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某些运动损伤与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
一、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较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8个方面:
1. 思想上不够重视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及缺乏预防知识有关。
2. 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
3. 技术上的错误 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
4. 运动负荷过大 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锻炼者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这是专项训练中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5. 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在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市性显著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剧烈运动或练习较难的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
6. 组织方法不当 在教学训练中,不遵守循序渐进、系统性和个别对待的原则,以及比赛的年龄分组原则;在组织方法方面,如学生过多,教师又缺乏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在非投掷区练习投掷或任意穿越投掷区、组织性纪律性较差,以及比赛日程安排不当,比赛场地和时间任意更动,允许有病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比赛等,这些都可成为受伤的原因。
7. 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在比赛中不遵守比赛规则,或在教学训练中相互逗闹,动作粗野,故意犯规等,这是篮球、足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
8. 场地设备的缺点 运动场地不平,有小碎石或杂物;跑道太硬或太滑;沙坑没掘松或有小石,坑沿高出地面,踏跳板与地面不平齐;器械维护不良或年久失修,表面不光滑或有裂缝;器械安装不牢固或按放位置不妥当,器械的高低、大小或重量不符合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特点,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具(如护腕、护踝、护腰等);运动时的服装和鞋袜不符合运动卫生要求等。
二、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1. 加强思想教育 平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克服麻痹思想,并要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知识,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
2. 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认真研究教材,估计哪些动作不易掌握和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损伤,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全面训练 ,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要运用各种形式的身体练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剧烈运动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内容而定,既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有专项准备活动,使准备活动最后部分的内容与课的(或比赛)基本内容相似。要特别注意做好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适当地做一些力量性和伸展性练习。
4. 加强易伤部位训练 循序渐进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例如,为了预防髌骨劳损,可采用“站桩”的方法以增强股四头肌和髌骨功能;为了预防腰部损伤,除加强腰背肌训练外,还应加强腹肌力量训练,有助于防止脊柱过伸而造成腰部损伤;为了预防股后肌群拉伤,要加强股后肌群的力量和伸展性练习等。
5. 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保护在器械体操练习中十分重要,因它是一项复杂多变、空中动作较多的项目,很容易发生技术错误或失手跌下。
6. 加强医务监督 对学生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都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参加重大比赛的前、后,要进行补充检查或复查,以了解体育锻炼或比赛前、后的身体变化。对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更要加强医学观察和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