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品资本的国际化

商品资本的国际化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品资本国际化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商品在世界市场上进行销售,从而实现其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通过马克思对商品资本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在马克思时代,由于服务业及信息产业的不发达,有形贸易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主要份额,那时用于交换的商品主要是实物商品,商品资本也大多仅限于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商品上,“是商品形式的资本”。

第二节 商品资本的国际化

商品资本国际化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商品在世界市场上进行销售,从而实现其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国际贸易作为商品资本国际化表现形式,包括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两种贸易。

马克思曾指出:“商品,作为已经增值的资本价值的直接由生产过程本身产生的职能存在形式,就成了商品资本。如果商品生产在它的整个社会范围内按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那么,一切商品从一开始就是商品资本的要素,不论它们是生铁,还是布鲁塞尔的花边,是硫酸,还是雪茄烟。”商品资本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W,即商品经过资本主义的一系列生产环节,实现价值增殖,并通过流通最终实现剩余价值,因此,由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包含了剩余价值的商品,就是商品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一切商品都作为商品资本的要素存在,它们尽一切可能促使自己通过一定的环节加工进而销售,实现商品资本的职能——“资本价值最后再转化为它原来的货币形式,是商品资本的职能”。“构成资本的物品,本来就是为市场而生产的,必须卖掉,转化为货币,因此要完成W-G运动。”即商品资本必须要被投放到市场中去,作为商品来销售,并且只有售出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从而完成从商品到货币这一转化形式,最终收回预付资本和实现剩余价值,达到资本家牟取利润的最终目的。“只要现在已经增殖的资本保留商品资本的形式,停滞在市场上,那么生产过程就会停止。这个资本既不会作为产品形成要素起作用,也不会作为价值形成要素起作用。”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让商品资本实现其职能,“W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商品资本出现的,而全部过程的目的,就是发财致富” ,唯有如此,资本主义生产才得以持续不断地、循环往复地进行下去,资本主义才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

由于资本的扩张性,导致了以商品生产为统治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也是扩张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所生产出的商品量的多少,取决于这种生产的规模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而不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待满足的需要的预定范围”。由于商品是易逝的,“但资本如果过久地停留在商品资本的职能上,它就不再成为商品,甚至不再成为使用价值”。所以,“商品资本在市场上互相争夺位置。” 如果国内市场开始趋于饱和状态,那么商品资本必然要开拓国外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由商品资本的职能本质所决定的。否则,剩余危机便会爆发,资本主义生产也会陷入停顿之中,资产阶级是不情愿看到这一幕的。因此,可以说,商品资本在拓展世界市场和实现国际化的历程已经包含于商品资本本身的含义和职能中了。

通过马克思对商品资本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在马克思时代,由于服务业及信息产业的不发达,有形贸易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主要份额,那时用于交换的商品主要是实物商品,商品资本也大多仅限于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商品上,“是商品形式的资本” 。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在世界市场上用于国际交换的商品远远超出了马克思当时的范围,无形贸易开始迅速地发展起来。劳务、技术以及其他非实物形态的商品贸易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日益成为世界市场上国际商品交换的主流。

随着各国间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商品资本的国际化将在世界市场上为各国的生产创造出一个不断延伸的流通线,从而促进各输出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有效地提高世界经济的生产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