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则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了蒸汽时代,世界从此进入了新的篇章。第一次工业革命带动了采矿业、纺织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由于机器的发明和动力的革新,生产力极大提高,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陆上交通进入了铁路时代,海上交通进入汽轮时代,英国也从此成为了世界工厂。
从19世纪末开始,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产生了一系列崭新的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幅提升,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引起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为:第一,工业逐渐取代农业;第二,重工业取代轻工业在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带动了一大批产业的发展,如航天航空产业、生物工程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由20世纪初的5%~20%上升到70年代的60%,到80年代更是高达80%。但这同时扩大了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然而,回顾我国过往的历史,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我国多次错过了与世界工业革命大潮流接触的机会。正是错失了与世界工业革命潮流接轨的机会,中国的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也在不断下降,如图4.1所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必须密切关注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潮流,才能在未来的工业革命中取得主动,有所作为。而这其中,“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将是我国日后产业转型升级一个不可忽视的契机。
图4.1 1820~2013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
资料来源:2010年《经济学人》杂志,麦迪森的研究,2013年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