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垄断的社会成本
我们已经知道,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因为其市场价格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而垄断者利用其垄断势力所确定的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产量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说明完全垄断市场的资源配置是缺乏效率的。垄断者为了自身利益所决定的资源配置会对社会造成“无谓损失”。
假设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有许多小企业生产小麦,然后一家垄断企业将所有这些小企业都买下,那么该市场的产量、价格和效率将会有什么变化呢?
图7-1分析了这个市场。市场需求曲线是D。开始,市场中有许多小企业存在,市场供给曲线S是所有单个企业的供给曲线(也就是边际成本),市场均衡价格是PC,市场均衡数量是QC。每家企业都定价为PC,并且生产使其边际成本等于该价格时的产量,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
图7-1 垄断的福利损失
现在一家垄断企业经营小麦,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也就没有变化,但是该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是MR,垄断者与完全竞争市场具有相同的成本曲线,其边际成本曲线为MC,为了使利润极大化,厂商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处进行生产,垄断者确定的产量与价格分别为QM与PM,而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产量与价格分别为QC与PC。
显然,垄断者为了垄断利润,与完全竞争相比,会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选择。
·单一垄断者会减少产出而提高价格。
·并且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垄断市场提高价格使消费者剩余总量减少区域(A+B),生产者剩余净变化为(A-C),因而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总和净变为(-A-B)+(A-C)=-B-C,也就是说,区域(B+C)是垄断造成的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
·垄断再分配了社会剩余。部分消费者剩余变成了转到垄断者那里的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受益,而消费者却受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