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兽不可与同群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与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微子篇》18.6
【译文】
长沮、桀溺一起耕作,孔子经过那儿,吩咐子路去问渡口的位置。长沮问子路:“那个手拉着绳子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他知道渡口在何处。”子路又问桀溺。桀溺问:“你是谁啊?”子路说:“我是子路。”桀溺问:“是鲁国孔丘的徒弟吗?”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说:“滔滔浊水,天下到处都是,又有谁能够改变这种状态?你与其跟着逃避坏人的人,何不跟着逃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之后继续耕作。子路回来告诉孔子这一切。孔子神情怅然地说:“我们与飞鸟走兽是不能够一起生活的,我们不跟人群相处又能与谁相处?如果天下治理有方,我也不希望改变啊。”
笔 记
很多人认为这是儒道两家的第一次争锋。我赞成孔子的观点,反对长沮、桀溺的观点,甚至觉得长沮有些莫名其妙。
桀溺倒是对当时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滔滔者天下皆是”,但是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改变,就想当然地认为天下无人能够改变,这是消极的主观看法。但老庄思想的核心却并非逃避现实,而是顺应自然,很多人误解了这一核心,认为隐居起来不问世事便是道家,这是对道家的严重误解。长沮、桀溺这两人至多只能称得上是隐士,不足以称为道家。所以,对于一些人来说,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儒、道,然后才能下结论,否则就会陷入以偏概全的错误之中。
孔子的话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啊,如果天下太平,还要谁去改变?就顺应天意,享受生活好了,可是当时天下并不太平,难道人人都看着天下越来越糟糕,而不去想办法,这就违背了作为人的意愿。所以,即便是知道无法改变,也应该去努力为之。
行动指南
人们总是故步自封,事实上,无论多么艰难的问题,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恒心,最终就一定能够解决。所以,我们不应该回避问题,而是应该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