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其言,观其行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公治长篇》5.10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被孔子发现了),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琢,废土砌成的墙壁不能够粉刷,对于宰予又该如何责备呢?”
孔子又说:“最初我对待人,听了他的语言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人,听了他的语言还要进一步观察他的行为。是宰予让我改变了。”
笔 记
宰予是孔子的学生,这家伙肯定是个能言巧辩之人,他一定曾信誓旦旦向孔子发过“要努力学习”一类的誓言,所以孔子见到他白天在睡觉时就非常生气,狠狠地骂了他一通。孔子的涵养非常之好,这般责备一个人恐怕一生也没有几次。
孔子的两段话表达了两种意思。
第一段话传达了一个道理:“朽木不可雕也。”当对一个人深感失望之余,我们也会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对于管理者来说,发出这样的感慨往往非常不利,因为意味着一些事因此而遭遇挫折。但是,我们也不能够责怪员工,为什么?因为当初是我们自身选择了他。如果要追究责任,首先是管理者的错,因为你没有辨别出他是一块“朽木”。孔子说出这段话时也已经意识到自己轻信宰予的错误,所以最后说“于予与何诛?”
第二段话则是孔子及时做了反思,改变了认识一个人的方式。以往对待一个人只需要听他的话就相信他了,现在开始则不只要听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看来,白天睡觉的宰予给孔子上了一课。
行动指南
不仅要听对方的言语,还需要观察对方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认识一个人。
一旦意识到对方是一块无法雕琢的“朽木”,则尽早放弃他,否则只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