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考与作业

思考与作业

时间:2023-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经济学产生的初期,即在古典学派阶段,整个体系却是混沌一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未分开。如马歇尔提出的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均衡价格理论,至今仍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出发点是经济资源稀缺性。在微观经济学看来,消费的实质就是对产品的需要。微观经济学中研究资源配置常用的一个分析工具是生产可能性曲线。

第一章 导 言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具体知识和基本原理之前,有必要首先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两个问题,以便从总体上对微观经济学有个概括认识。本章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就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本教材涉及的经济学,指的就是通常所称的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财富并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学问。

经济学按其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主要可区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但在经济学产生的初期,即在古典学派阶段,整个体系却是混沌一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未分开。从19世纪70年代初起,经济学开始了由混沌到离析的进程,但直到1936年凯恩斯在其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确立了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分析方法和政策措施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离才得以真正完成。

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开端于19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边际学派,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古典学派到马歇尔、瓦尔拉斯,其特点是借助于文字和图表,对供给、需求、分配、单个市场和多个市场的交换和价格决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如马歇尔提出的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均衡价格理论,至今仍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第二阶段,到希克斯和萨缪尔森;其特点是使用微积分,对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等进行重塑和补充。第三阶段,到阿罗和德布鲁,其特点是运用集合论和线性模型,在效用函数理论、竞争均衡和最优性问题、不确定条件下的均衡、投入产出分析和对策论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第四阶段即当前,其特点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发展了交易费用、产权、非均衡、X效率、寻租、信息不对称、次优选择、资产定价、资产组合、跨时期分析、整体分析和对偶分析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方法,大大拓宽了微观经济学的传统学科边界和应用领域。

但是,不管微观经济学如何发展,贯穿其整个体系的核心思想始终未变,即信奉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大量自由的、极端自利的、追逐最大利润和最大效用的个人的分散活动,经由价格和竞争机制调节,会自动趋于和谐、有序、均衡,达到最佳效率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自由主义信条。尽管这一信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受到了挑战,很多人认为仅仅依靠市场调节,不能完全解决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问题,还必须进行政府干预,但从根本上说,政府干预却只是市场调节的补充和修正。因此,这一信条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实际上并没有发生丝毫的动摇,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对这个信条的证明越是趋于严密和简洁,越是标志着微观经济学的趋于成熟和精确。

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稀缺资源的最优(有效率)配置

在经济学由合到分的过程中,经济学研究对象也完成了由侧重于财富的生产与分配到侧重于使用稀缺资源生产财富并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转变。这种转变强调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要受到稀缺资源的约束,因而,对稀缺资源有效率的使用就成为财富创造和分配的关键。稀缺资源有效率的使用包括稀缺资源最优配置和充分利用两大问题,微观经济学专注于稀缺资源最优配置的研究,而宏观经济学则聚焦于稀缺资源充分利用的研究。它们功效各异,互为前提,经相互补充和结合后,便构成了稀缺资源研究的完整图景。

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出发点

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出发点。研究出发点表明一门学科最关注的研究课题。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出发点是经济资源稀缺性。微观经济学是从生产和消费的视角审视经济资源稀缺性的。

众所周知,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简称生产,是指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投入包括劳动、原材料、机器设备等,这些为生产所必需的一切要素统称为资源(或称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显然,不投入资源就不会有产出。从这个角度看,资源构成了对生产的最重要约束,生产问题实际上也就变成了生产者所能掌握的资源问题。资源是指人们能够现实支配可用以生产物品和服务的一切手段。资源种类众多,需要用分类方法加以把握。通常从获取资源是否需要付出代价的角度将资源分为自由资源和经济资源。前者的价格为零,意指人们无需付出任何代价即可自由取用的物品,原因在于其数量相对于需要而言是无限的,如空气、阳光等。后者的价格大于零,意指人们必须付出相应的对价才能得到的东西,原因在于其数量相对于需要而言是有限的。在经济社会,自由资源已经越来越少,绝大多数资源都是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最重要的资源。

在经济社会,人们从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在微观经济学看来,消费的实质就是对产品的需要。这样,对消费的考察就转向对需要的分析。需要又称为欲望,是指人们对物品和服务感到缺乏,希望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人的需要按其属性可分为五个层次: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即人们对物品和服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且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以后,就会产生新的需要。需要的不断出现和更替,是由人性所决定的。

由于客观上存在的经济资源数量是一定的,因此,相对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而言,用于满足需要的经济资源总是显得不足,这种经济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这就在经济活动的目的和手段之间形成了矛盾,即资源的有限性和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经济领域内的基本事实,如何有效地使用经济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就成为经济研究必须面对的最重要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出发点,而探讨和回答如何在稀缺资源条件下实现资源的最优或有效配置则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图1-1

2.资源配置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资源配置是指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微观经济学中研究资源配置常用的一个分析工具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1)。这是一个直角坐标系,其纵横轴分别代表两种产品的数量(X和Y)。现在假定用来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资源数量和技术水平是既定的,且产品组合的变化是连续的,这样就可以得到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即图1-1中的曲线ABCD,它表示用完既定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图中的A、B、C、D四点就代表这样的组合。处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如图中的E点,代表该产品组合因既定资源量未用完或虽已用完但由于效率不高而未达到最大产量。处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点,如图中的F点,则表示若要按该产品组合生产,现有的既定资源量是不够的。可见,生产可能性曲线显示了用既定资源量所能生产的极限。

处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A、B、C、D四点虽然表示最大产量,但却代表了四种不同资源配置方案,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为了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必须要在这四种资源配置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这便是微观经济学中所要解决的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认为,对资源配置方案优劣的评价,必须从资源稀缺、需要无限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在此限定下,判断稀缺资源配置是否达到最优,主要考量两个条件:一是资源用在社会最需要的地方;一是资源由生产效率最高的生产者使用。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如果这两个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则资源配置肯定没有达到最优。此时,就需要改变当前的资源配置方案,提高资源配置效果。虽然任何资源配置方案都不可能满足无限的需要,但却可能满足最重要的需要。因此,通过改变或调整不能令人满意的资源配置方案,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果,使之达到不能再提高的程度,不失为应对资源有限性和需要无限性之间矛盾的最佳办法。

3.选择和机会成本

上述争取资源最优配置的努力,其实就是在众多资源配置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微观经济学也是研究选择的学科。

选择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于具有多种用途同时又是稀缺的资源进行权衡得失,以确定于己最为有利的使用方式和配置方式的决策。具有不同目标的经济单位,可以作出不同的选择,微观经济学通常分析那些在经济上合理的选择行为。衡量一项选择是否合理的标准,用公式表示就是:选择=成本/收益。它要求人们使用稀缺资源满足某种需要时,必须把既定目标与达到这一既定目标所需的代价(成本)联系起来权衡比较,作出抉择。只有当一项选择带来的利益大于或等于为这项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成本)时,才是合乎理性的选择。

选择公式中的成本即机会成本,这是微观经济学中反映选择代价的一个重要概念。使用一种稀缺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机会成本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只要资源是稀缺的,而资源又具有多用途性,那么在人们必须对稀缺资源的使用进行选择时,就有一个取舍问题,也就必然产生机会成本。一种资源一旦被用于某种产品的生产,也就意味着放弃生产另外一种产品的机会。机会成本为人们进行合理选择提供了正确的思考方向。进行选择时,力求机会成本小一些,是经济活动行为方式的最重要准则之一。

从选择的角度考察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基本选择问题:(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这三个问题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基本经济问题,微观经济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研究既定资源如何通过理性选择被分配到各种不同用途上以最大限度满足人们需要即资源配置问题的一门经济学科。在微观经济学中,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选择问题是这样解决的: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以及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

三、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分析框架和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有自己的特点,概括地说,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家庭、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如果对之具体化,则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认识:

(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单个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单个经济单位中最基本的是家庭和厂商,二者在经济分析中的角色:前者是消费者,后者是生产者。经济行为包括:家庭如何取得和支配收入,怎样以有限的收入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厂商如何把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经济变量包括:单个产品的产量、成本、利润、要素数量,单个产品(包括要素)的效用、供给需求量、价格等。微观经济学通过对这些单个经济行为和单个变量的分析,阐明它们之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从而确定和实现最优的经济目标。

(2)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涉及单个经济单位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等重要问题。由于在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的选择以价格为主要依据,因此,价格问题便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相应地,研究价格问题的理论即价格理论也就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

(3)研究目的是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学通过解决单个经济单位面临的三个基本选择问题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探寻资源稀缺条件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规律和路径。

(4)基本方法是个量分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以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相区别,在方法上则以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相区别。个量分析称为微观经济分析方法,总量分析称为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方法,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如前所述,微观经济学既然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为对象,它就必须要分析单个厂商如何在生产经营中获得最大利润,单个家庭如何在消费中得到最大的满足。与此相应,在数量分析上,它还必须研究单个产品的效用、供求量、价格等如何决定,单个厂商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产出量、成本、收益、和利润等如何决定,以及这些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因为如此,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时,需要建立一种作为其研究基础的分析框架。这种适用于许多经济研究场合的分析框架建立在以下三个简单原理或三个基本假设之上:一是最优化原理。最优化原理又称为完全理性假设,指作为理性人的消费者和厂商自觉按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不仅把利益最大化作为行为目标,而且总是选择他们能够选择的最佳行为方式。当然,这个普遍原理也有例外。不过这些例外显然不属于经济行为的范围。二是均衡原理。均衡原理又称为市场出清假设,指价格会自行调整,直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此时的价格趋于稳定,不再变动,这就是均衡价格。而市场上交易的产品则因供求量相等而处在既无产品过剩又无产品不足的出清状态。现实中均衡的实现比理论分析要复杂得多,但并非不能实现。在一定时间内,有的产品价格在市场调节下是相当稳定的。一般来说,均衡的实现要求经济主体的行为必须相互一致。三是完全信息原理。完全信息原理又称为完全信息假定,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情况具有完全的知识,他们不仅知晓市场价格和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并对产品的特性了如指掌,而且还能免费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完全信息假设脱离现实,却是最优化分析必不可少的前提。

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与微观经济政策等。价格理论研究产品价格的形成及其对整个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消费上,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厂商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物品和服务上,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市场理论研究不同类型市场条件下厂商的行为及后果,以评价不同类型市场下的资源配置效率。分配理论研究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及其对要素所有者收入决定的影响。市场失灵理论研究在现实的市场机制下导致资源无效配置的主要原因,包括公共产品、垄断、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等,并提出相应的纠正市场失灵的措施以及微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对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研究,可以采用历史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经济计量分析法、归纳法、演绎法等不同方法。微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研究,除了无法回避的规范分析方法外,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实证分析是一种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描述的方法,它只考察经济运行实际过程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而不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好坏作出评价,也不对经济应该如何运行表达看法。因此,它要解决的问题是经济运行的现状是什么、它怎样以及为什么变化、其后果是什么这类“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在说明“是什么”的问题时,并不是采用“镜像标准”机械地来映照经济运行过程,而是依据已有的理论和经验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观测并在思维活动中再现经济运行过程,即它描述的经济运行过程是被修正过的经济运行过程。

实证分析方法由定义、变量、假设、假说和预测构成。实证分析要求,一种理论或假说涉及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要能够反映或解释已经观测到的事实,而且要能够对有关现象将来出现的情况作出正确的预测,也就是要能经受将来发生的事件的检验。例如,将微观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劳动力市场,分析失业率与已婚妇女工作参加率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的一种理论预测,在一些国家,失业率的变化会对已婚妇女工作参加率产生两种相互冲突的效应:追加工作效应认为,高失业率会减少丈夫工作机会因而将提高已婚妇女工作参加率。失望工作效应则认为,高失业率使寻找工作更加困难因而将降低已婚妇女工作参加率。由于失望工作效应大于追加工作效应,高失业率将与已婚妇女低工作参加率相联系。对此理论作实证分析,就要看事实是否如此。实证分析可以使用各种方法,采用实际数据对之加以验证以确认其真伪。因此,实证分析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研究出来的结论或规律即实证命题有对错之分。其检验标准是客观事实,与客观事实相符者即为真理,否则就是谬误。

规范分析是对一定的价值判断进行描述的方法,它提出某些标准作为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依据,并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回答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从而要求人们应该怎样去选择。规范分析的中价值判断是关于经济事物好坏、优劣、善恶、对错、是非的判断。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伦理道德标准不同,对同一个经济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例如,对于政府干预经济这一行为,由于人们价值取向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必然相悖。因此,规范分析研究的内容不具有客观性,研究出来的结论即规范命题,没有正误之分,它们不能简单地通过事实证实或证明为正确还是错误。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尽管存在着差异,但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事实上,它们彼此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疏离。相互依赖表现为规范分析中有实证因素,实证分析中有规范因素。规范分析中的实证因素是指用来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需要借助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设立前提、逻辑推导、演绎结论这一套实证程序,方能建立。而实证分析中的规范因素则集中体现在假设条件的取舍上,这就与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有极大关系。研究者的价值判断不同,假设条件的取舍就不同,得出的实证结论就不同。相互疏离是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在研究指向上彼此分离,互不冲突。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都与经济目标有关。而经济目标具有层次性,目标的层次性越低,与经济运行联系就越密切,因而研究越具有实证性;目标层次越高,就越需要对经济运行进行评价,研究越具有规范性。可见,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其实是在经济目标不同层次上进行研究的,彼此之间保持着一定的界限和距离。因此,在微观经济学研究中,有时,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不仅不矛盾,相反还能收到相互补充、功效各异、构成整体之效果。就是说,对一个经济运行进行研究时,如果既对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进行研究,又对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就能说明经济运行全貌而不至于走向片面。例如,假设政府正在考虑对汽油开征新税以增加政府收入,税收会影响到汽油的价格、消费者对大小汽车的偏好、人们用车的频率等等。为了使相关厂商和政府部门制订出来的应对计划能够切合实际,就需要把实证分析应用于计划制订过程中。通过实证分析了解和评估该税收产生的各种影响究竟有多大,包括消费者所要承受的代价,对石油产业、汽车产业、旅游业、运输业等产业的利润和就业的影响,以及政府每年可能得到的税收额。但实证分析只解决了计划是否与实际相符合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计划最优问题。如果分析就此裹足不前,对实际问题的最终解决并没有多大意义。这就需要引入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是针对计划最优问题的,这对相关厂商和政府部门同样重要。比如对汽车公司而言,一旦该税收出台,就要决定大型车和小型车各生产多少才是最佳(利润最大化)的方案,或者该投入多少资金来制造耗油更低的汽车。对政府部门决策者而言,首要的问题可能在于,这项税收是否符合公共政策。由于相同的政策目标(例如增加税收和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如果改征另一种税,比如对进口石油征收关税,有可能以更低的代价得以实现。因此,这两种税收孰优孰劣的问题的解决就需要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规范分析的补充。社会对这两种税收作出价值判断,实质上就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间进行权衡。当事关价值判断时,微观经济学就无法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最佳政策,然而它能廓清权衡中的得失情况,从而有助于争论的明朗化。显然,只有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才能对政府开征新税带来的影响和福利后果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从而有助于这项税收的推出并发挥功效。正因为如此,在微观经济学研究中,规范分析逐步受到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实际研究中,对任何一个经济事物的研究都需要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是否需要结合,主要取决于经济事物的属性。只有在一个经济事物明显兼具实证和规范因素时,才需要将两者相结合。由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经济目标大多数层次较低,实证性较强而规范性较弱,尽管出现了规范化分析有所加强的倾向,但仍然不能也不会改变在微观经济学研究中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的现状。

二、均衡分析方法

在微观经济学实证分析中,对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分析即均衡分析占有重要地位。均衡一词源自物理学,指作用方向相反的几股力量施加于某一物体之上,当其合力为零时,此物体出现的一种相对静止或直线匀速运动的稳定状态。经济学借用它来分析经济均衡。所谓经济均衡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立的经济变量趋于稳定,不再改变其数值的状态。不再改变不是不能改变,而是指一旦改变,则会使自己的状况变得更糟,因而保持不变反而是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不再改变也不是一成不变,当实现均衡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来的均衡状态必然随之改变并在新的条件下重新达到均衡。均衡是对立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而妥协一般只会出现在对立双方力量相等时。在对立双方力量不等的情况下,强大一方有利用其力量优势谋取自身更大利益的机会而不可能与弱势一方妥协。既然均衡是博弈双方在力量相等条件下相互妥协的结果,因此,对均衡条件的分析就成为理解和实现均衡的关键。只要均衡条件得到满足,均衡结果的产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均衡有主观均衡和客观均衡之分。主观均衡是指经济当事人获得最大利益的状态。例如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等。客观均衡是指产品市场或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对均衡可以从均衡状态和均衡范围两种角度考察,从而区分出不同的均衡分析方法。

1.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

这是从均衡状态角度区分的均衡分析方法。

静态均衡分析是指对均衡状态本身及其实现条件的分析而不涉及均衡实现的过程和所需时间。它只考察某一时点上的均衡状态,注重的是经济变量对经济运行发生影响的最后结果。

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是对新旧两个均衡的比较分析而不考察从旧均衡到新均衡转变所需时间和具体变动过程。新旧均衡之间的关系是它所要解决的问题。

动态均衡分析主要探讨在一定条件下某个经济变量的变化和调整过程。重视时间因素对变化过程的影响以及强调调整过程而非均衡状态本身是它的两大特点。和静态均衡分析与比较静态均衡分析相比,动态均衡分析显得更为困难,因而应用不多。在微观经济学中,只考察了一个最简单的动态均衡模型——蛛网理论。

2.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这是从均衡范围角度区分的均衡分析方法。

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单个市场均衡的建立与变动的分析。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把研究范围只局限于某种产品或要素市场均衡,并假定这一产品或要素与其他市场互不影响,所以称为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撇开了其他产品和要素对这种产品供求的影响,因而明显偏离了事实。但由于在短期内,和一些更重要的因素相比,其他产品和要素对一种产品供求的影响是较次要的,因此,这种偏离是可以被认可的。事实上,局部均衡分析对许多经济现象给出了确切的解释。

一般均衡分析是对全部产品和要素同时达到市场均衡状态的分析。由于这种分析重视不同市场中产品产量和价格的关系,强调经济体系中各部门、各市场的相互作用,认为影响某种产品价格或供求数量的因素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其他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因而比局部均衡分析更周到、更全面、更接近于现实。不过,这种分析涉及全部产品和全部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全部联系,这就使得这种分析实际上会非常复杂和耗费时间,从而对它在均衡分析中的应用构成了限制。

在微观经济学中,对主观均衡、客观均衡的考察,主要使用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三、经济模型

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是通过对社会各种经济现象建立经济模型来进行的。所谓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由于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也可以用图表或数学的形式来描述,因此,一个经济模型,可以有三种表现方法即叙述法(用文字说明)、代数法(用数学方程式表达)、几何法(用几何图形表达)。在三种方法中,代数法和几何法因表达方式更加直观和简单而成为经济模型常用的表现形式。

使用经济模型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过程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设定假设前提,限定模型讨论范围。假设是对现实的简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一个经济变量的因素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如果在研究中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就会使实际研究变得不可能,因此有必要通过假设把复杂的现实社会经济现象概括简化到易于解决的程度。虽然假设的东西往往并不符合现实,但是没有假设,理论分析很难进行,更遑论得出正确结论了。第二步是建立有关经济变量的联系。通过假设舍弃掉若干次要因素或变量后,模型中就剩下为数不多的主要变量,对此需要按照一定函数关系把这些变量编成单一的方程或方程组,并把模型涉及的变量区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前者是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在模型之内决定。后者是模型给出的作为既定的变量,来自模型之外,其变化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模型其实就是说明外生变量的变动是如何影响内生变量的工具。第三步是采用逻辑证明(演绎法)得出结论。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即先有一般假设和基本原理,然后运用它们来解释具体的经济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进行预测。演绎法是逻辑证明的工具,有助于形成概念、提出和检验理论观点,并进行预测分析。演绎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既取决于作为出发点的“一般”是否正确反映了经济现象的本质,又取决于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过程是否正确揭示了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

建立经济模型的目的,一是解释经济现象发生的原因。例如,通过模型,经济学家可以说明某种商品需求增加的原因,指出是收入提高还是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动所致。二是预测经济变量变化趋势。例如,政府降低进口商品关税,利用模型可以预测,政府此举将刺激增加进口。预测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推理过程。在推理过程中,经济学家必须假设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例如,降低进口商品关税,将会刺激进口增加,这通常是基于进口商品生产成本没有增加的假设作出的推理。

经济模型的有效性最终要接受来自实践的检验。经济学家要根据是否成功解释和预测现实来对模型的价值进行评价。一个模型兼具解释和预测功能,其价值最大;仅具预测功能,其价值次之;仅具解释功能,其价值再次之。对预测错误的模型,首先要检查推理是否正确;如果推理正确,则必须对模型进行改进或用其他预测更为准确的模型来替代。有时尽管模型的预测不准确,经济学家也想把这个模型保留下来,因为它有助于深入考察经济的运行。例如,可以同步实现效率、增长和公平目标的理想化模型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但通过它却可以对世界有更多的认识,比如认识它的不足等。

四、理性人假定

如前所述,实证分析中很重要的一环是设定假设前提。而理性人假定就是实证分析中的一个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假定。所谓理性人假定是指在经济实证分析中总是假定经济当事人(家庭、厂商、政府)都充满理智,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行为符合始终如一的偏好原则。按此假定,经济学中的人,不再是有丰富感情、有爱人之心的活生生的人,而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讲的那种有动机、有能力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这种情况被打趣成“经济学节约了爱”。

理性人与经济人在本性上都被假设为利己的,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以利己为动机,所追求的经济目标都体现着最优化原则,即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个人最大的经济利益,如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则追求目标决策最大化。但理性人和经济人在外延上不同。“经济人”指“人”,主要指资本家,而理性人则包括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除了资本家和工人、生产者和消费者这类人格经济主体,还有人格化的政府。理性人假定在当代经济学中,在原有属性基础上,又被赋予了新的属性即机会主义倾向。机会主义倾向又称为机会主义假设,指的是人们具有的一种狡诈地追求自己利益的倾向,包括投机取巧、见机行事、有意隐瞒歪曲信息甚至欺骗和违约等。机会主义倾向被视为人类本性的一种表现,其作为一种潜在的行为,只要条件具备,如信息不对称等,就会转化为现实的行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人就是机会主义者,其行为动机与理性人一脉相承,但在手段使用上与理性人有别。理性人被假设为采取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手段获利,其行为特征可概括为“利己不损人”。而机会主义者则被认为是,只要有机会就会不择手段来获取自己利益,其行为特征可概括为“利己损人”。显然,机会主义假设丰富了理性人的内涵,是理性人假定在当代的修正和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经济决策,难免会受到经济、政治、社会甚至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的牵制和影响,但经济因素始终是任何经济决策的基本考虑。因此,在实证分析中,把理性人假定作为研究前提,是相当接近现实的。借助于理性人假定,经济学家就能从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纷繁复杂的因素中,抽出主要的因素,以此为依据,得出一些重要的也是公认的经济原理,极大地方便了实证分析的应用和展开。这些原理主要有:(1)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2)人们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有机会成本。(3)交易可改善人们的福利。(4)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5)制度是协调人们进行经济活动并形成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准则。(6)合理的政府定位对市场发展至关重要。

思考与作业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