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因此它也就相应地具有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两种表现形式。作为它的自然形式,也就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指商品的种类、形状、性能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商品的用途,这是显而易见的。而作为它的价值形式,作为抽象劳动的凝结和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例如,一把椅子,把它翻来转去,即使把它砸碎也找不到它的价值。孤立的一个商品,不可能通过自身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有在商品和商品的社会关系即商品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这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偶然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跟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简单的、偶然的物物交换相适应的,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当时人们还不是专门为交换而生产,只是将自己消费以后偶然剩下的东西拿来进行物物交换。例如:牧人的1只绵羊与铁匠的2把斧子进行的交换。
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以前,原始社会末期偶然的交换关系,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很少有剩余产品,不可能有经常的交换。
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等式左端的商品“绵羊”处于主动地位,它的价值在斧子这一商品上相对地表现了出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相对价值形式是指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作为等价物商品的使用价值上的形式。之所以一种商品如绵羊把其价值相对地表现在斧子上,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的产品,都耗费了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从量的方面来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在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上;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等式中,假定生产1只绵羊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200小时,生产1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100小时。如果生产1只绵羊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不变,而生产1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减少到50小时,这样,就有1只绵羊=4把斧子。可见,相对价值形式价值量的变化取决于等式两边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因此,这只是一种相对的价值量,即价值量的相对表现,而不是绝对的表现。
等式右端的商品斧子则处于被动地位,用它自己的商品体表现出绵羊的价值,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处于等价形式上。等价形式就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相交换的形式,这样的商品叫做等价物,也称为价值镜,即反映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价值的一面镜子。
等价形式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是用它的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它是用自己的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化身来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例如,处于等价形式上的斧子,原来是一种使用价值,但是,在简单的价值形式中,斧子的使用价值不是作为斧子来用,而是把它们之间量的关系表现出来了。在等价形式中,等价物“似乎天然具有等价形式,天然具有能与其他商品直接交换的属性。……从这里就产生了等价形式的谜的性质”[1]。
其次,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本身也是一定的具体劳动的产品,但由于它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成为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材料,因此生产这种等价物的具体劳动也就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最后,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中,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都是私人劳动,同时由于它们都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又都是社会劳动。但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只有当这种商品能够用于和其他商品相交换时,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作为能够直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等价物,它所包含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所谓的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着自己的打算和自己的利益进行的劳动。而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的社会性质,是为生产他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而进行的劳动。商品交换过程的完成意味着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两者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成其为价值形式了。两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都只能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或者处于等价形式上,而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于等价形式上。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中,商品的内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表现为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使用价值而存在,其价值要通过另一个商品来表现;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价值而存在,其使用价值变成了表现另一个商品价值的材料。这里已经孕育了货币产生的胚芽。由于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偶然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因此,在这种形式下,还不能充分表现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物这一本质,在量上也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双方生产产品的实际劳动耗费。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随着交换的发展,必然进一步要向更高的价值形式发展。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原始社会末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分工的出现,原始社会之间以至公社内部的产品交换变得比较经常了,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了,而是与许多种商品经常交换。这样一来,价值的表现也就由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发展到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实际上是许多个简单价值表现的总和,或简单价值表现的扩大。
用等式表示就是:
扩大的价值形式反映了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关系。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其价值被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体上,使它真正成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与此相适应,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则是一系列的特殊等价物。
商品的价值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虽然比在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中表现得较为充分,但还存在着缺点和局限性:各种商品的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因为每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都是一个不同于任何别的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的无穷无尽的系列,它们还没有一个一般的、为大家所公认的等价形式。这个缺点表明,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仍然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
扩大的价值形式的这个缺点,在交换中就暴露出来了。例如,有绵羊的人希望用绵羊去换斧子,但有斧子的人却需要上衣,而有上衣的人却需要布。如果有布的人正好需要绵羊,则有绵羊的人要经过用绵羊换布,再用布换上衣,最后才能用上衣换到斧子。如果有布的人不需用绵羊,那么交换还会遇到困难,以至于绵羊交换不出去,绵羊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以上这种困难表明,商品经济的矛盾随着交换的发展而日益加深,商品的价值形式必须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三、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是适应解决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矛盾产生的。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商品所有者逐渐认识到,如果先将自己的商品换成市场上大家都愿意要的商品,然后用这种商品去交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交换就比较容易实现。一般价值形式就是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畜牧业与手工业分工)出现以前,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从无数商品中分离出一种商品来,其他一切商品都需要和其交换,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一来,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便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用等式表示就是:
从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使商品之间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在简单的价值形式和扩大的价值形式下进行的商品交换,都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不适应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某种商品自发地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于是产生了一般价值形式。
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唯一商品,就成了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成为商品价值的一般形式;生产这种商品的具体劳动成为了抽象劳动的一般形式,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劳动相对等;生产这种商品的私人劳动,被直接当作一般的社会劳动存在。在这里,商品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完全地、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克服了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大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是,在这种价值形式中,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一种商品上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在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贝壳、布帛、牛、羊、兽皮、盐等。由于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而日益显露出其不适应性,给商品交换带来了新的困难。随着商品交换的范围突破了地区的界限,为了适应商品交换发展的要求,一种新的价值形式——货币,便应运而生了。
四、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由货币来表现,货币成为价值和财富的化身。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上,这些贵金属就成为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产生于手工业与农业和畜牧业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货币这种价值形式用等式表示为:
货币价值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在一般价值形式下,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民族,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不固定、不统一;而在货币价值形式下等价物已经固定地由金银等贵金属来充当了,金银等贵金属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
在货币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是用金银等贵金属货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因而,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便转化为价格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货币,便成为社会公认的唯一的一般等价物。
金银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不是由于金银有什么神秘的地方,而是因为贵金属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同时,贵金属还具有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的自然属性:一是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和收藏;二是不易变质和磨损,便于长期保存;三是硬度小,质地均匀,便于分割和合并。因此,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2]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货币的出现,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种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这样就使原来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外部的对立,即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了。货币出现以来,所有的商品都必须换成货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具体劳动才能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才能取得社会的承认而表现为社会劳动。因此,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成为商品世界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拜倒在它的脚下,把它看作是决定自己命运的神秘莫测的力量,就形成了所谓货币拜物教。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它与普通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货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的这种一般等价物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形式,有着独特的职能和形式。
一、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形式。货币的职能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在发达商品经济中,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还相继发挥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作用。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因而能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
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表现,只能在交换过程中通过等于多少货币间接地表现出来。所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把商品价值大小表现出来,并不是实现商品价值,所以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叫做价格标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货币单位,因而有不同的价格标准。例如,英国的英镑、便士,美国的美元、美分,中国的元、角、分等。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货币本身的价格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不能混淆。它们的区别主要是:(1)前者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后者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量;(2)前者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产生的,它不依循于国家的权力;后者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3)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价值随着生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后者则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没有关系。
(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是以物易物,买卖同时完成。在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这个中介来进行,商品交换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包括卖和买两个阶段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商品流通过程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这个公式的物质内容是商品以货币为媒介交换商品,是社会劳动的物质交换。其中第一阶段的变化是W—G,这一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可见这个变化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的第二阶段是G—W,这一变化一般可以顺利进行,因为货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有了货币就可以买到其他商品。但是,由于商品流通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离的,这样,如果有些人卖而不买,就必然会使另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这就包含了商品相对过剩危机的可能性。
(三)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货币之所以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只能是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成为贮藏货币;当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一部分贮藏货币又会自发地加入流通过程,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可见,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起着蓄水池的作用,自动地调节着流通中的货币量。
(四)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在商品流通初期,买卖商品都是用现金支付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信用制度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商品交换中出现了赊销赊购的方式,到了后期,买者向卖者支付货币。这时,货币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先是在商品流通的范围内,后来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以外。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暂时缓解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的矛盾,使商品在缺乏现金的情况下得以流通,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使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
(五)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这是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一般只限于贵金属(金或银),各国发行的纸币中少数信誉较好的如美元、日元、英镑等可以在较大范围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但从根本上说是以其黄金储备为基础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往往开始重新重视黄金的作用的事实表明,只有贵金属金银才堪当世界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的职能:(1)作为国际购买手段,比如去国外的旅游者在国外购买外国商品;(2)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贸易的差额;(3)作为社会财富代表,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比如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向国外存款等。
上述货币的五种职能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从不同方面共同表现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种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随着商品经济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货币的形式和演变
货币演变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实物货币阶段
实物货币又被称为商品货币,它是货币形态发展的最原始形式。实物货币的特点是,它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即实物货币是以商品本身的价值为基础的。
在人类历史上,各种商品,比如贝壳、牛、羊、米、布、木材等都在不同时期扮演过货币的角色。但是,这些实物货币存在着不少缺点。如有些实物货币的体积太大,不便携带;有些货币质地不均匀,不容易分割;有些则是质量很不稳定,不易保存等。所以,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实物货币必然逐渐被金属货币所代替。
(二)贵金属货币阶段
铁器的出现,引起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由于冶炼技术的提高,使金属作为商品参加到交换的行列中去,于是导致了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的过渡。起初有用铁等贱金属作为货币的,但随着商品交换日益突破地域的限制,货币材料逐渐固定到贵金属(金或银)身上。
货币最初是采用金银条块的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成色和分量,十分不便。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了交换的方便,逐渐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标明其价值的金属铸币(金币、银币和铜币),货币的金属条块形式发展为铸币形式。它一般由国家铸造,作为法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
(三)纸币阶段
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逐渐磨损,由足值的货币变成不足值的货币,但这种不足值的铸币也和足值的铸币一样流通。这种情况表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可以由价值符号来代替,于是就出现了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我国的宋代和欧美的近代出现了纸币以后,纸币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形式。
(四)信用货币阶段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相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如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它本身是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中产生的。但它产生之后,既可以作为支付手段,又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作为流通手段。它并没有价值,它的流通以信用为基础,其流通范围和程度取决于发行人的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国家里,信用货币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比较大额的货币支付一般都使用信用货币。
起初银行券是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发行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银行券主要是通过银行贴现商业票据而进入流通的,是为了解决商业票据流通的局限性和银行现金不能满足商业票据持有人贴现需要的矛盾,而由银行发行银行票据来代替私人票据。典型的银行券是一种不定期的债务证券,发行者必须保证随时都能够兑现。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从而节约了金属货币,也方便了交易。
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本身无内在价值的货币符号,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这主要是:(1)纸币是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是价值符号的完成形式,而银行券却产生于信用关系,是货币在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形成的;(2)纸币是由政府发行并依靠国家强制力量保证实施的,而银行券则是由银行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贴现而发行的;(3)纸币是不能兑现的,而银行券则可以随时兑现,它具有黄金和商业票据的双重保证;(4)纸币如发行过多就会贬值,而银行券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如果它停止兑现,就变成了纸币,并受纸币流通规律的支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放弃了金本位,银行券也就停止兑换黄金白银,成了不兑现的“纸币”,是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以来的主要货币形式。银行券变成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因而也被称为“现代纸币”。当时,银行券的纸币化,首先表现在银行券发行性质的改变上,它的发行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而且还是为了进行战争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需要。因而它的流通也主要是依靠国家支持而强制流通。其次,金本位制的崩溃,加速了银行券的纸币化。再次,贵金属的增长量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银行券纸币化的经济内因。最后,银行券的兑换性,使国家的货币政策往往缺乏主动权和灵活性,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现代各国都相继使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即现代纸币。
现代纸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1)通过信用程序,由国家的中央银行垄断发行,而不是由政府直接发行的;(2)它是一国流通中的合法通货,其发行数量与黄金准备没联系;(3)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和调节日益加强,各国都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20世纪以来的现代货币形式,主要有钞票和支票存款两种,钞票也就是纸币,也称现金;支票存款也叫存款货币,是指在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现的活期存款。由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银行支票可以流通,具有通货的作用,因而银行活期存款余额应视为通货,故称为“存款货币”。
(五)电子货币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从有形逐渐向无形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在广泛使用支票和信用卡的基础上,相当一部分交易都是通过银行电子计算机网络转账结算的,这种贮存在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就是电子货币。现代纸币将逐步发展到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一种无形货币,即贮存于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在交易中通过银行进行电脑转账,一切交易都不需要现金,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电子货币的出现,既迅速又简便,可以大量节省银行处理大量票据的费用开支,它的广泛发展最终可能导致现金和支票的消失。
在现代,随着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作为世界货币职能的形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国际货币形式。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70年建立的集体结算单位——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之间的标准信贷基金,它并没有以黄金作为物质基础,却可以代替黄金起世界货币的作用,故被称作“纸币黄金”。
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一样也具有自己的流通规律,而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货币流通规律在社会中起作用的两种表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达到一定程度都将对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一、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要不断地在流通领域内发挥作用。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不断地运动就是货币流通。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为了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流通中需要一定数量的货币。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货币流通规律。用公式表示如下: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因为在本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的商品无须支付货币;前一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而在本时期内到期的货款需要支付货币;但交易双方互相赊购的商品则可以彼此抵消。这样,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就需要有如下的改变:
上述货币流通规律,是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金属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各种商品价格反映的是商品价值与金属货币价值的比例关系,所以,流通中金属货币量的增加和减少,不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下降或上升。当金属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需要量时,一部分货币就会退出流通成为贮藏手段。反之,货币则自动进入流通。
二、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纸币作为价值符号,其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马克思曾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3]这样,纸币的发行必须限于它象征地代表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纸币与金属货币具有同等购买力;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就叫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很容易出现的经济现象。目前世界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反映两个时期物价水平变动的相对指标。物价水平也叫一般物价水平,是各类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如果一般物价水平在上升,说明通货膨胀的态势在加强。按物价上涨趋势来确定通货膨胀的程度,理论界一般认为,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2%~3%时,叫做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9%以内,称为温和性通货膨胀;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10%以上,称为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复杂的。(1)从对社会成员收入的影响来看,通货膨胀的受害者一般是依靠固定工资生活的社会成员,而受益者则是利润的获得者。(2)从对财富分配的影响来看,在通货膨胀未被预期的条件下,它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3)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来看,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社会需求虚增,一方面刺激过度投资行为,另一方面造成劣质滞销商品旺销,结果会造成生产秩序紊乱和资源的过度、浪费性使用,降低国民经济效益。(4)从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来看,在通货膨胀未被公众预期的条件下,它造成货币贬值,使货币发行当局获得发行收入。当通货膨胀率高于工资增长率时,会使工人的一部分收入转化为企业利润。当通货膨胀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时,银行利润被转移到借款者手中,形成生产者的资本积累。如果通货膨胀一旦被公众预期,公众对纸币的信心产生动摇,人们就会抛出纸币抢购商品,就会刺激消费增加,而减少资本积累。(5)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短期内在通货膨胀未被预期并存在潜在生产要素的条件下,它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长期内由于不可能有无限的潜在生产要素可供货币启动,也不可能长期存在通货膨胀而不被人们预期,它对长期经济增长不但不能促进,反而会产生危害作用。因此,目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抑制通货膨胀,以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三、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般物价的持续下跌。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度量指标。关于通货紧缩的含义,我国理论界颇多争议,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普遍不断下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通货紧缩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社会对于经济前景预期普遍不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价格水平普遍下降,经济持续萎缩,资产严重缩水。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往往是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发生的。通货紧缩有两个最大的特征:一个是物价连续下跌;另一个是通货量、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这三种意见都承认通货紧缩是物价总水平下降,这说明物价水平的下降是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歧点在于,通货紧缩要不要与货币流通量相联系。[4]
通货紧缩的成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与货币政策有关,但更多地是与有效需求不足、政府支出缩减、汇率制度僵硬、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金融体系效率低、不良贷款严重等因素有关。这些是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这些原因从表象上看,都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即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不足,单位纸币的价值升值,一般物价持续下跌。
关于通货紧缩,理论界一般认为它是“两个特征,一个伴随”,首先它是一种货币现象,与货币流通量的下降有关;其次,它会引致物价的下降;再次,它还通常伴有经济衰退的出现。通货紧缩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据统计,英国自1800年以来共发生了78年通货紧缩,瑞典自1830年以来发生了44年通货紧缩,美国自1864年以来发生了34年通货紧缩。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也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下滑22个月。此外,阿根廷、日本、德国、法国、新加坡、香港特区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生过程度不同的通货紧缩。[5]
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两次严重的通货紧缩令人记忆犹新: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消费物价的全面下跌,造成通货紧缩;二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出现的一般物价全面下跌。
通货紧缩的危害很容易被人忽视,因为从表面上看,一般价格的持续下跌,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通缩”的历史教训却令人提心吊胆。“通缩”和“通胀”一样,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通货紧缩会加速实体经济进一步紧缩,因此,它既是经济紧缩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经济进一步紧缩的原因。“通缩”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就可能会带来如下一系列问题:经济衰退;债务人负担加重;消费总量趋于下降,市场疲软;对银行业来说,容易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信用最早在原始社会就有萌芽形式的出现,但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发展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信用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信用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信用经济。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如赊销商品、贷出货币,买方和借方主要按约定日期偿还贷款并支付利息。马克思说:“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6]信用与商品买卖不同,商品买卖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双向等量转让运动,信用是定期的单方面转让有价值物,到期再偿还。所以信用是定期的以偿还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转让运动。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信用产生的基础。最初的原始形态的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原始公社解体,产生了私有制家庭和阶级,出现了贫富的差别。贫困的家庭,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向富裕家庭借债,便产生了信用。原始形态的信用大多是实物的借贷,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出现了货币借贷。高利贷是古老的生息资本,它盘剥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小生产者。高利贷对社会生产力起破坏作用,它使生产者陷于贫困,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甚至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
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之后,货币借贷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资本主义的借贷资本取代高利贷资本。随着借贷资本关系的发展,直接货币借贷又逐渐被以银行为中介的借贷关系所代替。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的必要资本限额增大,需要集中大量资本才能经营生产。货币借贷关系适应这种要求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的活动。
二、信用的形式
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中,信用形式也不断发展,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一)商业信用
1.商业信用的内涵以及工具。
商业信用是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再支付。这样,双方形成一种债务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是债务人。卖方所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对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赊销商品价格一般要高于现金买卖商品的价格,其差额就形成赊购者向赊销者支付的利息。
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工具。商业票据是债权人为了确保自己的债权,要求债务者出具的书面债权凭证。它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期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款项的凭证。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要求债务人向第三者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凭证。商业票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通。
2.商业信用的发展原因。
商业信用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就已经产生,其得到广泛发展则是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中实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需要商业信用。所谓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包括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和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服务的交通业的资本。资本循环是指资本顺利地改变自己的职能形式,经过三个阶段,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资本周转是指周而复始进行的资本循环。
(2)商业资本存在和发展需要商业信用。商业资本是指独立从事商品流通活动,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形态。
3.商业信用的主要特点。
(1)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品资本。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的第三阶段上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是表现在商品形式上的资本。
(2)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的商品买卖时相互提供的信用。所谓的职能资本是指能够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赊购商品的是从事生产或流通活动的职能资本,而能够提供商业信用的也是掌握商品的职能资本。所以,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
(3)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在再生产周期的繁荣或高涨阶段,随着生产的增长和流通的扩大,以商业信用方式出售的商品也增多;相反,在危机阶段,商业信用也相应地陷入萎缩状态。
4.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期限受单个资本拥有的资本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由于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相互提供的,它的规模不可能超过单个资本所拥有的资本数量,而且用来提供商业信用的还不可能是全部资本,只能是可以用后备资本来补充的部分。同时,资本运动的速度也是一个制约因素。资本运动得越快,商业信用的规模就越可能扩大;反之,则可能缩小。
(2)商业信用也要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某种商品的生产者只可能向需要该商品的生产者或消费者提供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所有者向职能资本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为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或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企业之间会出现货币资本余缺不均的状况。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需要企业之间进行货币余缺的调剂。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货币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的企业。
银行信用相对于其他信用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借贷资本,因此,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第二,银行信用的对象不是商品资本,而是货币资本;第三,银行信用的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即工商及农业企业,债权人是银行。
银行信用的上述特点使它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一方面,银行信用不受到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因为银行能够集中许多职能资本的闲置资本和食利者阶层的货币资本以及其他阶级和阶层的货币收入和储蓄,资本的来源广泛,可以超出单个资本的限制,形成巨额的资本。另一方面,银行信用也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由于银行信用是以货币的形式提供的,而货币可以投向任何部门,因此,银行资本的借贷不存在商品流转方向的问题。
银行信用主要由银行来办理。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中介。银行的业务分为两个方面: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主要是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借入资金。银行存款主要来源于职能资本的闲置资本、借贷资本或食利者阶层的为获利而存入银行的货币资本以及其他阶级和阶层的货币收入及储蓄。资产业务主要就是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贷出的资金,主要有以下方式:票据贴现、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投资业等。
银行资本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银行自有资本和银行借入资本,即银行吸收的存款,而且后者占很大比重。
(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直接向公众进行的借贷活动。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公债券是由政府发行的一种长期债券,发行公债筹措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国库券是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公债,主要是为了解决短期的国库开支急需。
(四)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向缺乏货币购买力的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活动。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赊账是利用结账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买后支付。分期付款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支付部分现款,然后根据签订的合同,分期加息支付余下的贷款。在贷款未付清前,商品所有权属于卖者。赊账、分期付款都属于商业信用范畴。发放消费信贷时,根据受贷的对象不同分成两类:一类是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贷款;另一类是卖方信贷,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贷是推销商品、扩大销路的一种手段。它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刺激消费和促进生产发展,暂时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但是,消费信用使消费者提前运用了未来的收入,会使将来的购买力缩小,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商品经济的信用体系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三、信用的本质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双重作用
信用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中产生的,以偿还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关系。
无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下,只要存在着较为发达的商品货币关系,就必然存在信用关系。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信用制度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许多大型企业得以建立和发展;信用制度节省了流通费用,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使非现金结算发展起来,大批交易可以不使用现金支付,既节省了流通中的现金货币量,又加速了货币投放和回笼的速度;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另一方面,信用又加深了商品经济社会的矛盾。首先,信用的发展有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加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加速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其次,信用还会引发货币信用危机。当信用造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尖锐化并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时,货币流通与信用关系也会发生混乱。因为生产过剩、商品销售困难,使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得不到偿还,商业信用急剧减缩,银行贷款难以收回,势必造成货币流通和信用的严重混乱,发生货币信用危机。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货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世界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信用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货币本质和职能的论述正确的是( )。
A.货币的价值是官方认定的
B.货币体现了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C.价值尺度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来进行
D.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来进行
2.货币的本质是( )。
A.等价物 B.一般等价物 C.流通手段 D.交换媒介
3.当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就会出现( )。
A.货币的价值上升 B.商品价值的升高
C.通货膨胀 D.货币价值的下降
4.在整个信用体系中,( )是占主导地位的形式。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消费信用 D.国家信用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价格的升高就是通货膨胀 B.只要通货膨胀,商品价格一定升高
C.价格的下降就是通货紧缩 D.任何情况下的通货紧缩都是积极的
三、多项选择题
1.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
A.只能是十足价值的金属货币 B.可以是价值符号
C.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D.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E.任何形式的货币都可以
2.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 )。
A.流通中的商品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商业网点的多少 D.货币本身的流通速度
E.商品的价值总量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贮藏手段 B.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 D.流通手段
E.国际货币
4.目前,信用的形式主要包括(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消费信用 D.国家信用
E.个人信用
5.下列关于信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信用的本质是一种以到期偿还为条件的货币借贷关系
B.商业信用和国家信用是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
C.信用对商品经济不存在任何消极的作用
D.信用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产生和发展的
E.信用是从来就有的
6.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具有以下特征( )。
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B.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C.复杂劳动成为简单劳动的表现形式
D.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存在形式
E.商品成为货币的表现形式
7.对纸币的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
A.纸币产生于价值尺度职能
B.纸币产生于流通手段职能
C.纸币流通规律要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
D.纸币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E.纸币代表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职能
四、辨析题
1.货币是唯一地专门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已包含了买卖脱节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3.增加货币的发行量,就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4.通货紧缩可以使消费者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所需要的商品,因此,通货紧缩不会像通货膨胀那样对经济生活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
5.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6.信用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信用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就是积极地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五、简答题
1.简述货币的五大职能。
2.简述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动与货币需要量变动的关系。
3.简述通货膨胀及其后果。
4.简述信用的形式。
5.简述信用在现代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2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7页。
[4]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钱小安:《通货紧缩的原因、危害与对策》,《金融研究》1999年第9期。
[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