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社会劳动分工由自然分工到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人类社会经济形态也经历了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各个时期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分工或劳动分工是指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由于人类的需要是多样化的,个人显然不能依靠自己的独立活动满足自身的全部需要。因此,对个人而言就产生了必须借助他人的劳动和产品的最基本的需要,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便产生了最基础的分工的要求,即劳动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按照分工基础不同,包括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以及企业或单位内部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工种之间的个别分工。同时在不同形式的分工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人类几种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形式。
一、自然分工
自然分工是分工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初级阶段,主要是反映人们按照性别和年龄等自然属性上的差别,是在纯粹生理基础上产生的劳动分工。早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内部,就出现了氏族成员之间按性别和年龄的分工。后来在氏族部落之间,在地域资源的差异性上形成另一种自然分工,即由于地域资源差异基础上的自然产品差异形成自然地域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分工逐渐确定和巩固下来。例如成年男子专门从事打猎、捕鱼和制作工具,妇女专门采集果实和管理家务,老人和孩子从事辅助性劳动,等等。各个氏族部落之间,也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其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及其劳动产品也有所不同。
虽然自然分工是基于人类自然属性进行的最基本的分工形式,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劳动生产率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这种基础的分工不能也不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更广泛的、多样化的深入分工,从而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生产力的这种提高的程度是相当有限的。
二、自然经济的发生
伴随着人类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不同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是人类最早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也叫做自给自足的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是指为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如原始村社、奴隶主庄园、封建庄园等)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生产发生交互关系的经济形式,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形成。纵看自然经济的历史,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虽然社会分工、私有制的生产和与之相适应的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总的来说自然经济仍处于统治地位,商品经济还居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自然经济组织形式具体主要经历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集体经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庄园经济以及农民的家庭经济等多种形式。
(一)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内部,无论是最初单纯地从事对自然界现成产品的采集和捕获,还是后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控制动植物的繁殖和生长过程而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依靠个人无法生存,所以要联合起来结成一个共同体,进行集体生产。在集体内部,生产资料归集体公共所有,所有成员都参加劳动,实行简单的劳动协作,并在年龄、性别、体质等纯生理因素基础上形成劳动分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也只能结合成一个自然经济单位从事生产,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因此,在这个自然经济单位内部形成了基于性别、年龄等纯生理意义的自然分工,而劳动产品也是为了满足自然经济单位内部成员的需要,劳动互换也是直接进行的。
另外,原始社会各个部落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又形成相互之间的地域自然分工。集体劳动的产品是在集体内部平均分配的,仅仅是为了满足集体成员的生存需要。原始社会这种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自然经济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当一部分产品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如采集野果和捕获野生动物;二是从事简单的农业、畜牧业生产只是为了满足集体内部的生存需要。
(二)奴隶社会
奴隶主的庄园经济依然是一种自然经济单位。奴隶在奴隶主的指挥和强迫下,进行集体劳动,其劳动产品除了维持奴隶最低限度的生存需要之外,全部为奴隶主占有,以满足他们奢侈生活的需要。奴隶主庄园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同别人交换产品,而是为了直接满足本经济单位个人需要。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所需要的消费品,相当多的一部分是由自己的奴隶生产出来的,只有一些自己不能生产的奢侈品才需要到市场上去购买。奴隶社会中的个体农民的小农经济,也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他们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供给自己消费。当时的小手工业者虽然是为了市场而进行生产,但其产品在整个社会产品中所占比重不大,而且他们一般都同农业有紧密的联系,在自己保有的小块土地上生产一部分生活必需品。
(三)封建社会
到了封建社会,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虽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但就其整个社会而言,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封建地主阶级依靠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向农民收取地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实物地租和劳役地租是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条件下的封建地租的主要形式。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经济的解体,实物地租才逐渐被货币地租所代替。封建社会中的个体农民基本上是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家庭经济,依靠自己的劳动满足生活需要,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最一般的形式便是以自然经济、自然分工为基础的“男耕女织”的耕织结合型的自然经济。
三、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虽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都存在,而且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基本的经济活动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使它区别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
具体而言,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自然经济中社会劳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自然经济单位内部成员的直接生活需要而生产的,而不是为了通过出售和交换满足他人而生产的。即使生产者的劳动是为了他人而进行的,其劳动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让到使用者手中,也不是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的,而是直接转让或以其他方式直接获取的。如在原始氏族部落共同体内部,通过生产单位内部的直接分配;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主和封建主通过某种超经济的强制直接占有生产者的劳动产品;个体农民家庭生产直接满足家庭成员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总之,自然经济是没有或很少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第二,自然经济是封闭、保守型经济。自然经济是在生产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条件下发生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经济活动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无论是氏族部落共同体、奴隶主庄园或封建主庄园,还是农民家庭,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式的经济单位,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这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环境险恶,交通条件差,更重要的是由这种经济活动方式自身的封闭性所决定的。自然经济单位内部的自然分工,虽然使社会分工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十分有限。从总体上并没有改变这种分散、孤立的封闭式状态,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也没有形成广泛的交往和经济联系。
另外,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的闭塞性造成了生产者的孤陋寡闻、因循守旧、易于满足和不思进取,必然阻碍和影响先进技术的传播、应用与发展,使整个社会经济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状态。总之,自然经济条件下,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个人,都是封闭和保守的。
第三,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为获得供自己或经济单元内部成员消费的使用价值而生产,即使是奴隶主、封建主对剩余劳动的榨取也要受到剩余劳动实物形式的限制,生产基本上是在简单再生产的水平上维持的,即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生产力发展也是异常缓慢地进行的。
第四,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在自然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者的劳动成果直接满足自身和经济单位自身的需要,其私人劳动也直接就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而不需要经过商品交换转化成社会劳动。无论是氏族部落的集体劳动,还是奴隶主庄园的集体劳动,都直接成为社会劳动形式。自然经济单位内部成员之间的劳动互换是直接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劳动是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实现的,并且不以生产资料是否为社会所有为转移;而未来的产品经济中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则是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的,并且以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为前提的。
总之,自然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产物,又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人类社会在相当长时期内生产力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所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越早摆脱自然经济的束缚而发展商品经济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生产力发展速度就越快,社会经济就越繁荣。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近代的崛起,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较早地摆脱了自然经济的束缚,走上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道路。而相对的,我国以及一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近百年来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局限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重农、抑工、轻商”的传统思想极为严重,从而使商品经济发展也十分缓慢。因此,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崛起、振兴,必须尽快摆脱自然经济的影响和束缚,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分工也逐步超越了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由最初的自然分工占主导地位发展成基于人类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社会分工占主导地位,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商品经济的产生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以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不同的物质利益者所有为条件的。
一、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相对于自然分工而言,社会分工是指基于劳动者职业差异的分工,它最大的特点是超越了一个经济单位,是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它包括将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和将这些大的部门再细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在原来氏族部落内部和后来的家庭内部纯生理的自然分工基础上,氏族部落的扩大,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各氏族之间交往的发展,使这种分工的范围自然而然地扩大了;同时,氏族部落之间形成的自然地域分工,也取得了很大发展,随着邻近的氏族部落之间频繁的接触、交换的不断发生,它们之间的各种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交换使产品变成商品,同时,交换不断扩展和经常化,使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确定并巩固下来,具有不同生产条件的氏族部落从事活动的不同生产领域,逐渐地就演变成社会生产过程中具有某些依赖关系的生产部门,社会分工由此开始产生。
具体地,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首先畜牧业和农业逐渐分离,有的部落以农业为主,有的部落以畜牧业为主,于是形成了畜牧业和农业相分离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分工。
随着第一次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生产力水平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更多的劳动产品。人们的劳动产品在满足本部落的集体消费之外,还出现了剩余。另一方面,随着部落之间的频繁接触,部落之间开始用这些剩余产品进行交换,在更大程度上和范围内满足生活需要。同时,一些氏族部落首领之间开始把剩余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也随之而产生了,个人之间的交换逐渐代替了部落集体之间的交换。私有制的出现使氏族部落集体开始瓦解。在此基础上,奴隶制社会随之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又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专门从事生产工具制造的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也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因为这次社会大分工形成的手工业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与前面的畜牧业和农业相比,本身生产的产品具有不可食用性,从根本上无法满足自己生存的最低需要,不得不跟其他部门的生产者相交换。因此,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可供交换的产品越来越多;同时随着交往的扩大和经济联系的增强,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了,对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于是就出现了专门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由于交换的日益频繁和交换地区的不断扩展,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直接交易经常发生困难,社会中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商人阶层的出现及其与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分离,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随着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人阶层的出现,城市也开始形成。手工业者和商人活动的集中地,逐渐产生了城市经济,于是就有了城乡的分工。奴隶主依靠剥削收入,过着奢侈的生活。由于有了奴隶劳动所创造的比较充裕的剩余产品,因而有可能使社会上一部分人完全摆脱体力劳动,依靠剩余产品过活,而自己则专门从事监督生产、管理国家以及进行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另外,由于当时国家已经出现,科学、艺术等方面的活动也日益增多,不仅使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的分工成为必要,而且也成为可能。这种分工无疑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发展都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
二、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产生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商品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互相交往的经济形式,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伴随着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出现而产生的,并伴随着这些经济条件的发展而发展的。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偶然的交换,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又出现了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商品生产使商品交换经常化,商品经济也就随之形成了。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它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内,商品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成为普通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仍然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没有社会分工,人们就无须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也就不存在商品经济。有了分工,生产者专门生产某种产品,他自己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来作为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这样就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必要。由于社会分工是属于生产力范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将愈来愈发达,专业化程度越来越深,需要交换的产品的数量和品种也就越来越多,人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最后出现了各行各业。
但如果仅有社会分工,还不表示交换必须以商品形式进行,也不能决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因此,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物质利益者所有。各所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实行等价交换,这样产品就必然表现为商品。这个决定性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是在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家庭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所有者之间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必须通过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有偿地交换劳动产品,这样,产品便必然表现为商品。
传统的观点把私有制作为商品经济的基础,这是由混淆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概念而得出的错误结论。商品生产者必须在私有财产条件下才能进行商品生产,个人拥有私有财产是进行商品生产的前提条件,但私有财产不等于私有制。私有财产是指某人对某物的占有,并且仅凭这种占有关系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而私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制度,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系。由拥有私有财产发展到私有制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也是由生产力来决定的。恩格斯说:“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因此,不能由拥有私有财产就得出私有制是商品经济的基础的结论。
由此可见,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者所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这两个基本条件,都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联系,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最终也必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归于消亡。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虽然和自然经济一样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经济形态,但与自然经济以及产品经济相比,还是具有自己的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
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趋扩大。商品生产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然竞相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不断地激发着商品生产者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
第三,商品经济是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形态。生产者为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以及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必然不断增加投入,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总之,商品经济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进一步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自然经济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是在小规模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与机器大生产、发达的科技相联系,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殖。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
背景资料 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北朝在北魏王朝时,洛阳的繁荣达到新的水平。《洛阳伽蓝记》记载说:城南,“东夷来附者处扶桑馆,赐宅慕化里。西夷来附者处崦嵫馆,赐宅慕义里。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别立市于乐(洛)水南,号曰四通市,民间谓永桥市。伊、洛之鱼,多于此卖”。城西,“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西有退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市北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丧为车”。“别有准时,金肆二里,富人在焉。凡此十里,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遁交通,迭相临望”。城北闻义里则“瓦器出焉”。这里可以看出洛阳商业的繁荣,包括了手工业的商品生产与交换、贩运而来的商品交换、对外贸易以及生活必需品(酒、鱼)的交换。洛阳之外,长安的商业也有一度的繁荣,集中了许多西域商人。黄河下游地区则以汴州、邺都堪称都会。(郑学檬等:《简明中国经济通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具有强烈的历史进步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坚定走市场经济道路,推动现代化进程。
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具有无可比拟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自然经济只限于自然分工,排斥劳动的社会分工和协作,限制和延缓社会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反过来又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第二,自然经济中各经济单位分散生产、互不往来,具有因循守旧、自我封闭的特征,束缚了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中各经济单位互相依赖、密切联系,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的特征。各个商品生产经营者在经济交往中发展自己,在互相竞争中改进技术,在开拓市场中搞活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三,商品经济的产生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渐进性所决定的,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起着重大作用。从商品经济的产生看,它首先表现为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出现了分工,出现了产品剩余,出现了利益的对立和差别,进而出现了频繁的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使商品经济飞速发展,自然经济趋于瓦解,并最终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代替。另一方面,商品经济一旦产生以后就在很大程度上继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不断专业化,不断细化,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改善了社会生产结构,增加了很多新的社会生产部门和许多就业岗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必然不断向前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进步性。从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来考察,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商品经济的起源、萌芽和初始阶段。它以直接的物物交换为特征,是原始部落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形式。
第二阶段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阶段。它包括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经济。其经济是在狭小规模的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交换的目的是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使用价值。
第三阶段是社会化生产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它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以机器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特征的商品经济。这一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殖。
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
商品经济作为几个社会共同存在过的人们互相交换其劳动的经济形式,既可以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同样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很低,这些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但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而且要大力发展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因此,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阶段。
(一)商品经济的存在最终与社会生产力有关
商品经济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尚未达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在社会主义现阶段,逾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就是超越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在我国现阶段,不论是全民所有制的产品还是集体所有制的产品,只要有社会分工存在,产品就要进入交换过程,就要成为商品。发展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反映社会生产的连续、继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自文明社会产生以来,在所有社会形态里都存在商品经济,即使是公有制的社会形态也不能例外,这说明所有商品经济的存在都必然有一个同质的基础。这个同质的基础是什么呢?如果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前是私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那么,结论就只能是每个社会形态的商品经济都有各自的基础,而得不出它们有一个同质的基础的结论,看不出各社会形态的商品经济之间的发展延续性。尽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出各种形式,但它作为各种经济关系形成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却永远不会变。这是各社会形态里商品经济的同质的基础。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商品经济的基础不是不同质的所有制,而是它所在时代的现实生产力。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使生产社会化发展达到更高程度,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进化到产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规律性的结果。所谓产品经济就是一种由社会直接计划和分配社会劳动,直接安排和协调社会生产与交换活动的社会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产生并得以存在的基础,是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的高度发展,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全部地、单一地为社会成员所共同占有,因此,它只有到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生产力决定商品经济,进而决定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化就是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发展的要求,它一旦不适应这种要求,就会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那时,就会有更高级的所有制形式即公有制来取代它,以适应商品经济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所以,马克思指出:“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方式是沿着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的顺序前进的,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在人类社会存在了几千年,但因其手工劳动、规模狭小、孤立和封闭等特点未能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商品经济从产生至今也已有很长的历史,可由于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形态中都没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而未能起到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在商品经济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它因具有竞争、开放、广泛的市场联系和与生产者利益联系紧密等特点,推动着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完成了生产的社会化、工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人类社会必须经过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以后,才能进入产品经济的时代。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不可逾越的。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的那样:“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那种逾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从自然经济直接向产品经济过渡的企图因违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能实现的。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产力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商品经济不甚发达。在旧中国,我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够把商品经济发展起来。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又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致使我国商品经济仍未达到高度发达的阶段。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冲破自然经济的束缚,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自然分工 社会分工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二、单项选择题
1.自然经济是以( )为基础的,主要与比较低的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A.社会分工 B.劳动分工 C.自然分工 D.个别分工
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分工是( )的分离。
A.农业和手工业 B.畜牧业和手工业
C.工业和农业 D.畜牧业和农业
3.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被称为( )。
A.萌芽阶段的商品经济 B.小商品经济
C.发达商品经济 D.简单商品经济
4.下列不属于商品经济基本特征的是( )。
A.开放性 B.交换经济 C.开拓进取性 D.简单再生产
三、多项选择题
1.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 )。
A.自给自足 B.封闭型经济
C.保守型经济 D.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E.交换的经济
2.商品经济包括( )。
A.商品交换 B.商品生产
C.价值 D.使用价值
E.商品分配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
A.私有制的出现
B.社会分工
C.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剩余产品的出现
D.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
E.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经济形式的社会有(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E.社会主义社会
四、辨析题
1.社会分工是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2.社会分工是与人类的产生相伴而生的,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3.自然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态,因此它的出现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历史意义。
4.商品经济是人类历史上可以逾越的阶段。
五、简答题
1.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3.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为什么说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5.为什么我们现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也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