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方法及步骤
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研究隐藏在不同变量背后的关系,而且根据这些变量能够获得主成分的背景解释。由主成分分析法可构造回归模型,即把各主成分作为新自变量代替原来自变量做回归分析。
其主要步骤是:①选出参与分析的样本的各因子(本文选取了34个财务指标)。②对各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以解决共线性及量纲不同的问题。③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因子、计算特征向量,并以对各综合因子的方差之和贡献大于85%为界,决定特征值个数。④用因变量与各新主成分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⑤提取到的主成分(新变量)是原变量的线性组合,它与原变量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主成分对该变量的代表性也越大,以此为根据分析并结论。
2010年证监会公布的国内券商仅106家(同期美国股市中券商数量超过了6000家),每年末中国证券业协会对各券商进行综合排名(如利润、主要业务指标、财务指标、证券交易额等)。鉴于单独的承销商承销新股发行的样本量能达到要求的很少,以承销商个体为样本进行回归思想很难实现。因此,本部分用全部IPO股票的发行定价对相应上市公司前三年财务数据进行回归,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观察发行定价对公司经营信息的解释能力,检查承销商定价中IPO公司实体信息的含量;其次,用各年度为单位,对发行定价与财务数据进行回归,用R2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对产生的结果分析,总结承销商的发行定价中信息含量的变化情况;接着,分析承销商对不同板块、不同股权结构的定价信息含量是否有区别;第四,分析承销商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IPO定价信息含量是否有所不同。
(二)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01年1月至2010年7月为时间窗口,对我国IPO市场定价状况进行研究。在这个阶段,我国IPO市场经历了多种变化:从定价角度来看,1999年8月至2001年8月为市场定价的试行期;2001年11至2004年8月为行政与市场定价结合期;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为市场定价改进期(实际上,在1994年6月时就曾经有过市场化发行定价的尝试。2004年12月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询价制的实质就是累计投票询价制度。其后年度,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制度完善。)。从发行制度来看,2001年至2004年1月实施的是核准推荐制(通道制),2004年2月1日开始核准保荐制。
对于上市公司股票定价来说,金融行业的财务指标存在特殊性,故而,在样本采集时进行了剔除。
(三)自变量及控制变量的选取
公司股票上市定价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公司经营情况、同行企业股票价格水平、投资者市场情绪等等。从核心来讲,股票上市定价是基于企业现实经营状况对未来的预期。本文以公司的经营状况为分析重点,研究发行定价是否能够充分反映公司内部信息,并不同情形进行比较。
1.公司内部财务指标的选择
为了分析IPO定价是否全面地反映了公司的内在价值,本文以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增长能力、经营费用、风险状况、抗风险能力六方面指标为内容,并根据这六个内容采集公司的相关财务指标,最后决定用IPO公司上市前三年的34个反映经营状况的财务指标平均数为样本进行相关研究。为了说明指标选取的理由,对部分指标进行解释。
资产总额(Totass)是一个公司经营的基础,它可反映企业的经营规模,在股票定价中广泛存在小公司效应的现实面前,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
负债总额(Totlia)是一个公司负债经营能力的体现,现代公司中负债经营是一个最基本的特点,但偿债压力也是一个风险来源。
每股收益(EPS)无论中外,公司上市前的赢利能力是IPO定价的重要因素,每股收益是测量企业赢利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资产收益率(ROE)资产收益率也是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与新股发行定价有密切的关系。
每股净资产(NAPE)每股净资产代表公司的质量,因此与新股发行价正相关。
2.公司股权结构指标的选择
在对上市公司的IPO定价时,主承销商除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外,对是否含国有成分、股权结构等也很敏感,由此,研究样本以是否含有国有成分、第一大股东是否控股为虚拟变量,与公司上市的相关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观察不同股权性质、不同股权结构在IPO定价过程中,公司经营状况是否得到了较好的反映。
下文样本将根据是否含国有成分进行分组观察;从获取的样本来看,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现象较多,因此将以第一大股东持股大于30%(H1>30%)为基准对样本进行分组观察。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选之所以取30%,是根据《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41条“行使公司30%以上表决权或者可以控制公司30%以上表决权的行使可以成为控股股东条件之一”.由此可视30%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临界点。
在样本的提取过程中,发现在RESSET数据库中有231家上市公司并未公布上市前三年的股权结构、股权性质的详情。由于上市前股权结构可能发生较大变动,不能用后一年的数据来进行推断,因此在回归中只能剔除这些公司,这样的处理结果可能影响回归的全面性,非常遗憾。
3.对市场环境指标的选择
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承销商对上市的IPO定价反映公司经营信息的能力有区别也是本文很关心的,由于股市状态对宏观经济有预示功能,文章将根据上证指数的上行、下行状态将股市分为两种状态(上证综合指数与深圳成分指数有极强的相关性,本文选择上证综指(编码000001)来代表两市状态。),作为影响定价的外部环境代表因素,按不同阶段将样本分组。观察IPO定价在不同的股市状态下,对公司经营信息反映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