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州市大力推进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湖州市大力推进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湖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年9月出台《湖州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三大体系”建设11个方面40项重点工作。2010年在全省率先建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2011年编制《湖州市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八大行动”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德清县和长兴县双双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安吉县被评为“省级文化先进县”。

湖州市大力推进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梅 菊

近年来,湖州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为出发点,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为保障,以创新利用社会资源为依托,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起设施比较齐全、产品比较丰富、服务质量较高、机制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民生满意度日益提升。2011年5月初,湖州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受到中宣部等四部门通报表彰。同年9月1日至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来湖州专题调研文化建设工作,对湖州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等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其中创造出的一些具有湖州特色、符合湖州实际的好做法和好经验表示赞赏。

一、基本情况

湖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06年,根据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出了《关于加快文化大市建设的决定》。各县(区)围绕建设文化强县(区)目标,分别实施了“八项工程”等具体措施。2008年召开全市农村文化(体育)工作会议,突出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作出具体部署。同年9月出台《湖州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2008—2012)》,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三大体系”建设11个方面40项重点工作。2010年在全省率先建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2011年编制《湖州市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八大行动”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

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湖州市始终坚守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铸城”,以文化“八有”工程建设为重点,以“文化走亲”为品牌,着力加强阵地建设、丰富产品供给、开辟服务渠道、强化管理投入,不断增强“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服务能力水平。

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市、县公共文化馆(群艺馆)5个,图书馆5个,大剧院2个,市、县图书馆总藏书量130余万册,其中市图书馆67万册。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影剧院8家,各类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保所11个。全市所有乡镇基本建成拥有一定场地设施的综合文化站(中心),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文化“八有”工程建设目标,44个乡镇建成省级东海明珠乡镇(文化强镇),占75%,有34个村被命名为省级文化示范村、14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文化示范社区,省、市级农村文化示范户1434户。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场馆为主体、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重点、村级文体活动室为依托、农村文化示范户为补充的农村文化阵地网络。德清县和长兴县双双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安吉县被评为“省级文化先进县”。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加强领导,基层文化设施得到大力推进

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乡镇综合文化站为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性质,在确保现有乡镇综合文化站机构不撤、编制不少、功能不减的基础上,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评价机制,并将文化阵地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紧抓不放,扎实推进。目前,全市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实现全覆盖。2009年来,实施农村文化“八有”保障工程(即有演出、有电影、有电视、有广播、有阅报、有书籍、有室内文化活动室、有室外文体活动场)、“农村文化大舞台”建设等工程。至2011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八有”目标,全市共建成农村文化大舞台400余个,农家书屋887个。省委书记赵洪祝对“八有”保障工程专门作出批示:湖州农村文化“八有”工程有特色、有成效,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公共广电事业,全面实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目前,全市所有乡镇、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全市所有乡镇建立广播站、行政村建立广播室,有线广播联网率达100%,收听覆盖率超过98%。“广电数字低保——彩虹行动”工程全面实现全市7808户低保户免费收看数字电视的权益。2011年,启动了湖州市广电有线网络整合发展工作,至年底,市级层面整合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加大投入,公共文化建设得到有力保障

近年来,市各级财政共投入10亿多元,市图书馆、博物馆、群艺(文化)馆、升华音乐厅、湖州大剧院和三县“文博图”等重要文化设施以及陈英士故居、沈家本纪念馆、湖笔博物馆、民国文化馆和赵孟img17艺术馆等重大文化项目建成开放。2008年以来市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400万元,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各县(区)也设立了相应的专项资金,投入比例随着经济增长相应提高。各县(区)财政均按每人2元标准安排农村文化活动经费,乡镇根据各自财力,安排不低于每人每年2元的文化活动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对经济比较薄弱的乡镇,由各县(区)财政统筹安排。长兴县从2008年开始,每年增加200万元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安吉县政府从有限的财政收入中,增加对文化建设专项经费预算。南浔区加快对区文化艺术中心、图书档案中心的建设,2011年已建成开放。各县(区)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兴建了和美乡风馆、乡风文明馆、地域文化展示馆等81处。

(三)创新活动,群众文化事业得到全面繁荣。

市、县文化单位充分发挥公共文化的服务职能和工作优势,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围绕打造“欢乐湖州”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开展“十百千万工程”、“送戏送书工程”等公益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2011年全市共举办广场文化活动386场,完成基层文化活动1590场、送书7万余册,“送电影下乡”1.5万余场。大力提升具有群众首倡精神的“幸福大舞台”等广场文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形成了具有湖州特色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中国文化报》、《浙江日报》等媒体关注报道和上级部门肯定。特别是创新建立了“文化走亲”运作机制。至2011年底,全市共开展市内“文化走亲”活动600余场,参与演出文艺节目(展品)6100个(次),参与人员2.7万余人次,吸引观众100万余人次,并在杭州、嘉兴、绍兴、台州、舟山等全省各地及长三角部分地区开展推行。该项目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贴近’”、“十佳创新案例奖”,被浙江省文化厅评为“首届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奖”一等奖。2011年3月,浙江省文化厅在湖州启动全省“文化走亲”活动,并将该活动纳入浙江省“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12月,成功入选2011年度浙江省十大民生工程。同时,紧紧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重大主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文艺创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成了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注重培育,民俗特色文化得到长足发展。

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以市、县文化馆为依托,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挖掘和培育具有南太湖地域特征、湖州地方特色、群众生产生活特点的文化精品。全市共组建各类特色文体团队865支,涌现出一批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村落和特色文化家庭。形成了“长兴百叶龙”、“安吉威风锣鼓”等一批充满民间民俗风味,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形成了以“善琏湖笔之乡”、“浙北乾龙灯会”、“新市蚕花庙会”、“孝丰的孝子文化”、“洛舍钢琴节”、“三合防风文化节”、“筏头沈约故里”等乡镇为基础的重大节庆和民间特色文化活动。全市的“一乡一品”乡镇达到80%以上。通过派驻农村文化指导员,加强农村乡土文化人才培育、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等途径和方法,“种文化”在全市已成一道风景。在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汇演中,湖州市成为参演节目最多的地市。2009年以来组织市、县文化馆业务干部开展“三个三”活动(与全市1/3的乡镇文化站结对,全年1/3的时间下基层辅导,全年每人新创作三件作品)初见成效,仅2011年全市下农村、社区辅导2154人次,培训基层文化骨干5674人次,新创作节目100余个。特色文化的培育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兴盛,进一步彰显了湖州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延伸服务,公共文化资源取得全面拓展

着力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围绕推动数字化文化服务进乡村,构建起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和数字电视网城乡数字化文化服务体系。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的结合。凸显“公益共享、文化惠民”主题,确立文化事业单位“城市客厅、市民学堂”的功能定位,文化服务公益品牌逐渐形成,并发挥作用。积极打造图书馆“农民工文化之家”、博物馆“大型高端书画展”、文化馆“三个三”、大剧院“高雅不高价、平价不平庸”等一批公益文化品牌,全市997处公共文化场所2011年2月起实行“零门槛、全免费”,所有居民可免费享有9类基本服务。市、县图书馆坚持走“开门办馆”之路,开启“全民阅读”时代,并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全市范围内的覆盖,其中市图书馆流通人次与流通册次连续三年实现“双百万”,并广泛开展“市民读书节”、“阳光阅读总动员”等活动。市、县博物馆几年来先后举办“赵孟img18书画精品回家展”和“民间珍藏展”等各类免费展览40余项,并不定期推出展览笔会、专家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累计接待观众150多万人次。市、县文化馆实施群众文化繁荣工程,对全市业余文化队伍经常性地进行业务辅导和组织培训。湖州大剧院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1年成功推出“红色经典季”、“新年演出季”等各类演出活动181场次,观众超10万人次。

(六)搭建平台,文艺精品创作取得丰硕成果

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三贴近”、“两面向”,依托湖州地域特色和厚重历史文化,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先后组织创作大型风情音舞诗画《太湖之州》、3D动画电影《世博总动员——湖丝仔》以及主旋律电影《民警王法金》等各类文化艺术作品1200余件,在省以上重大比赛和活动中获奖500余件,获全国奖近70件,其中民间舞蹈《长兴百叶龙》、越剧小戏《瓜园会》、书画作品《东方吉祥》、《册页、行草》和舞台舞蹈《蚕匾上的婚礼》分获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全国“群星奖”金奖。以总书记视察帐篷企业,体现湖州抗震救灾为题材的小品《一顶帐篷一个家》荣获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大奖。2011年,一批具有湖州地方特色作品在省以上比赛中获奖。声乐作品《姑娘村长》荣获华东六省一市“新红歌”大赛创作大奖、表演银奖,三跳作品《三张火车票》荣获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金奖、第六届浙江省曲艺节表演创作双金奖和第七届全国曲艺节优秀剧目奖等。成功举办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南太湖音乐舞蹈(戏剧)节,首届农民艺术节等一批重大文艺活动,并使之成为推动文艺创作生产、推出艺术创作表演新人、活跃城乡文艺舞台的主要载体。认真实施湖州市文化人才工程,制定了文化人才工程实施计划和文化骨干队伍5年培训计划,建立文化优秀人才库。目前,全市各类专业文化人才共441名,逐步形成了一支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业务熟练的比较稳定的文化人才队伍。

(七)加强交流,文化对外影响得到充分展示

积极参与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文化交流合作联盟。每年有20多个全国知名剧团来湖演出,市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等结成友好博物馆,建立了密切的业务联系机制。“湖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北京、杭州、义乌等博览会,并在成都国际非遗节非遗博览会上展示;“双林绫绢”参加中国织绣精品大展;长兴“百叶龙”赴法国交流演出获成功后,2009年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联欢晚会演出;安吉“竹叶龙”、“竹打击乐”和德清“桑叶龙”,赴京参加奥运会展演获好评,“竹叶龙”于2009年7月赴法国交流。南浔“辑里湖丝”作为中国与世博会结缘的第一根红线,2009年初亮相伦敦后引起广泛关注。抓住上海世博会这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契机,组织各类文化团队和项目赴上海开展文化交流活动。2010年6月18日,浙江活动周开幕,由湖州市组织的文化项目“百叶龙”和“湖笔制作”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展演。2010年6月中上旬,由浙江省政府主办的“台湾浙江周”活动期间,巨笔书法家慎召民在台北市用35公斤重的巨型湖笔书写了100平方米的4个大字“同脉同根”,引起轰动,台湾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进行报道。2011年4月到7月,慎召民的巨笔书法赴华盛顿参加了中美书法大展。同年10月25日,“浙江原始青瓷及德清火烧山等窑址考古成果汇报展”在故宫博物院延禧宫展厅开幕。

(八)传承创新,文化遗产得以全面保护。

积极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64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52处、市县级298处,另有文物保护点700余处,市本级三级以上文物1412件(其中一级文物30件)。开展重大文物调查和抢救性考古发掘。钱山漾遗址考古新成果首次入围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2010年,湖州南山商代原始瓷窑址群考古取得重大进展,并成功入选“2010年中国考古6大新发现”。2011年大运河(湖州段)点、段即南浔镇历史街区和塘故道被列入“立即列入”申遗名单。加大维修力度,完成了双林三桥、张氏旧宅建筑群等一批文保单位(文保点)的养护、维修。整理艺术项目213个,“中国蚕桑丝织”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人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称号。连续六年举办了大规模的“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形成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开展公藏古籍的普查登记,1部古籍进入国家珍贵古籍保护第一批名录。文献整理工作孕育成果,整理编辑了一批地方文献专题目录,《二十五史中的湖州人》形成完整的文本。

三、经典案例

(一)文化“八有”工程

2009年起,湖州市以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均等化为目标,组织实施农村文化“八有”保障工程,即每个行政村有演出看、有电影看、有电视看、有广播听、有书读、有报读、有文体活动室、有室外文体活动场所,坚持“贴得更紧、抓得更牢、服务更好”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扎实推进,切实保障了农村居民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权利。到2011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八有”目标。省委书记赵洪祝对“八有”保障工程专门作出批示:湖州农村文化“八有”工程有特色、有成效,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1.文化“八有”工程的特色做法

一是科学指导,规划引领。出台《实施农村文化“八有”保障工程行动计划》,对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具体部署。实施农村文化“八有”工程建设,改变了农村文化建设可有可无、不推不动的局面,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从乡镇向村的延伸,阵地越来越多,设施越来越完善,离百姓越来越近。二是共建共享,形成合力。将农村文化“八有”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文明乡镇(村)创建、体育强县(镇)创建和“村村通”、“村村响”工程等紧密结合起来,把各条线的力量和资金合在一起,借力强文、借资强文,共建共享,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小文化走向大文化。三是设置标杆,梯度推进。建立“八有”工程的考核体系,制定了达标村、先进村、示范村三个梯度的考核标准,并细化了“八有”中每一个“有”的具体指标要求。各行政村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特点,对照达标、先进、示范三级考核指标要求,年初确定创建目标,从低到高不断攀升。四是因地制宜,探索机制。在重视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注重探索软件运作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的地方把图书室、活动室的管理开放,交给当地的老年协会、和谐共建会等社团组织;有的行政村由大学生村官负责文体活动场所的运行管理,发挥知识青年的作用;还有的地方聘请当地退休教师管理。对于广播室的运行管理,吴兴区在组建了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宣讲团的基础上,由村官担任各行政村广播室的广播宣讲员,具体负责广播的播放、设施的维护等工作,效果良好。五是植根沃土,培育特色。将“八有”工程建设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联系,将设施建设与开展文化活动相结合,在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方面作了大量探索,通过“欢乐田野”系列活动、乡镇文化节庆活动、民俗活动、种文化、文化走亲等,形成“一乡一节”、“一村一韵”、“一村一艺”等特色文化品牌,既发挥了文化设施的作用,又丰富了“八有”的内涵。

2.文化“八有”工程的亮点成效

湖州市文化“八有”工程自实施以来,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具有当地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体现了农村文体活动的农民主体性。“八有”工程的推进,不仅完善了农村的文化设施,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农村文体活动蓬勃兴起。到了傍晚,村文化广场、公园到处是跳舞、健身、聊天的村民,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许多行政村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成立文艺演出队,使一部分群众从“观众”变成了“演员”,有的还成为“主角”。门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也相当有号召力,很多村相互组织比赛,一些村还开展趣味运动会,男女老少齐上阵。二是满足了农民文化生活多元需求。群众文化需求是多元的、多层次的,需要多种载体和途径方能满足。农村文化“八有”项目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尤其是文艺演出,深受中青年农民欢迎,村民自编自演的演出和过年唱大戏,特别受群众喜爱。还有健身路径、排舞、健身操、篮球、门球等,受到不同年龄段群体的青睐。三是利用了农村文化本土资源。乡村的民俗文化、特色文化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很多村通过建立纪念馆、展示馆、陈列馆、文化长廊等,把先辈的创业精神、传统美德、英雄事迹、乡风民俗等进行传承弘扬,以此教育群众,推进乡风文明。一些乡镇(村)积极培育特色文化品牌,通过组建文艺团队,将民间的龙舟文化、舞狮文化、马灯文化、戏剧文化、皮影戏文化、傩文化等进行传承创新。四是展现了社会风貌的时代特性。文化建设不仅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而且契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主要体现在提升了农民文化素养,培育了文明风尚,促进了乡村和谐等。

3.文化“八有”工程的创新启示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落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已远远跟不上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主要反映在文化场所与农民群众“离得远”,文化服务内容“跟不上”,文化活动农民“融不进”。而湖州市农村文化“八有”工程,找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创新点,实实在在为农民谋了福利。

启示一:只有弘扬先进文化,农村先进文化市场才能得到不断扩大。随着“八有”文化工程的实施,在农村文化市场中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形成了一个此长彼消的局面。一方面先进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随着公共文化产品“下乡”、“到户”,其影响开始在农村扩大。尤其是与民间艺术有机结合,形成了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另一方面,民俗文化活动开始向健康方向发展。实施“八有”工程以后,许多地方的民俗文化活动开始吸收、参照“八有”工程中的一些文化内容和元素,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彰显。落后的文化活动得到了抵制,不少村庄赌博现象明显减少。

启示二:只有改善城乡之间的文化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程度才能得到显著提升。农村社会和谐与否与农村社会关系的改善有关。湖州实施农村文化“八有”工程后,城乡文化关系正在走向和谐。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有些行政村建起了比城镇社区更好的公共文化设施,有些行政村形成了比城镇街道还要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农村社会关系趋向和谐。文化“八有”工程使组织性和非组织性的公共交往空间有所增加与扩大,在这些空间里,对老人的尊重,对小孩的关爱,彼此的问候,都转化为相互间的情谊,使村民的友善得以呈现,人际关系得以和谐。

启示三:只有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才能得以提高。实施农村文化“八有”工程以后,湖州农村居民各方面素质皆有提高。一是心理素质有增强。文化“八有”工程,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使中老年人走出了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在群体的娱乐交往生活中获得愉悦,改善了心态。二是身体素质有提高。实施农村文化“八有”工程以后,农民在愉悦的文娱活动过程中忘记了烦恼、消除了疲劳,通过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中改善了身体机能,增强了体质。三是文化素质有增长。许多农民在“八有”工程中找到了解决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家庭生活品质。四是思想素质有提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村居民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了他们道德意识的自觉。

启示四:只有精神需要得到较大程度满足,农村居民幸福感才会明显增强。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精神需要也能够得到较大程度满足,人才有较强的幸福感。农村文化“八有”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生活的幸福感。

(二)“文化走亲”活动

“文化走亲”就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以文化为纽带,通过文艺演出、展览、论坛等活动,开展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互动,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新格局。2009年来,湖州市共开展市内“文化走亲”活动600余场,参与演出文艺节目(展品)6100个(次),参与人员2.7万余人次,吸引观众100万余人次。同时,还与上海市、江苏省吴江市及震泽镇、杭州市、绍兴市、嘉兴市等地开展了跨地区的文化走亲。目前,“文化走亲”活动已经在杭州、嘉兴、绍兴、台州、舟山等全省各地及长三角部分地区开展推行。2011年9月1日至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湖州调研文化建设工作期间,观看了“农民工文化之家回顾展”,对湖州市提出的“文化走亲、携手共进”的概念给予了充分肯定。2011年,浙江省文化厅在湖州启动全省“文化走亲”活动,并将该活动纳入浙江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给予每年600万的专项扶持。“文化走亲”成为浙江省三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之一,被浙江省文化厅评为“首届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奖”一等奖,还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贴近’”、“十佳创新案例奖”等,并成功入选2011年度浙江省十大民生工程。

1.缘起

随着时代的开放和发展,公众的主体意识增强,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出现多元化趋势,传统的由政府统一生产供给的文化活动产品已不能完全适合群众需求。“卡拉OK唱歌”、“上网打游戏学知识”、“看民俗节庆表演”、“跳健身舞”等项目正在成为城乡居民主流选择。公众需求的文化活动呈现出由“室内家里”向户外公共场所、由个体化向群体化、由农业型向现代都市型转型等趋势。如何解决群众的审美疲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就显得尤为迫切。这给政府的群众文化活动工作带来了压力和动力,也为社会主体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需求空间,并使众多群众自组文化活动风生水起。湖州市自2008年以来,组织开展了“三个三”群众辅导活动,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并举,有效盘活农村文化资源,引导农民主动挖掘、保护和开发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和提升民间原创文化。随后推行的“文化走亲”活动,改变了以“文化下乡”为代表的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生产供给模式,在全市形成了“文化走亲、携手共进”的良好局面。一是有效缓解“送文化”无法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的问题,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二是突出基层广大文艺骨干在文化活动的主体地位,突破宣传文化主管部门主办文化活动的格局,探索出一条多元活动主体,城乡文化优势互补互动的文化发展新路子;三是通过文化交流互动,整合了文化资源,形成了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群众文化需求增长“供求”对等的群众文化建设新格局。

2.主要做法

“文化走亲”活动的主要开展形式就是以“文化”为载体,通过互相“走访”的形式,加强“亲友”之间的沟通,构建“相熟、相助、相融、相亲”社会群众文化交流的格局。

(1)多类样式创新,激活文化生命力。“文化走亲”活动通过“选亲、招(送)亲、结亲、留亲”四类样式,促进文化的交流互动,为群文活动注入新鲜血液。“选亲”即由有意向开展“文化走亲”活动的主体,根据本地域或本部门的文化特色,选择文化“血缘”相近或疏远的“亲友”主动进行“走亲”。“招(送)亲”即有意向开展“走亲”活动的主体对外发布“招亲”信息,等待其他主体主动与其联系并促成“走亲”活动。“结亲”指的是通过开展“文化走亲”活动,两地域或部门间建立起的“文化亲缘”关系。“留亲”是对“结亲”成果的巩固与推广,旨在通过“文化走亲”活动,建立起两地域或部门建设发展互帮共进的友好关系。

(2)多元主体互动,扩大社会参与度。以“文化下乡”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供给模式中,政府作为唯一主体,以“自上而下”一元性的形式提供文化服务,基层的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参与性是被动的。而“文化走亲”项目使以往的文化部门“自上到下”的文化下乡活动变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县区之间、部门之间、乡镇间、村之间等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上下之间,相互之间,都可以独立或交错“文化走亲”。通过“文化走亲”,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部门联动,极大激发了多元主体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3)多类形式走亲,拓展文化交流面。“文化走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涵。内容上已经从原先单一的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等形式,发展到文艺演出、视觉艺术展览、非遗展示展演等多内容多形式的“走亲”活动;形式上已经由单一主体“走亲”发展多个主体组团“走亲”、联动“走亲”等不同形式。如杭嘉湖绍四地联动,巡回在各地开展“文化走亲”,好戏连台。凡是各地“文化走亲”活动,不管什么形式,一律统一活动标识和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学习提升,“文化走亲携手共进”的理念深入人心,“文化走亲”品牌效应集聚,文化交流面拓宽,有效提升了湖州市文化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4)多项政策扶持,增强活动实效性。为确保“文化走亲”活动有序开展,湖州市不断完善机制,保障“文化走亲”活动长效推进。一是加强设施建设。以“八有”基层文化设施保障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赞助,建立补助机制,在全市探索“农村文化大舞台”建设。长兴县还率先建立“建成一个舞台,为该村创编一台节目”的“软硬件建设”配套机制。目前,全市新建大舞台400余个,成为各地美丽乡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是完善运作机制。“文化走亲”活动列入文化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督查、年底有考核,初步建立了一套“文化走亲”运作、奖励和考核机制。并统一“文化走亲”的活动标识与图案背景,制定完善的资料存档机制,加强对“文化走亲”活动的督促和管理。一年一次的农民文化节、两年一次的南太湖音舞节已经成为各地“文化走亲”中精品节目的集中展演平台。三是深化文化辅导。以“三个三”基层文化辅导机制为载体,大力推进基层文艺团队、文艺骨干与文艺作品的培育、创编,为“文化走亲”活动的开展夯实基础。各地积极性高涨,主动联系文化部门帮助创作节目,辅导团队培训,提升演出质量。四是强化理论研究。以湖州市“文化走亲”活动机制为研究案例的课题被列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子课题,课题中期报告在浙江省平湖会议中受到省专家的高度评价。

3.主要成效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文化走亲”活动文化惠民的内涵进一步优化、服务民生的亮点进一步凸显、提升幸福指数的成效进一步提升。

(1)“一元供给”到“多元互动”,激发群众参与活力。“文化走亲”项目由“一元供给”到“多元互动”,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基层文化资源匮乏难题,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模式,丰富了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走亲”让群众能够不出家门欣赏到各地的文艺演出、展览等,提升了文化惠民的数量和质量,推进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群众在享受文化大餐中,满足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加,对湖州文化的认可度和支持度不断提升。在“多元互动”的“文化走亲”中,部分群众从“观众”变成了“演员”,壮大了群文骨干队伍。

(2)“文化下乡”到“文化走亲”,营造赶学比超氛围。“文化走亲”通过不同地域的文化互动,群众在享受不同区域“文化走亲”的同时,对本地文化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展示自我的愿望也更强烈了;而各级领导在“文化走亲”中看到了差距,相互之间的比、学、赶、超的氛围更浓,促使“文化走亲”内容更丰富,质量更高。如吴兴区八里店镇移沿山村到织里镇大港村“结亲”开展“文化走亲”活动时,移沿山村展示了舞龙队、合唱团、管弦乐队等不同团队的风采,现场热闹非凡。大港村民不过瘾,对村两委班子提出了“文化走亲”要求,这让村两委班子很受鼓舞。各地积极性高涨,主动联系文化部门帮助创作节目,辅导团队培训,提升演出质量。如南浔和孚镇荻港村加大资金投入,在舞龙队、渔家乐表演队、妇女健身队、戏曲演唱队、鼓乐队等基础上,又新组建农村民乐团。两年来,全市新创作节目200余个,组建各类特色文体团队900余支,培育文化示范户1343户,较“文化走亲”模式创新前分别增长52.6%、87.2%。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如舞蹈作品《放学时刻》、《岕里婚庆》,戏剧作品《车胤囊萤》、《村规民约》,声乐作品《村长姑娘》等荣获多个奖项。其中以《岕里婚庆》为基础加工提炼而成的舞台舞蹈作品《蚕匾上的婚礼》荣获全国群星奖,《村长姑娘》荣获华东六省一市“新红歌大赛”创作金奖、表演银奖等。“文化走亲”活动创新了文化交流模式,通过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凝聚了民间文化力量,传承创新了地域特色文化,各类文化场馆和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各地相互学习,不断加大“种文化”力度。在2010年全省乡镇文化员技能大比武中,湖州市总分第一,荣获优秀组织奖。

(3)“资源分散”到“优化整合”,提升项目运作效益。“文化走亲”项目利于民生的优势在于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与减轻了政府“办文化”的压力。整合资源、优化成本是“文化走亲”项目实现高性价比的重要因素。“文化走亲”项目的高效益主要归功于“小”、“新”、“频”、“广”四方面。“小”是指“文化走亲”活动多为小规模的文艺演出、展览等,凸出行政村(社区)、企业的主体作用,激发基层群众的活力;“新”是指由于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使得每场“文化走亲”活动都属于“新节目”面向“新观众”;“频”是指活动“频繁”,可以贯穿全年,长期开展;“广”是指活动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仅2011年一年,全市“文化走亲”活动317余场,参与演出文艺节目3600余个,参与演员9000余人次,吸引观众26万余人次。实践证明,“文化走亲”项目一次创作,可在不同地域面向不同观众重复演出,创作成本大大降低,作品有了更多的展示展演机会,无疑降低了每场活动的创演成本。克服和避免了“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基本目的,仓库是基本归宿”的现象。

(4)“请进来”到“走出去”,加强文化交流融合。“文化走亲”活动在搭建群众开放式参与平台的同时,有效将外地优秀文化“请进来”,推动湖州文化“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不同地域文化情感的交流融合、提升湖州影响力与美誉度。近年来,以“文化走亲”为纽带,在上海举办《海上双璧——吴昌硕、王一亭书画展》;长兴“百叶龙”、安吉“竹叶龙”、长兴刘井狮舞等节目多次在杭州、上海、嘉兴、绍兴等兄弟地市的“走亲”演出中亮相,长兴“百叶龙”、安吉“竹叶龙”、“巨笔书法”等节目还多次受邀参加法国艺术节、“建党60周年天安门广场演出”、“台湾浙江周”等国内外演出,使“文化走亲”真正走出湖州、走出浙江,走向世界。

(5)“文化惠民”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文化走亲”在“文化惠民”的同时,通过演出、展览,传播着先进文化,宣传着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基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了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了社会稳定。尤其是村际之间的“文化走亲”活动的开展,为原本文化娱乐活动匮乏的农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文化大舞台”唤醒了农村群众的“文化自觉”,改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一到夜晚,村里的大舞台上下总聚集着一批自由舞蹈的村民;“文化走亲”中的参与者,更是增强了“文化自信”,对其他村民来说,观看“文化走亲”活动,更是一种享受。无论是常住本地的市民,还是客居在这座都市的外来建设者,都能够通过“文化走亲”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幸福。从广场上舞得起劲的社区大妈,乡村里舞龙舞狮的纯朴农民,到观看演出、展览的外来务工者,他们都用行动表达着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促进了湖州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百姓文化大舞台

百姓文化大舞台是湖州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新举措,推进村级文化舞台建设,把文化舞台打造成为基层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自我管理、自主服务的才艺展示平台。同时,“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齐头并进,既保障了文艺团队的培养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也打造和传承了“一乡一品”、“一村一韵”的特色文化,更好地使群众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真正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

1.实施背景

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湖州市于2009年起全面实施农村文化“八有”保障工程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此基础上,针对基层群众对百姓文化大舞台的现实需求,2010年,宣传文化部门在原“八有”工程的框架中又新增了文化舞台建设项目,力争用3年实现行政村百姓文化大舞台全覆盖,打造“乡村舞台周周演”基层文化品牌。

2.主要内容

(1)统筹规划建设施。市宣传文化部门每年年初和县(区)宣传部签订舞台建设责任书,明确建设标准和年度任务,验收由市里划拨专项资金补助的舞台建设。县(区)、镇、村三级联动,将舞台项目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行政村舞台选址则以方便就近为原则,有的与篮球场等室外活动场所统筹建设,有的利用原有公用房改建室内舞台。长兴县建成后的大舞台由县文广新局统一提供配套音响等器材。此外,还争取企业资助建设文化大舞台,如湖州电力公司以100万元扶持吴兴、南浔两区舞台建设,与此同时,电力公司获得“演前三分钟宣传科学用电常识三年”。长兴信用联社则以300万元取得县内全部百姓文化大舞台的“冠名权”。

(2)培训骨干抓团队。为充分发挥文化大舞台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培养一批掌握基本文艺技能并能够带领群众参与各种文艺活动的业务骨干,2011年上半年,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制定了《开展基层文体骨干培训活动的实施方案》(湖市宣〔2011〕13号),以统分结合、分批分次的形式,通过集中辅导、现场指导、专题讲座等多种类型,就排舞、声乐、戏曲、舞蹈4个项目进行了为期7天的免费培训。4月,吴兴区和南浔区共有269个行政村(社区)的313位基层文体骨干参加了培训,学员们纷纷表示回去将指导本村和社区按照自身特点组建基层文体团队,充分利用百姓文化大舞台开展基层文体活动,形成百姓文化大舞台天天有训练、月月有表演、季季有比赛的活动氛围。

(3)彰显特色重内容。在百姓文化大舞台建设中,致力于打造成“送文化”和“种文化”共用共享、“一乡一品”、“一村一韵”特色文化的展示平台。如长兴县打响“幸福长兴大舞台周周演”品牌,开发区街道钱家斗村率先在全县启动“幸福乡村大舞台”,让村民在自家门口登台亮嗓,圆一回“明星梦”,广受农民喜欢,该村的演出活动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长兴县夹浦镇月明村在新建的乡村大舞台上举办由村民自编自导的文艺汇演,快板《月明新村新面貌》、《腰鼓舞》、《采茶舞》、越剧《西湖山水》、黄梅戏《家住丹阳》,节目内容形式多样,基层人才作品层出不穷。安吉县报福镇中张村的文化舞台结合了当地畲族移民的实际情况,舞台外观和活动突出自身特色。吴兴区八里店镇章家埭村、移沿山村出现了村星光大道和“文化走亲”的热闹场面,八里店镇全年演出达29场,共有2000多农民群众登上百姓文化大舞台,一展风采,实实在在提升了农民幸福指数。

3.成效评价

(1)激发农民参与文化的热情,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了展示才艺的大舞台和活跃于基层的文艺团队后,农民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情大大激活。2011年,在建成的文化大舞台上演出1000多场,平均每个乡村大舞台参演农民演员达70多人,全市约有上万农民登台亮相,群众文化生活多彩多姿。

(2)搭建文化共享平台,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政府为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百姓文化大舞台把文化设施建在乡村田头,设在家门口,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便利。通过培训基层文艺骨干,组建团队开展活动,探索大舞台的高效运行机制等措施,文化大舞台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3)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营造社会管理创新的良好环境。文化舞台的演出,除了市、县(区)、乡镇配送的节目外,大量的演员都是自家村民,拉近了邻里关系,改善了乡风,展现出了农民积极向上精神面貌,出现了“四多四少”的现象:参与排练、演出健康有益文化活动的多了,搞赌博、偷窃行为的少了;崇尚科学发展的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的多了,闹意见、说风凉话的少了;讲道理、办文明事的多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同时,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宣传,农村干部群众将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精神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主流中去,有效地推动了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人均收入的持续攀升。

四、存在的不足

在湖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的同时,对照党的十七大与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发展要求,对照文化强市建设目标,对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多元需求,湖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阵地利用率不够高

虽然近年来,全市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公共文化设施,特别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水平不高,功能设置不合理,相关配套措施滞后,导致公共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将文化设施挪作他用或闲置,个别地方对“东海文化明珠”(文化强镇)工程创建活动高度重视,但创建完成以后由于后续投入乏力,管理不够到位,使得这些设施利用率不高。部分文化站管理手段落后,服务功能单一。一些图书室不但藏书量少,而且少有更新,借阅人数寥寥。

(二)长效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调查发现,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重建设轻利用现象,建好了怎样运作欠考虑。一些文体设施如篮球架、健身路径等,使用几年后已开始破损残缺,如果不及时维修更换,不仅影响群众活动,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服务机制尚不到位,有待改进。最主要是缺少很好地激励机制。另外,通过文化辅导、文化活动等载体,基层群众的文化积极性日益提高,但仍存在着农村文化参与度高、城市参与度低的地域差异,老年人文化参与度高、年轻人参与度低的群体差异,享受文化服务的积极性高、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弱等态度差异等问题,文化自觉意识有待提高。

(三)文化产品供需尚不对称

实践表明,农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必须考虑农民的需求、兴趣和爱好,只有供需对路,场地设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如图书室的书籍要适应农民的文化程度和需求。村级阅览室要以报纸、杂志、图文并茂的图书为主,内容上要有实用农技、卫生健康、生活休闲等书籍,让群众轻松阅读,读有所获。再如广播的内容和时间安排需要进一步改进,电影放映因受到场地、天气、影片质量等影响近年观众越来越少,也需要创新研究等等。文化创新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四)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经费保障不足是制约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存在的运作管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经费的制约。如图书的更新,就是因为没钱所以难以实现;活动室的水电、茶水和管理人员的补贴也需要经费;村文艺团队的演出,需要置办服装道具,请专业老师指导,还有演员的补贴等都要花钱;文体设施的维修更新也需要经费。调查了解到,目前乡镇文化经费比较紧张,只能支撑乡镇本身组织的文化活动,不可能支持行政村的文化活动。而相当一部分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比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活动的开展。

(五)文化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基层文化建设,关键在人,在于建立一支有责任感、有专长、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文化骨干队伍。调查表明,目前乡镇文化中心专职文化人员较少,基本为1~3人,首先是专业技能缺乏、年龄偏大的情况比较普遍,身兼数职和在编不在岗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其次是上级有关部门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各类节庆活动中,为基层乡镇(村)文化干部提供学习培训、辅导交流不够。村里会吹、拉、弹、唱等文体特长的人才相当缺乏。因此,建设一支素质强、业务精、有事业心的农村基层文化队伍是当务之急。

五、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贯彻落实全会《决定》精神,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丰富产品服务供给,全力夯实服务保障基础,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以强化阵地为基点,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基本条件。

1.构建完善的基层文化设施体系。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点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制订实施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建立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储备库,分年度实施影响大、见效快的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以市、县(区)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枢纽,以乡镇(街道)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村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覆盖。创新机制,鼓励多元投入,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公益性与经营性文化设施相结合的全市文化设施网络。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实现有线广播电视户户通。

2.强化基层文化设施的普惠性。把乡镇、村(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在“八有”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阵地,积极落实好配套资金,实施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村落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通过新建、改建、扩建、联建等方式,不断推进农村乡镇文化中心(站)、村文化室建设,实现全市村级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全覆盖。重点推进城市“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坚持面向大众、方便群众,不断完善充实内容,尤其是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普惠性,使更广大的基层群众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3.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坚持政府投资的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免费向社会开放。加强对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完善运行机制,提高使用效率,做到建有所用、共建共享。要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数字文化信息服务覆盖基层、进村入户。要本着“管好”、“用好”的原则,发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效用,提高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广图书馆总分馆制、“一证通”、“流动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新的服务形式,积极倡导延伸服务。积极推动机关、学校等机构的内部文化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以活动提质为抓手,丰富文化产品服务供给

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人民群众满意的文化产品与服务项目,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内在要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1.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切实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实现产品供给多样化,重点要多生产群众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举办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努力把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奉献给广大群众,基本形成多种形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格局。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贯穿到文艺创作生产之中,以人民群众为创作中心,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多为群众提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作品。建立文艺创作补助机制,鼓励市、县(区)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专业干部及社会文艺创作力量参与到“送文化”、“种文化”、“文化走亲”等各类活动的文艺创作中,形成一批有鲜明地域特色、符合基层欣赏习惯的文艺作品。继续保持影视文学、书法美术的创作优势,提高音乐、舞蹈、摄影等门类的创作水平,创作一批体现湖州特色的音乐、影视、歌舞、戏剧小品、民俗表演及民间艺术作品。创新基层文化服务配送机制,建立符合湖州实情的“点餐制”模式,变以往“我送你看”的单向输送模式为“你点我配”的双向互动模式。

2.创新基层文化活动载体,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内在活力。探索有效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编印公共文化服务地图、编制公共文化服务指南、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站等多种方式,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示制度。继续以“文化走亲”等活动方式,积极办好文化旅游节、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节等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生动活泼的各类文化活动,鼓励文化经营单位、基层文化服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文化艺术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推进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以县(区)为主,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文艺培训、文化扶贫和政策扶持等途径,引导农民自办文化。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各类文艺汇演和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和社会团体的优势,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赞助文化活动。

3.着力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领域。深入挖掘体现湖州特色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充分利用本地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因子和积极因素,组织开展以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民间文化活动,大力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乡村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俗表演、民俗旅游等项目,努力使湖州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重新焕发生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充分利用湖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民国文化馆、钱壮飞纪念馆、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湖笔博物馆、沈家本纪念馆、陈英士故居、陈霸先故居、吴昌硕故居等基础上,继续建设一批公共文化馆、纪念馆,并使之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化,重视对当地村落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展示传承,建设一批民间民俗民风博物馆和纪念馆。大力培育湖州乡土文化,如丝绸文化、湖笔书画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和鱼文化等,因地制宜,创建符合本地特色特长的业余文体团队,形成“一乡一节”、“一村一韵”等地方特色文化品牌,让传统优秀文化与民间文化有机结合,让公共文化与群众文化充分融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以健全体制机制为保障,夯实公共文化发展基础

坚持政府主导,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应有的责任,在政策措施制定、公共财政投入、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发挥基础保障作用。

1.健全文化工作管理机制。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确保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共文化管理机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加强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鼓励和支持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推进文化行业协会建设,形成文化建设合力。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新格局。不断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发展活力。构建长效运行机制,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建设长效运行机制。

2.加大公共文化资金投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原则,整合资金资源,增强公共文化建设资金保障能力。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不断扩大投入力度、广度,确保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企业和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对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估机制,推行公共文化活动项目的立项、申报、评估以及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制度,优化投入结构,提高投入效率。创新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办法,面向全社会,扶持民间优秀的文艺创作团体和个人。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土地使用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争取按划拨方式并优先安排。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向基层、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倾斜力度,促进城乡和区域文化统筹协调发展。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公益捐赠和赞助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和企业家通过冠名、建立基金、捐款捐物等形式,资助文化建设或自建面向公众开放、非营利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3.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力量不足、结构不优、能力不强、保障不力等问题,把培育优秀基层文化骨干,作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大力实施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专兼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更好地满足文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重视抓源头配备,在乡镇一级要对综合文化站新进人员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和从业资格制度,根据乡镇规模和工作需要,配强配足工作人员,并做到专职专用;在村一级要鼓励具有文体、信息网络技术专长和组织才能的年轻人从事文化管理工作,其中市级村文体活动中心要确保各配备一名文化管理员和体育指导员。重视抓教育培训,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队伍的培训纳入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制订实施公益性文化从业人员培训计划,不断提高镇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重视抓资源开发,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等各种人才在活跃农村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中的作用。重视抓激励保障,真正关心和爱护文化工作者,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作者单位: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