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 水产品与其加工制品
水产品是指水生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动植物及其冷冻、干制、腌制等各种加工制品。水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人类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1)水产品的分类
按加工方法不同分为如下几类:
(1)水产鲜活品 水产鲜活品又分为海水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鲍鱼等,海水虾类如对虾、海白虾、龙虾等,海水蟹类如梭子蟹、青蟹等,海水贝类如鲍鱼、毛蚶、牡蛎、文蛤、香螺等,其他海水动物如墨鱼、鱿鱼、章鱼等,淡水鱼类如青鱼、草鱼等,淡水虾类如河虾等,淡水蟹类如中华绒鳌蟹等,淡水贝类如田螺等,其他淡水动物如鳖等。
(2)冷冻品 指在温度-18℃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的冷藏库中储存的水产品。低温可抑制微生物、酶类对水产品的作用,达到保鲜效果。
(3)干制品 是采用天然干燥或人工干燥的方法,使水产品水分蒸发。干制品又分为鱼类干制品如银鱼干、烤鱼片、鱼松等,虾类干制品如虾仁、虾皮等,海藻类干制品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等,其他水产干制品如干海参、鱼翅、鱼肚、鱿鱼干等。这些干制品又可按不同的加工方式分为淡干品、盐干品、熟干品。
(4)腌制品 是用一定量的食盐或食盐水来腌制的水产品,有干腌、湿腌和混合盐渍。此法能使食盐水渗入水产品中,使其脱去部分水分,造成渗透压较高的环境,以抑制微生物繁殖,达到防腐目的。
(5)罐制品 用密封容器包装并经排气、杀菌等工序加工的水产品,如五香鱼罐头、油浸鱼罐头、熏鱼罐头、蟹肉罐头等。罐藏水产品中的酶类被破坏,细菌被杀死,故能久存。
(6)熏制品 将原料腌制后,利用熏烟或熏液,使制品适当干燥并吸收熏烟中的酚、醛、醇等成分,使之具有独特的风味,又可防腐败和脂肪氧化。
(7)鱼糜制品 以研碎的鱼、虾、蟹肉为原料,加入淀粉和其他配料制成的制品,如鱼丸、鱼糕、虾片、仿虾仁等。
(8)水产调味品 水产调味品是水产发酵食品,可供生食或拌食用,如鱼露、蚝油、虾油、虾酱、虾味汤料等。
(9)其他水产加工制品 其他水产加工制品还有动物蛋白饲料如鱼粉,水产动物内脏加工品如虾籽、海胆酱等,助剂和添加剂如鱼油、琼胶、食用褐藻酸钠,医药品类如蛋白胨、碘、维生素AD胶丸、鱼肝油等,珍珠类如淡水珍珠、海水珍珠、珍珠粉等,海藻凝胶食品如海藻、蛰皮等。
2)水产品的营养特点
水产品种类繁多,其营养成分因种类而异,同一种类也因年龄、季节、营养状态不同而变化较多。但一般而言,水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水产品可食部分(即除头、内脏、骨、皮等剩下的部分)中一般含水分70%~85%、蛋白质15%~20%、脂肪1%~8%、碳水化合物0.1%~1.0%、灰分1.0%~1.5%。
鱼肉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人体消化吸收率达96%,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儿童最必需的组氨酸、巨赖氨酸含量极高。鱼类脂肪中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消化率在95%左右,其中二十碳五烯酸具有防止动脉硬化、血栓病的功效。水产品中含量较多的无机盐有钾、钠、钙、镁、磷,含量较少而又比较重要的有硫、铁、铜、碘,其中含碘量比一般畜禽肉高10~50倍,尤其水产藻类碘的含量更为丰富。鱼类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D、E,但它们大多分布在鱼的不可食的内脏中,医药上可以从鱼内脏中提取维生素,生产维生素制剂。鱼类不可食部分头骨、刺、鳞、内脏等,除含磷酸钙、碘外,还含有极为重要的胆固醇、卵磷脂、维生素、激素等,这些均可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制取,供人们食用或制作动物饲料。
另外,有些水产品或某些部位器官含有自然毒素,在流通中要加以重视,如河豚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鲨鱼、鲅鱼、旗鱼必须去除肝脏;凡青皮红肉的鱼类如鲣鱼、参鱼、鲐鱼等易分解产生大量的组胺;黄鳝、甲鱼、乌龟、河蟹、青蟹、蟛蜞、小蟹、各种贝类死亡后会产生有毒的组胺均不得出售和加工。
3)鲜鱼和冻鱼的质量鉴别
(1)鲜鱼 鱼死后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僵直、自溶与腐败,习惯上叫做新鲜、次新鲜与变质。鉴别鲜鱼的质量主要看鱼的眼、鳃及表面,其具体方法如表11.6所示。
表11.6 鲜鱼的质量鉴别
(2)冻鱼 冻鱼的质量鉴别与新鲜鱼有些区别。一般来说,冰冻前的鲜鱼质量好,冻后的质量也好,反之亦然。活鱼冰冻后具有新鲜鱼的特征,鳍平直、紧贴鱼体,鳞片上覆盖有冻结的粘液层,天然色泽明显而不浑浊。鲜鱼死后冰冻的冻鱼,眼球不突出,仍透明。重复冰冻的鱼,其皮鳞呈暗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