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强中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中国强中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在这一过程中,对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的培育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  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总体上竞争力较强,但在其行业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目前国有大企业集团仍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民营企业参与力度较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并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也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在这一过程中,对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的培育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而且,在发展这些产业的时候,也不可能走传统产业发展的老路,必须遵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性与规律,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切实提高其竞争力水平。

一、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竞争力概况

  根据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其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而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标准,中国500强企业主要分布于76个行业,对比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将以下十大行业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有50家企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电气、输变电等机械、设备、器材、元器件和电池、线缆制造业;轨道交通设备及零部件制造业;电子元器件与仪表仪器、自动化控制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零部件制造业;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元器件制造业;航空、航天、核工业与兵器制造业;动力、发电、电力生产等机械、装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软件、程序、线路的设计和计算机应用、网络工程等计算机、微电子服务业。

  从总体竞争力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指数为110.31(见表1-5),高于500强企业的平均水平,这表明总体上,这些企业的竞争力要高于500强企业的平均水平。特别地,在成长指数与盈利指数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分别比平均水平高17.36和28.34,显示出了较强的发展水平,这也是符合其发展规律的。一般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战略成长期,其规模不是很大,这从其规模指数只有87.95上也得到了体现。不过其成长性高和盈利性强是其核心的特征,这也表明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处于较好的状况。

表1-52011年中国500强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指数

行业

企业数

竞争力指数

成长指数

规模指数

盈利指数

医药制造业

5

110.50

144.87

63.76

120.12

电力、电气、输变电等机械、设备、器材、元器件和电池、线缆制造业

16

96.37

109.55

55.99

119.41

轨道交通设备及零部件制造业

2

122.11

155.31

130.59

85.17

电子元器件与仪表仪器、自动化控制设备制造业

3

110.61

129.11

86.17

115.16

计算机及零部件制造业

3

90.23

77.04

100.73

92.93

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元器件制造业

3

120.71

102.78

135.60

123.86

航空、航天、核工业与兵器制造业

5

131.46

132.07

164.55

102.37

动力、发电、电力生产等机械、装备制造业

7

123.00

133.28

94.80

138.14

船舶制造业

4

127.59

139.54

82.34

155.95

软件、程序、线路的设计和计算机应用、网络工程等计算机、微电子服务业

2

91.73

106.10

69.15

98.36

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均值

50

110.31

121.56

87.95

119.53

中国500强企业平均水平

500

108.78

104.20

130.91

91.19

二、中国500强中战略性新兴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总体上竞争力较强,但在其行业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从50家企业的总体情况看,其竞争力排名都比较靠后(见表1-6),进入规模100强的企业有10家。但进入竞争力100强的企业只有4家,排名比较靠前的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排在第8位,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在18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排在39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排在92位,其他企业的排名大多在100名开外。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企业的规模都偏小,这从其原始排名也可以看出。在这10类行业中,相对于规模竞争力,其综合竞争力整体获得提升的行业只有医药制造业,其余的行业中都有部分企业的竞争力排名较规模排名出现了一定的下滑。

表1-650家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竞争力概况

竞争力

排名上

升幅度

竞争力

排名

规模

排名

企业名称

竞争力

综合

指数

船舶制造业

-48

109

6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32.78

215

114

329

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

132.24

311

125

436

江苏新世纪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129.42

193

186

379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115.94

电子元器件

与仪表仪器、

自动化控制

设备制造业

148

132

280

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28.23

221

260

481

山东科达集团有限公司

103.80

-243

292

49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99.78

轨道交通

设备及零部件

制造业

22

103

125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134.51

-109

229

120

中国南车集团公司

109.72

航空、航天、

核工业与兵

器制造业

-8

39

3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51.61

2

92

9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137.92

87

101

188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135.43

-139

165

2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118.28

-176

199

23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114.03

计算机及

零部件

制造业

-168

227

59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109.81

-185

339

15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92.03

-70

475

405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68.84

软件、程序、

线路的设计

和计算机应用、

网络工程

等计算机、微

电子服务业

-46

304

258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97.52

-182

387

205

三胞集团有限公司

85.93

通信设备及

其他电子设备、

元器件制造业

31

8

3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80.94

-48

160

112

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118.82

-402

488

86

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62.365

医药制造业

57

156

213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0.01

65

208

273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12.62

82

216

298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111.54

159

239

398

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07.02

129

280

409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101.30

动力、发电、

电力生产等

机械、装备

制造业

75

18

93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63.17

103

106

209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34.28

86

129

215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128.81

-87

168

81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117.73

93

181

274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116.55

191

223

414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0.51

-118

360

242

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89.93

续表

竞争力

排名上

升幅度

竞争力

排名

规模

排名

企业名称

竞争力

综合

指数

电力、电气、

输变电等机

械、设备、器

材、元器件和

电池、线缆制

造业

202

138

340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126.11

311

173

484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116.86

166

200

366

新疆特变电工集团有限公司

113.99

162

220

382

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110.94

96

241

337

上海人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106.86

133

255

388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105.05

-37

259

222

天津百利机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04.40

81

299

380

天正集团有限公司

98.39

107

347

454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91.22

10

351

361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90.80

-68

370

302

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88.66

-89

390

301

正泰集团有限公司

85.28

39

401

440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

83.62

39

450

489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75.04

-13

457

444

江苏金辉集团公司

73.31

-3

467

464

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71.32

  从竞争力排名较规模排名上升的幅度来看,其中排名上升的企业有30家,下降的企业有20家,总体上多数企业的成长性与盈利性的竞争力高于其规模竞争力。其中排名上升在300位以上的有2家,分别为船舶制造业中的江苏新世纪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以及电力、输变电中的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二者的排名都上升了311位。排名上升在200位到300位之间的企业有3家,分别为山东科达集团有限公司(上升221位)、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上升215位)、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上升202位)。排名上升在100位到200位之间的企业有10家,在0位到100位的企业有15家(见表1-7)。而在排名下滑的企业中,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的下滑幅度最大,下滑了402位。

表1-750家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竞争力排名较规模排名变化的分布

排名下滑

0<排名上升

<100

100<排名上升

<200

200<排名上升

<300

排名上升

>300

企业数

20

15

10

3

2

三、增强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性与盈利性优于500强企业的平均水平,其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而且,这些产业也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中场产业”,其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大力发展此类产业对提升我国产业的整体水平、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过,当前这些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偏小,产业的能级亟待提升。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发展模式、技术创新、配套机制等诸方面还不成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如在体制机制上,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相互分割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短板”仍然较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等。解决这些企业的融资“瓶颈”是促进其较快发展的首要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投入的特点,特别是前期需要巨大的、持续的资金投入,突破这一“瓶颈”,必须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吸引民间资金、企业资金、社保基金、保险资产、信托资产等各类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有效分散风险。同时,要坚持做到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相结合、现有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强国际合作与扶持国内企业成长相结合、规划引导与多方协调相结合、市场发展与市场监管相结合。此外,目前国有大企业集团仍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体,民营企业参与力度较小。民营企业拥有灵活的体制优势和敏锐的市场嗅觉,一些革命性的、重大的技术革新往往来自民营企业。应鼓励民营资本参与高新技术研发,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与国有资本形成合力,互补协作,共同推动其发展。同时,要积极推进示范应用,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加快培育领军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构建完善的人才、技术、标准、法律法规、政策、资金、组织等支撑体系,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国家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实现我国产业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