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政行为的效力和生效规则

行政行为的效力和生效规则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政行为从其成立时便在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产生了法律上的效力。行政行为的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的手段对行政行为的有关内容加以执行。对行政行为的执行,行政主体在法律、法规等有规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强制执行,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主体将行政行为告知了行政相对人,并使行政相对人接受。受领不能被理解为行政行为的生效必须得到行政相对人的同意。

(四)行政行为的效力和生效规则

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从其成立时便在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产生了法律上的效力。每一项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因为其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和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但总的来说,行政行为的效力主要有以下四种。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一经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一旦作出,就不能被任意地改变或者撤销。对行政主体来说,其权力的严肃性要求行政主体不能随意推翻自己的决定,除非有法定的理由并遵从法定的程序,否则是不能改变的。对行政相对人而言,行政行为一旦生效,行政相对人就必须执行,而不能与行政主体讨价还价。

行政行为的拘束力

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以后,行政行为的内容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拘束力是两方面的:一是行政主体在行政行为生效后受到该行政行为的约束;二是行政相对人必须严格地遵守和执行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否则行政相对人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行为是一种有权威性的行为,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行为有异议而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在原则上也不得停止执行,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行政行为的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的手段对行政行为的有关内容加以执行。对行政行为的执行,行政主体在法律、法规等有规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强制执行,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行为的先定力

所谓先定力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与行政行为相关的行政相对人都必须遵照执行。如果行政相对人对此不服,就必须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最终由法定机关作出决定。

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

一般而言,行政行为在作出之后,就对行政主体发生效力,但对行政相对人而言,只有在知晓后才能开始生效。为了弥补在行政行为与知晓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必须有一定的生效规则予以规范。所谓生效规则,就是指行政行为何时开始生效的规则。

1.即时生效规则:行政行为一经依法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

2.告知生效规则:行政主体将行政行为的内容采取公告或宣告等形式使行政相对人知晓。告知方式有公告、布告、通告、广播、电视、网络等。

3.附条件生效规则:行政行为的生效附有一定的期限或其他条件,只有在其所附的条件成熟时才生效。比较典型的是行政法规、规章的生效一般都附有一定的期限。

4.受领生效规则:受领生效是指行政行为必须经行政相对人的受领后才生效。行政主体将行政行为告知了行政相对人,并使行政相对人接受。受领不能被理解为行政行为的生效必须得到行政相对人的同意。受领的时间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口头告知,告知之时即为受领之时;第二,文书告知,以文书交付给行政相对人之时或文书送达行政相对人之时为受领时间;第三,对于多数人或身份不明的人的告知,以告知等发表之时为受领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