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一方面可以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等的投入,起到补短板、惠民生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扩需求、促发展,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那么,怎样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呢?
(一)大力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行为的动机只能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市场的有序运转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因此,应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投资。这几年,我国财政支出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中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类支出明显增加。
(二)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通过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和市场作用边界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规定、受益范围、成本效率、基层优先等原则,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并逐步通过法律形式予以明确,力争首先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划清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同时,结合推进税制改革,按照税种属性和经济效率等基本原则,研究进一步理顺政府间收入划分,调动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三)创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思路
由政府负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不等于要政府大包大揽。传统的依靠政府“唱独角戏”的管理格局、由政府包揽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偏重硬件建设的服务供给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必须实现制度创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中来,扩大公众参与,特别是增强财政决策的民主性和透明性,让公众和社会成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主要决策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源和各方的积极性,促进共建共享,注重内涵发展。同时,应当大力推行政府购买、管理合同外包、特许经营、优惠政策等方式,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同时,还要发挥好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