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曾普遍实行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显示出其不适应性,暴露出许多弊端。所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为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许多共性,但也有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运行的一般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综合作用,实现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现代市场经济有其一般框架要求,我国应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框架要求,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资源是指人们可以掌握、支配和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经济资源。经济学中一般将其概括为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
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需要通过竞争来获得;同时资源又是多用途的,同一经济资源(如劳动)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用途。然而,由于资源又有一定的专用性,同一资源用于不同的用途所产生的效率是不同的。这就产生了如何将多用途的稀缺资源配置到最能发挥其效率的用途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在经济生活中,稀缺资源的配置是通过经济机制的调节来进行的。经济机制又称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组织或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各构成要素、各环节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方式及运作机理,它是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核心和基础。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机制: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分别以不同的经济机制为核心,相应地形成两种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运行机制或经济体制都各有其优势或长处,同时也各存弊端。我国曾施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际上是将计划调节机制运用到了极端。
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是指世界上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曾普遍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计划经济体制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为理论依据,由斯大林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率先建立,随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仿效苏联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当时,我们还没有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经验,只能向苏联学习。因此,我国传统经济体制基本上是参照苏联20世纪50年代业已成型并固化的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建立起来的,当然,其中也掺杂了一些我们自己在革命战争年代实行供给制和在过渡时期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经验。这种中央高度集权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但却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实现形式单一化。具体表现在:所有制构成基本上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否定和排斥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的存在。片面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极力排斥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不断将小集体转化为大集体,不断将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变为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将小全民变为大全民,而且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单一,几乎都是国有国营,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都掌握在国家的手中。
第二,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在中央。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决策权和微观经济决策权都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生产单位不是独立的经营实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生产决策、投资决策、销售决策、人事、价格、收益分配等决策权都集中于上级计划及政府主管部门手中;个人就业实行“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消费品实行凭票供应制度,所以个人的就业决策权、消费决策权实际上也都掌握在政府手中。
第三,经济调节方式主要采用单一的计划调节方式,经济管理方式以行政管理方式为主。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的计划几乎无所不包,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人、财、物等经济资源都由国家计划统一配置,工资、价格等都由国家计划统一规定,产品的生产数量、质量、品种、规格等都由国家计划统一安排,各种经济活动基本上都由计划来调节。与这种经济调节方式相对应,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管理长期依靠行政组织、行政规则、行政手段来进行,企业都由归口的行政单位管理,企业负责人由行政主管单位任命,奖惩也是依靠行政手段,整个微观经济主体及其经济活动长期被置于严格的行政管理之下。
第四,激励机制以非经济激励为主。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激励主要依靠政治动员、政治制裁和精神鼓励,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现象严重,并未真正体现按劳分配所要求的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第五,信息传递方式基本上都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纵向的信息传递方式。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决策部门必须掌握较完整的信息,才能作出比较符合实际的决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信息传递通过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机构由下级向上级层层传递需求和产出信息,由上级向下级层层下达生产、销售等计划指令,相应形成条条块块、条块分割的信息传递结构和经济组织结构。
总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国家权力为资源配置中心,政府成为占有和分配社会资源的绝对主体为根本特征。计划经济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行政手段来动员社会资源,并把它们用到国家指定的用途上;而它的致命弱点则在于其运行中过高的信息成本和缺乏激励导致的过低的经济效率。这种体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科学技术不太发达,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经济发展目标比较单一,有较大的粗放发展余地,经济资源极度短缺的情况下,计划经济制度利用自己强有力的动员资源能力和经济活动参与者对个人物质福利要求较易满足的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稀缺资源服务于一些明确的国家目标,满足国家紧急的和压倒一切的需要,如国家的工业化、战后经济的重建以及战时经济等,使整个国民经济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势头。但是随着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多元化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化,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引起的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与实践的矛盾日益显现。
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从以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它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和实现形式的单一化与生产力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超前或滞后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都会成为阻碍和破坏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而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很不平衡,还没有提供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和实现形式单一化的条件,这种超前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同样会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第二,政府权力的高度集中与政企关系紧张的矛盾。企业本应是经济活动中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应是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享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自主权。然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建立在政府高度集权的基础上的,企业完全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在这种政企不分的情况下,国家总是在要求更大的国家权力时,侵蚀了市场,侵蚀了企业应有权利,使得企业素质低下,缺乏生机和活力,毫无创新意识,还容易引致企业各种行为的扭曲。
第三,经济组织结构上的条块分割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各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之间分工协作,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经济资源自由组合。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按行政系统来组织管理经济,各企业分别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或行政区划,形成相互独立、自成体系的条条与块块。这种条块分割的局面使各部门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割断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经济联系以及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这样既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各地优势互补,资源的充分利用,又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还影响了专业化协作,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交易成本的增加。
第四,社会资源的行政化配置与经济稳定运行的矛盾。以行政管理方式管理国民经济,社会资源的行政化配置,使国民经济更容易、更直接地受到政治因素、行政体制的变动、行政部门负责人的变动等的影响,引起或者加剧经济的波动。
第五,平均主义的分配倾向与劳动效率损失的矛盾。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利益分配上采用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不管人的贡献大小、劳动投入多少,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种看似公平实则最不公平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严重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得企业家失去创新的动力和热情,进而影响到劳动效率,偷懒和“搭便车”行为普遍盛行。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表现出的种种弊端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已成为必然。
四、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由于政府权力过于集中、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作用,已严重束缚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第一,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尽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奠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方面曾经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体制所存在的体制僵化、权力过于集中、抑制企业活力和积极性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愈加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人们从改革的实践中体会到,对传统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不断发展和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改革开放的过程,是思想解放的过程,也是摆脱传统观念形成新认识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认识过程主要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1982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写进党的十二大报告而正式确立为改革的指导思想,这对当时的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1984 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它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将商品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突破了把指令性计划视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质特征的观念,强调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一样也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3)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阶段。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又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的运行机制,那就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阶段。1992年底,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而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飞跃,表明我国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理论认识上的深化和发展,都是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发展和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第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回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在市场调节得以充分发挥的时期,生产发展快,经济充满活力;市场调节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地区或企业,机制灵活,生产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快。实践证明,在当今生产力水平下,市场经济体制优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成为我国目标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
第四,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扩大开放的需要。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建设,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扩大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参与国际分工,参加国际竞争,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因为我国走向世界市场所面对的是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国际市场体系和国际市场调节体系,在世界经济交往中所遵循的是以市场经济法则为基础的国际惯例、国际规范和国际准则。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难于同国际市场经济接轨,难于在国际竞争中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难于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加快国内的经济建设。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功能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形式,即借助于市场交换关系,依靠供求、竞争、价格机制组织社会经济运行,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具体制度安排或运行方式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竞争和价格机制共同发挥作用,自发地调节着社会资源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着商品的生产和流通。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从联系的角度看,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形式。但是,商品经济并不等同于市场经济,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商品经济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是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言的,涉及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交往方式,不属于体制范畴;而市场经济则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涉及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属于体制范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仅产品作为商品实行市场交易,而且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作为商品实行市场交易,市场在调节要素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
市场经济以市场调节机制为核心,其基本功能或作用可高度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激励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是按照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来进行的,追求最大收入的动机会激励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二是调节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的动机会影响企业的各种决策,导致社会的各种资源的流向发生变化,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企业,为了获得赢利会积极参与竞争,企业间的竞争便会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从而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三是分化作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竞争中处于优势、能获得可持续利润的企业才能长久生存和发展,反之,就会破产而被淘汰。因此,市场经济起着“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分化即优胜劣汰的作用。
当今世界已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总体来说,各国都不同程度地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我国也将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当今世界经济仍是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还很少。在这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弄清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和差别,是很有必要的。了解共性的一面,有助于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市场经济的成功管理经验;看到差别的一面,有助于发挥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优越性,从国情出发,创新经济体制,免除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弊病,更好更快地发展国民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下运行的市场经济,都具有一般的属性。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共同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济活动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下,市场是经济资源的基本配置方式,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与之相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都有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包含商品、生产要素等各种市场,这些市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适应劳动就业、商品交换、货币流通、投资增殖、利用土地和国际贸易等的需要。
二是企业经营自主化。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微观主体。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应拥有的全部权利,从而能自觉地面向市场,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只有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才会产生追求赢利的冲动,从而参与竞争实现资源最佳配置。面对经济全球化,企业必须面向国内外市场,善于利用国内外经济资源,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生存。
三是宏观调控间接化。现代市场经济形成了宏观经济中央调控机构。政府组织的宏观经济调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政府部门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通过经济规划、一系列经济杠杆、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和法治手段,调节市场,引导企业,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发挥市场竞争的积极作用,减少市场自发调节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是经济秩序的法治化。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为保证契约能够得到完整的实施,需要有严密的法律体系作保障,所以市场经济又是法治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对稳定经济秩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促进市场经济运行的秩序化,需要建立起系统的法律制度,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按照一套法规体系来进行,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五是保障事业社会化。为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现代市场经济都有一套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支撑系统。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脱离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独立存在的,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下并同该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党的十七大则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概括为中国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这些思想都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指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影响,从中表现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上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所有制结构,一方面使不同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在市场上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同时促进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和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提高,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另一方面,公有制经济在微观基础上的主体地位又会反过来影响其他经济成分的市场行为,进而影响和制约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健康发展。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同按劳分配相结合。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分配环节上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这种分配结构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使市场经济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资源和提高效率的同时,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约束下兼顾社会公平和防止贫富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当今世界各国所施行的市场经济实际上都是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但因历史背景、运行条件等的不同,各国的国家宏观调控无论在深度、广度、力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的经济环境下发挥作用的。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因而国有经济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控制力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国家可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在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搞好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以及调节收入分配、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等方面,具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中国经济能从本轮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率先走出困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得到了外界的广泛认可,甚至有人将其上升为“中国模式”。
一、需求及其决定
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商品的数量。该数量称为需求量。构成需求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只有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
影响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越得到消费者偏好的商品,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消费者的偏好受消费者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知识修养、广告、时尚及消费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该商品的价格。需求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两者之间遵循一个特定的规律,即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下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这就是需求规律。
替代商品的价格。替代商品是与本商品有类似功效的商品,从而在消费上可以对原商品实现替代。替代商品的价格与本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即替代商品的价格越高,数量越少,消费者对本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
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互补品是指消费者为了实现某种功效必须与本商品配套消费的商品,如球拍和球、汽车和汽油等就是互补品。互补品的价格与本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化,即互补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购买本商品的数量就越少。
消费者的收入。有效需求是有购买力的需求,需要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做支撑,因此商品的需求就受到消费者收入的影响。不同性质的商品受收入的影响不同,对正常商品而言,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而对一些低档商品,需求量会随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未来的价格会上涨,他们可能就会在价格上涨之前更多地购买这种商品,从而使该商品的需求量上升。
商品的价格受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但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是价格因素。衡量商品价格对需求量究竟会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可以用需求价格弹性这一指标来衡量。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对该商品价格的相对运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价格的相对变化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的影响程度。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这种商品的需求就是富有弹性的,反之,就是缺乏弹性的。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小可以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来表示,其计算公式可简单表述如下:
决定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1)替代品的数量和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当该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就会转而购买其他替代品,结果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减少就越多,从而需求价格弹性也就越大。(2)用于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越大,当该商品涨价时,被迫减少对它的消费的人越多,需求弹性越大。(3)该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而非生活必需品(如一些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4)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当价格上涨时,人们需要一些时间来调整消费商品的类型或找到该商品的替代产品,这种调整需求需要的时间越长,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二、供给及其决定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构成有效供给同样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供给的愿望和供给的能力,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才是有效供给。
影响市场中某种商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该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的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商品价格上升,生产者的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这一规律就是供给规律。
生产成本。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生产成本越高,生产者的供给量就越少。
相关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无论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的价格变动都会影响本商品的供给量。例如,替代品价格下降,意味着本商品自身价格的相对上升,从而使其需求减少,进而使该商品的价格回落,供给减少;互补品的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也会使本商品的需求减少,抑制供给的增加。
企业对商品价格的预期。企业预期其生产的商品的价格将上升,会刺激其增加生产,该商品的供给增加。
除上述影响因素以外,生产的技术水平、企业生产的目的、连带商品的需求和价格等都会对商品的供给产生影响,但对生产者供给量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商品的价格因素。衡量商品价格对供给量影响的程度可以用供给价格弹性来表示。
供给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化对该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这种商品的供给就是富有弹性的,反之就是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大小同样可以用供给价格弹性系数表示: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1)生产周期的长短。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生产周期越长,短期内企业难以对价格的变化作出相应的产量调整,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就越小;生产周期越短,供给价格弹性越大。(2)生产的技术条件。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生产的商品,价格上升,企业在短期内可组织大量劳动投入来增加产出,增加供应,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就大;采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技术生产的商品,由于短期内难以实现资本的扩张(资金的筹集、厂房的建设、设备的安装等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生产技术也难以在短期内有重大突破,也就难以在短期内扩大商品的供给,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就小。(3)生产的规模限制。商品生产的规模经济要求低,当商品价格上升时,会有大量规模较小的企业生产该商品,商品的供应量大增,其供给价格弹性就大;相反商品生产的规模经济要求高,小规模企业难以达到规模经济要求,即使商品价格上升,也不会引来大量的生产者,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就相对较小。
三、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市场均衡也叫市场出清,是指市场上需求力量与供给力量处于平衡的状态,也就是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相等。供求均衡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愿意接受的数量成为均衡数量。
供求双方相互作用最终会使市场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实现市场均衡。供求法则的任务就是当市场存在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非均衡状态时,对其进行调节,使之实现平衡。均衡价格是对既定的市场供给和需求来说的,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价格,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交点。当市场供给和需求发生变化时,均衡点会随着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移动而移动,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也就发生相应的变动。这种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价格和数量的影响,通常称为供求定理。
四、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机制即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指市场经济机体内的价格、供求、竞争、风险等机制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联系和运动过程。从一般的角度看,市场机制主要由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组成,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价格机制。所谓价格机制是指价格形成、价格运行过程及其价格的作用体系。价格机制包括:(1)价格形成机制。指价格在一定时点上的形成方式和具体条件,它是价格机制的核心内容。(2)价格运行机制。指一定时期内价格运动的状态、运动方向以及相对价格的变化方向。(3)价格调节机制。指价格的功能及其作用体系,一是价格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二是市场状况、市场类型对价格的影响作用。
供求机制。供求机制是一种由商品的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商品的社会价值)发生偏离,导致这种商品的市场供给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动,或者反过来,由后者的变动引起前者的变化,在这种反复多次的波动运动中,促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趋于一致的过程。供求机制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是及时为市场主体提供信号,指示方向,并通过其他市场机制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一方面,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超过了当时的社会需要,生产这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就有一部分不会被社会所承认,这些商品必然要按低于它们实际所耗费劳动的市场价值的价格出售,表现为较低的价格。另一方面,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那么,这些商品的价格就会上升,以高于市场价值的市场价格出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市场价格的涨落,而市场价格的涨落,又会反过来刺激和调节供求的增减。需求按照和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供给则按照和价格相同的方向变动,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就减少。这样,逐步促使市场上的供求趋于平衡。可见,供求机制是供求双方矛盾运动的一种平衡机制。
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市场主体相互之间在市场购买和销售过程中表现出的,在生产技术、资本投入、人才和管理水平、商品质量、服务和信誉、销售市场份额等多方面优胜劣汰的竞争运动过程。既然市场价格变动和供求关系变动关系到市场主体的物质利益,市场主体就必然会对这些市场的变动作出反应,因此,竞争机制是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等市场各种机制的人格化表现。市场的各种机制都要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机制才能实现。
竞争的主要手段,在同一个生产部门内主要是价格竞争,以较低的价格战胜对手;在部门之间主要是生产要素的流入流出,如资金和劳动力由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竞争的内容包括争夺较大的销售市场、争夺资金来源、争夺先进技术、争夺技术人才等。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和展开的标志是优胜劣汰。因此,竞争机制的功能一方面是保证价格机制和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的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另一方面是保证市场机制对企业活动的充分调节。竞争可以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促使各企业的资金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流动。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市场机制是供给与需求、商品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平衡的自动调节器。在市场经济中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居民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他们为实现各自的目标而参与市场的活动,并形成对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这些供给和需求影响了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这些价格变动将导致经济主体行为的改变,导致资源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市场机制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推动器。在市场经济中不同的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不断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商品和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变化。同时这种价格变化又会使企业改变生产决策和投资方向、投资规模,这就会引起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流动,使得资源配置更具有效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内存逻辑可由图8-1清楚表现出来。
图8-1 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内存逻辑
第三,市场机制是商品生产者经济利益的协调器。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总产品如何在人们之间分配,取决于他们在出售他们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得到的报酬,这个报酬包括工资、地租、利润,是要素提供者根据市场决定的。要素提供者根据市场要素价格对投入要素进行成本和收益比较,以最低的成本提供生产要素,这就自动协调和分配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
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
与早期和近代的市场经济不同,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形态。它是以现代工业文明为基础,高度社会化、现代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概括说来,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有四个基本要素或环节:规范化的市场主体、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前两个要素或环节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后两个要素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则为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体系的形成与运转,以及宏观调控系统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提供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安排。
(一)规范化的市场主体
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个人和群体(企业)就是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具有如下特征:(1)必须具有对交换客体的直接占有、使用、支配和处置的权利;(2)必须具备自主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3)必须具有获取收益的权利和承担风险的义务;(4)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让渡对占有物的使用、支配和处置的权利是在等价交换原则下进行的。应当说,无论在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都必须享有上述权利,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
现代市场经济是成熟和发达的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要求很高。因而要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除了享有现代市场经济赋予的权利外,还必须严格遵守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给出的“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按市场行为内容划分可分为三类:一是进入规则,规定公民或法人在具备什么条件下方可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二是交易规则,规定市场主体之间应该怎样进行交易;三是竞争规则,规定市场主体之间应该怎样展开竞争。而按行为规范划分,也可分为三类:一是禁止性规则,回答市场主体不能做什么;二是义务性规则,回答市场主体应该做什么;三是授权性规则,回答市场主体可以做什么。
(二)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各种市场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整体,是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完整性、联系性和开放性。市场体系的完整性、联系性和开放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类市场相互联系成为完整的市场体系;二是地方市场与国内大市场融合成为统一的国内市场体系;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大市场相接轨,融入国际市场体系。要使市场调节有效地发挥调节社会资源作用,市场体系必须具有完整性、联系性和开放性。只有这样,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各类市场的特殊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只有这样,商品生产经营者才有自主选择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自由,才能突破地区封锁,从市场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机会成本的取舍及时迅速地组织生产和流通,降低生产费用,在竞争中实现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才有自主选择商品和优化消费结构的自由,才能突破地域的限制从市场上获取自己中意的商品,降低交易费用,在竞争中实现效用最大化;资源才能在不同部门之间灵活自由地转移,社会才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总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资源合理配置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灵活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系统
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行的。国家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进行的一种内在调控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在于补充市场调节的不足,在于对市场机制作用的方向和后果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引导,而不是取代或取消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的宏观调控对经济运行进行必要的调节和管理。概括起来说,政府承担的主要职责是: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维护市场功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提供有关信息,对企业和个人的微观行为和决策予以指导和引导,矫正市场机制的缺陷;承担公共部门和公共行业的资源配置,克服市场失灵;调控社会分配和经济总量,提供社会保障,创造稳定的社会条件,等等。
(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维护市场经济有序进行的条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权利给予社会性保障的制度。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保障事业社会化、保障对象普遍化、保障资金基金化、资金来源多元化。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构建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了科学、准确、详尽的阐述。《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既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要求,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点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突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经过体制转型的复杂而艰巨的过程。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如下内在要素或环节。
第一,加快企业改革,使企业切实成为规范的微观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以充满活力和规范的微观主体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以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要使企业成为规范化的市场主体,企业必须转变经营机制,按照市场要求组织生产和流通,按照供求变化决策资源配置;国有企业必须加快企业制度改革和创新,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打破大锅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对非公有制企业要坚持“鼓励、支持、引导”的方针,使其行为规范化;必须把企业推向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实现低成本扩张,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第二,加快要素市场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体系,是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完善市场体系,就是要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培育和发展生产资料、金融、技术、劳务、信息和各种产权等的要素市场;要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市场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和市场调节体系;要形成等价交换、公平交易和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和法规。
第三,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是调控市场经济运行的上层建筑。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就是要政企分开,强化政府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等管理经济运行的职能;要建立和完善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要把直接调控为主改为间接调控为主,使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统一起来;要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完善市场信息反馈和宏观经济监测预测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有效性,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经济剧烈波动和震荡。
第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条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是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就是要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的基础上,协调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分配关系,完善税制,限制过高收入,避免两极分化;就是要在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结合的基础上,协调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避免地区矛盾恶化;就是要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的基础上,协调企业及职工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分配关系。要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及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也为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和稳定发展提供社会条件。总之,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是: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 需求 需求规律 供给 供给规律 市场机制 供求机制 竞争机制
二、单项选择题
1.计划经济缺乏提高经济效率动力的原因是( )。
A.信息不对称 B.价格失真 C.激励不兼容 D.管理成本高
2.相对市场经济,以下( )是计划经济的优点。
A.创新动力强 B.信息成本低
C.激励兼容 D.容易实现社会公正
3.影响某商品市场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消费者的需要 B.国民收入
C.商品的价格 D.市场预期
4.A商品的市场需求与B商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则A、B两商品属( )。
A.无关商品 B.替代品
C.互补品 D.可能是替代品,也可能是互补品
5.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是( )。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宏观调控机制
6.我国进行的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起的是( )的变化。
A.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C.经济制度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7.市场竞争充分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是( )。
A.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 B.完善的自负盈亏制度
C.公平竞争的环境 D.完善的法治环境
8.规定公民或法人在具备什么条件下方可成为市场主体的市场规则是( )。
A.进入规则 B.退出规则 C.交易规则 D.竞争规则
三、多项选择题
1.市场经济的共性可概括为( )。
A.经济活动市场化 B.企业经营自主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经济秩序法治化
E.保障事业社会化
2.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是( )。
A.规范化的市场主体 B.现代化的市场体系
C.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 D.完善的社会保障
E.健全的法律规章
3.影响市场中某种商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有( )。
A.商品的价格 B.原材料的价格
C.替代品的数量 D.互补品的价格
E.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
4.影响商品供给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有( )。
A.生产周期长短 B.生产的技术条件
C.国民收入 D.市场需求
E.生产规模的限制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
A.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E.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判断题
1.超前或滞后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都会成为阻碍和破坏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 )
2.商品经济即为市场经济,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体制。 ( )
4.计划与市场是完全对立的。 ( )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 ( )
五、简答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有哪些?
2.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3.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框架由哪些要素构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是什么?如何构建?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