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互联网的探索与突破

产业互联网的探索与突破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有了探索和突破。产业互联网化的美好前景将为中国信息通信产业与技术的创新开辟巨大的市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成立显示出高层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在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引领下和良好的两化融合的基础上,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我国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

随着移动终端的多样化、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拥有了后台云计算及大数据的能力,互联网改变各个行业、政府乃至社会的新时代——“产业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

一、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定义

1.产业互联网的定义

产业互联网简单来说就是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是产业融合的更升级的形式。

如果仅把产业与互联网相融合定义为产业互联网,那么还只能在大数据和云计算在企业运营中得以应用之前这样说。之前,很多企业都以为运用了互联网手段,比如在电商平台上开了品牌直营网店、在营销领域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这显然是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初级探讨。因为这些都只是企业运营的某个环节,对企业的影响还不足够,企业的整体运营依然按照传统模式展开。

传统企业真正实现互联网化是指企业完全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开展企业的经营活动。

产业互联网化是对传统企业的技术架构、商业模式和组织结构进行变革,将以流程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变为以大数据为核心,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的能力会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新大脑”。未来,互联网的技术、商业模式和组织方法将成为企业的标准配置。

2.产业互联网的认知

第一,百家争鸣,观点一致。

李彦宏也指出:“互联网和传统企业正在加速融合,互联网产业最大的机会在于发挥自身的网络优势、技术优势、公司治理优势等,去提升、改造线下的产业和传统产业,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节奏、建立起新的游戏规则。未来将没有所谓互联网企业,也没有所谓传统企业。传统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工具服务客户,提升内部运营管理效率,重新建立一套互联网和传统企业融合的商业规则,也即传统企业应该加速淘汰传统企业。”

“我觉得中国是非常幸运的。中国企业发展产业互联网没有包袱。”汉能投资副总裁陈宏认为,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的领导者。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分析原因指出:一是PC互联网时代入口相对比较简单,而手机、浏览器、支付等入口很多,机会很多;二是规模效应,现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最多;三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这些都为中国的产业互联网提供了巨大空间。

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田溯宁感慨地说:互联网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产业互联网可能是互联网变革最根本的力量,它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行业。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各行各业意味着什么?田溯宁指出,制造业、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等产业在未来20年都将被互联网化。

从以上不难看出,大家都很看好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对很多行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联想董事长杨元庆在阐述2014年战略时就给出了最简单的回答:“全面向互联网全产业链转型。”

第二,方向明确,起点更高。

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于消费服务业)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在发达国家已高达50%以上,在我国却仅占15%,这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一大短板,并导致我国经济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

当前,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并扩散到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环节,催生出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服务业态,并成为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成长性最高的产业群,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引发一系列深刻变革,从技术应用、服务内容、商业模式各方面都对现有的服务业带来巨大的提升。

工信部近期确认的首批23家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的案例显示,互联网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已经创造出电力互联网创新应用综合平台、工业APP应用众包研发平台、食品微信直营解决方案、家居行业消费服务模式创新O2O平台、互联网全业务交互式创新体系、智能移动社区商业O2O服务平台、新能源汽车智能管理网络化平台、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安全保障体系等繁多的生产性服务业新模式,有力地改进了我国的服务业产业链格局,促进了工业转型升级。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有了探索和突破。

产业互联网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产业的销售体系,还包括整个生产体系、流通体系、融资体系、交付体系等。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基础远好于消费互联网,无论是主观方面传统企业对其的重视程度,还是客观上网络基础、网络技术、网络商业模式探讨等都已有了较好的基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领跑实力更强。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产能过剩、耗能过大、服务业水平不高、服务成本却居高不下等诸多挑战,产业互联网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意义尤为重大。雷军预言,未来将有一大批创新企业进入传统产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其进行改造,5年内至少会诞生10家百亿级的企业。

产业互联网化的美好前景将为中国信息通信产业与技术的创新开辟巨大的市场。4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信息通信技术在未来20年,有可能像电、汽车、抗生素等工业革命重大发明一样,成为塑造企业、社会、国家最重要的力量。

二、产业互联网发展蓝图

1.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战略高度

第一,发展产业互联网是国家战略需求。

互联网产业应用是国家战略层次的需求,将掀起一轮新的生产力革命。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很多经济领域大而不强,受西方国家的制约。比如我国是橡胶的最大进口国和消费国,橡胶对我国来说是重要的战略商品资源,但是我国在橡胶定价上却缺乏话语权。比如北斗及相关领域是地理信息产业上、中、下游发展最好,销售额上涨空间最大的领域,但北斗领域90%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制造非自主性,需依赖资源进口。构建重要资源的产业平台,集合产业力量做大做强,抢夺在全球定价的话语权是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使命。

第二,产业互联网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习近平主席亲自担任组长,李克强、刘云山任副组长。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成立显示出高层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从党的十五大提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到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推动取得巨大成果,为互联网的产业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在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引领下和良好的两化融合的基础上,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我国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

2.产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消费互联网的成功标准在于把握入口,包括PC入口和移动互联网入口。具体包括:搜索入口(Search)、社交入口(Social)、娱乐入口(Entertainment)、支付入口(Payment)和安全的入口(Security)。谷歌、百度、360的所有竞争就是为了一个搜索入口,腾讯、脸谱的所有才华就是为了把握社交的入口。阿里巴巴/淘宝控制着支付的入口,而腾讯正窥视着这个入口。

如果入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战略就是掌握企业的互联网入口。

企业的互联网入口是什么?《弯曲评论》认为以下方面是产业互联网入口的必争之地:

企业搜索(Enterprise Search)。例如,Splunk相关的产品就是企业的“谷歌”(Google for Enterprise)。企业互联网化意味着企业信息必须可搜索,这是一切智能化的前提。在企业搜索的产品下,搜索是产品,完成这个产品的数据标签、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工具都是手段。

IT运维(IT Operation)。企业互联网带来的副作用是企业IT的复杂化——存在各式云计算平台、数据中心布网、存储设备、交换设备和安全设备。在这样的前提下,为了提升效率,企业的运维又必须简单,TCO(总所有成本)必须最小。能为企业提供最安全、最简单的运维工具、自动部属、可视化(Visualization)管理,就能把握IT运维的入口,并获得市场机会。未来一定是不属于产品(Vendor)的,而是属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产品+服务(Vendor+Service)的公司。或者说,是下一代SI(系统集成),能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快速灵活部署,能基于云计算、网络、大数据,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新型公司。

企业社交(Enterprise Social)。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运营中应用的不断升级,数据会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自己掌握数据,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都不能让任何一个第三方见到所有的数据。所以,每个企业都应有自己的社交工具,包括PC端的和移动端的。

企业安全(Enterprise Security)。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安全将是一个行业,而不只是一个附加值。过去十年,安全行业的变迁充分论证了这一点。随着信息化在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数据安全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未来五年,安全产品市场将会面临重大洗牌,专注数据安全(Data Security)的产品形态将会是主流,而基于盒子(Box)的安全厂商将会很艰难。

以上四个方面都与业务有关,除了行业自身互联网化发展的需要,还将产生新的业务领域,“云计算+大数据”是支撑这些业务的基础和手段。

3.产业互联网发展蓝图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赵国栋绘制了产业互联网发展蓝图(如图4),并指出了产业互联网发展蓝图的三个关键词:产业生态、大数据和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互联网的核心企业特征:第一,辅助、带动产业生态,而非制造博弈;第二,掌控数据流;第三,发力生产服务业。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前提是企业不能自我设限,把企业组织的疆域自我限定为公司,企业家思考的原点应该是企业上游、下游、合作伙伴组成的生态圈。企业家首先要考虑产业生态的繁荣。公司转型,也将带动整个产业生态的转型。产业互联网首先要求的就是必须具备产业生态的思维。

图4 产业互联网发展蓝图

按照产业互联网发展蓝图,核心企业的发展需以数据为核心,依据数据的预测能力,协调或指导上游的设计和生产,辅助、扩大产业生态,甚至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4.产业互联网的模式

根据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我们大致可以将产业互联网划分为四种模式,分别为交易平台、增信融资平台、智能制造平台、物流平台。

第一,交易平台。交易平台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产业互联网应用的模式。交易平台不仅仅体现为简单的B2B电商,更体现为对产业信息的集成、产业技术的交易、产业商品定价的话语权。显示供求信息仅仅是交易平台最原始的功能;交易的撮合、支付的集成、线下物流仓储的集成是交易平台的中级模式;而对产品标准化、指数化、金融化,进而影响行业商品的定价是交易平台的高级模式。

第二,增信融资平台。2013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要着力强化针对小微企业的增信服务和信息服务,搭建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大力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形成“小微企业—信息和增信服务机构—商业银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传统的金融机构获取小微企业的信息成本以及服务成本相对产出来说较高,而互联网环境下的增信融资平台给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较好途径。小微企业通过增信信息平台提交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融资请求,增信平台对信息真实性进行一定的审核,然后提交给银行,从而降低了银行针对小微客户的获取和服务成本。

第三,智能制造平台。智能制造平台通过对行业最新技术的跟踪和智能装备的研发,为产业提供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具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其核心在于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制造装备,还能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原料技术、制造技术领域提供最新的解决方案,提高装备的智能化程度和联网能力,适应柔性化个性化的制造趋势。

第四,物流交付平台。物流交付平台主要为了适应在O2O趋势下,线上线下的一体化,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需求。

三、产业互联网的探索与突破

互联网正在重塑一切行业,部分行业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讨与实践。2013年,产能全球第一、但整体处于亏损边缘的中国钢铁业张开双臂拥抱互联网和电商。工信部通过跟踪70多家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发现,钢铁企业都在做电子商务,或者说在对供应链进行改造提升,除此别无选择。宝钢发起的上海钢铁交易中心成立半年来,交易量已突破百万吨。2012年上线的找钢网日均交易量据称达到5万吨,企业估值约2亿美元。钢铁行业互联网化的探讨远没有金融业的互联网化深入和对整个行业的撼动性影响——金融业的互联网化受到了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影响和激发。

迄今为止,产业互联网最生动的案例就是发生在互联网企业和传统金融企业间的“互联网金融”大战。

互联网金融的目的是要打造更有效支撑实体产业的新型金融服务体系。余额宝因其超高的活期利率收益以及灵活的资金转入转出方式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揭幕者。微信的微支付、腾讯基金超市、新浪微博钱包、百度“百发”,数千家企业涌入P2P行业……互联网金融“魔法”最根本的意义不在于互联网企业与银行抢夺公众资金这一“蛋糕”,而在于其向传统金融业揭示,如何实现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并有利可图。在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银行开始借助互联网化创新向产业金融服务迈出崭新的步伐。建行、交行、工行、民生推出和筹建电商平台,招行、中信、浦发、建行快速推出微信银行,招行“小企业e家”开始入局P2P业务。

1.互联网金融在争议中快速发展

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理论上应该在传统产业控制力最弱的产业获得突破,但是实践中,产业互联网恰恰在监管最强、实力最雄厚的金融领域打响了第一枪。经过一年多的比拼,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打成平手,理财收益趋于相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积极意义,起到了示范和预警作用,向所有行业展示:互联网就在我们身边,互联网可以给我们带来“超凡”的价值。任何行业不与互联网融合都要被互联网企业颠覆;商业模式需要变革,线上线下必须打通,实现跨界经营。同时,互联网大战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其也存在着明显不足: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始终处于对立状态,互联网金融每前进一步都受到来自传统金融业对自己“领土”的捍卫,两种力量仍互不融合,对金融行业发展的推动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总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只是开始,仍要向产业注入互联网的基因,实现去中心化,加大大众创新力度。

第一,为什么是金融行业?

金融互联网化首当其冲的“被发展”来自两种力量,确切地说是两方面条件具备后带来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在支付领域累积了足够的规模和资源,可以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大众理财存在刚需,创业企业需要获得小额贷款的支持,但理财渠道不畅、小额贷款较难获取,金融业对其他行业的支持需要在薄弱点进行突破。两方面的条件缺一不可,共同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影响了国人的生活结构,改变了消费模式,最先冲击了互联网终端的制造商和常规的消费/购买渠道,当互联网消费/购买人群累积到足够规模,互联网企业平台就有了足够的资源为新的商业模式提供发展基础。

近十年,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冲击,虽然人们手中集聚了超过以往几十年的财富,但房价和CPI指数居高不下。在房价没有涨到如此程度之前,那些“富裕”资本基本都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当房地产已经不具备投资的价值和投资的可能性,人们又急需确保财富不过度贬值的方法,互联网金融恰恰迎合了这样的力量,其能够应运而生、获得规模客户也不足为奇。另外,由于互联网改变和影响了经济发展模式,商业模式不断被创新,创业潮也开始涌现。由于体制因素等原因,金融业长期以来存在结构失衡,20%的大企业客户占用了80%的金融资源,众多中小微企业得不到充分的金融服务,这成为制约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金融由于其低成本高效率,且能更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在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业成为产业互联网的排头兵还有另外一层的意义。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金融将成为产业互联网在各个领域发展的两大工具之一(另一个工具是互联网)。互联网对应的是信息流,诠释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和思维模式(如长尾、众包、免费等)。金融不仅体现在支付结算方面,还应用于资金融通,通过资金的流通引导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所以,金融业互联网化也为产业互联网的更好发展奠定了基础。金融互联网化发展即迎合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也满足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必然成为第一个探索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领域。

第二,互联网金融下一步如何发展?

在互联网金融的下一步发展中,互联网公司、电商平台不再将技术作为发展的重点,不再盲目扩大规模,而是深耕细作,对现有客户进行精细化挖掘,开发多样化产品,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

从阿里金融的核心商业逻辑(如图5)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的下一步发展重点为以数据为核心,在左侧商业应用领域进行拓展。包括:平台应用的深挖和拓展,支付与融资的无缝隙对接,提供将资金流与信息流、物流融合更好的金融服务。

图5 阿里金融的核心商业逻辑

互联网金融进一步的发展,将产生的商业模式包括:电商系自营小贷公司或者担保公司,资产证券化;民营企业合资试点民营银行;银行系自建电商平台等。

另外,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推动下,金融业监管框架将进一步明确。互联网金融模糊了不同监管方管辖的贷款、支付和投资领域的界限,需要各方通过合作来达成可预测的、统一的监管框架。监管方的挑战是紧跟变化,并在鼓励创新和降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同时,为建设强大的信贷系统,监管者也需要制定明确的数据分享规则并保护用户隐私。

2.其他行业的探索与突破

未来,除了互联网金融,其他产业的互联网化也将十分突出。由于互联网企业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各行业吸纳了足够的资本用于互联网模式的探索与发展,传统企业不断地丰富着互联网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互联网产业跨界到传统行业领域必将更为多样。车联网、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都是跨界投资与合作的典型。

第一,车联网领域的发展。

车联网将为未来驾驶带来全新的拓展空间——从人车互联、到车与车之间互联、远程控制,最终实现无人驾驶。并由此带来一系列技术和产品的革新与发展。

汽车行业面临增长放缓和产能过剩局面,提升生产力的压力越来越大。汽车制造商的未来发展将仰仗于互联网在相关价值链创建新的增长模式。

车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物联网以及智能化汽车两大领域的重要交集,是国务院早已决策、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多次批示的国家战略工程。2010年,汽车物联网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之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一期拨款有望达百亿元级别,预期2020年实现可控车辆规模达2亿辆。由于车联网在改善民生上贡献突出,也获得了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要支持。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12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 089万辆,比2011年末增长14.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 309万辆,增长18.3%。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20年前后,我国汽车保有量就将突破2亿辆,处于饱和状态。

而车内连接消费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10年底,乘用车的车联网应用终端的装机数大约是30万台,新车装车比不到2%。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车联网项目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推动,通过前装和后装两种方式,预计到2015年底,这个数字会增加到2 000万台,整体装车比例将提高到10%以上。基于车联网提供的地图、软件、语音、音乐等各种服务,以平均每个用户每年产生100元的消费额度来计算,单针对车主增值服务的前向收费就可达到20亿元的市场规模。加上为各类商业企业、保险企业、旅游企业、金融服务企业等提供广告、信息分析等服务带来的后向收入,预计基于车联网的应用服务可产生200亿元的直接市场收入。

此外,车联网的建设还将进一步带动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约130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在车联网的带动下,预计我国城市智能交通行业仍将维持高速发展态势。预计2015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元,2012~201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5%。

预计到2025年,互联网技术对汽车业GDP增长的贡献度为10%到29%,其中,60%来自于生产力的提高。互联网应用对汽车业及其相关价值链的就业影响倾向于中性,最高可增加1.5%的就业率。二手车、远程服务、商用车次级车贷等新生市场可以创造多达28万个就业机会,足以抵销因现有运营中生产力提升而可能失去的20万个工作机会。

第二,互联网医疗系统和发展。

互联网应用于医疗系统,体现在较低级别的医院、社区卫生所和农村诊所的信息技术补充和完善,电子病历和网上追踪系统协助制定疾病治疗规范,医生间共享与学习医疗成果及互联网应用于医疗服务等。按照麦肯锡中国研究院预估,互联网应用于医疗体系每年可以节约1 100亿到6 100亿元的医疗卫生费用支出,这笔费用将占2013年到2025年医疗卫生成本增长的2%到13%。

互联网医疗就是把传统医疗的生命信息采集、监测、诊断治疗和咨询,通过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大数据分析与移动互联网相连:所有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不再被限定在医院里和纸面上,而是可自由流动、上传、分享,使跨国家跨城市之间的医生会诊也能轻松实现。患者就诊,不再要求必须与医生面对面。

互联网医疗包括可穿戴医疗和在线医疗服务,包括以下两大内容:

·可穿戴医疗:“终端+云平台”模式

可穿戴设备最大的市场(超过50%)是医疗健康领域。过去两年面向个人和家庭的智能健康终端设备已经在消费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迅速爆发,这些设备无一例外都采用“终端+云平台”模式。可穿戴医疗设备虽然有消费电子属性,但仍属于医疗器械范畴,对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国内生产可穿戴医疗设备硬件的企业中,将出现通过并购进入到壁垒高的产业链后端(即中后台的APP和大数据分析)的领先者。

·在线医疗服务:精准配置医生和患者

互联网必将成为一种重新配置医疗资源的强力工具,实现以患者为核心的模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提升医疗效率。

国内的互联网医疗主要包括面向医院医生的B2B模式和直接面向用户的B2C模式。目前来看,移动APP终端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疾病管理、医患沟通平台,如“好大夫在线”;

·在线咨询,如“春雨掌上医生”,广告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药物管理,如“丁香园”的用药助手,医生可用来查询药品说明书,查看用药指南摘要及全文,使用常用医学计算工具;

·通过医学文献向医生介绍新产品,如杏树林的“医学文献”,医生可以用它来为药企产品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最终向药企收费。

互联网医疗的实现前提是以全供应链整合为核心,覆盖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销售各环节,以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等)为入口,以大流量的互联网为平台,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网上药品和保健消费品的交易。互联网医药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从B2C到O2O再到C2B的闭环竞争力。

第三,互联网教育领域的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人们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方式会发生巨大变化,人类的学习模式也有可能因此改变。为此,传统互联网巨头已经在互联网教育领域有所探索和实践。

·网易模式

主要产品: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有道词典

这几个项目都瞄准了互联网教育领域,可见网易决心之大。现阶段,网易已经聚合了世界范围内最优质的一批视频课程资源,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流量价值。一旦其在教学互动领域、社交化、大数据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待到整体网络教育生态成熟之际,自然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百度模式

主要产品: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爱奇艺教育

百度是三大巨头里最具实力、最有优势做教育的一个,历年来的布局也都可见端倪。李彦宏上次论坛中提到了互联网对教育和医疗的冲击,并提出从优质教育资源聚合做起(本身具有搜索优势),改善教学互动体验,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做优质的B2B2C平台。

未来,互联网教育可能的发展模式如下:

·“授课”模式会被消灭

在线教育的未来更多应该是基于标准算法、系统模型、数据挖掘、知识库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授课的依赖会越来越小,并被技术部分取代。

·教育的本质是服务

未来的学习过程,将由“以老师为中心”转向“以学员为中心”,为学员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持续的学习服务。

·教育社交平台

未来教育电商很可能打造一个汇聚更多优质课程的免费社区平台,在此基础上针对自制力和自学能力不强的受众提供可选择的个性化增值服务。

·因材施教

互联网教育通过收集大数据,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优质教育资源平等共享

由于在线教育成本很低,优质教育资源将不再局限于高等学府,而是有机会在全国共享,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

·4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学习模式的到来

未来的教育,可以做到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从任何人那里学习,将会颠覆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与规律。

互联网在解构与重构学习模式与教育体系。当前的在线教育产品,基本只做到了“互联网+教育”,或者“互联网×教育”,未来更具颠覆性的产品应该是“互联网÷教育”,即用互联网解构传统学习模式与教育体制,并且重新制定一套新的教与学互动模式,这将改变人类几千年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

第四,智慧生活领域的发展。

智慧生活包括四大要素:宽带连接、互联设备、社区网关、运营商服务及计费模式。其中高速宽带连接是智慧生活的核心要素。

智慧生活新生成长空间为大众市场,四大潜力市场分别为:

·智慧生活娱乐设备市场,包括电视、视频音频播放器、游戏机、数码相机、扫描仪、电子相框等设备。

·智慧生活计算设备市场,包括各种分享和分发文档、照片、音乐和视频文件的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值得注意的是,智慧生活的计算设备具有监控或导航功能,例如控制电灯或控制互联网电视的功能。

·智慧生活监测控制市场,包括智能电表、家庭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照明和供暖设备控制)。目前这一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其中智能电表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智慧生活健康设备市场,包括能监测病人身体状况的设备,让病人能在家里就得到医生和家人看护。

Juniper Research公司预测2012~2017年的智慧生活服务收入:预计到2017年,智慧生活服务总收入会超过580亿美元,较2012年的250亿美元大幅上升,年复合增长率为18%。其中娱乐市场收入将达到480亿美元,将占总收入的82%。北美和西欧将是两个最大的智慧生活娱乐市场。

第五,互联网制造领域的发展。

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分析和决策优化,使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柔性制造成为工业生产变革的方向。在工业领域,欧美发达国家围绕工业4.0、工业互联网率先开展了战略布局。借助互联网,将制造业转型为质量更好、体验更好、价值更高的一种产业形态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一个必然选择。

海尔搭建的“全流程并联交互创新生态体系”,借助海尔官网、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从众多的个性化需求中提取出共性需求,此外,还开发出用户需求与全球一流创新资源高效对接的设计平台。海尔天樽空调在研发设计初期,即在互联网平台上与67万消费者充分互动,掌握其需求。仅2013年12月26日一天即在互联网平台获得了1 228个订单。“北江纺织”的客户通过移动客户端登录下载最新面料开发系列技术指标及开发源文件并下单,即可在全球任一家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客户也可在任何地点利用手机将最新面料式样拍摄并上传,从而实现远程设计开发和异地按需生产。

总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为大势所趋,所有行业都在努力与互联网相融合。无论是哪一行业互联网化,首先解决的问题都应是以用户为核心、打破单中心限制、减少或缩短销售/服务渠道环节,提升效率,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