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污染严重,减排势在必行

环境污染严重,减排势在必行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单位GDP资源消耗过大,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短缺的压力。我国污染治理欠账较多,环境污染的70%来自工业污染,要在短期内实现全面治理难度很大。2006年,中国38%的城市未达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座城市中,中国占了6个。目前,生活垃圾年产量约为1.2亿吨,工业固体废物8亿吨,其中化学品等危险废物近1000万吨。国家环保局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

第五章 企业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企业内外部信息和资源的交换过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企业的发展和资源的交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环境被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产品”、“绿色消费”观念已经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企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关注环境变化,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来。

21世纪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世纪,也是自然环境被破坏日益严重的世纪。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所以企业要处理好企业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应该足够地关注和重视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企业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企业文化与节能减排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消费者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如果企业不注重节能减排,就会造成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维继的状况。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健康运行。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不但会影响工业发展本身,而且将会殃及国民经济的总体质量,损害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能源消耗量大,能源利用率不足

1.资源消耗不断增长

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能源消费大国。我国建筑能耗惊人,建筑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6.7%。资料显示,2003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2.67亿吨,进口原油97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36.0%;2004年中国石油消费量2.92亿吨,进口石油1.23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2.1%;2005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3.17亿吨,进口石油1.36亿吨,对外依存度为42.9%;2006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3.46亿吨,进口石油1.62亿吨,对外依存度为46.8%。石油对外依存度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我国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日益增高,会给国家安全带来隐患。

2.能源利用效率偏低

目前我国以煤为主要燃料,2005年中国煤炭年生产量达到22.05亿吨,2006年中国煤炭年生产量达到23.60亿吨。到2020年GDP将比2000年再翻两番,对煤炭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和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利用率还很低。在资源耗费不断增长的同时,中国资源的利用率却相当低。我国现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增建筑中节能不达标的仍超过80%,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建设中还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建筑耗材高等问题。2006年我国的GDP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四位,但是为此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却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的消费量分别约为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40%。由于单位GDP资源消耗过大,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短缺的压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也进一步增加,怎样解决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已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节能的问题必然会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1世纪是一个从以非持续使用能源的时代向持续使用能源时代过渡的时期。当前,企业必须满足持续性的关键要素,充分增加能源的供应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提高能效和采取节能的措施,把一次性能源的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环境污染严重,减排势在必行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仍比较低,因此又从总体上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率,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影响了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工业布局上,我国80%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自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由于忽视城市整体规划和工业的合理布局,不少工业企业建立在居民稠密区、文教区、水源区、名胜游览区,加重了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危害。在工业结构上,重污染行业占比重较大,不少企业装备落后,工业发展一直是高增长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这种经营方式使单位产品能源、原材料、资金、劳动力要素的消耗很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造成生产环境的污染。近年来,乡镇企业虽然为农村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少企业技术工艺落后,装备简陋,一些地区的发展带有盲目性,进一步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

我国污染治理欠账较多,环境污染的70%来自工业污染,要在短期内实现全面治理难度很大。加上现有工业的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原料加工深度不够,资源能源利用率不高,单位产品的能耗原材料消耗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其他一些指标也充分显示出环境状况的严峻性。目前,全国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受到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近1/5的土地面积有不同程度地沙化现象,近1/3的土地面临水土流失;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分别列居世界第一和第二。2006年,中国38%的城市未达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座城市中,中国占了6个。还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增长有2/3是在透支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的。

据国家环保总局的数字,我国垃圾排放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目前,生活垃圾年产量约为1.2亿吨,工业固体废物8亿吨,其中化学品等危险废物近1000万吨。由于缺乏有效处理,我国历年的垃圾存量已超过60亿吨,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2/3处于垃圾包围之中。虽然对环境污染影响很难具体量化,但粗略地估算一下,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很令人吃惊。国家环保局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全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用不到洁净水,4亿多城市人口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在中国11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5万人夭折,40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企业排放的洗煤水,特别是浮选洗煤废水,其危害极大,灌溉农田,势必引起农作物枯萎或减产;排入河流危及鱼类等水产的生产;渗入地下,污染饮用水源。每年全国固体废物产量约5.6亿吨,其中煤矸石就占1亿多吨,全国历年积存的工业固体废物约66亿吨,其中煤矸石约12亿吨。这些固体废物除了占用大量耕地外,还造成自燃性污染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煤矸石山约1200座,正在自燃的有110多座,正在进行灭火治理的有50多座,经过治理已熄灭的有160多座。

能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与企业的环境保护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到20世纪30年代,各国企业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燃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80%。在这段时期,燃煤已造成多次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大量石油、天然气的发现和开发,内燃机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猛增,仅1960~1970年间,石油产量即由10亿吨增至21亿吨,随即也出现了新的环境问题。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丰富,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低,分布不均衡的国家。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我国能源消耗中煤占75%以上,这种能源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更为突出。全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而燃煤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燃煤年排尘量占全国排尘量的80%,排放的二氧化硫量占总排放量的90%。

能源开发利用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涉及环境问题的所有领域,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和生态环境破坏等。事实上,许多能源问题来自于对环境的担忧。二氧化碳等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全球性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增多;随着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而形成的酸雨使生态遭到破坏,农业减产;氯氟烃类化合物的排放使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粉尘的大量排放则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工业结构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我们目前的增长模式正在给子孙后代带来巨额环境清理费用的重担。国家环保局对治理成本核算的结果表明,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的一次性直接投资占当年GDP的6.8%,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的老龄化,估计劳动力从2020年将开始缩减,同时会出现第三代的一对年轻夫妇最多赡养12位老人的现象。如果没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试想一下未来,中国背负着巨大环境清理费用,只有较少的劳动力和已经为数不多的资源来养活庞大的人口,这种情形将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能源和环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威胁日益增大,直接威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2006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发布的世界环境质量“环境可持续指数”(ESI)显示,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列第133位。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体会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的恶化,但实际程度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体会,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积累对人类造成的灾难可能是无法估计的。因此,环境污染影响常常被低估。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积极应对环境问题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由于没有重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恶化,反过来又影响了社会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企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企业应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冶金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建材工业企业、化工企业、机械工业企业、轻工企业都应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订有效的环保措施,使企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走节能减排的道路。

1.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共同建立节约型社会

资源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而粗放式的增长使得我国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相当突出,脱离实际、贪大求洋,追求奢侈、挥霍浪费的现象还大量存在。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一步强化节约资源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制约,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2004年与1990年相比,全国每万元GDP能耗下降45%,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7亿吨标准煤;火电供电煤耗、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降低11.2%、29.6%和21.9%,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坚持勤俭节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不仅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应成为生产企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要认识到,每个人浪费一点资源,数额就非常巨大;每个人节约一点资源,那就是一笔巨大财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通知》精神,加强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领导和协调,抓紧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保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要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率先垂范、先行一步,带动全社会广泛开展各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形成人人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尽责、人人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出力的良好风尚。

2.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应对环境污染问题

(1)“全球契约”的提出。1999年1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提出“全球契约”计划,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全球契约”中包含了号召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理念。安南向全世界企业领导呼吁,遵守有共同价值的标准,实施一整套必要的社会规则。世界环境与发展组织大力响应了这一号召。

(2)世界环境与发展组织向所有国家的企业界提出了以下建议:

①建立环境目标、规范的鼓励政策和标准,在处理工业污染和资源退化中,企业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在人力和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快明确环境目标,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标准。其中,应当优先考虑与工业污染、有害废物有关的公众健康问题,而且必须改进有关工业活动的环境统计和数据库。

②更有效地使用经济手段来控制污染。污染是工业生产中浪费的一种形式,当企业认识到污染是一种浪费时,它们会自愿地投资以改进产品和工艺流程,从而减少污染和废弃物。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对企业家的这种“自愿”不能抱有过高的期望,强有力的措施之一是在企业内部规定统一的实施标准与规范,营造强有力的企业环境文化氛围,使每一位员工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以保证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往,空气和水习惯上被认为是“免费”的,但是,工业污染对空气和水造成的巨大污染和社会损失表明,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经济活动的环境费用是在环境的自净能力被超过时必须要出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一致同意将基本的环境政策置于“污染者罚款的原则”的基础上。该原则基本上是一种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措施,其目的在于鼓励企业使环境成本内部化,使用经济手段有助于推动企业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环境文化氛围,而环境文化又有助于企业自觉地履行其环境义务。

③扩大环境评价的范围。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对重点投资企业的环境评价提到议事的日程。范围扩大了的环境评价不仅应用于产品,而且应用于企业的长远规划,特别是对环境影响重大的企业。

④鼓励企业界采取行动,企业家对于污染和资源退化的反应,不应局限于执行法规,而应树立社会责任感,并使其企业全体员工都具有环境文化意识。为此,工业企业的决策部门、工会等组织应建立公司范围或行业范围的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规范和要求。

⑤企业应增强处理工业危害的能力。我们正处在一个越来越依靠化学产品和极其复杂的规模技术世界,造成灾难性后果的事故极大地增加了。这种后果在21世纪将表现得更为明显。各种各样的有害产品和工艺已经进入当今社会生产和技术结构体系,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以危险性小的、本质上较为安全的技术体系来取代,这便使得增强处理工业危害的能力更加迫切。企业应当重视有危险性的工业操作的调查,制定并实施工业安全的规范和准则;对具有高污染或事故危险性的环节,企业应提出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以便事故一旦发生即提供迅速的警报、全部的资料和相互的支援。

3.探索生态方法,实施节能减排

各个企业必须使持续生存的环境文化作为它们合作目标中完整的一部分,注意它们的企业行为、工艺和产品节约能源和资源,从而使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

为了摆脱困境寻找新的出路,人们转向对生态方法的运用,并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指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它要求把某一区域作为完整的“社会—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从区域环境规划入手,通过合理布局使生产结构、能源结构、经济和社会结构合理化,把区域环境建设纳入区域建设的总体规划,使环境治理与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建立控制污染的工程设施,同时要通过改革工艺、废物循环利用、加强环境管理、健全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教育、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实施对环境的全面整治。

(2)改革工艺实行生态化生产。环境污染是人类浪费资源造成的。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的传统工艺是非循环系统,是生产废物的形式,生产过程中大量废弃物没有进入生产过程,而进入了环境。这样必然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自然界的物质生产过程是无废料生产方式,它通过物质循环系统,使投入生产过程的物质不断循环、转化、再生,使生产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状态,不会产生资源枯竭和生态退化的问题。因此,模仿自然物质生产过程,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例如,采用生态工艺(多行业共生、城郊共生、工农商联合多种经营等),循环再生工艺(物质和能量分层和多级利用,无污染工艺等),生物工艺(生物自净,生物能源利用等),实施生态化生产。

(3)利用自然净化。工业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不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起初,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污染,这是由于生态过程的作用,特别是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作用,消解了废弃物质。但是,产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生产发展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质大量增加,它超过了自然净化的能力甚至破坏了自然净化能力,从而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自然净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为了保护和利用这笔巨大财富,第一,要减少废弃物排放,使它限制在生态过程允许的限度内;第二,通过合理布局,可以利用大气、水体对污染物质的稀释、扩散和分解作用;第三,增加绿地面积,充分利用植物净化空气和土壤的作用;第四,兴建生态工程,培育和选择去污能力较强的生物品种,实现清除土壤和水体污染物质的作用。例如,以各种植物和微生物为基础的污水处理工艺已在我国和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如“污水—水葫芦—蚯蚓—貂”生态系统,用水葫芦净化污水,用蚯蚓处理污泥和水葫芦,把已经受到污染的蚯蚓用来喂貂,养貂出的产品是貂皮,貂肉用来喂貂,貂粪用于养蚯蚓,这样污染物质从食物链分离出来,既净化了污水又有产品输出(貂皮和净水)。同常规污水处理比较,污水生态处理工艺是省投资、运转费用低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合理利用大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在降低污水处理费用(节省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和保护供水水源方面有重大效益。例如,华盛顿位于波托马克河东岸,该河接近海口,水量又大。从19世纪以来,该市污水都是通过排水管道排入河内,依靠河流自净能力净化污水。据计算,该河自净能力能消解50万人口的污水。因而只是在该市人口增加污水量增大以后,河流自净能力达不到要求时,才在1935年兴建了一座一级污水处理厂,1949年扩建二级污水处理厂。它与河流自净能力配合处理了100万人口的城市污水。因此,自然净化在环境综合整治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为建设服务。罗马俱乐部主席佩切伊认为,人类主要有两种可供自己处置的资产:一种资产是人类的智慧;另一种资产是全球环境。合理利用这两种资产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福祉,而且关系到未来,我们必须采取负责的态度,把更好的环境留给后世。

第二节 企业文化与循环经济

在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性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一、国外对于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应用

德国的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经济”。在工业和部分生活型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由消费带来的日益增加的垃圾(包括工业和消费领域的废弃物)成为德国面临的最大国内环境问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德国有5万个垃圾堆放场,由于管理不善,大部分堆放场引起二次污染。所以1972年德国颁布了《废弃物管理法》。石油危机后,德国开始从垃圾焚烧中获取电能和热能。到20世纪中后期,德国意识到,简单的垃圾末端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1996年制定了《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目的是彻底改造垃圾处理体系,建立产品责任(延伸)制度。可见德国的循环经济是由垃圾问题而起,重点是“垃圾经济”(3R和最终安全处置),并向生产体系(企业)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延伸。

日本的“循环型社会”起源于废弃物问题,旨在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与德国相似,由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成为日本当前面临的主要国内环境问题之一。日本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物,由于其受到可用土地的限制,面临最终填埋场严重不足的挑战。为此,日本在1996年的《环境基本法》之下,于2000年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与德国的《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相比,日本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在目标和内容上更为深入和丰富,其宗旨是改变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循环型社会”。日本的循环经济(循环型社会)也是以解决废物问题为起点,旨在改变整个社会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

其他发达国家虽没有循环经济的说法,但废物减量化、再利用及再循环是其目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一个重点。美国早在1976年就颁布实施了《资源保护回收法》,目前,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法国、英国、比利时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相继颁布和实施了有关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和安全处置的法律。丹麦通过实施《废弃物处理和回收法》(1990年),2002年的废弃物再利用率提高到65%。

发展清洁生产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是发达国家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做法。在中国开始推进清洁生产之前,清洁生产在发达国家已有10多年的实践历史。可以认为,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发达国家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的源头与过程控制措施基本到位。与清洁生产同步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自20世纪70年代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进入自发形成过程后,美国、日本、加拿大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区有数十个。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随着能源、原材料等污染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形势日益严峻。如无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不但会影响工业发展本身,而且将会殃及国民经济的总体质量,从而损害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从能源工业上来看,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丰富,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低,分布不均衡的国家。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的主要产煤基地,如我国的铜川、本溪、太原等,大气中总悬浮粒和二氧化硫浓度已达到甚至超过当年伦敦烟雾事件的起始值(400~490微克/立方米),很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件。

企业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洗煤水也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我国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仍比较低,因此又从总体上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率,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影响了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工业布局上,我国80%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自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由于忽视城市整体规划和工业的合理布局,不少工业企业建立在居民稠密区、文教区、水源区、名胜游览区,这样就更加重了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危害。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忽视了一个事实。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正在一步一步逼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的威胁,全球气候正在转暖,海平面上升;土壤流失加速,土地沙化、森林减少,臭氧层损耗;生物物种灭绝加速,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水源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有害废弃物危害人类健康和安全,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赖以生存的自然造成的破坏,已经危及人类本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规模的扩大,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多,这就产生了怎样处理固体废弃物的问题;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在世界上,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第二,尤其是后者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同时,水污染等问题在我国也日益严重;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过去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强调GDP的排名,而不顾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可持续供应的发展方式,必将为现实所摈弃。环境的危机是与环境意识的滞后联系在一起的。企业作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单位,如果对环境的恶化状况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就难以形成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企业也就无法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环境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使企业界,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充分认识到环境恶化的种种现象及其后果,人人树立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变过去对环保问题的消极态度为积极参与的态度,从关心环保、治理污染入手树立企业的新形象。

发展循环经济是关系我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企业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循环经济既是一个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过程,也是一个价值循环过程。实现物质能量的循环运动是循环经济的目标,但这个过程不会自动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督,迫使企业走上循环经济之路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努力探索如何利用经济手段引导、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法和途径,使循环经济变得“经济”起来,使得循环经济的参与者能够从中获利。这是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方法,也是长久之计。

把加快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但加快发展,决不能以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实现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

发展循环经济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不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必将造成资源的过多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依托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增强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凝聚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从而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三、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要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建立一整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等等。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引导、支持、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减少生产物耗和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是同一过程。它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进而减少对人类和环境风险性的一种积极措施。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料,并在全部排放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可减少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包括从原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不包括末端治理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废水处理、固体废物焚烧或填埋。清洁生产通过专门技术、改进工艺技术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只有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才能自觉地实施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有些国家被称为“污染预防”、“废物最小量化”、“清洁工艺”或“源控制”等。“污染预防”和“废物最小量化”是指在可能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场地产生的废物量,包括通过“源控制”——在进行再生利用和处理之前,减少废物释放到环境中;减少有害物质、污染物或污染成分的数量;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危害。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生产方式,它使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做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清洁生产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改革、技术管理等措施,使生产各环节产出的废物尽可能在内部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科学化、合理化的生产,它可使废物消灭于生产过程中或最终污染最少。广泛开展清洁生产,不但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还包括经济上的可盈利性,体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清洁生产如果能够在我国的众多企业中实施,废物排出量能减少50%以上,而且生产成本可大大降低,投资也可望在短期内回收。当然,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和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谓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是和现有的工业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

清洁生产理论的提出,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也是对科学生产、环境保护、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我国工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特点表明,要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摈弃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投入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过程,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的集约化道路。

清洁生产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当前,国际上注意到这样一个现实:一方面,人类正在耗费巨资来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另一方面,工业生产全过程中又在增加新的污染。人们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来反省环境保护策略和环保科学路线时发现,过去主要把环保的重点放在了生产过程的“末端”来控制,而忽视了对污染物的“全程”控制和预防。据估计,在我国国民经济周转中,社会需要的最终产品仅占原材料用量的20%~30%,其余70%~80%的资源最终都成了进入环境的废料,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工业发展引起的负效应主要来自资源的浪费,因此,污染是本不应付出的一种极大的成本。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大量小城镇迅速发展,农业劳动者转为工业劳动者和第三产业劳动者被称为“离土不离乡”。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通过所谓“化学农业”(或“石油农业”)的途径而达到的。在农业中投入大量的能源,广泛使用无机肥料、化学杀虫剂、除莠剂和生长剂,导致土壤退化,出现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和地力衰减等现象,并造成其他一系列环境问题。

乡镇工业的生态设计,首先要根据各地资源条件以及社会、技术、经济、能源和交通等条件确定乡镇工业发展方向。一般地说,建设农产品(包括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林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系统应放在优先地位。例如,发展畜产品产业,应包括畜产品养殖、草场建设、饲料工业、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牲畜屠宰场、畜产品加工业和制草业,以及畜产品销售等系统。它可以实现农产品增值,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经济商品化进程。这是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根据情况发展为农业服务的其他产业,如建材和建筑业、能源和运输业、商业和制造业、轻工业等,形成乡镇企业的合理的生产布局和生产结构。乡镇企业的发展应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或适用技术,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设施和生产工艺,避免环境污染由城市向乡村转移,小矿产开发要注意资源保护。

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生态事业。它是从20世纪60年代环境污染成为严重问题以后才受到广泛重视的新概念和新的社会实践。最初它是被当做环境污染单项治理的工程技术问题对待的。当时,环保工作主要是通过工程措施,建造各种清除污染的装置,实施对个别污染源的控制或个别污染物质的清除。

四、企业文化建设与循环经济的开展

在英国产业革命初期,以纺织为支柱的工业所使用的机器是靠水力驱动的。当人们发现可以用煤代替木炭时,工业生产加快了。1720~1839年,英国的铸铁年产量从2.5万吨增至134.7万吨;与此同时,所产生的煤烟也使英国中部成为著名的“黑乡”。

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聚集起来的强大的工业,也产生了未曾料到的、分散的、动荡的副作用。早期工业体系中成本的定义,只包括有限的内容,而且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成本在企业家眼里,就是不能不付的款项。至于任何其他的费用,都留给别人或搁置起来。因此,不加处理的炼铁后的炉渣小山似的堆在矿场或高炉旁。工厂内没有任何装饰物品,只有梦魇似的噪音、高温、震动、撞击,空气的污染和大量废水排入河流。但是这一切仍很少引起注意,当时工业化的规模和消费品的产量还不很大,空气、江河及海潮还有能力净化较低水平的工业污染。自然体系还在充当无报酬的清洁工,被视为“无偿装置”。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全球工业迅速发展和增长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工业高速发展是在没有认识环境问题的背景下进行的。环境污染迅速上升。洛杉矶烟雾,日本水俣发生的汞中毒事件,宣布伊里湖“死亡”,默兹河、易北河、莱茵河污染等是工业污染的典型例子。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污染问题在第三世界也日益加剧。20世纪60年代后期,无论是工业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工业界、企业界,都由于对环境问题有了逐步了解以及公众的日益关注而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建立和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政策和计划,成立相应机构进行实施,等等。最初的政策主要是减少排放的立法措施,后来则开始考虑采取一系列经济手段,例如,增加税收、污染罚款以及提供污染控制设备的经济补贴等。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大大增加,在某些工业国家最初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增加了1倍。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之初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污染程度相对比较低。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品生产与消费迅速增长,工业企业由小变大,由少增多,由污染影响甚微变为污染程度逐步升级。许多国家过去和当前的工业增长速度超过了工业国,并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继续超过工业国。1965~1980年,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的增长率平均为8%,1981~1990年平均为6%;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工业增长率分别为3.1%和3.3%,其中一些新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中取得了惊人的进展,正在向多样化、资本密集型方向发展,如金属产品、化学品、机械和设备、重工业,即传统的严重污染的工业,与轻工业相比正在增长。

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和有害废物的排放对人类健康、生产力和福利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类污染主要源于工业生产以及能源的使用。如果继续按当前的速度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长,那么工业企业生产将极大地加重污染。

从更广泛的范围讲,与迅速发展的工业相联系的三个因素使全球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

首先,由于工业企业在生产中排放的废弃物的增加,已经超过了环境能够吸收的水平。其次,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数量的增多,更多的人暴露在污染之下。最后,在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的方向是脱离诸如纺织、木制品、食品加工等污染较轻的行业,而趋向于其他一些可能造成环境危害更大的行业,如金属制品、化学制品和造纸行业等。

工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发展的质量。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报告,如果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品消费上升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世界工业企业的产量必须提高2.6倍。假如按预计的人口增长速度发展,到21世纪某一个时期世界人口达到稳定时,全球工业产量预计可增长5~10倍。这种增长意味着在所有的现存工业企业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外,还要再增加5~10倍的工业企业。它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自然就可想而知了。企业的决策部门如果不把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少地产生污染和废物作为企业运营的方向,其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我们的企业家应当立足于再生资源而不是非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采用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破坏的生产方式。资源和环境问题,必须纳入企业的规划和决策的过程中,并努力把环境与资源意识、环境文化普及于企业全体员工。

发达国家利用他们雄厚的经济和先进的技术,采用上述途径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一些严重的污染得到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又出现许多新问题。例如,在原有生产条件下采用工程措施,污染物质的去除率一般不超过25%,因而它不能完全控制污染物质进入环境,只是起到了某种缓解作用;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不断地出现新的污染物质和新的污染形式,技术措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采用工程措施一般需要投入相当于企业建设投资10%~25%的资金,随着需要采用越来越先进的治理技术而需要更大的投资;大量处理污染物质的工程的运转,如大型污水处理厂,消耗大量能源,从而制造了新的污染。因而,采取单纯技术处理措施不仅代价太高,而且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从而使环保陷入困境。

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不仅是参与,更重要的是行动。不仅要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还要将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制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如国家环保总局编制出台了循环经济规划指南,一些地方和行业也已编制出台了自己的规划,这些都是有益的探索。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考虑物质循环的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一些物质的循环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算,如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一些物质的循环在技术上可行但经济上不合算,如废建筑材料等;一些物质根本不能循环,如挥发性物质。因此,使“物质循环起来”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区别对待。此外,在制订规划时,应因地制宜,既要充分考虑水、原材料的循环和能源的分级利用,也要考虑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要素,并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环境质量结合起来。

企业应当转变生产方式,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很好的探索和实践。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循环经济的试点,并将加大试点示范的范围。既要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又要整体推进。要改变“以GDP论英雄”的做法,增加资源效率和环境友好的考核指标,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知识。企业是现代化经济的细胞,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工业企业担负着满足社会物质生产的重任,人类社会的许多基本需求都要依靠工业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他们提供的服务来满足:粮食生产需要日益增多的农业化学品和机械产品,工业产品构成了现代生活的物质基础,这一切都有赖于企业的生产。但是,企业从自然资源中吸取原料,向社会提供产品,同时,又给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企业总是同时起着这两种作用,重视发展质量是减轻后一种作用的根本途径。

企业作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单位,若对环境的恶化状况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就难以形成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企业也就无法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环境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使企业界,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充分认识到环境恶化的种种现象及其后果,人人树立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变过去对环保问题的消极态度为积极参与的态度,从关心环保、治理污染入手树立企业的新形象。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是融合了民族文化和历史人文精神的精华,必定注重吸取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来丰富自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意味着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也不只是工艺、技术、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问题,同时需要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和配合。企业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企业领导要带头学习实践,要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信息网络等各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国情、厂情教育,营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吸引职工群众努力学习循环经济的知识,广泛参与建设生态企业的实践。循环经济只有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使全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总体上看,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行动,三者缺一不可。法律强制和经济利益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政府通过制定法规、政策,激励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技术、工艺、产品的发展,加强监管,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产品。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产品研制、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节 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讨论我国企业文化发展进程时,必然会涉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目前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生态学家和环境学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理论界定。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前后,初步形成了以下五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第一种:着重于从自然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这一概念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它旨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1986年)。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联合举行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专题研讨会。该研讨会的成果发展并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属性,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转引自《中国21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年,第7~8页)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过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从生物圈概念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从自然属性方面表征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代表,即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R. T.T.Forman,1990年)。

第二种:着重于从社会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它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且提出人类可持续生存的9条基本原则,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130个行动方案,着重论述了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第三种:着重于从经济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这类定义也有不少表达方式。爱德华·巴柏(Edward B.Barbier)在其著作《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1985年)。有的学者还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Anil Markandya and David W.Pearce,1988)。

第四种:着重于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除了政府和管理因素外,科技进步起着重大作用。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有些学者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于‘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1989年)。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1992~1993年)。

第五种: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简称布氏定义)。这是由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land)及由她所主持的有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著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调查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这一概念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应当遵循布氏定义中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共同利益的原则。

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讨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时,应制定一个总体目标,使所有的企业逐步实现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控制为重点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

近20多年来,中国逐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大力宣传环境文化的氛围。但其着眼点都侧重于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环境的交互界面上,把保护环境的人力、物力大多投放在生产过程的末端污染排放的处理上,这个导向也使工业企业在生产管理上只注重“末端控制”而忽视“全程控制”。当然,以排放标准为依据的控制体系无疑是有价值的,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但是,由此而导致把末端处理和处置作为控制目标,在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环境管理环节中已经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并出现了下述问题:

控制污染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多,而经济效益从短期看比较小。把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全部集中到最后一个环节来解决,势必加大治理难度,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企业没有积极性,有的企业宁愿缴纳罚款,也不愿进行污染治理,因为引进一些防治污染的设备,其资金大大高于缴纳罚款的数量。

从资源能源的利用上看,一些本来可以回收利用的原材料不但得不到利用,反而变成“三废”处理掉或排入环境,造成浪费和污染。单纯依靠处理设施,往往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而只是不同介质间的转移,特别是有毒物质往往转化为新的污染物,形成治不胜治的恶性循环。

由于只顾及“末端控制”而忽视“全程控制”,把控制污染和生产过程割裂开来,甚至完全对立起来,因而使工业生产管理中的生产与环境“两张皮”的状况难以改变。

为了改变上述状况,必须实行两个转变:一是治理观念的转变,即由单一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系统的全程治理;二是转变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将污染控制纳入生产过程之中,将生产、废物回收利用、环境保护三者统一起来,最终实现工业废物最小量化和一种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模式。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历来反对在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中用过早、过严的环境标准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不公平做法,反对无限延伸环保的概念和范围;同时,我们也积极倡导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与各国国情相适应的、与国际清洁生产标准相接轨的合理生产模式,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

推行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相适应的清洁生产标准,就需要配套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加以规范。此外,还需大力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员工对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这两条措施,是使清洁生产得以持久深入贯彻的可靠保证。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公布的采用经济手段控制环境的调查表明,使用经济刺激或抑制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对工业污染物制定并实施收费标准,能促进企业采取低成本办法解决污染问题。它鼓励了工业部门发展预防环境退化和控制技术,并为政府支持预防环境退化和控制计划提供了资金来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界就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污染者必须承担治理责任和费用的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后,企业的决策部门要自觉进行污染预防,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工程要坚决制止。那些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企业必须关、停、并、转。企业应当建立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综合利用,由企业自筹资金建设预防污染和综合利用项目,获益归企业所有。企业生产中未经加工处理的残留物,如果企业自身无力处理,应鼓励、让与其他企业使用。

三、我国积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工业国家,在为解决环保问题而对废弃物处理的过程中,逐步由单纯的末端治理,发展到从源头预防、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后再生循环利用,而且确立了废弃物处置的顺序:尽量抑制废物产生、再使用、再生利用、热回收、无害化处置。至此,强调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污染的源头防控的循环经济模式呼之欲出。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珀斯和特纳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一词。1996年,德国颁布《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首次在国家法律文本中使用循环经济概念。1990年以后,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循环经济模式兼顾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目标,为正确处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发达国家纷纷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途径。自从1972年6月联合国环境理事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发布以来,各国都开展了在工业建设的同时抓紧解决工业污染问题。我国政府已把重要原材料工业、交通、通讯发展放在首要地位,综合考虑生存、发展、环境、效益诸方面的问题,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建设,以便与国际工业持续发展接轨。

为此,提高企业广大员工的环境意识,使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产生的污染占全国总污染的70%以上,工业企业又是能源和原材料的主要消耗大户,因此,尽可能减少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提高单位产品或产值的能源和资源利用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我国虽然在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发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污染控制等方面尚未全面开展起来。

2.规范企业行为

为了实现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应当从下述几方面来规范企业行为:

各工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迅速跟踪世界工业技术发展的新信息,制定、调整、修订新的工业发展技术标准和技术政策,发布国内外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开发的新技术成果和信息,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应当不断提高工业设备和技术水平,其中要特别加强高新技术开发的规划,把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的技术改造结合起来。淘汰技术落后、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的落后生产设备,加大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围绕生产技术和装备现代化问题,组织好科研生产攻关和成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应当科学地规划、组织和协调不同生产部门的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优化工业生产诸环节,交叉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应发挥智力资源、技术层次的优势,重点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将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高、原料运输量大的企业迁移到能源充足、资源丰富的地区。

企业应尽可能通过综合利用资源、二次能源的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来实现节能、降耗、节水,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与环境相融。要进一步开发绿色产品,替代或削减有害环境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企业内部应当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制定清洁生产的有关审计标准和落实这些指标的具体措施,以保证清洁生产成为企业的实际行动。有条件的企业应当建立清洁生产信息交换中心等服务体系,使清洁生产落到实处。

3.产品代谢

一些专家提出了产品代谢分析方法。这一方法集中研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规律,寻找从源头削减污染物产生的途径,提出从产品链、关键环节和成因分析产品的代谢过程,从生产工艺流程和产品群的最佳组合,从元器件到半成品到成品的物质减量等方面辨识补链技术、提出改善措施,建立了基于中国国情的一种新的生态工业分析方法。

打破了“污染越重的地区生态工业越好搞,污染越轻的地区生态工业越难搞”的理论怪圈,并在几十个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及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中得到了应用。当前,包括发达国家在内,各国的物质消费总量都还在不断攀升,物质需求的无限性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天然矛盾。

第四节 普及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所有企业应当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大力普及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21世纪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实施“3R原则”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3R原则”为经济活动行为准则,包括:

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此外,减量化原则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

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再使用原则要求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做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快速地更新换代。

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他产品的原料。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面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

“3R原则”有助于改变企业的环境形象,使他们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典型的事例就是杜邦公司的研究人员创造性地把“3R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实际相结合的“3R制造法”,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他们通过放弃使用某些环境有害型的化学物质、减少某些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以及发明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在过去5年中使生产造成的固体废弃物减少了15%,有毒气体排放量减少了70%。同时,他们在废塑料如废弃的牛奶盒和一次性塑料容器中回收化学物质,开发出了耐用的乙烯材料——维克等新产品。

二、从轻工、建材、机械电子企业入手,普及环保知识,实施可持续发展

轻工企业、建材企业、机械电子企业的生产都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这些企业的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污染问题也随之扩大,造成了一些地区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从抓具体措施入手,增强环保意识

轻工企业是我国工业污染的大户之一,主要是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染,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污染以及烟尘、二氧化硫、固体废弃物、噪声、粉尘、振动等污染。轻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很多位于城镇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噪音、烟尘、振动、废气、粉尘以及电磁辐射等扰民现象较普遍,多年来轻工企业虽经多方努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企业规模过小,7万多个企业中有90%以上都是小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跑、冒、滴、漏和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很高,根据对130个典型企业调查分析,企业污染的30%以上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特别是小造纸厂,小制革厂,目前没有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七五”期间,轻工企业虽取得了一些治理技术成果,但由于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原因,难于推广。吉林造纸厂中段废水处理工程仅生化处理的运行成本就达0.35元/吨水,每年的处理费用为83万元,新建的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投产后,年处理费用达到600万元以上。缺乏治理资金,限制了成熟技术的推广。制浆造纸碱回收是一项很有效益的环境保护工程,但目前仍有50多家万吨以上的造纸厂没有配置碱回收装置;甜菜制糖每年产生60万吨废甜菜丝,生产颗粒粕后可出口创汇,每吨售价120美元,目前只利用了30万吨;玉米酒精废液生产全干燥蛋白饲料可基本消除污染,企业又能获得较好的效益,但目前只有不到10家玉米酒精厂配了全干燥蛋白饲料生产车间,还有近100家玉米酒精厂无力配置,这些企业每年排入江河的有机物仍有30万吨左右。

今后,轻工企业环境保护的目标是实现增产减污,到2000年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10%~20%。所有大型制浆造纸企业污水排放都要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制糖工业企业、食品发酵工业企业,要结合综合利用治理污染;制革企业要采取回收铬等分隔治理措施。位于城镇的轻工企业的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都必须采取除尘措施,除尘率应达到70%以上,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凡扰民噪声污染源都要进行彻底的治理。

2.抓节能、技改,促环境保护

建材工业企业基础薄弱,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烟气、污水和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严重。据1987年测算,建材工业企业粉尘年排放量为700多万吨,其中水泥粉尘年排放量为500万~540万吨,而地方水泥厂粉尘年排放量占90%,是主要的粉尘污染源。建材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86万吨;一氧化碳排放量为74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8万吨;废水排放量为88456万吨;循环用水量不到70%。

今后,建材工业企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改造为途径,调整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使建材企业持续协调地发展。建材企业的环境保护应以治理粉尘为主,重点放在地方水泥企业,解决建材工业最突出的污染问题。通过以节能为重点的技术改造,组织实施节能综合工程,使建材工业能源消耗逐年下降并逐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大气的污染。

三、完善环保法规,提高环保意识

机械电子工业的管理体制几经调整,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机械电子企业有10.4万家,其投入产出量占全国工业的1/4。我国的环境污染70%是由工业污染造成的,工业污染物中的大多数是各种工艺机械装备或各类机电产品在生产运行中产生的;环境保护事业的技术进步和各类污染治理设备的综合效益,基本上取决于所采用机械电子装备的性能、质量和更新速度。因此,机械电子工业企业作为国民经济装备力量在我国环境建设事业中处于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一方面,要治理好机电工业生产本身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要生产低污染、高性能的机电产品及随机配套的环境保护设备,还要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环境保护机械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

机电工业企业在环境保护中要做到在增强机电工业企业活力的同时,继续完善环境法规,不断提高企业对国家、对社会的环境保护责任感,充分调动企业内部治理污染、加速企业环境建设的积极性。要采用有力的措施增强企业治理污染和环境建设的能力。使企业环境保护指标考核定量化、经常化,并与企业经营指标考核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落实到实处。

机电企业应把主机配套的防治污染的设备和无污染、少污染的机电产品切实纳入相应机械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规划中去,运用行政、经济手段,对与环境污染相关的机电产品,从产品设计、研制、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加以有效地管理,淘汰陈旧落后的产品。

机电企业要坚持科技进步,把国内现有环境保护机械和综合利用机械的科研、设计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坚持在加强自我研制能力的基础上,适当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在加速科研成果向产品化、商品化发展的同时,注意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形成自己的生产能力,并使环境保护机械、综合利用机械出口产品在品种和数量上有较大的发展。

总之,企业环境文化的建设,有赖于全国各行各业的企业从企业家到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有赖于广大员工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本章小结

1.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内大力开展和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2.企业要实施循环生产,注重发展质量,开展“清洁生产”,跟踪世界经济发展信息,综合利用资源,按国际标准规范组织生产。

3.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协调经济和环境。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企业环保意识的提高。在国家和各行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达到协同效果。

●思考题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清洁生产”?

3.什么是循环经济?

4.企业文化与环境文化有什么关系?

5.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6.在轻工、建材、机械电子企业如何处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章案例 洛钼集团:贯彻“循环经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资料

洛钼集团,是河南省54家重点企业和洛阳市16家重点集团之一,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目前具备采选能力12500吨/日,白钨综合回收达4500吨/日,冶炼能力4500吨/年,深加工能力150吨/年。主要产品有钼精矿、白钨精矿、氧化钼、钼铁、二硫化钼、钼酸铵以及钼的金属材料制品等30多个品种,企业具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美国、欧洲、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洛钼集团走的是一条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道路。经过35年的滚雪球式的发展,洛钼集团走过了一条自立自强、奋发图强的奋进路。自1969年8月到2003年12月,洛钼集团累计上缴税金3.5亿元,无偿支援当地交通、通讯、电业、城市建设和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的款项达2300万元。

二、贯彻绿色生产、“循环经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006年,洛钼集团投入1000万元进行矿山的植被恢复工作,以实施绿色生产、“循环经济”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洛钼集团这些年的超越式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企业文化中也蕴涵着循环经济的基因:“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公司坚持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积极致力于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效益,守法控制超前”——公司承诺,遵守国家和地方所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采空区塌陷的综合治理、尾矿综合利用等,变废为宝实现生态效益,强调源头控制,实现污染预防,美化厂区环境,保护地球生态;“确保达标排放,合理利用资源”——保证废水达标排放,加强资源综合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的控制,到产品的交付、使用,进行全过程的污染预防和污染治理;“全员关注环境,综合持续发展”——通过对公司所有员工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培训教育,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洛钼人认为,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要求全体员工确立全新的绿色生产理念,这不仅要求企业生产的产品本身的质量要符合环境、卫生和健康标准,而且在厂矿选址、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流程、物流处理、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的全过程都要符合环境标准,既不会造成污染,也不会破坏环境。

洛钼人认为,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应当加强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一是在相关企业间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企业在提供产品的同时,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以及废弃物、有害物提供给相关企业作为再生产的原料,使各企业间形成梯次开发的良好格局,形成无废弃物生产的企业群体。二是在企业内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企业层面的集约型增长模式。

洛钼的发展之路说明,企业和人一样,人的理念决定人的发展和他的未来,一个企业的理念状况也决定企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特别是在当前,作为微观层面的社会经济细胞的企业,它的理念和企业文化,应当引入科学发展观(人本精神、人类发展指数、人文素质量化体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绿色生产、循环经济)等科学理念。

●案例思考题

1.为什么说“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追求生态效益,守法控制超前”“确保达标排放,合理利用资源”、“全员关注环境,综合持续发展”是洛钼集团循环经济的基因?

2.公司坚持发展经济,积极致力于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公司承诺,遵守国家和地方所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采空区塌陷的综合治理、尾矿综合利用等,变废为宝实现生态效益,强调源头控制,实现污染预防,美化厂区环境,保护地球生态有何积极意义?

3.为什么说通过对公司所有员工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培训教育,提高全员环保意识,是公司保证废水达标排放,加强资源综合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的控制,进行全过程的污染预防和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

●本章参考书目

1.Chris M.Sciabarra,Marx,Hayek and Utopia(《马克思、哈耶克和乌托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

2.周祖城:《企业伦理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吴成丰:《企业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刘光明:《现代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

5.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6.奈比斯特等:《90年代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7.国家计委:《中国环境与发展》,科学出版社,1992年。

8.池田大作:《21世纪的警钟》,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

9.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0.海克尔著:《宇宙之谜》,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推荐读物

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