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报表审计

会计报表审计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母公司的长期投资账和表明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投资与被投资关系的批准文件,确认属于合并范围的企业。

一、会计报表审计

会计报表审计,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所进行的审计。

(一)审计目标

(1)真实性:指报表反映的事项真实存在,有关业务在特定会计期间确实发生,并与账户记录相符合,没有虚列资产、负债余额和收入、费用发生额。

(2)完整性:指特定会计期间发生的会计事项均被记录在有关账簿并在会计报表中列示,没有遗漏、隐瞒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无账外资产。

(3)合法性:指报表的结构、项目、内容及编制程序和方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计算、销售确认、投资、报表合并基础等方法的改变经过财税部门批准,调整后没有违规事项。

(4)准确性:指准确无误地对报表各项目进行分析、汇总并反映在有关会计报表中。

(5)所有权和义务:指列入报表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确实为被审计单位所有,负债为其法定偿还的债务责任,对或有负债做了充分说明,没有遗漏和不具产权的列报。

(6)公允性:指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的表述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7)一致性:指编制报表时,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上前后期保持一致,各种会计报表之间、报表内各项目之间、本期报表与前期报表之间具有钩稽关系的数字保持一致。

(8)表达与披露:指会计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中被恰当地分类、描述和披露,并对报表使用者关心但会计报表无法披露的内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充分披露。

(二)审计内容

要检查各类报表是否编报齐全,仔细阅读报表说明,注意报表所反映的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与其他会计期间的分析对比,有关重大影响因素是否予以披露,并要结合报表内容的审计,验证报表附注说明是否真实。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审计要点:

1.资产负债表审计

审计人员应注重检查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的正确性、报表项目的完整性以及报表所反映项目和内容的一贯性。

(1)检查资产负债表是否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及格式编制,复算报表各项之间的钩稽关系。

(2)将本期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字与前一期或各期相比,查明有无变动较大或异常情况;同时,检查资产负债表与其他报表的钩稽关系,并进行复算核对。

(3)全面核对资产负债表项目与总账科目或有关明细账数字是否相符,以总账的本期发生额及余额之和与其所属明细账各分类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及余额之和相核对,检查账与账之间的记录是否相符。

(4)审计人员在上述检查中应特别注意,经分析比较,若出现某些项目的数额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相符的情况,就要对这些项目作重点检查,从总账科目追查至原始凭证,必要时应结合对往来账的函证、对存货和固定资产等项资产的盘点,核实报表数字的真实性。

2.损益表审计

(1)检查损益表内各项目填列是否完整,有无漏填、错填;核对各项目数字之间的钩稽关系。

(2)检查损益表与其他报表的钩稽关系,特别注意核对损益表所列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和销售税金及附加的本年发生数,是否与其附表数一致,损益表所列净利润是否与利润分配表数字一致。

(3)核对损益表各项目数字与相关的总账、明细账数字是否相符,同时通过分析核对,发现有关损益项目数字的变化是否异常,并对疑点做进一步检查。

(4)结合对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利润分配等有关明细账的检查,核实成本费用、各项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等项数字是否准确,必要时要检查有关原始凭证。

(5)结合对纳税调整的检查,核实所得税的计算是否正确,对各扣除项目进行详查,审查有关明细账和原始凭证,注意有无多列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超过标准等问题。

3.现金流量表审计

(1)检查现金流量表是否按照有关企业会计具体准则的规定编制。

(2)检查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是否恰当。

(3)检查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流出量的计算是否完整、准确,与有关的会计资料和报表的记录是否相符。

(4)检查是否正确计算了汇率变动对外币现金流量的影响。

(5)检查不涉及当期现金收支但对企业财务状况或未来现金流量产生影响的重大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如以长期投资偿还债务等)是否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4.合并报表审计

(1)检查合并报表编制的基础。即审核:合并报表内容的全面、完整性;子公司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包括子公司会计政策差异、母子公司往来业务、债权债务、投资资料,子公司利润分配、股权变动资料);母、子公司决算日和会计期间的一致性;母、子公司之间会计政策的一致性;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核算处理的正确性。

(2)检查确认合并报表范围。根据母公司的长期投资账和表明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投资与被投资关系的批准文件,确认属于合并范围的企业。对于应合并而未合并的子公司,要查明因何种原因未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对于不应合并而进行合并的企业,要查明母公司是否存在未经批准而收购(转让)股份等情况。

(3)检查企业集团内部经济往来情况。检查母公司提供的有关经济往来的资料是否完整,并通过核对合并报表的抵消关系,验证合并报表的真实性。

①检查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收益的处理是否按会计制度规定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少数股东权益是否予以正确反映。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持有的份额是否相抵消。

②检查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的相互抵消情况。根据有关资料,核实债权、债务是否真实存在;检查母公司是否按程序和规定将核对一致的债权、债务进行抵消,对债权、债务不一致的情况逐项核对,确定应否抵消及抵消多少;检查内部应收账款所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与管理费用进行了抵消,抵消金额是否正确。

③检查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相互抵消是否正确。在检查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抽查部分抵消分录,用以查证母公司将母、子公司以及子公司间的内部销售和未实现利润抵消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④检查集团公司是否编制完整的抵消会计分录。运用规定的抵消程序编制分录进行测试,看是否存在已进行汇总而未编制抵消分录以及抵消分录的编制不正确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