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一般认为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和生产上的规模优势是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必要条件,而发展中国家却是在普遍不具备上述优势的条件下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针对这一现象,美国学者刘易斯·威尔斯(Louis T.Wells)在以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其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1977)一文中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在这之后威尔斯与其助手们专门建立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数据库,以便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并于1983年推出了其研究成果——《第三世界跨国公司》一书,在这一著作中威尔斯对小规模技术理论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论述。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低廉的生产成本,而这种低廉的生产成本的形成又是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密不可分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当向更不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比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更能够匹配当地市场规模,技术更容易被接受,从而产生竞争优势。二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来自出口受限,他们的跨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来保护产品的国外市场、寻求更廉价的原材料以使生产成本更低。三是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不断涌现,即使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相比竞争优势较小,容易失败,但只要这些国家能保持比本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优势与经验,就会有具备新竞争优势的跨国企业出现,替代原有的跨国企业。[1]
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给直接投资理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被西方理论界誉为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之一。该理论对传统的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有力的反驳,推翻了传统观点中只能以技术垄断优势和生产规模优势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先决条件;二是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比较竞争优势的产生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相结合,专门为发展中国家那些生产技术并不先进、生产规模又较小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指导,只要企业能满足国外小规模的、特色化的和多样性的市场需求,就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该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该理论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界定为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技术创新,从而使该理论的适用范围变得狭小;另一方面,该理论属于静态理论,只能对现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行为进行一定的解释,而不能对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现象进行有效和全面的解释。但即便如此,该理论仍然对中国中小企业对日本直接投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中小企业可以从满足日本市场上小规模、特色化的需求为切入点开展直接投资,如餐饮业、零售业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