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白龙江流程
1.源头
白龙江发源地在川、甘、青交界处西倾山东侧郭尔莽梁北麓,向东流经过郎木寺出甘肃省进入四川省若尔盖县境。东流10公里过热当坝镇折向北流,10公里后经麻塘又折向东流,再前行40公里出四川省又进入甘肃省迭部县境。
白龙江源头郎木寺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郎木寺的历史约有200多年,这里林木葱郁,碧水萦绕,景色秀丽。依山傍水而建的寺庙殿堂僧舍接连,沿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气势宏伟,金碧辉煌。甘、青、川等省慕名而来的朝圣者络绎不绝,西藏赴内地的活佛、喇嘛亦多歇脚于此。热当坝则是甘川公路必经之地。
郎木寺至热当坝间,白龙江穿行在高山草甸地带,海拔在3000米以上。河床不宽,水量不大而稳定,水流清澈,曲折蜿蜒绕行在绿色草原上。过了麻塘,白龙江始进入上游高山峡谷区。
2.上游
白龙江从麻塘折向东南流,直至甘肃省舟曲县城,长约200公里,一直穿行在高山峡谷中,河床高程在1500~2500米之间,是为上游。该段山高林密,植被覆盖好,河床比降大,约11‰,有较多支流汇入,水能和森林资源丰富。
甘川边界处的迭部县城傍白龙江而建,是白龙江最西部的县城。东南流20公里到白云,是原迭部林业局所在地。此段在卡坝、麻牙寺、洛大三地有达拉沟、多儿沟、腊子沟三条较大支流汇入。在卡坝上下相距15公里建有尼什峡和尼傲峡两座水电站,装机1万千瓦和1.2万千瓦。
3.中游
白龙江从舟曲到蒿子店,长157公里,河床坡度趋于平缓,平均比降3.1‰。过舟曲县城,江水流向转为东偏南45°,过武都、汉王镇,直到桔柑镇(贾家坪上)附近,以一个大弯道折向西南流,直到蒿子店,是为中游。
白龙江中游沿线峡谷与河川盆地相间,盆地是农田分布和人群聚居之地。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和陇南市武都区即位于较大的河川盆地上。
舟曲县早在汉代就有建制,称“羌道县”。元置“西固千户所”,清归阶州地,民国改为西固县,属武都专区管辖。1954年6月改名“舟曲县”(藏语“白龙江”叫“舟曲”),划归甘南藏族自治州。1958年改名“龙迭县”,1962年又改回称“舟曲县”。
武都自北魏至今1500余年,一直为镇、郡、州和地、市所在地,秦时为武都道,汉以后为武都郡,隋改为武都县,唐改为武州,宋、元称阶州,名代降阶州为阶县,清复为阶州,民国改阶州为武都县,新中国成立后设武都专区,五十年代撤销武都专区并入天水专区,六十年代恢复武都专区建置,八十年代国务院更名武都专区为陇南地区,武都为地区行政中心所在地,2005年陇南地改市后为武都区,现为陇南市政府所在地,是陇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本段依次有岷江、拱坝河、北峪河和洋汤河等大支流汇入。中游右侧林线后退较少,一般在1~3公里之间,覆盖度较好,岩层多是石灰岩、页岩、千枚岩、薄层黄土等;左侧林线后退较远,一般在3~30公里,山上局部地方只长有稀疏蒿草,广阔的地面没有植被覆盖,基岩为千枚岩、页岩、块状石灰岩,风化层厚,而且黄土分布广泛,水土流失严重,是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最发育的区域。
根据中游河道与流域特点,将其划分为上、中、下三段。
中游上段:从舟曲到武都角弓,长39公里,河道平均坡降为4.4‰。岷江在宕昌县两河口汇入白龙江,主河道仍在峡谷奔流直到角弓。该地段河床淤积较弱,右侧植被好,覆盖率高,左侧山陡土薄,雨季各沟常有泥石流发生,这些沟虽然都很小(多在500~3000米之间),但当发生泥石流时,流量很大,常常毁田断路。干流上建有武都白鹤桥电站,装机0.8万千瓦,在建的有石门电站,装机1.0万千瓦。
中游中段:本段从角弓到险崖坝,长43公里,武都城区正处该段中部,是白龙江流域最严重的淤积段。据武都县志载:东汉时期,武都白龙江流域还是森林地带,后几经战乱,刀耕火种,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加剧了河床淤积速度,防洪能力下降,洪水灾害肆虐,河床逐年升高。河段右侧是石灰岩体,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与山向一致。左侧黄土层下覆千枚岩,片岩、页岩等强风化岩类,植被覆盖度极差,泥石流分布广泛。该段突出的特点是:河道流向除受山的走向控制外,还受泥石流沟的影响,因而形成沟坝相间的锁链式地貌形态,例如在角弓处,左有角弓沟(稀性泥石流沟),右有拓石沟(水石流沟),二沟对峙将河床剪成“S”形,由沟道冲出的固体径流淤积成角弓坝,同样,白草坝沟和九黄坪沟形成了陈家坝;沟河坝和拱坝河形成了两水-吉石坝;北峪河和大堡沟形成了钟楼滩-教场坝;东江水沟和姚家沟形成了东江坝;甘家沟和香子沟形成了汉王-杨坝;佛堂沟和旱坪沟形成了罗寨坝。由于泥石流河沟的堵截拦挡使河道蜿蜒曲折,侧蚀力强,流速降低,固体径流沉积抬升了本段河床。
白龙江流域有六七千年的人类活动史,古老而神奇,武都之名始见于先秦,《蜀王本纪》有蜀王“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的传说。武都所处白龙江、西汉水流域间,古为白马氐族聚居地,其地险绝,向为兵家必争之地,素称秦蜀之咽喉,陇上之重镇。武都承恒水之泽,积五凤之秀,民淳朴士笃学,为清代著名学者邢澍的故乡。古为氐羌文化、巴蜀文化和秦陇文化交汇区,境内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遗址多处可见,历史悠久。武都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素称“陇上江南”,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象条件,形成了各类中药材滋生繁衍的天然场所,有“千年药乡”的美称,是柑桔、油橄榄等喜温植物的适生地和生产基地。
武都城区面积4.75平方公里,人口8.3万人。位于武都城东12公里处的风景名胜“万象洞”为一巨形天然钟乳石洞,居武都八景之首,古已名驰陇右。形成于2.5~3.0亿年之间。洞内有定名景观170多处,未定名景观90多处。现有石碑11道,石刻9处,墨笔题记970多条。该洞深不可测,现仅开发4.5公里,36万立方米,在全国870多处溶洞中名列第四,已载入《中国名胜辞典》和《甘肃古迹名胜辞典》,享有“华夏第一洞”、“地下文化长廊”、“地下艺术宫殿”之美称,为国家3A级景区(点)、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国时曹魏名将邓艾伐蜀经宕昌、武都、文县至四川成都,留下了三国文化的足迹。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启王梁成富、昭王蔡倡龄曾率部攻占阶州城,至兵败时间长近4个月,影响较大。
中游下段:从险崖坝至蒿子店,该段长75公里。河道流向在武都桔柑-透防间由东南折向西南,到文县临江以下尖山纳入羊汤河后复折回东南流。位于羊汤河上游的文县天池为我国四大天池之一。过尖山后主流又穿行于山涧峡谷,两岸没有较大的川坝,多悬崖峭壁,山上有蒿草和丛林生长,植被覆盖较好,没有大支流注入,虽有泥石流但因地形狭窄,不能形成平坝,河床升降不明显。
4.下游
从蒿子店到入嘉陵江汇合口长150公里,河道开阔平缓,平均坡降2‰。在文县玉垒关头坝有白龙江最大支流白水江从右岸汇入,并有让水河、大团鱼河在该段依次汇入。主流流向继续由东南流,经碧口水库、肖家、中庙于大团鱼河河口、四川省宝珠寺水库库尾流入四川境内。
白龙江干流自纳入让水河后折向东流,直至四川省姚渡折向南偏东流,并于白水镇、宝轮院处先后纳入右岸支流青川河与清水江,于昭化汇入嘉陵江。
该段植被比较好,覆盖度高,气候温热,降雨充沛。碧口古镇坐落在白龙江畔,自古入川的蜀道经此而行,现在是陇南的工业区和茶叶生产基地之一。文县碧口李子坝的“御泽春”茶叶驰名省内外。建于1979年的碧口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供水、灌溉、旅游功能的大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6000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704米,总库容5.21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30万千瓦。碧口水库下游,装机11万千瓦的麒麟寺水电站正开工建设。
白龙江河口处的四川省广元市昭化是一座历史古城,古名葭萌关,位于广元市西南36公里处。昭化是四川置县最早之地,秦时置葭萌县,蜀汉改称汉寿。古时葭萌关以城为关,可四面迎敌。《昭化县志》称:“东来广元有桔柏渡以拒之,西出剑阁有天雄关以镇之,南崐下苍、阆有梅岭关以间之,北渡阴平有白关以守之”。关城地处秦蜀古道要冲,地扼嘉陵江与白龙江汇合处,背靠牛头山险峰,史称葭萌关为“全蜀咽喉,川北锁钥”,“虽弹丸之地,有金汤之固”。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曾领兵驻此,是“三国”时期征战要地之一。以后费伊也曾在此开府治事。现存古城门、街道、院落保存完好,均为明、清遗物。北门外有“葭萌关”地名碑。
5.水文特征
白龙江甘肃出省把口站是碧口水文站,建于1939年9月,属国家重要水文站、中央报汛站。位于文县碧口镇,地理位置:东经105°15′,北纬32°45′,集水面积26086平方公里,至河口(嘉陵江)距离108公里,为大河控制站。从1957年至2006年的径流变化看,总体上天然来水量为减少的趋势,年际之间变幅不大。最小年径流量48.07亿立方米,发生在2002年,最大年径流量125.3亿立方米,发生在1967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衡,6~10月径流量的占年总量的61%,1~5月、11~12月径流量占年总量的39%。一般最小径流出现在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