⅢD8(29)镇坪、镇巴巴山山地落叶、常绿阔叶杂木林小区
ⅢD8(30)巴山南坡含落叶阔叶林的常绿阔叶杂木林小区
陕西植被区划这个系统是1982年以前根据当时的资料提出来的,试图明确两个有较大争议的问题:陕北森林与草原的分界问题;陕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问题。区划中基本提出一个看法,然而进一步推敲仍有很多问题。这就是:第一,陕西南北狭长,兼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等地带性植被,人工植被也有显明的地带性,此外尚有非地带性植被,但所有这些限于资料和观点的局限,因而界限有的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二,陕西省东西之间的差异,在北部及中部是西林东草、西湿东干,在南部则由于温度差别而东西也不相同;第三,秦巴山地的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关系,有待深入探讨,是水平带决定垂直带?还是垂直带决定水平带?或者是山地本身决定自己的地带性属性?我们觉得,后者似乎更实际和更有兴趣些;第四,陕北的水平带与垂直带的关系,水平带幅员较长,垂直带却都不甚高,二者易于相互渗透而不易觉察。
七、植被研究与开发、利用和改造
纵观全省,回溯七千年陕西植被开发利用和改造的总方向大体上是合理的,陕北以牧业为主,关中主在发展集约农业,陕南除河谷种植业以外,山区以林为主,兼搞多种经营,全省都必需重视保护自然植被和次生植被。问题在于已往的开发利用植被,带有某些盲目性甚至于破坏性,种植农业的经验具有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和狭隘性。
陕西植被与农业生产植被研究的对象包括了广义农业的主要对象,植被科学的成就可以普遍应用到广义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植被研究的木本、多层、多种间作、套种、连续生产等都可普遍满足改进农业的需要。随着植被科学研究的发展,农业植被有更加广阔的前程,愈是自然植被,对光能的利用愈充分,农田生态系统的研究,将会提出这方面的经验和建议。陕西省的植被研究会对陕西土地资源评价提出地下水指示群落、土壤肥力指示群落、气候指示群落等各方面的具体指标。植被研究所提供的区划界限、群落镶嵌结构等可以为农业区划及人工植被与自然植被、农林牧业用地结构等提供依据。用植被学观点总结陕西省田间作物组合和结构的典型经验,对于推动农业生产有着现实意义,如麦秋套种间作、棉田套种玉米或高粱、秋田套种红薯、麦秋杂经济作物轮作、苜蓿休间肥地、果粮间作、果树间作、水旱轮作、草田轮作、轮歇地制度等都有着各自的群落学理论依据。植被研究还可以为陕西农业生产的部门结构及各区结构类型的配置提出指导原则和具体依据(包括农业部门结构的配置、熟制建设、作物组合、田间结构、管理制度等)。陕西植被研究不仅可以为陕西农业生产环境提出评价和分析自然病害的原因,而且可以提供国土整治、水土保持、防止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实现大地园林化、城乡绿化、庭园绿化等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植物种类及其组合结构原则等。
陕西植被与林业生产陕西林业用地占全省面积的50%,森林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5%,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的12.7%,森林木材蓄积量居全国第8位,但主要分布在陕南秦巴山地。关中及陕北人工林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关于森林气候效应方面曾经有过争议。过分夸大或无视的现象都有过。这方面的最后结论还应借助于森林植被气候的研究,简单否定固然不对,但无根据地夸大也是不对的。我省山区面积很大,山地综合利用与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关系至为密切。山地综合利用应当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为山地生物、土壤、气候等各项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一为在森林植被总体覆盖下的乔、灌、草、高山、深谷、河谷、平原、山坡、盐碱地、河流等的全面综合开发利用。但目前却多理解为有什么、用什么,有多少、用多少,能用到什么时候就用到什么时候,群众怎么用就怎么用,结果产生了片面性的利用和全面性的破坏。因此森林保护、山区开发,牵扯到一系列重大的理论课题和长远影响。应当把山区森林保护当作自然资源的综合保护,破坏森林就是破坏自然资源,就是破坏整个山区。为了合理地建设和有效地保护山区森林和自然植被,必须依据植被学的原理去认识和组织开发利用。旱农的全面含义应当是大地园林化建设,而大地园林化就是大地下垫面的改造问题,这里极大程度上是依靠植被建设的效益、通过气候的改良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水分条件的。粮棉高产区的林网化建设也是大地园林化的具体实践。河谷平原地区的园林建设除绿化、美化、香化,多途径、高效益地利用自然外,还有调节气候,降低风速、减少蒸发,从而达到农业用地的防盐效应,防止土壤盐渍化为害(当然不妨可以选用一些抗盐、耐盐,甚至于喜盐植物加以试验,找寻低投入高效益的植物治盐途径)。
我国“三北”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在陕西地区的具体实践,关系到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解决途径中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植被学的研究,这方面历来是有经验和教训的。目前一般认识虽渐趋于一致,然而在实践中的分歧仍然很大,其焦点仍然是陕北植被地带性属性的认识不同因而措施上必有分歧。
陕西植被与畜业生产草原植被与畜牧业生产关系至为密切,所谓畜牧业一般应以草原为依托,大量的放牧事业的生产系统,是草原人工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农业为牧业服务,要求提供的是牧业生产品肉、毛、皮、脂、乳及其副产品。当前在农业区把农家饲养业当作牧业来发展当然是必要的,但普遍忽视草场建设,甚至于破坏现有草场却是十分有害的。当然牧业农业化的尝试是完全应当的、也是可能的,尽管如此,也应当建立在草原人工管理这个广阔角度上。草原植被的研究与草原防护及草原自然灾害(气候、动物)的防治也很重要。首先要对草原进行地植物学研究,弄清其组成、结构、生态、动态、生境、分布及生产力(当前的产草量和载畜量及潜在的生产力),以此为基础,进行草原的开发、利用、保护,有针对性的,从大规模上改良气候,从生物防治上消灭鼠害虫及其他病害。放牧、刈草、烧荒对草原植被影响很大,这是人们生活中最普遍的开发利用草原的方式,利用得当,利用草原更新或复苏,过度则会酿致严重恶果。科学利用限度的研究和合理利用制度的确定和建立,必须借助于对草原植被的群落学研究。陕西省天然牧场大致有三种情况,北部主要为天然草原,以牛羊畜群为主,其次为农家饲养家畜家禽;中部主要为农业饲养业;南部山地为养殖业和饲养业。但从全省看对草原的研究和畜牧业基地建设重视是很不够的。我国北方有不少没有草原和草场建设的畜牧业领导部门和研究单位,因此发展陕西畜牧业,应当从牧草栽培、优良牧草选育、引种驯化和人工草地建设上做起,而所有这些都应当借助于陕西草原植被研究的成果。
陕西植被研究与资源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陕西省植被资源丰富是植物资源丰富和生态条件复杂等的必然结果。然而由于对其生物学、生态学习性研究的有限,不仅已利用的很少,用的也不充分,而主要的大量未予合理利用(如沙棘、山楂等最近才开始注意,但还只仅限于一般食品利用)。这样,也就谈不上有力的保护措施,鼠害、虫害等危害大有任其发展的流弊。设立了自然保护区,数量也很少(至今才6个,且一半为保护动物),措施不得力,因而效果也就有限了。植被研究在促进自然植被资源、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上,尚未引起普遍关注,也缺乏有效的组织。
参考文献
[1]吴征镒编:中国植被,科学出版社,1980年。
[2]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中国植被区划(初稿),科学出版社,1959年。
[3]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4]陕西植被编辑委员会:陕西植被的植物区系特征(手稿),1978年。
[5]张振万:秦岭山地植被区划(油印稿),1964年。
[6]雷明德:陕西自然环境条件特征简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4期。
[7]雷明德:陕西植被研究简史与现状,西北大学(自然科学版),1982年4期。
[8]西北大学地理系编写组:陕西农业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
[9]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编:汉中地区地理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66年。
[10]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编:安康地区地理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11]《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地理学报》、《西北植物学报》及《陕西林业》、《陕西畜牧》、《陕西水土保持》等期刊有关文章资料。
本文原载陕西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农业自然资源》,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198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